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427争论

奋斗在苏俄 427争论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文件虽然是由战后重建委员会发布的,但维克托在看了其中的内容之后才发现,这里面所涉及到的,竟然是此前那场中央全会上所讨论的内容,其中主要的部分,就是关于战时企业重新迁移重建以及地区恢复资金投入的问题。

众所周知,当年随着德军在联盟境内的迅猛推进,为了保证联盟能够保佑最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以支持对德作战,同时,也是为了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联盟所遭受的工业损失,最初是在最高统帅部,随后则是在国防人民委员部中,都设立了战时工矿企业的搬迁机构,将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俄罗斯东部的大量工业企业,向乌拉尔以东地区搬迁。

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从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开始,一直到中亚、西伯利亚地区,都有大量的工矿企业从西部搬迁过去,并迅速在当地安家,投入生产。

从某种程度上说,过去几年的战争,虽然从根本上摧毁了联盟西部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但却又在最大限度上,将乌拉尔以东的联盟中部及东部地区的经济带动了起来。

与此同时,几年中迁移到中部、东部地区的不仅仅是工矿企业,还有大量的人口,这种规模的人口和工业流动,对中部的以及东部的地区的开发效果是惊人的。

而到了现在,随着战争走向终结,战后重建委员会的工作投入运转,那些战时迁移到中部以及东部地区的工矿企业,很自然的就要回迁了,甚至在乌克兰解放之后,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乌克兰的工矿企业,已经开始了回迁工作。

最初,这个回迁工作还有人提出意见,毕竟这是联盟大环境下的政策,但是随着回迁工作逐步深入,那些中部、东部地区各州的领导人,就开始有意见了,因为这种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回迁,正在对中东部地区的繁荣构成最直接的影响。

就像安德里... ...阿诺夫所在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这个州正好在乌拉尔山以东,处在西伯利亚的边界上,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这个州接收了将近七百家来自乌克兰以及俄罗斯西部地区的工矿企业,同时,还有大量的科研、教育机构也搬迁了过去。

于是,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该州下辖的近三十个城市,无论是从城市规模、人口,还是从工业产值上,都是翻了翻的往上攀升,那一派繁荣的景象,绝对是战前所无法想象的。

但是自从回迁工作开展以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已经有将近三百家工矿企业迁走了,该州总共只有不到三十个州辖市,相当于一个城市平均有十家企业消失了,连带着消失的,还有大量的人口以及大量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这对于那些原本就人口稀少,较为荒凉的西伯利亚边缘城市来说,至少繁荣度上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明显的,试想,当地人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当地的官员干部会是什么样的情绪?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此前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关于战后重建工作究竟应该偏重哪方面,战后国家建设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成为了一个争论的焦点。

前世的时候,总听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时的维克托也就将这句话当做一句话而已,但是现如今,他算是真正的体会到制定一项政策有多么艰难了。

说实话,只看这份文件的开头部门,维克托就能感受到马林科夫同志现在有多难了。

作为一名处在莫斯科权力核心中的人物,马林科夫是不可能仅仅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就在如今这个位置上稳坐钓鱼台的,他同样需要别人的支持。那么,谁能够给他支持?毫无疑问,就是类似安德里阿诺夫这样的人,或者说,类似他这种掌控一州大权,拥有中央委员身份的封疆大吏。

在... ...过去几年中,马林科夫在莫斯科中央核心权力圈子里的地位蹿升的很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日丹诺夫,为什么?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丹诺夫在几年的战争中,大部分时间都被困在列宁格勒,接触不到莫斯科中央的权力。而马林科夫则一直在负责战时工业的工作,他与中东部地区的那些封疆大吏们往来密切,比如说安德里阿诺夫,再比如说沙塔林等等。

现在,联盟在战后经济建设工作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中东部地区的那些州委书记们,不希望所谓的企业回迁工作继续下去,而是希望战后的经济建设工作,能够更多的偏向于中东部地区,那么马林科夫应该抱什么样的立场?

毫无疑问,维克托用头发丝想都能想清楚。

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份文件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维克托掌握了其中的主要内容。

他做了一下归类,从这份文件上看,当前联盟在经济工作上的重心,有一个很重要的主线,那就是确定战后“四五”计划的工作内容。换句话说,此前中央全会上所有有关经济工作的讨论、争吵,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环节来展开的。

也正是基于这个中心环节,会议上就经济主张的不同观点,产生了三个不同理念的争论,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三种理念的争论中,谈不上谁占了上风,因为这份文件上给出了制订“四五”计划几个要点,而这些要点就是国家计委在制订“四五”计划时所应该秉持的方针,每一个不同的经济主张观点,都在这些要点中得到体现。

维克托看了看文件中所列出的“四五”计划的六个要点:保证恢复和发展重工业、铁路运输业;大力提高农业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保证经济各部门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46年之前完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利用军事工业... ...增强联盟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军事防御能力,采用最新的军事技术装备联盟武装力量;保证积累的高速度。

当然,这只是制订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要点,并不是最终的计划本身,维克托猜测,真正的五年计划实施,应该是准备从45年年末开始,甚至是从46年初开始,到了那个时候,三种经济主张之间的争论,应该会彻底拿出一个结果来了。

但是,尽管四五计划的最终出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战后恢复工作却已经要全面展开了,通过文件上罗列的内容可以看出来,现在有争论的,不仅仅是一个工矿企业的回迁问题,还有一个战后恢复和建设的基本总投资问题。

因为在此次的中央全会上,有一个基本的总投资预算,已经拿出了草案,联盟的计划,是拿出两千三百亿卢布的基本总投资,对一些主要的经济部门进行恢复和建设,而这些资金的投放,肯定免不了涉及到一个地域的问题,说白了,在这方面的争论,就集中在西部、中部以及东部地区可以各自拿到多大比例投资的问题。

说真心话,这可不是一个小事,它所牵涉到的利益太庞大了,任何一个派系都不可能对它视若无睹,相反,可以说句很到位的话,谁在这场争论中占据主动,就代表着谁在中央的地位更有影响力。

从文件上,目前支持重点恢复西部地区的人,貌似就是斯大林同志以及沃兹涅先斯基等人,而支持中部和东部地区,则是马林科夫同志以及日丹诺夫同志。

没错,日丹诺夫同志也建议重点投资中东部地区,至于他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立场,维克托暂时也搞不清楚。

从头到尾将文件看了一遍,维克托只感觉脑仁都有点疼了,没办法,他对经济工作的问题确实不擅长,有很多东西即便是看了也看不明白,不过,他倒是能够从这份文件... ...中看出浓浓的硝烟味,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将文件合起来,随手搁在一边,维克托将手中不知何时熄灭的烟头丢到烟灰缸里,这才抬头去看马林科夫和贝利亚,此时,两人正在听安德里阿诺夫介绍有关叶卡捷琳堡的工业状况。

见维克托将文件放下,贝利亚的目光划过来,微笑着问道:“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很复杂,”维克托耸耸肩,说道,“幸好我不用负责经济工作的问题。”

“你之所以感觉负责,只是因为你从没有接触过相关方面的工作,”马林科夫笑着说道,“但作为一名合格且称职的干部,早晚都是要迈出这一步的。维克托,我给你的建议,就是要尽可能多的接触一些相关方面的工作。”

语气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而且,即便是现在,战后恢复重建的主要工作中,也有一些是与你相关的,在这些方面,我需要来自于你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