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479柏林

奋斗在苏俄 479柏林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柏林市中心,阿特丹林顿大道与六月十七日街交汇处,维克托在数十名士兵以及政治保卫局警卫的陪同下,步履悠然的穿过已经被毁的千疮百孔的勃兰登堡门,随即,他停住脚步,回头看向这座高达宏伟的凯旋门上方,在门顶上,胜利女神以及她所驾驶的驷马战车,已经被彻底炸没了,只剩下一个残破的根基还隐约可见。

前世的时候,维克托就梦想着能有一天到柏林旅游一次,但在那稍显短暂的一生里,他始终都没能得到这么一个机会,谁成想,现在他倒是出现在了柏林的街头,只是此时的柏林根本不像一座城市,反倒更像是一个大号的拆迁工地,触目可及的地方,全都是布满苍白弹孔的残垣断壁。

且不说眼前这座城市毫无风景可言,就连走在大街上,脚下踩着那些或大或小的碎石瓦砾,时间长了,都会给人一种硌脚的感觉,而且走着非常累。

就在勃兰登堡门前停住脚步,维克托回头看了看,朝跟在身边的瓦连卡挥了挥手,示意他通知人把车开过来,接下来,他准备去帝国总理府看看,主要是参观一下希特勒自杀的2号地堡。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 安装最新版。】

这次前来柏林,维克托不能停留太久,他必须在明天上午之前赶回去,以便准备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胜利纪念日大阅兵活动,稍后,他还将主持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一次工作会议,主要是布置一项有关兵力调动的保密工作。

尽管在此前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同志代表联盟向盟国做出了承诺,答应在对德战争结束的三个月后,苏联将正式对日作战,但这个具体的时间,究竟是在三个月后的什么时候,斯大林同志却没有交代清楚,而前后一个月的间隔,可不是美国人希望看到的。

就在苏军围攻柏林的... ...同一时间,在千里之外的太平洋战场以及中国战场上,日本人也针对着美军的进攻,做出了一些战略上的调整。

在中国战场上,四月初的时候,为了摧毁中国的芷江机场,日军在湘西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作战,结果,整个战事的进展,并不像日军所构想的那般顺利,武阳、武冈、芙蓉山,日军接连受挫,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在冲绳的攻势受挫之后,调整了部署,并在最近两天发动了大规模的全面攻势,日军发起的所谓“神风”攻势,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反倒是其在冲绳岛上的防御,逐渐面临崩溃的危机。

考虑到稍后美军很可能会对日本本土发动攻势,同时,其在中国的占领也岌岌可危,日军大本营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其新近下达的命令,是将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以及江西的部队全数撤退,以收缩防线,采取防御态势。

换句话说,受占据的压迫,日本人已经放弃了咄咄逼人的攻势,转而进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而根据从中国国内传回的情报显示,中国一方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国民政府同样也做出了战略调整,其在正面战场的全面反攻,已经全面展开了。

此前,为了迫使日本人无条件投降,美军曾经在三月份的时候,对东京实施了毁灭性的大规模轰炸,海量的燃烧弹几乎将整个东京烧成了一片白地,但遗憾的是,日本人依旧没有投降的打算,与此相反,他们的负隅顽抗反倒显得更加疯狂了。

在美国国内,针对美军蒙受的巨大伤亡,已经有声音在质疑杜鲁门的能力了,那些试图在新一轮选举中将其赶出白宫的人们,用美军在冲绳岛所蒙受的巨大损失来质疑杜鲁门,指责他的能力不足以出任总统的职务。

其实,美军在冲绳岛所蒙受的损失,与杜鲁门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即便是罗斯福总统还活着,这种损失也是无可避免的。

但政治就是政治,很多时候,这方面的问题都不是能够依靠理性的解释来解决的,因此,对于杜鲁门来说,他要想在新一轮的大选中,摘掉自己头上那个“临时总统”的头衔,成为新一任的正式美国总统,他就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而且,这场胜利必须在大选开始之前便被他收入囊中。

考虑到现实的种种因素,在德国人正式宣布投降之后,美国人对联盟对日作战的依赖不仅没有削弱,反倒是增强了,总的来说,他们不仅仅在盼望着苏军尽早对日宣战,还指望着中国战场上的国民政府,对日军展开全面的反击,以阻止入侵中国的大批日军返回本土。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接下来所要布置的保密工作,就是有关苏军兵力东进的,按照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从三天前开始,原本驻留在卡累利阿的卡累利阿方面军,已经开始向远东地区重新部署,包括方面军司令员梅列茨科夫同志在内,整个方面军的野战统帅机构,实际上已经秘密转移到了远东。

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联盟拒绝对苏日友好条约进行续约之后,日本的情报人员在联盟的活动便开始变的频繁起来,他们一方面是试图推动联盟继续置身事外,与日本保持和平状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监视苏军的动向,以便在苏军发动对日作战之前,获得有用的情报信息。

最高统帅部给维克托,也就是给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下达的命令,是尽量保证苏军在远东地区军事部署的保密性,但维克托却是非常的清楚,这种事情要想保密是不可能的。

从联盟的西部地区到远东地区,足有数千公里的距离,与此同时,苏军的兵力调动又不是一个团一个营,而是集团军为单位的大规模兵力调动,不说别的,仅仅是按照铁路部门的预估,这... ...次部署行动需要动用的列车车厢,就多达十四万节。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怎么保密?

因而,从实际角度考虑,维克托认为对内情报局、反谍报局所能做到的最佳结果,就是不让日军或许苏军的具体进攻计划以及进攻时间。

维克托的座车是由苏军驻柏林管制委员会安排的,不是维克托所习惯的伏尔加,也不是军用吉普,而是一辆奔驰轿车,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一辆奔驰770K防弹车。这种车是希特勒所乘坐的,全世界一共有17辆,而维克托所乘坐的这一辆,是管制委员会从戈林的别墅里查抄出来的,稍后,等斯大林同志前来柏林参加会议的时候,这辆车将作为他老家人的座驾。而等到斯大林同志离开柏林之后,这辆车则会被运回莫斯科,收藏到联盟的国家博物馆。

乘坐着舒适的奔驰轿车,维克托去了一趟帝国总理府,参观了希特勒自杀时的地堡,向负责鉴定工作的技术人员,询问了对希特勒尸体的鉴定结果——这其实就是走一个流程,象征性的意义要比实际意义大的多。

在参观完了帝国总理府之后,维克托又乘车离开柏林市区,去往位于柏林南郊三十公里处的波茨坦采西林霍夫宫。

与之前召开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时的情况不同,这一次,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的会谈,并不是什么秘密,各国的媒体早就透露出了相关的消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会议召开的地点,也就是波茨坦,从安全性上来说,是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毕竟仅仅是苏军,就在该地区部署了两个集团军。

如今的波茨坦处在苏军的绝对控制之下,作为英美的安全团队,两国只是派遣了一支小规模的安全部队入驻,而且,这支安全部队也没有住进采西林霍夫宫内,而是在永芬湖畔的一处私人公寓内安顿下来。

维克托... ...在采西林霍夫宫视察了一番,随后,还与美方的代表,鼎鼎大名的史汀生先生碰了个面,简单的商谈了一下采西林霍夫宫的安全警卫分配问题。

史汀生的确是个很有名气的人,他早在30年代的时候,便出任过美国的国务卿,著名的“史汀生主义”就是由他提出来的,也是由他名字命名的。

说起来,当年史汀生提出的“不承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反日斗争是有益的,这一点不能否认,不过,维克托还是不喜欢这个人,而他之所以不喜欢这个人的原因,便是受了对外情报局一份情报的影响。

按照这份不久前才由华盛顿情报站提供的情报显示,史汀生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建议修改此前由罗斯福总统所提出的,要求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必须无条件投降的政策,给予日本“等同于无条件投降”的待遇,以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

必须明确的是,此人就是第一个提出在战后保留日本天皇制度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此人第一个修改了同盟国之间,从卡萨布兰卡会议开始,就达成的协议精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