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313复更

奋斗在苏俄 313复更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前世的记忆告诉维克托,相比起苏联,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显然更加精通擅长于宣传,而苏联在宣传鼓动工作方面,其实是相当被动的,他们所谓的宣传,其实更贴近于管控,对西方国家的宣传严防死守,却鲜有主动出击的时候。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可能有诸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俄语在国际交流方面并不占优势,比如说苏联在经济方面,尤其是在社会民生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并不能胜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等等等等。

总之吧,就是客观的原因有很多,可主观的原因也不能说是一样都没有。

当然,全联盟范围内的宣传鼓动问题,与维克托没有任何关系,那是日丹诺夫同志的工作,维克托所关心的,无非是如何塑造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形象问题,他是真心不希望自己所主管的这个部门,成为联盟人民心目中“魔窟”般的所在,毕竟那不仅仅对工作不利,对他个人的未来、前途,同样也非常的不利。

纵观联盟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但凡是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人,就没有谁能够捞到一个好下场,这其中固然有大势所趋的缘故,同时,也免不了会有“民意”的缘故,说白了,就是国家安全部门的名声普遍糟糕,而负责相关工作的人,显然是背黑锅的最佳对象。

就拿贝利亚来说,在维克托的前世,此人同样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可实事求是的说,相比起他的两位前任,贝利亚同志真的做过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吗?或者换一种说法,如果是另一个人处在他的位置上,真的能比他做的更好吗?

在维克托看来,这个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可即便是如此,贝利亚不还是被枪决了,在他的敌人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似乎也没有什么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之所以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并不是真的没有人反对,只是那些反对的意见被压抑住了而已,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不想发声,或者是心存顾忌,不敢发声,仅此而已。

总的来说,贝利亚同志当时所面临的环境,就是社会民意上,联盟的公民普遍不了解内务人民委员部,或者说,对这个强力部门持有否定性的态度。而在政治环境中,他的周围强敌环伺,自身却又缺乏坚定牢固且强有力的盟友,因此,可以说,他的悲剧性下场是早就注定了的。

有鉴于此,维克托认为自己很有必要在联盟层面上,扭转一下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形象,至少要让民众们了解到,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并不是魔窟,也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罪恶之地,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国家政府部门,其职责和作用就是为了维护联盟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实际上,维克托所不知道的是,在他前世的那个时空里,同样有一个人在主导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工作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这个人就是富有远见但政治上却不怎么成熟的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同志。

正是在谢米恰斯内主导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工作期间,其对扭转委员部的公众形象做了大量工作,一系列有关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刊物得以出版发行,一系列的苏联间谍被塑造成了国家英雄,在六十年代将近十年的时间里,联盟诞生了大量以宣传国家安全工作为主旨的、影视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该机构在联盟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至于说这项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实效,没有人做过评估,但现实是,谢米恰斯内同志的继任者,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同志,成为了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出身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最高领导人。

现在,在整个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内,除了维克托之外,没有人存有... ...这份远见,即便是尼诺也想不明白维克托为什么要这么做,但维克托好歹也是委员部的主席,他在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所做出的决定,也不会有谁跳出来反对的。

确定了机构宣传的事情,尼诺去秘书处送通知,维克托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继续翻看此前索菲亚送来的情报索引。

考虑到下午还要去克里姆林宫参加会议,中午的时候维克托就没有离开单位,午餐也是简单的凑合了一顿,倒是饭后小憩了一会儿,养了养神。

临近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又打来了一次电话,以确认维克托了解到了开会的具体时间。

也是在这次的通话中,维克托从这位大秘同志的口中,获悉了今天这次会议所要讨论的问题——如何解决斯摩棱斯克那边的麻烦。

所谓“斯摩棱斯克的麻烦”,实际上就是后世颇为著名的卡廷森林案件,过去几个月里,由那片森林所引发的国际纠纷,到现在都没有平息。

卡廷森林案件,起始于今年四月份,当时占领着斯摩棱斯克的德国人,在苏军原科泽利斯克战俘营旧址,挖掘出了大量被处决的波兰军官尸体。随后,德国人公布了这一消息,并由此引发了波兰流亡政府与莫斯科之间的矛盾。

按照德国人当初的说法,他们在卡廷森林地区发现的尸骨残骸,一共有四千多具,从尸体的状况看,这些人都是被近距离射杀的,手段残忍。

而对于德国人的指控,莫斯科自然不会承认,于是,处在交战中的双方,针对这件事,展开了长时间的隔空骂战,但对于莫斯科来说,麻烦的一点是,西方的舆论也在纠缠这件事,并对苏联的国际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卡廷森林案件发生的时候,维克托已经是内务人民委员部利沃夫地区的负责人了,在苏军挺进波... ...兰的过程中,他也是参与行动的一份子。再加上如今的他已经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主席,属于国家安全部门的高级负责人了,因此,有些事情的真相他是非常清楚的。

卡廷森林所发生的一切,无论莫斯科如何的推诿、辩驳,都改变不了其背后真正的事实,没错,那些掩埋在丛林中的尸体,的确是当初被内务人民委员部处决的波兰战俘,准确的说,是波兰军官。

但那又如何?在维克托看来,莫斯科根本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遮遮掩掩,或许,保持沉默,甚至是直接公开承认,才是更好的应对之策。

波兰流亡政府想要在这件事上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给它一个解释好了,莫斯科可以开诚布公的告诉那些波兰人,斯摩棱斯克所发生的一切,都源自于苏波战争时期的仇恨,苏联红军是在为曾经牺牲的那些战友们报仇。

当年的波兰人可以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对苏军战俘、平民展开大规模的屠杀,那么当苏联红军占据优势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将曾经的仇恨报复回去?凭什么?波兰人的生命更值钱吗?

当然,维克托也知道,自己这种偏激的想法是不能表现出来的,那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不过还是那句话,他对波兰人是真的没有任何好感,这种好恶观念从前世的时候便已经存在了。

在维克托看来,波兰就是个东欧的搅屎棍,这是个有着超级大国的雄心,却始终只有小国命的奇葩国度,其自从建国以来,与周边的每一个国家,诸如: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瑞典等等,都发生过战争。

它侵占过俄罗斯的领土,曾经将德国一分为二,瓜分过捷克斯洛伐克……可以负责任的说,周边的国家就没有不恨它的,所以,它的悲催命运完全就是自己招惹来的。

最奇葩的是,尽管隔... ...着小半个地球,这个国家却是超级的**,一战前如此,一战与二战之间如此,冷战结束之后依旧如此,真不知道中国人与他们有什么难解之仇。

…………………………….

临近四点钟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放暗了,估计再过上一个小时,天色就该完全暗下来了。

瓦连卡将车停在斯大林同志的办公楼前,迎了维克托下车之后,这才将车开往停车场。

当维克托步上楼前台阶的时候,正好遇上从楼门内走出来的一行人,在这一行人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身材瘦高、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这人维克托认识,他名叫帕维尔?伊万诺维奇?依林,是莫斯科红旗歌舞团现任的副团长。

当然,如今的红旗歌舞团全名应该是“荣获红旗勋章的苏联红军歌舞团”,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的名字还没有被加上去,毕竟这位歌舞团的创始人还没死呢。

看到依林出现在这里,维克托才突然想起来,再过半个月,就是斯大林同志的生日了,过去两年,因为战争的缘故,斯大林同志的生日都没有好好过,看来今年可能会有些改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