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355原则

奋斗在苏俄 355原则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在这世上,任何人都不会有前后眼,也就是没办法预估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否则的话,估计谁都不会行差踏错,做出什么将来要懊悔不迭的蠢事了。

三年多以前,在德军进攻利沃夫的时候,维克托率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当时,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这场战争会持续的这么久,进行的这么残酷,他们或许会将这场战争,想象成当初苏军挺进利沃夫时的样子,虽然会有短暂的混乱,但整个局势很快就能平静下来,然后之前怎么生活,之后还能怎么生活。

或许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时任的利沃夫工农民警总局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罗科托夫,在农业银行撤离的问题上耍了个心眼,他觉得那些对方在仓库里,准备付之一炬的回收旧钞不会有人在意了,所以,他可以将那些旧钞据为己有,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利用这些卢布旧钞给自己换一种舒心的生活。

总体来说,罗科托夫的想法是没错的,那些旧钞的确不会有人去在乎,在正常情况下,那件事过去也就过去了,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所有的痕迹都会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下,想找也找不到了。

但遗憾的是,那批旧钞的事情没有人去追究,可他曾经参与的另一件事,却被重新翻了出来,以至于旧钞的事情也拔了萝卜带出泥,被人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掀了出来。

所以说,这世上的事,还真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管是什么亏心事,只要做了,就总会被曝光出来的那一天。

罗科托夫的问题没什么可追究的,他已经死了,而且是在与德军作战的时候阵亡的,据说,他在与德军作战的时候非常勇猛,即便是在阵亡之后,还被追授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因而,从罗科托夫这个人的身上看,要想评价一个人的话,还真不能仅仅从一个角度去考量。#b... ...br# 对于死了的人,自然没什么好追究的了,但当年的事情,除了罗科托夫之外,毕竟还有参与者依旧活着呢,除了比尔亚维斯金所说的那个费比舍恩科之外,短时间内追查到的,还有四个人,只不过这些人分布在联盟各地,而在利沃夫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比尔亚维斯金之所以专门提到费比舍恩科这个人,是因为此人的情况最为特殊,如果说罗科托夫是骁勇善战的话,那么这位曾经的工农民警总局文职人员,就真是在战场上开个挂了。

罗科托夫是死后被追授了“苏联英雄”的称号,而这位费比舍恩科现在还活着,却已经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了,同时,他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还荣获了两枚红旗勋章,一枚保卫塞瓦斯托波尔奖章,有一枚三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

试想,要将这样一名功勋卓著的现役苏军将领带回来问话,即便是比尔亚维斯金这样的级别,也知道肯定会惹来一番风波的。

听着比尔亚维斯金介绍了一番费比舍恩科的情况,维克托也是有些头疼。

说实话,尽管大清洗运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了,但那场曾经的风波遗留在人们脑子里的烙印,却依旧是深刻的,可以预见的一点是,如果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在这件事上大动干戈,直接将费比舍恩科抓捕的话,其后果必然是严重的,说不定就会有人怀疑,是不是当年的清洗又开始死灰复燃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有这样的传言出现,他这个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主席是定然要倒霉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对当年“格斯滕麦尔事件”的调查,是斯大林同志亲自下达的命令,费比舍恩科作为活着的知情人,如果不能让他开口的话,那么后续的调查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

如果放在过去的话,面对这样的风险,维克托选择... ...退后一步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毕竟他讨厌麻烦,更讨厌惹上麻烦。但是现在,他的思想多多少少有了些转变,面对难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退缩了,而是有了顶上去的想法。

面对难题,整天想着硬扛的,属于那种还没有被社会毒打过的单纯年轻人,但那种面对难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退缩的人,则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了。

比尔亚维斯金所提供的资料中,也有一部分关于“格斯滕麦尔事件”的信息,按照相关资料的记载,格斯滕麦尔当年的确与利沃夫的部分官员,边防军的部分指挥员往来密切,但这些官员或是边防军的将领,现如今不是阵亡了,就是失踪了,要嘛就是已经做了德军的俘虏,生死不知。

从现有的材料上看,在当年的利沃夫,的确是有人为格斯滕麦尔提供了便利,不管这些人是否知道那些犹太人的去向,至少,他们在这个事件中的确是充当了帮凶的角色,他们的手上沾染了成千上万名犹太人的血。当然,关键问题不在于那些人是不是犹太人,而是在于他们的另一重身份——苏联公民。

“这个……”坐在椅子上,维克托思索片刻,说道。

他记不得费比舍恩科的名字,只能看看手头的资料,确定了一下,这才接着说道:“费比舍恩科,他所属的部队目前在什么地方?”

“据说是已经渡过了西德维纳河,正在向立陶宛推进,”比尔亚维斯金显然是做过详尽的工作了,他毫不迟疑的回答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到了莫洛杰奇诺。”

维克托不自觉的皱了皱眉,问道:“先头部队?”

他约莫记得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的进攻方向,在他所了解的战况中,该方面军似乎两天前还在拉托姆地域同德军鏖战呢,可现在费比舍恩科的部队却越过... ...拉托姆地域,到了距离立陶宛边境不过几十公里的莫洛杰奇诺,那么他的部队有很大可能是攻坚的先头部队。

果然,比尔亚维斯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知道啦,”没有再多说什么,维克托从椅子上站起身,说道,“不管这个费比舍恩科是什么人,既然牵涉到了我们所侦查的案件,那么就必须接受我们的调查,这是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语气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替我联系总政治部,我会要求他们出面做好协调工作的。”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虽然最近两年发展的非常迅速,从地位上说,已经与内务人民委员部不相上下了,但在某些权限方面,还是与内务人民委员部有些差距的。比如说在军队中,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公开部门,他们也没有权力直接将现役军人带走调查,而是需要得到总政治部这类相关部门的协助或是协调才行。

“是,主席同志,”比尔亚维斯金点头应声道。

作为一名调查人员,比尔亚维斯金当然是希望能够将手头这个案件调查清楚,他可不关心费比舍恩科是什么人,也不关心抓捕对方可能会引来什么样的后果,那也不是他应该去关心的事情,案子调查清楚了,他就有功绩,这才是他需要关心的。

…………………………

维列伊卡,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指挥部所在地。

身材魁梧的季莫舍夫从车身沾满泥泞的吉普车上跳下来,看都不看险些被他撞倒在地的一名通讯兵,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满地泥污与积水,气势汹汹的冲进了不远处那栋磨坊。

到六月中下旬,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天气开始变的多雨,这位挺进中的苏军部队,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不说别的,就这两天的这场雨,便将所有的装甲部队都报废了,一辆坦... ...克都用不上。

昨天,季莫舍夫所指挥的第276步兵师,在维罗奇湖的沼泽地区,遭到了德军的突袭,虽然突袭的德军部队最终被击退,但部队也蒙受了一定的损失。

说实话,季莫舍夫原本就已经很恼火了,可更让他恼火的事情,却在今天早上出现了,四名军事委员会派去的政工人员,将他的一名下属抓走了,且事先没有与他打过任何招呼。

好吧,军事委员会的人季莫舍夫惹不起,但问题是,与他搭班子的师部军事委员同样不知道这件事,他在问过之后才知道,被抓走的人竟然是329团的团长,费比舍恩科。

这个今年刚刚满三十岁的指挥员,一直以来都是季莫舍夫非常看好的年轻人,此前,他才刚刚为对方请了功,又给他的军衔调整了一级,原本还想着等到战争结束了,再把自己的侄女介绍给他,可谁知……

没人比季莫舍夫更了解费比舍恩科了,1941年9月,南线通往克里木半岛的锡瓦什湖盐沼地区,第51集团军负责防守的彼列科普防线,6500人不到的第276师,面对德军第46、73两个步兵师的进攻,没有后退一步,最终能够活着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只有不到一千七百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