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325格鲁沙科夫2

奋斗在苏俄 325格鲁沙科夫2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见到了,”面对维克托提出的问题,瓦连卡似乎是才想到什么,他抬手在脑门上拍了拍,随口说了一句,转身就朝门口的方向跑过去,在出门的那一瞬间,他才解释道,“格鲁沙科夫同志给了我一份文件,我忘到车上了……”

看着这家伙慌手慌脚的出门而去,维克托无奈的摇摇头,做一名司机,瓦连卡这家伙倒是够格,但是如果要做一名秘书的话,他还真不是那么块料子,主要是这家伙总是粗心大意,做事毛手毛脚、丢三落四的。

在维克托的观念中,瓦连卡不可能永远留在他的身边做一名司机,或早或晚的,小伙子总归是要脱离开他,自己去做一番事业的。另外,如今的瓦连卡已经是大尉了,再过上两年,他总归是要在军衔上继续提升的,到时候他成了一名校级军官,难道还能继续留在自己身边,给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司机?

这件事,维克托过去也同瓦连卡谈过不止一次了,他希望这个从自己重生之初就跟在自己身边的小伙子,能够找到一个他想去的地方,到时候维克托宁可以权谋私一次,也得想办法把事情办成了。但可惜的是,这家伙总是那么没心没肺的,每次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都说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对现在的工作也非常满意……

好吧,如今的瓦连卡还是太年轻了,或许再过两年,等他再成熟一点了,就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和观点了。

风风火火的出门而去,瓦连卡很快又风风火火的跑了回来,当他再次进入棚屋的时候,手上便多了一个黑色的皮制公文包,这种公文包是制式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专用,公文包上有红色的盾牌匕首徽标。

“格鲁沙科夫同志很谨慎,”重新回到铁皮桶旁边,瓦连卡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袋,递到维克托面前的同时,说道,“他约我见面的地方,... ...是伊尔门湖岸边的一处农庄废墟,据他自己说,他目前在列宁格勒的委员部内没有发言权,而且,阿塞尼?瓦先科不仅不信任他,还一直在将他边缘化。”

阿塞尼?瓦先科,全名应该是阿塞尼?阿尔谢耶维奇?瓦先科,1903年出生于奥尔仲尼启泽,曾经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担任职务,战争爆发初期,在内卫第13步兵师担任副师长,也正是这个隶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步兵师,在苏拉河南岸的罗姆尼镇,将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集团阻挡了三天,从而为西南方面军的大批部队赢得了生机。

也就是在那一战中,瓦先科右腿小腿受伤,最终不得不做了截肢手术,并由此退出了一线作战部队。随后,他转调到列宁格勒,成为了内务人民委员部列宁格勒局的二把手,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与内务人民委员部分家的时候,他又转调到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并成为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列宁格勒的负责人。

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主席团中,瓦先科便是由日丹诺夫推荐进去的副主席,当然,这也是惯例。

对于瓦先科这个人,说实话,维克托是抱有一定好感的,他曾经与瓦先科见过面,打过交道,在他看来,这个因战争而留下终身残疾的家伙,是个性格很豪爽、很乐观的人,他言辞幽默,待人和蔼,但在工作上又非常的认真,可以负责任的说,此人就是个标准地道的布尔什维克党员。

但无奈的是,维克托自己对瓦先科抱有好感是没用的,两人的政治立场截然不同,这就意味着他们不是一路人。

从瓦连卡手中接过那份文件袋,维克托将它摊放在膝盖上,一边将文件袋上的绳扣解开,一边对瓦连卡说道:“多加两根柴,让火旺一点。还有,把门上那个缝隙堵一下。”

瓦连卡回头朝门口的方向看了一眼,... ...随后起身忙碌起来。

维克托将文件袋里的一摞文件取出来,从第一页开始翻看。

别看格鲁沙科夫只是列宁格勒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第二把手,可他在列宁格勒呆的时间,却要比瓦先科更长一些,说的更具体一些,他从1932年开始,就已经在列宁格勒内务人民委员部工作了。

维克托查看过格鲁沙科夫的个人档案,因此,知道这个人曾经参与过基洛夫案件的调查,而且他的第一笔政治资本,就是在办理这个案件的时候捞到手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维克托对格鲁沙科夫的观感不太好,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人在工作上还是很有一套的。

就从手中的这份文件看,它显然是格鲁沙科夫自己整理归纳的,文件中记录的信息从1941年11月开始,一直到1943年1月份终止。整份文件按照时间排序,每一个记录所涉及到的人物、事件概要以及证据、证物等等,都以附件的形式添加在了文件最后。

维克托喜欢工作仔细认真、有条不紊的人,如果格鲁沙科夫在他的手下,哪怕是对方的人品不太好,他也会给予重用的。

这份文件维克托看得很仔细,以至于当瓦连卡将房门上的缝隙堵住,重新回到铁皮桶旁边的时候,他都没有察觉到。

文件中的第一条记录,时间是1941年11月27号,记录的内容,涉及到了列宁格勒住房与公共服务委员会。

只看记录的时间,维克托就能想到,这条记录创建的时候,正好是列宁格勒被围困的时期,就维克托所知,当年的11月20号,列宁格勒的居民面包供应量达到了最低线,一般的职员和女人、儿童,每天的面包供应量只有125克。

文件的记录显示,就是在这一天,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了主席伊戈尔?科尔扎科夫在内的,... ...瓦西里耶大岛区住房与公共服务委员会的14名职员,原因是这些人利用职权便利参与投机行为。

在被围困期间,列宁格勒实施的是实物配给制,而每天负责基本粮食分配工作的,就是住房与公共服务委员会。科尔扎科夫这些人便利用这项职权,将原本应该分发给区内居民的面包中扣除一定份额。

最初,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人的需要,但是随着物资越来越紧张,食品的短缺程度越来越高,那些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居民,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开始用金钱、首饰等所有值钱的东西兑换面包。

科尔扎科夫这些人从中发现了“商机”,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贪欲,开始用偷窃得来的面包,换取那些值钱的东西。

结果不言而喻,他们的行为被内务人民委员部察觉到了,并很快将他们一网打尽。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在列宁格勒大围困期间,整个城市的主要氛围还是积极向上的,可歌可泣的事件数不胜数,但在这些光明的背后,总归还是存在一些罪恶的,而格鲁沙科夫提交的这份文件上,记录的就是这些黑暗面的东西。

科尔扎科夫等14人的命运是注定了的,他们于当年的11月27日被捕,四天后便被拉到小涅瓦河边枪决了,不仅如此,他们的家人还被取消了一切食品供应。

而文件中记录的第二个案件,则是发生在1941年的12月13日,其中涉及到的部门是列宁格勒波普科夫城市产业部,该部门的主任米哈伊尔?伊戈纳舍维奇联合本部门的23名职员,通过伪造各种文件,包括食品供应卡、购物卷、军人证等等,帮助一部分官员亲属、子弟逃脱兵役和劳务,并骗取和交换各种稀缺物资。

这些人的造假行为从六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份,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他们通... ...过这种方式获取的非法物资,多达十七吨之多,当内务人民委员部冲进伊戈纳舍维奇家中的时候,他的地下室里还囤积着满满的一房间食物,其中仅仅是巧克力就有将近四十俄磅,差不多二十公斤。

看完第二个案件的记录,维克托的眉头紧紧攒了起来,他将膝盖上的文件合上,伸着双手凑到铁皮桶边上,一边烤着火,一边思索着格鲁沙科夫给他送来的这个麻烦。

的确,这份文件确实是个麻烦。

且不说记录中的第一个案件,就说这第二个案件。

这个案子绝对是个大案,而根据记录最终显示的结果,当时的列宁格勒内务人民委员部只是将包括伊戈纳舍维奇在内的24个人抓捕起来了,而后续的侦查却没有任何记录。

类似这样的案子,侦办到这种程度就算结束了吗?毫无疑问,如果是斯大林同志看到这个记录的话,估计能被气疯了,不说别的,那些利用假证件为亲属、孩子逃脱兵役和劳务的人都有谁,内务人民委员部不该查出来吗?

可若是这个案子抓着不放,其最终会牵涉到多少人,恐怕谁也不好判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它甚至会在列宁格勒的官场上,引发一场大地震都说不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