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466葬礼2

奋斗在苏俄 466葬礼2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清晨,莫斯科被蒙蒙的细雨所笼罩。

进入四月底之后,莫斯科的气温就已经开始稳步回升,而在进入五月份之后,煦暖就成了这个城市的主旋律,同时,多雨的天气也正式到来。

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不管是德国人还是红军,都被春季的多雨天气折磨的精疲力竭,就像维克托所遭遇的情况一样,在道路状况不好的地方,一场雨就能令整个机械化部队瘫痪掉,超过一尺半深的泥浆里,不仅能陷住吉普车,同样也能陷住坦克的履带。

克里姆林宫的军械库广场,维克托撑着一柄雨伞,与斯大林同志并肩走在一起。

雨伞的绝大部分都撑在斯大林同志的头顶上,他整个人几乎都淋在雨里,这会儿,身上的宝蓝色军装早就湿透了,就连头上的帽子也都湿了一多半。

斯大林同志的心情很不好,谢尔巴科夫同志的突然去世,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它真正体现出了生命究竟有多么的脆弱。

维克托在一个小时前刚刚回到莫斯科,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回一趟住所,便第一时间赶到了克里姆林宫,结果,正好遇上斯大林同志从办公室里出来,说是要出来散散步。

原本,撑伞的工作应该是由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来负责的,但斯大林同志却点了维克托的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想着趁机了解一下东普鲁士的情况。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此前,维克托已经将东普鲁士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一下,主要是那里的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被打散的德军星散各地,给当地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另外,因为战争的缘故,东普鲁士地区的难民太多了,而军事管理委员会手中可以调配的资源却少得可怜,那些难民们缺少可以拿来果腹的口粮... ...饥饿威胁着所有人的生命,同时,也威胁着东普鲁士占领区内的社会稳定。

说实话,维克托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援助的,至少是得到一些可以用来救济的粮食。在东普鲁士地区,那些失去了国家庇护的德意志人已经足够老实了,他们整日惶惶不安,但若是让他们整天饿着肚子,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他们的安分恐怕也不会持续太久。

另外,在东普鲁士,除了德意志人之外,还有大量其他民族的平民,他们也需要吃的,否则的话,同样也会闹事。

作为当下东普鲁士地区的负责人,维克托当然希望手中的物资能够尽可能多一些,同时呢,能够少饿死一些人,甚至是尽可能多填饱一些人的肚子,毕竟那有利于地区的社会稳定。

他在斯大林同志面前提出这些困难,就是希望能够莫斯科多少帮他解决一些物资的缺口,但他说了半天,斯大林同志却是始终没有开口,很显然,他的这个愿望破产了。

当然,维克托也知道莫斯科如今的主流观点是什么。当年德国人入侵联盟的时候,打着解放这个、解放那个的名头,却是到处烧杀抢掠,而现如今呢,苏军挺进东普鲁士也好,挺进德国本土也罢,都不是去解放什么人、拯救什么人的,数以百万计的苏联红军,是为了消灭法西斯、惩罚战争罪犯而去的,而那些到现在都坚信“德意志不会失败,领袖不会抛弃他们”的德意志人,显然也属于战争罪犯的范畴,联盟没有义务用紧缺的物资去拯救他们。

没能从斯大林同志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维克托多少有些失望,不过他很快就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将话题转到了他在东普鲁士推行“苏联化”政策的各种举措上。

“此前我与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协商过,”又将手中的雨伞朝斯大林同志那边靠了靠,维克托朝着甬路的方向看了一眼... ...接着说道,“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尽可能在通往泽姆兰等地的港口方向,留出了允许德国人通行的狭窄通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些通道将允许德国平民继续通行。”

在甬路的方向,穿着一件灰色风衣,带着宽沿礼帽的日丹诺夫同志,正在朝这边走过来,他的胳膊上已经戴了黑箍,看样子,应该是过来邀请斯大林同志去出席葬礼的。

“除此之外,军事管理委员会计划在埃尔宾、缪尓豪森、诺伊豪森等地,设立专门的德意志人保留区,”装作没看到正走过来的日丹诺夫,维克托接着说道,“在战争结束之后,将东普鲁士地区仍旧留下来的德意志人,都集中到这些保留区去居住,然后再逐渐的向外迁移。”

斯大林同志终于有了表态,他点点头,赞许道:“设立德意志人保留区的这个想法很好,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考虑到国际舆论的问题,这个保留区的建立必须隐蔽化。”

“我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维克托立刻接口说道,“我的意见是,以东普鲁士地区频发针对德意志人的报复性暴力冲突为由,建立德意志人保护区,这样的话,也可以为后续的民族迁移做好铺垫。”

斯大林同志没有说话,但是却点了点头,很明显,他是认同了维克托的提议。

“除此之外,我还有几项建议,”维克托转口说道,“包括在东普鲁士地区,拆掉所有以德意志风格为主的建筑,包括教堂、政府机构、民居等等;去除所有城市、林地、乃至于街道等等,一切带有德语发音的地名,代之以俄文发音的地名;关闭所有的德语学校,取消德文书籍的流通等等。”

语气顿了顿,他又补充道:“更多的建议,我准备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国防人民委员部。”

此时,日丹诺夫也正好走到近前,斯大林同志已经看到了他,并停下... ...了脚步。

“报告就不用提交了,”斯大林同志说道,“你的能力委员部的同志们是信任的,现在,你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尽可能抓紧时间,还有一点,就是要端正立场。”

端正立场?

斯大林同志最后的一句话,显然是表明了他对维克托的某些不满,而这个不满,就是因为他一开始所提出的那个建议,那个明显对东普鲁士德意志人抱有同情心理的建议。

没错,作为一名苏联人,在经过了数年残酷的战争之后,不管是谁,只要对德国人抱有同情心理,肯定就是立场有问题了,这就像是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就有人对日本人抱有同情心理是一样的。

而实事求是的说,维克托本身的立场和民族观,也确实是有问题的,毕竟他是重生而来的,从内心深处而言,他对德国人的仇视并不纯粹,至少没有一个正派的苏联人那么纯粹。

斯大林同志最后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倒是真的给了维克托一个警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那种无聊的同情心,的确是很不合理的,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放在他刚刚重生的那个时期里,这份该死的同情心很可能就会要了他的命。

“都准备好了吗?”不过,斯大林同志显然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关注,他只是稍稍提点了维克托一句,便将注意力转到了日丹诺夫的身上。

“已经准备好了,”日丹诺夫同志走到斯大林同志身边,先朝维克托点了点头,这才说道,“稍后的仪式,将由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同志来主持。”

所谓的仪式,应该就是谢尔巴科夫葬礼的仪式,按照葬礼的安排,谢尔巴科夫将会被葬在红场的宫墙下,稍后在列宁墓前会有一个葬礼的仪式。

听到日丹诺夫同志口中说出的名字,也就是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波克洛夫斯基,维克托先是懵了一... ...会,他首先想到的是杜甫仁科,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杜甫仁科,联盟颇具名气的一个导演。

但是随后他就意识到不对,让一个导演来主持谢尔巴科夫同志的葬礼,哪怕对方是个知名导演,肯定也是不够格的啊。

不过,他很快又想起一个人来,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波克洛夫斯基中将,此人是谢尔巴科夫同志的密友,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去年,波克洛夫斯基在西方面军给索科洛夫斯基当参谋长,结果,西方面军在奥廖尔吃了大败仗,整个方面军司令部都吃了瓜落,索科洛夫斯基的司令员职务都被撤销了,而波克洛夫斯基这个总参谋长却是毫发无损。

最主要的是,在调查战败责任的时候,总参谋部给波克洛夫斯基下的评语,是“不称职”、“逃避责任,毫无决策”,另外,在军事情报工作上做的非常糟糕,未能给方面军决策者提供任何帮助。

面对总参谋部这样的评语,波克洛夫斯基都能逃避追责,虽然此后失去了再上一线指挥战斗的机会,可总归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当时的谢尔巴科夫帮了他的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