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431袭击案

奋斗在苏俄 431袭击案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莫斯科,雨雪纷飞。

这是今年入冬以来莫斯科下的第一场雪,相比起往年来,这场雪来的有点晚,就像今年的寒冬一样,似乎都在不经意间迟到了。

正是清晨,林荫道一侧的别墅门口,穿着一件军大衣的维克托,小心翼翼的走下楼前台阶,穿过覆盖了薄薄一层积雪的院子,来到了道路旁边。

早已等候在院落门口的瓦连卡快步迎上来,接过他手中拎着的公文包,又替他将车门打开,等他钻进了车里,这才快步绕到车子另一边,弯腰坐进驾驶室里。

车子很快发动起来,径直朝着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大楼所在的方向驶去,不过,在经过大楼前的时候,车子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直接开了过去。

维克托现在需要赶往克里姆林宫,向斯大林同志汇报昨天克里米亚半岛所发生的袭击事件调查结果。

就在昨天凌晨,克里米亚半岛的菲奥多西亚,发生了一场针对苏军驻防部队的袭击事件,遭遇袭击的是马卡雷伊大桥的驻防部队,那是一个班的正规军。

马卡雷伊大桥是菲奥多西亚北部远郊的一座钢铁结构大桥,是此前不久才由菲奥多西亚战后重建委员会监督建设起来的,才刚刚开通还不到两周。

昨天凌晨的袭击,不仅造成了守桥部队的9名士兵阵亡,袭击者还将大桥炸断了——是的,虽然没有直接炸毁,但的确是炸断了,这明显是一场经过周密策划且有组织的破坏活动,考虑到守桥部队所遭受的损失,这伙袭击者的规模应该不小,而根据幸存者提供的信息,当时参与袭击的匪徒,至少有三四十人。

说实话,在如今的乌克兰,虽然乌克兰反抗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那些极端右翼的民族主义分子,却依旧在四处活动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的袭击活动应该依旧是民族主义分子们策划的,不过... ...却不一定是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

若是放在平时,这种规模的袭击也不至于引来莫斯科的震动,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太一样,毕竟菲奥多西亚这个地方距离雅尔塔实在是太近了。

如今已经是十二月份了,按照苏美英三国所达成的统一意见,再过上两个多月,三国首脑会议就要在雅尔塔召开了,就在这个时候,距离雅尔塔不过百余公里的菲奥多西亚却发生了如此严重的袭击事件,斯大林同志怎么可能不提起关注?

伏尔加轿车在去往克里姆林宫的路上缓缓行驶,因为下着雨雪的关系,瓦连卡不敢把车开的太快。

车上,维克托双眉微皱,考虑着对内情报局由菲奥多西亚所发送回来的情报消息。

在没有真正负责对内情报局的工作之前,维克托显然对这份工作的复杂性还欠缺根本性的认识,而现如今,在主管该项工作几个月后,他算是真的感觉到头疼了。

对内情报局的工作与反间谍局、意识形态保卫局的工作联系密切,同时,与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工作联系,同样非常的密切,从某种意义上,维克托甚至觉得对内情报局应该重新划归到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旗下去,毕竟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暴力型更强一些。

对内情报局的工作非常复杂,其最复杂之处,就在于它的工作可以说是处在联盟国内矛盾的第一线,而就目前来说,联盟的国内矛盾也是纷繁复杂的,在这其中,就包括了民族矛盾。

没错,克里米亚半岛同样存在着复杂的民族矛盾,但是与西乌克兰地区的民族矛盾不尽相同的是,在这里,整天闹着要独立的并不是乌克兰人,而是鞑靼人,也就是克里米亚鞑靼人。

此前,维克托已经处理过一些鞑靼人的问题了,毕竟对鞑靼人的处罚,属于战后清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像之前提到的,在德军... ...将战线推到克里米亚半岛的时候,当时的克里米亚鞑靼人将入侵的德军视为“解放者”、“救星”,他们不但配合德军的军事行动,向他们提供苏军的情报,甚至还大肆捕杀苏军游击队,破坏苏军的补给运输。

鞑靼人的这种行为,引来了莫斯科核心领导层的震怒,尤其是斯大林同志对此更是恼怒不已,为此,在苏军夺回克里米亚半岛之后,鞑靼人就成为了战后清算的对象。

在过去几个月里,由赫鲁晓夫同志所负责领导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政府,一直都在对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人进行人口统计,按照莫斯科的命令,一旦人口统计工作完成,内务人民委员部将负责把计入人口统计数据的鞑靼人迁走,这些人的最终迁徙地是中亚地区。

目前,相关的人口统计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因此,正式的迁移工作也还没有展开,但维克托有理由相信,随着这次袭击事件的发生,相关的迁移工作应该会立刻展开了。

维克托还清楚一点,昨天凌晨发生的这一期袭击事件,究竟是不是鞑靼人中的民族主义分子策划的,现在应该还确定不了,尽管克里米亚方面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提交了一份报告上来,但这份报告的真实性有多高,谁也说不好。

不是维克托的疑心重,也不是他不相信自己手下的那些办事的人,而是因为按照之前得到的情报来看,袭击者并没有留下尸体,幸存者也没有看到袭击者的容貌,在这种情况,情报局想要在短短不到24个小时内确定袭击者的身份,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如果维克托自己是克里米亚方面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负责人,他一方面面临着来自上面的压力,一方面所面对的克里米亚又是这样一种形式,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莫斯科这边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去调查,而... ...是要求他在24小时内将报告交上去,与此同时呢,克里米亚正准备将“叛国者”鞑靼人都迁移到中亚去,而鞑靼人中也的确有着众多不安分的民族主义者。那么,这份报告难道还不好写吗?索性将一切都推到鞑靼人的头上,难道不干净利索的一种解决办法吗?最重要的是,这起袭击由鞑靼人策动的可能性非常高。

而对于维克托来说,尽管他了解其中的内情,能够猜到一些可能性,但他却没有兴趣去深究,毕竟他也面对着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压力。

人真的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在很多时候,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想要保持住自己的良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可以说,一个人的地位越高,要想保留自己的良知就越难,毕竟掌握权力本身就不是一件单纯的事,做的不是单纯地事,思想又怎么可能单纯的了?

抬手掐了掐额头,将有关鞑靼人的破事从脑子里驱赶出去,维克托扭头看向窗外。

今天去克里姆林宫,除了汇报菲奥多西亚袭击事件的调查详情之外,维克托还有一件事要向斯大林同志汇报,而这件事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在经过特工人员的努力之后,一名专门研究气体扩散技术的德国科学家,被送到了莫斯科,目前就暂时安排在科学院。

这名德国科学家名叫古斯特夫•赫茨,在国际上非常知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美国人和英国人也一直在寻找他的踪迹。

在如今的苏联,估计了解气体扩散技术的人并不是很多,而对于斯大林同志和他的幕僚们来讲,估计他们都没听说过这种技术,更不要说了解这种技术的作用了。

说实话,之前维克托也不懂的这个东西,他也是专门去了一趟科学院,与科学院的核物理专家们进行了交流之后,才搞清楚这技术是干什么的。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铀浓缩的技术手... ...段,而这个古斯特夫•赫茨,已经在这个技术手段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如果这个人能够为联盟所用,那么,联盟目前所采用的铀浓缩技术中,不管是压缩机的性能,还是分离膜的性能,都将有一个大系数的提高。

维克托需要将这个情况汇报给斯大林同志,这一方面是表功,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借此再次向斯大林同志提出建议,在苏军向柏林推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资源和设备的夺取,同样也要关注对科技人才的夺取。

就在维克托构思着如何向斯大林同志做汇报的时候,黑色的伏尔加轿车缓缓驶入了红场,随后又碾着冰辙,进入了克里姆林宫。

当轿车最终停靠在白色小办公楼前的时候,维克托在下车的一瞬间,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再过两个礼拜,斯大林同志的生日就到了,不知道今年的这个节日是不是有什么安排。

不过,维克托随即便摇头笑了笑,他大概能猜到今年斯大林同志的生日准备怎么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