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320日丹诺夫1

奋斗在苏俄 320日丹诺夫1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是的,从大本营代表的权限变迁上,也能看出斯大林同志与红军系统在主导权争夺中所经历的一个过程。

毕竟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几年时间了,而且从事的还是最为神秘的情报工作,如今的维克托对联盟的历史也好,现状也罢,其实已经有了个很全面的了解。

在他看来,在联盟庞大的红军系统内,其实是很容易形成一个既得利益团体的,如果说作为一个强力部门,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存在都会令人心生忌惮的话,那么作为这个国家最大的暴力机构,军队的存在难道就不值得人们警惕吗?更何况,联盟自从组建以来,就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和平过。

这世上只有三种人最喜欢战争:野心家、军人以及军火贩子,而军人恰好是其中之一。对于野心家来说,只有乱世才能浑水摸鱼,对于军火贩子来说,只有战争出现了,他们的产品才会有更好的销路,他们才能更赚钱,而对于军人来说,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们获得军功,获得更快的晋升机会。

所以,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在战争中,基于军队的既得利益集团才更容易形成。

在联盟的历史上,那一场声势浩大的内战延续了数年,在这场战争中,红军赢得的可不仅仅是一场胜利,还赢得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机会,同时,不可避免的,红军系统中也初步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如果对此有所疑问,不妨看看内战时期苏联红军的陆海军人民委员是谁,也不妨看看革命军事委员会是谁。

当然,内战时期红军系统中形成的既得利益团体,在这场战争爆发前的那几年里,受到了致命性的打击,但是,在过去两年的战争中,这个群体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而且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

实际上维克托不知道的是,在他前世的时候,苏联红军系统中的既得利益集... ...团是始终存在的,他们可以说是参与了苏联自斯大林同志之后的每一任领导人更迭,并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出了一把力。

因此,不管是站在联盟利益的角度考虑,还是站在自身未来利益的角度去考虑,维克托都认为斯大林同志的立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确的——作为国家领袖,对前线战事指手画脚自然是不妥当的,但无视军方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仍由他们发展壮大显然也是错误的。

还是那句话,必须在军队中推行双首长制度以及基层党委会制度,保证布尔什维克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权,同时,尽一切可能将军队排斥在国家政治之外,严格限制军方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

这一次,莫斯科再次向各个方面军派遣“大本营代表”,维克托也是其中一员,他第一次被派往列宁格勒方向,主要负责沃尔霍夫方面军的督战工作。

沃尔霍夫方面军应该算是联盟红军系统中组建时间比较长的一个方面军了,从1941年12月到现在,当然,期间曾有一段时间被并入了列宁格勒方面军。

自从该方面军组建以来,其司令员就始终没有变过,一直都是梅列茨科夫将军,而目前与他搭班子的参谋长,则是奥泽罗夫将军,至于军事委员会委员,则是性格内敛的什特科夫。

…………………………………

沃尔霍夫河畔,基里希。

由列宁格勒通往赫沃伊纳亚方向的一列军车,迎着细密的风雪缓缓停靠在一望无际的雪原上。

相比起莫斯科,已经进入北纬六十度范围内的列宁格勒虽然还没有进入北极圈,但离着北极圈已经近在咫尺了,这里的冬天格外的寒冷,而一月中旬,也可以算是这里一年中最为寒冷的一段时间了。

当军列在嗤嗤的放气声中最终停下来的时候,几辆加挂... ...了防滑链的军用吉普车赶上来,顺着铁路边的狭窄公路停稳,随后,十几名荷枪实弹的苏军士兵从车上跳下来,散布到列车的旁边。

这些士兵都穿着宝蓝色的军大衣,显然不是属于军队系统的,而是属于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准确的说,是属于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下属政治保卫局的。

身上裹着一件厚重的大衣,头上戴着一顶哥萨克式的黑色平顶羊皮毛,维克托从列车上下来的时候,兀自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与煦暖如春的车厢里比起来,吹着北风的原野上实在是冷的出奇。

“敬礼!”

列车下面,等候在车边的一名少校大声喊了一嗓子,随后才伸出手,将维克托从列车上搀扶下来。

这里并不是车站,而是距离基里希尚有20公里的荒郊野外,维克托之所以在这里下车,是因为他要赶往格鲁季诺,第54集团军的野战领帅机构目前就设立在那里。

格鲁季诺离着这里可不近,差不多有近四十公里的距离,而且道路难行,但是没办法,维克托是从莫斯科赶过来的,他先去了列宁格勒,与日丹诺夫同志会了个面,随后才乘火车赶来这里。

按理说,他应该乘坐火车先前往赫沃伊纳亚,然后再从那里乘坐汽车,走北境高速公路,直接去往格鲁季诺,这一路还相对来说好走一点,但不幸的是,他在基里希才接到通知,说是从基里希到赫沃伊纳亚的铁路,有很长一段被德军的飞机炸毁了,根本无法继续通行,所以,他才不得不在这里下车,走一条显然不是那么好走的路。

现如今,在制空权的争夺上,德军已经完全失去了优势,在列宁格勒地域,德军的第1航空队与苏军第14、第15两个空军集团军对阵,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能力,毫不客气的说,在白天,苏军的战机已经遮蔽了列宁格勒... ...地域的天空。

而赫沃伊纳亚地域的铁路之所以被炸毁,主要是因为德军在此前几天的夜间偷袭,当然,那恐怕也是德国空军最后的殊死一搏了。

四天前,由梅列茨科夫将军指挥的沃尔霍夫方面军,已经从沃尔霍夫河到伊尔门湖一线,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第18集团军发起了进攻,更准确的说,是对德军第18集团军下属的第26、28、38三个军发动了进攻。

在前来列宁格勒之前,维克托已经了解了一些这边的情况,在他看来,沃尔霍夫方面军的这一仗并不好打,毕竟德国人已经在这里盘踞了两年多,他们早就在这里建立起了纵深梯次配置的牢固防御体系,整个防线搞的跟刺猬一样。

不过,梅列茨科夫这人虽然性格上有所缺陷,有时候在指挥方面也容易犯这样亦或是那样的毛病,但至少这一次,他采取的进攻方案是合理且聪明的。

此次沃尔霍夫方面军发动的进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柳班方向上发动的进攻,一个是在诺夫哥罗德方向上发动的进攻,这两个进攻方向之间,相隔了近百公里,而主要实施突击的,则是在柳班方向发动进攻的第54集团军。

其实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苏军就很少采用一个集团军向敌后实施突击的作战方式,尤其是在最近两年,苏军的进攻往往都是先集中攻坚部队,在德军的防线上撕开一个缺口,然后动用高机动性的部队,从这个缺口快速突入,向德军的方向后方突击。

而沃尔霍夫方面军此次采取的进攻方式,却是在两个主要的进攻方向上,稳扎稳打,一点点的蚕食、围歼德军部队,同时,以一个集团军为主要进攻力量,快速向德军后方穿插。这样的战役发起方式,是苏军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未曾采用过的,其对指挥员技战术的能力要求非常高。#b... ...br# 因此,沃尔霍夫方面军正在进行的这场战役,不仅体现出了指挥人员的自信,同时,也体现出了部队在作战能力上的日臻成熟。

在两名政治保卫局上尉的护卫下,维克托上了一辆军用吉普车,当车门关闭的那一瞬间,他微微低下头,目光透过蒙了一层雾气的车窗,朝车外的原野上看过去。

列宁格勒在三天前才下过一场大雪,那场雪下的足够大,看原野上的情况,地面上的积雪几乎要没过人的大腿了,而如此厚的雪层,必然会给苏军的进攻带来麻烦——高机动性的坦克,将难以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中使用,而无法使用坦克,将使苏军在突破德军永固工事的时候,遭遇更大的损失。

吉普车很快发动起来,随着车身的晃动,维克托也将视线从窗外收回来,他把身子往后靠了靠,后背倚进车座的靠背内,开始闭目养神。

当车主开动起来的时候,他的思绪已经回到了列宁格勒,回到了此前与日丹诺夫会面的那一刻。

在如今这个年月里,如果说在联盟范围内,有谁最有可能接替斯大林同志,担任联盟下一任的领袖,那么估计每个人都会说出一个名字:日丹诺夫同志。

巧合的是,日丹诺夫同志也有这样一份野心,而且,他的这份野心正在变的越来越不加遮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