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378乐观悲观

奋斗在苏俄 378乐观悲观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还是那句话,三国首脑的会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会议召开的地点,也不是其中某一个国家自己就能做出决定的,而是需要三国进行协商。

    而在上一次的德黑兰会议期间,英美原本是将开会地点定在了开罗,但被斯大林同志否决了,这才改到了离着苏联很近的德黑兰。而这一次,英美的想法是将会议地点盯在费城亦或是纽约,而斯大林同志则是坚持将会议地点盯在刚刚解放不久的雅尔塔。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的话,估计斯大林同志的要求是很难获得英美认可的,但就像葛罗米柯所说的,因为美国国内的选情,尤其是在罗斯福被他的竞选对手杜威抨击为“老人”的情况下,估计迫切为了证明自己精力充沛的罗斯福先生,很可能会接受苏联的提议,将开会地点定在克里木。

    听了葛罗米柯的回答,维克托点点头,正想再说点什么时候,却听对方抢先开口问道:“维克托……哦,我这么称呼你没有问题吧?”

    “当然,”维克托笑了笑,说道。

    “作为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我很想听听你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得到维克托的认可,葛罗米柯才接着说道,“比如说,美国的问题,具体一些,就是当战争结束之后,我们与美国人的关系将何去何从,如今这种同盟关系,是不是还能延续下去?”

    维克托将烟卷捏在指缝间,轻轻弹了一下,弹掉烟头上积攒的烟灰,思索片刻之后,才说道:“对于战后联盟与美国的关系将何去何从,我并不好给出一个定论,我只能说,如果将期望寄托于如今的同盟关系能够在战后得以维系,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说到这儿,他吸了口烟,眯着眼睛笑了笑,说道:“为了铲除一只不守规矩的狼,熊和豹子暂时成为朋友... ...可谁又能期望这两种同样拥有领地意识的猛兽,可以在驱逐了狼之后继续和睦相处呢?”

    “是啊,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但有些人却总是想不明白,”葛罗米柯玩味似的笑了笑,叹口气,说道。

    “或许不是不明白,而是暂时不想那么明白呢,”维克托笑道。

    就如今苏联国内的情势而言,认为对德战争结束后,苏美之间能够保持良好关系的人并不少,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观点甚至成为了主流,不说别的,就连斯大林同志都对此怀有期待。

    但是,作为穿越者,维克托可是看得非常清楚的,当然,这分清楚并不仅仅是来自于前世的记忆,同样,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在维克托看来,战后苏美之间的对抗是注定的,只要这场战争同盟国一方胜利了,那么这种对抗就不可避免。做一个假设,如果这场战争中苏联失败了,最后战胜了德国的同盟国内没有了苏联这样的国家,只有英美两个国家,那么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英美之间同样也会出现对抗的局面。

    说白了,所谓的美苏对抗与意识形态没有关系,与信奉资本主义还是信奉社会主义同样也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不过是国家核心利益之间的矛盾罢了。而这个核心利益就是霸权,就是这个世界谁来当老大,谁能说了算的问题。

    在战争期间,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它的一切问题都还不到考虑的时候,而且,相信此时的美国,应该也没有想过要成为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他们只是看到了希望。

    但可以确定的是,一旦战争结束,曾经的世界老大英国人疲态尽显,法国与德国尽相衰败,日本成为了一片废墟,处在这个新世界格局中的美国人回首四顾,最终会确定一件事,... ...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那个苏联之外,已经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同美国相提并论了。

    更加不巧的是,那个唯一能对美国产生威胁的红色国家,还正在欧洲、亚洲,乃至全世界,积极推进他们的影响力扩张,他们似乎要将他们那一套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地,将全世界都变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

    在这期间,还有一个不甘心退出世界霸主舞台的搅屎棍,在不停的渲染赤色威胁,在四处宣扬意识形态对抗的那一套理论,尽管谁都知道,这个搅屎棍打的算盘,就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但对抗的想法却始终无法从脑子里踢出去。

    于是,就像维克托所考虑的那样,战后美苏之间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没有了杜鲁门主义,也会出来一个别的什么主义;没有了凯南的那份八千字报告,也必然会有别的一份同样性质的报告;没有了马歇尔,也免不了会有个驴歇鼻。总而言之,该来的总是会来,这不是由历史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

    维克托也知道,在如今的外交人民委员会内部,对于苏联与西方国家的未来关系问题,一直都有相互对立的两派,一派就是认为随着战争的结束,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能够得到持续改善,而另一派则是悲观论,认为西方国家颠覆苏联的企图永远不会变,随着战争的结束,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敌对关系将会重新凸显出来,更有甚者,对德国人的战争,只是联盟所需要面对的战争之一,一旦德国人投降了,或许苏联马上就会遭到西方国家的进攻。

    没错,现在认为德国人投降之后,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立刻就会爆发战争的人,同样是存在的,而且还有不少,为此,这些人提出主张,认为苏军应该加快向西推进的步伐,争取抢在盟军之前,将战线推进到... ...易北河,并在易北河构筑防御工事。与此同时,解放区的募兵工作不仅不应该削弱,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以备后续战事的发展。

    总而言之,就目前而言,对苏联与西方国家的战后关系问题,乐观的人太过乐观,悲观的人则太过悲观,真正秉持着正确想法的人,其实并不是很多。

    而包括斯大林同志在内,主流的观点,则是偏于乐观的,他们普遍认为,战后联盟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虽然不见得会多么好,但至少不会敌对了,换句话说,盟友们将来的友谊,还是可以稍稍争取一下的。

    为什么斯大林同志认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对外情报工作,在重要性上,可以稍稍让位于对内情报与反谍报工作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对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未来关系,是抱有一定期望的。

    维克托甚至可以更进一步的考虑,为什么斯大林同志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沃兹涅先斯基的经济政策?在这里面,或许同样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位领袖同志有些乐观的认为,等到对德战争结束之后,苏联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或许不会再像战争爆发之前那般的复杂、艰难了。

    一支香烟很快抽完,不过维克托也好,葛罗米柯也罢,两人都没想着直接离开,而是又凑在一块闲聊了一会儿。

    对于维克托来说,这是他第一次与葛罗米柯接触,更是第一次彼此交谈,在他看来,这位看上去很精神的外交官,言谈举止都很有风度,待人接物也很不错,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

    而对于葛罗米柯来说,这同样也是他第一次与维克托接触,在他看来,这位深得斯大林同志器重的联盟情报第一人,显然也不像传说中那么的冷酷无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此人甚至有些过分的谦和了,与他交流的时候,感觉... ...不到任何的压力,就像是在与一个交往多年的邻居闲谈一般。

    两人之间的交流,直到克里姆林宫门口出现了斯大林同志的身影时,才宣告结束,两人对彼此的印象还都不错,分手的时候,还彼此考虑着将来可以多多接触,说不定将来可以做个朋友呢。

    此时的维克托并不知道,他与葛罗米柯同志在列宁墓下的第一次偶遇,竟然只是两人频繁交往的一个开端,当然,维克托更不知道的是,随着他脱离对外情报工作那个舞台,转而负担起对内情报与反谍报、意识形态保卫等国内工作,他的交际圈子也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出现在他的视野、交际范围内,而这些,都是由工作的不同性质决定的。

    当斯大林同志与各国使节代表们出现在列宁墓观礼台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临近十点钟了,约莫十分钟之后,顶着头顶灼烤的烈日,排成一个个方阵的德军战俘,终于出现在了红场上。

    此时承担着安全保卫工作的维克托,已经回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入口处,远远看着那些在广场上走过的德军战俘,说实话,维克托还真有点重回历史经典时刻的时空错乱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