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425纷繁

奋斗在苏俄 425纷繁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林荫道一畔的别墅内,二楼主卧内的浴室里。

蒙蒙的水雾弥漫在整个浴室里,依稀中能看到椭圆形的浴缸里躺着一道人影。

把全身都浸在温热的水下,维克托躺在浴缸内,只感觉浑身的肌肉的肌肉似乎都松弛了下来,可越是如此,反倒越是感觉疲累了,全身上下都软绵绵的没有力气,小腿处隐约还有几分酸疼。

“铃铃……”

敞开的浴室门外,有清脆的电话铃声传进来,维克托睁开闭着的双眼,侧耳听了听,依稀听到有脚步声传进来,随后电话铃声停住,安丽娜柔柔的声音传进来。

躺在浴缸里,维克托当然不可能听到电话是谁打过来的,他克服了心里的那份惰性,挣扎着从浴缸里坐起身,伸手扯过挂在墙上的一条浴毯,这才挺身站起来,一边将浴毯裹在身上,一边迈步跨出浴缸。

“咔嚓”一声,电话似乎被挂断了,随即,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就到了浴室的门口。

“洗好了吗?”从浴室门外走进来,安丽娜拿过一条毛巾,凑到维克托的身边,一边替他擦拭滴着水的头发,一边说道,“正好,刚才马林科夫同志打了电话过来,问你晚上是不是有时间,他说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到他那里去碰个面。”

“好的,我知道了,”维克托点点头,将毛巾从安丽娜手里接过来,说道,“你替我安排一下车,稍后我就过去。”

此时天已经很晚了,实际上,之前维克托从克里姆林宫离开的时候,就已经将近十点钟了,在他看来,马林科夫这个时候邀请他过去见面,估计今晚他是别想睡好了。

安丽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说道:“还是我开车送你过去吧。”

自从与维克托正式同居以来,安丽娜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有了属于她自己的一份工作,就在莫... ...斯科的斯大林工厂做一名出纳,没错,就是专门生产**沙的那个军工厂。

作为维克托身边的人,尽管维克托本人没有插过手,说过什么,但总是会有人将相关工作做的异常到位的,所以,安丽娜在斯大林工厂虽然只是一名出纳,但却有一辆平素专门供她使用的汽车,唯一的问题,就是她刚刚学会开车时间不长,还不是很熟练。

对于安丽娜的提议,维克托没有拒绝,他用最快的速度将头发擦干,换上安丽娜为他准备好的衣服,急匆匆出门,去赴与马林科夫的约会。

………………………

已经是深夜,莫斯科的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道路一侧的路灯也已经熄灭,只有车头灯照出的光亮引领着车子前行的方向。

车内,维克托坐在副驾驶座上——安丽娜开车的技术有点二把刀的意思,偏偏还很喜欢掌握方向盘,因为天太晚了,所以维克托没敢坐在后座上,而是坐在了副驾驶座上,以便可以应对突发状况。

马林科夫约见的地方,是在他的家里,从维克托的住所过去并不是很远。

对于马林科夫这么急匆匆的约自己见面,维克托多少能够猜到一些原因。

就在他前往西乌克兰解决剿匪问题的这段时间里,莫斯科的局势可并不怎么太平,从某些角度来讲,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负责。

随着战争走向终结,联盟的很多工作都面临着转向的问题,而在经济工作领域,就战时经济如何向和平经济转向的问题,莫斯科的权力高层中,也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

就维克托个人的观察和了解来讲,目前关于经济转型的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即斯大林同志的观点、温和派的观点以及强硬派的观点。

从整天来说,不管是哪一种的观点,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认为经济模式... ...的转变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因此只要开始执行,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在这方面,日丹诺夫同志的一句话就可以作为依据,他认为按照和平时期的需要改造国民经济的工作,到明年底、后年初就能够完成,也就是最晚到一九四六年初就可以完成了。

在此前不久由斯大林同志召集的中央全会上,日丹诺夫同志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包括维克托在内的几乎全部中央委员们的认可。

但问题是,这三种观点都认可的一个前提,是不是就没有人反对呢?当然不是,在这里,就出现了三派观点之外的另一个经济观点派系,那就是以沃兹涅先斯基为首的一派。

就在维克托从沃伦州赶往外喀尔巴仟的那段时间里,沃兹涅先斯基同志在《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先列举了联盟在过去几年战争中所蒙受的巨大损失,包括2000万人口、1710座城市、70000多个村庄、31850家企业等等等等。如此惨重的损失,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过来的,因此,在战后经济恢复的工作问题上,他认为莫斯科应该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所谓的“战后美好生活”,很可能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完美。

当然,沃兹涅先斯基提出的这个观点,并不是他的立场与斯大林同志、温和派以及强硬派不同的最根本依据。

要看他的观点与剩余三者的区别,还要看剩余三者的经济思想是什么样的。

就斯大林同志的观点来说,这位领袖同志目前显然还对战后苏美英之间的关系抱有一定的幻想,因此,他在制订战后经济方针的时候,确定了短期和长期这两个计划。短期内就是要尽快将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日用品生产,不断降低商品价格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在长期的规划... ...上,则依旧是要沿用战前的方针政策,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而与人们设想的不一样,在经济政策的立场上,秉持温和派观点的,却是一项强硬的日丹诺夫同志,他认为战后联盟所面临的国际局势,将是整体趋向缓和的,战前那种联盟与西方国家剑拔弩张的局面将不会再出现,因此,联盟应该将经济发展的主要精力从以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转向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形势。

至于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则是马林科夫同志和他的盟友贝利亚同志。马林科夫同志在之前的中央全会上,用四个加强表明了他的立场,即“必须首先加强我们的力量,加强我们的武力,加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我们光荣的红军和海军”。至贝利亚同志,则是直接抨击日丹诺夫,指出对方那种认为加强军事经济力量已经过时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在这里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作为斯大林同志的忠实追随者,同时,也是党内一向立场不明确的代表人物,莫洛托夫,他在此次中央全会上,也明确表示了他对马林科夫与贝利亚的支持。另外,就是在政治局内排名比较靠后,正在主管贸易工作的米高扬,也第一次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对马林科夫与贝利亚表示了支持。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对啦,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而在政治上,则是只有到了关键时刻,才能摸清楚每个人的基本站位是什么样的。

对于日丹诺夫同志来说,这一次全会上显现出的风向,令他非常的被动,当然,最令他感觉被动的,还是沃兹涅先斯基在经济政策上的立场——这位出身自列宁格勒派,并且是由日丹诺夫一手提拔起来的政治新星,竟然明确表示出了与日丹诺夫截然不同的立场。

从根本上看,沃兹涅先斯基主张的经济政策,应该算是... ...将斯大林同志的立场与强硬派的方针综合了一下,他认为战后短时间内,联盟经济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尽快恢复到战前水平,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重工业的发展。

当然,作为一直以来都在国家安全系统中打滚的人,维克托在经济建设领域没有太多的存在感,他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经济观点,他甚至对经济领域的很多工作根本不摸门。不过,他的政治嗅觉却是比较敏锐的,通过这次全会,他能看出日丹诺夫的被动,这位列宁格勒派的当家人,带着看似无与伦比的气势杀回莫斯科,那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却扭转不了一点事实,那就是战事他长时间在列宁格勒主持军务,实际上等于是被阻隔在了莫斯科中央领导之外的。他要想重新恢复战前所拥有的地位,恐怕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车子行驶到日丹诺夫同志的住所楼外,维克托的思绪才从纷杂的考虑中拉扯回来,他推门钻出车外,额头被深夜的冷风一吹,原本还有昏沉的意识瞬间便清醒过来。

“你回去的路上仔细一点,”一手扶着车门,维克托低头对车内的安丽娜说道,“今晚不用等我了,我恐怕要到很晚才能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