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353重返利沃夫

奋斗在苏俄 353重返利沃夫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其实,说考涅楚克是赫鲁晓夫的秘书有些不太准确,因为人家是个地地道道的作家,嗯,剧作家,虽然现在的名气还不是很大,但是在二战结束之后,他还是会有一些比较有名的作品问世的。

赫鲁晓夫与这个人的关系不错,因此,将他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工作,准确的说,这个人是负责乌克兰党组织宣传工作的,同时,也做一些文书工作。

得到了赫鲁晓夫的许可,工作组的摊子迅速铺开,各项工作变的顺利起来。

基辅在战争期间被摧毁的很彻底,如今虽然已经被解放了几个月了,但整个城市依旧还处在半废墟的状态下,别说是住处了,就连办公的地方都显得捉襟见肘。

尽管对工作组的存在很是反感,但赫鲁晓夫在工作上还是很配合的,他虽然在之后的日子里再没有露过面,但却让身为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的科罗特钦科同志,专门给工作组安排了住处和办公室地点,除此之外,他的司机茹拉夫列夫也会时不时来一趟,询问工作组有没有什么生活上的需求。

工作组的办公地点,被安排在了“克列夏季克工厂”,这个工厂就在克列夏季克大街的尽头处,在战争期间,这个工厂被德国人炸的基本上成为了废墟,只有一处仓库还算是基本完整,而工作组的办公室,就设立在这个仓库内。

当然,所有的条件都很简陋,仓库里没有冷气机,甚至连排风系统都没有,在最初的几天里,这里甚至连供水都无法保障,更不要提什么吃饭的问题了。

幸运的是,工作组成立之后,不过两天,梅尔库洛夫同志便赶到了基辅,随后,内务人民委员部为工作组解决了所有问题。

梅尔库洛夫的到来,虽然为工作组结局了物质上的需求,但却也带来工作上的麻烦,这位代理着内务人民委员部人民委员职务的... ...将军同志,与萨福诺夫、戈里亚科夫两人的立场截然不同。

在对待清算工作的问题上,萨福诺夫与戈里亚科夫两人的立场很明确,那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法制的问题,给当下的各种乱象做了个了解,随后,要求对每一个个案的处理,都需要严格程序:内务人民委员部搜证,检察系统检控,法院判决,最后再由内务人民委员部执行判决。

换句话说,内务人民委员部也好,军事委员会也罢,尤其是地方上的民兵啊、普通市民啊,都没有权力对所谓的叛徒、卖国贼直接采取任何措施。

但梅尔库洛夫是绝对不会认同这两人的意见的,同时,他也不是没有说辞的,毕竟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权力,是由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赋予的,三个年头、三份命令,只要这些命令没有撤销,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权力就存在。

这种根本原则上的矛盾,直接造成了工作组的相关工作难以展开,进展缓慢。

…………………

利沃夫,米基维奇广场。

蒙蒙的细雨笼罩着这个被称为“小欧洲”的城市,毕竟幸运的是,因为苏军在冬季战争中推进的速度太快,匆忙撤退的德军未能对这个城市实施太大的破坏,因此,到了现在,整个城市都保存的比较完整,几乎看不到多少战火的痕迹。

目前,苏德双方的战线,停滞在了普热梅希尔一线,以桑河为界,防守的一方无力发起任何反击,而进攻的一方则是已经将主要兵力转移到了北线,因而,在利沃夫这一带,反倒是有了短暂的和平。

时隔三年多,维克托重新回到了这个他曾经任过职的城市,当他在雨中漫步于这个看似熟悉,但却又有些陌生的城市中时,心中唯一的感慨,就是这个城市变的萧条了许多。

当年,苏军夺取这个城市的时候,大批的波兰... ...人逃到了德控区,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个城市似乎一下变空了。但是,当时的那种“空”,与现在的情况比起来,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现如今,这个城市的街道上几乎都看不到什么行人了,尤其是年轻力壮、四肢健全的成年男子,更是一个都看不到。

且不说别的,单单是过去几年间,整个利沃夫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就已经被杀绝了,尽管维克托并不是个富有同情心的人,而且对犹太人也没什么好感,但在这件事上,他还是有些同情之感的。

走在维克托的身边,撑着雨伞的瓦连卡好奇的四处张望,当年,他也随同维克托在这个城市里停留过一段时间,此时故地重游,他似乎对一切都感觉非常的新鲜。

广场东侧的教堂墙壁上,悬挂着巨幅的宣传画,画面中是一名红军机枪手,正在朝着敌人射击,而在机枪手的旁边,则是一名穿着乌克兰民族服装的女人,正在为他指引着射击的方向。

有趣的是,在这张宣传画的右下角处,有一行用黑色墨迹书写的乌克兰语:“乌克兰独立万岁!”

这么一副简单的宣传画,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利沃夫的现状,不,准确的说,是反映出了整个西乌克兰地区的现状——入侵的德国人被赶走了,西乌克兰又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

可惜的是,战前的西乌克兰也不太平,在丛林中打游击的波兰人、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如今依旧存在,而且,他们还有了先进的德式装备。

昨天,维克托乘坐火车自基辅一路过来,沿途便遭遇了两次袭击,不用问,袭击者肯定就是那些依旧活跃在丛林中的游击队,尽管内务人民委员部已经对西乌克兰地区的游击队展开了清剿,但这项工作却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

据维克托所知,为了对付这些嚣张的**游击队,赫鲁晓夫同... ...志已经向莫斯科提出了建议,准备在西乌克兰地区迅速重建集体农庄制度,以这种战前就行之有效的方式,一点点压缩那些游击队的生存空间,并最终将他们赶尽杀绝。

另外,在前来利沃夫的路上,维克托也意识到了萨福诺夫他们的主张,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在他所乘坐的火车,在比洛希尔亚通过沃伦河大桥的时候,他坐在车厢里,亲眼看到了大桥钢铁梁柱上悬挂的一具具尸体。那些尸体由大桥的南岸,一直悬挂到北岸,足有数十具之多,据说,那些尸体,就是被边防军所抓获的**游击队成员及其家属。

仇恨早就在边防军与游击队之间酝酿成熟了,现在到了魔鬼收获的季节,不管是游击队抓到边防军的士兵,还是边防军的士兵抓到游击队员,都会在很显眼的地方将对方活活吊死,不需要任何审判或取证的过程。

躲在伞下,穿过细雨婆娑的广场,便装的维克托在瓦连卡的陪同下,走进了广场东侧,紧挨着那处教堂的一栋小楼。

小楼的外墙有些斑驳,靠近窗户的地方,还有一两处弹痕残留着,在门口的墙角下,还有一个不显眼的万字符。

在走进楼门的时候,瓦连卡显然是看到了那个万字符,他停下脚步,从腰间掏出一把匕首,蹲下身子,将万字符从墙壁上划掉了——德国人已经给这个城市留下了太多伤感,就别再留下这点痕迹了。

从楼门口走进去,内里正对着楼门的方向,有一道通往楼上的木制阶梯,而在阶梯下面的左侧,则有一道通往侧面的房门,当维克托走进门的时候,那道房门的门口处,站着一位穿浅灰色裙子的年轻女人。

看到维克托从外面走进来,原本有些慵懒的女人迅速站直身子,她朝维克托行了个军礼,小声说道:“您好,首长同志。”

维克托... ...朝女人点点头,什么都没说,径直顺着木制阶梯朝楼上走去。

走楼梯上了二楼,一个宽敞的大厅直接出现在楼梯的尽头处,此时,这个大厅里摆放着十几张办公桌,正有七八个人在大厅内忙碌着。

维克托在楼梯口敷一现身,原本忙碌中的人们迅速停下来,不约而同的朝他敬礼,这些人都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对外情报局的人,在战争期间,他们就在利沃夫活动,当苏军解放利沃夫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撤离,而是准备就地组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利沃夫局。

此次接到了斯大林同志亲自下达的命令,要求重新调查战前的“格斯滕麦尔事件”,维克托便给这里下达了指示,要求他们调查战前有关这一事件的情报信息。

说实话,要调查战前的事情,真的有很多困难。

不说别的,经过三年多的战争,当年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利沃夫的人,有很多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利沃夫的边防军,则在战争初期就被打散了,尤其是筑垒部队,更是死的死、失踪的失踪。

至于当年留存的资料,现在也很难找到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在当年苏军撤离的时候被销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