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468马林科夫的麻烦

奋斗在苏俄 468马林科夫的麻烦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当然,相信所有人在这个时候都希望这个仓促的决定,是在日丹诺夫的建议下做出的,也只有那样,莫斯科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才会他们争抢的机会,但若是这个决定是由斯大林同志亲自做出的,那么......**夫就走了狗屎运了。

    从维克托的口中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马林科夫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头,说实话,是最希望这个决定是由日丹诺夫做出的,之所以这么想,倒不是因为他对莫斯科州委、市委第一书记这个职务有什么想法,而是因为他希望日丹诺夫凭此获得更多人的敌视。

    维克托知道,最近一段时间,马林科夫同志遇上了麻烦,而且,这个麻烦还不算小。

    就在上周,一封从乌拉尔地区邮寄过来的信函,被送到了斯大林同志的面前。这封信是一个名叫瓦西里·斯米尔诺夫的人写来的信,此人是乌拉尔一所机械厂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名布尔什维克党员。

    在这封信里,斯米尔诺夫向中央反应,在他所任职的那家工厂,甚至是整个乌拉尔所有的工厂内,都存在不懂行的干部凭借行政命令强行干预技术工作的问题。这些外行的干部为了做出成绩,提高效率,完全无视了技术上的一系列准则,甚至也无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不安全生产、无视质量问题等等,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正在威胁联盟的工业生产。

    作为目前对内情报局的负责人,维克托了解了一下斯米尔诺夫这个人的情况,从此人的档案上看,他今年都已经将近六十岁了,的确是个经验丰富的机械工程师。而他在信中所反映的那些问题,也是的确存在的,甚至可以说,这类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乌拉尔的工业地区,甚至在整个联盟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

    怎么说呢,在过去几... ...年的战争中,联盟无时无刻不面临的各种战略物资短缺问题的困扰,武器、弹药、各种装备,在前线耗损的越多,后方的供应就越紧张。作为战时联盟最高的权力机构,国防人民委员部在下达各种命令的时候,可不会考虑什么质量、生产安全之类的问题。

    就拿坦克来说,国防人民委员部只会按照战事的需要,给下面的各个坦克制造厂下达生产任务,这种命令往往都是死命令,规定一个期限,再给出一个数字,直接要求某个坦克制造厂在多长时间内生产多少辆坦克,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多少困难,出现多少意外,那根本不是国防人民委员部会去考虑的问题。

    因此,可以这么说,斯米尔诺夫所反映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战时体制下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很难克服的问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事情绝不会仅仅发生在联盟内部,德国、英国,乃至于美国,肯定都存在这种情况。

    如此,话说回来,那些在相应的厂家、企业内担任领导职务的人,面临着上级部门施加下来的压力,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很明显,除了将压力施加给下面的人,他们也没有更多的选择。如此一来,斯米尔诺夫在信中反映的情况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也就是他所说的“不懂行的干部凭借行政命令强行干预技术工作”。

    斯米尔诺夫应该是个正直的布尔什维克党员,这一点维克托是不会怀疑的,但说实话,他的想法却是有些天真了,如果时间往后推个一年半载的,估计他这封信一送上来,就会为他自己招惹上祸端,说不准一个消极怠工的帽子,就会扣到他的头上。

    但这老头显然是足够走运的,他这封信送上来的恰逢其时,眼下,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后方生产出来的大量坦克、飞机,已经不... ...再是稀缺的物资了,因此,军工生产的重要性也没有那么高了,有些过去不能追究的问题,现在也可以拿出来好好说道说道了。

    于是,斯米尔诺夫的这封信,很快就成为了某些人拿来攻击马林科夫同志的武器,而且是非常好用的一件武器。

    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马林科夫同志就负责着工业上的主要工作,他甚至还是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在后方的工业集中区,很多干部都是由他直接任命的,毕竟他还负责着书记处的干部人事工作。

    因此,当这封信出现的时候,立刻就有声音对马林科夫展开了批评,认为他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提拔任命了很多能力不足,工作作风粗暴,不切实际的干部。这些干部在组织后方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的错误,而马林科夫是需要为此负责的。

    过去一段时间,因为维克托人不在莫斯科,因此,他对这件事的进展缺乏足够的了解,他所知道的是,尽管有很多人在这方面对马林科夫提出了批评,但斯大林同志却始终没有最初表态,所以,在维克托看来,眼下马林科夫的确是惹了一身的麻烦,但这些麻烦对他来说,应该还不是致命的,只要斯大林同志还信任他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此时的维克托还不知道,马林科夫这次遇上的,可不是一点麻烦那么简单的,就在不远的前方,正有一场大灾祸在等着他呢。

    另外,没有充分意识到危险迫近的人,不仅仅维克托自己,就连马林科夫本人,都没有足够的警觉,也正因为如此,他还在想着要对日丹诺夫展开反击呢。

    从维克托的口中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马林科夫同志的注意力就转移了,他只是评论了一句:“格奥尔吉·米哈伊罗维奇同志的才能是有的,也很... ...有魄力,但他的性格暴躁,不善于处理与其他同志之间的关系。让他接替谢尔巴科夫同志的工作,恐怕并不是合适,毕竟熟悉了谢尔巴科夫同志工作风格的人,是必然接受不了格奥尔吉·米哈伊罗维奇同志那种工作风格的。”

    维克托并不了解**夫,不过,如果马林科夫对**夫的性格评价没错的话,那么此人还的确不适合出任莫斯科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

    就像之前所说的,谢尔巴科夫同志的性格和蔼,他不是那种喜欢和下属、同志红脸的人,他在莫斯科的职位上干了五六年了,相关岗位上的人早就习惯了他的工作风格,若是在这个时候,陡然换上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估计绝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

    而一旦身为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的人,与他的下属将关系搞的太糟糕了,相关的工作同样也没办法展开,到时候说不定就会出大问题。

    不过,马林科夫显然也只是在这个问题上随口一说,他并没有反对**夫就任的意思,因而,一句简短的评价之后,他便岔开话题,向维克托询问了东普鲁士的情况,当得知维克托正在追查一批艺术品的下落的时候,他还劝了两句,在他看来,艺术品并不具备太多的价值,至少远没有东普鲁士那些德国人的工厂和研究所珍贵。

    两人并肩在雨后的红场上走了一会儿,马林科夫给维克托提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是在地方工作问题上的,他也看出来了,这次斯大林同志将维克托丢到东普鲁士去,可能就是抱着让他熟悉一下地方工作的目的。

    维克托是做国家安全工作出身的,他在这方面的确经验丰富,但作为一个有抱负和理想的布尔什维克年轻党员,他当然不能一直沉迷于这项工作,他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的才能,在更重要的... ...岗位上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作为政治上的同盟,马林科夫当然希望维克托能够更进一步,从某种程度上说,维克托也是环绕在他身边的,最年轻且最有前途的一个人物。

    当然,对于维克托来说,他现在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初哥了,马林科夫给他的建议中,有一部分他会接受,而对于那些主持地方工作的建议,他就敬谢不敏了,毕竟马林科夫自己都没有什么主持地方工作的经验,相比起来,维克托倒是更愿意听听贝利亚在这方面给他的建议。

    两人在红场上谈了一会,前后约莫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随后,便在宫门口分了手,马林科夫同志要回他自己的办公室,而维克托则要去向斯大林同志辞行,他这次回莫斯科根本不能久留,参加完了谢尔巴科夫同志的葬礼,就要立刻返回去,他甚至都没有时间回家去看看。

    当维克托再次离开克里姆林宫,乘车去赶飞机的时候,已经是临近中午的时候了,他坐在车上,脑子里还在想着一个问题:斯大林同志这次将他弄到东普鲁士去,是不是也是打算让他出去避风头的?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在他的脑子里转了一下就消失了,毕竟斯大林同志又不是他爹,哪会那么照顾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