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299讯息

奋斗在苏俄 299讯息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伏尔加河畔,萨拉托夫,萨拉托夫飞机制造厂。

两年前,当苏军在基辅遭遇惨败的时候,莫斯科下发命令,将萨拉托夫飞机制造厂整体拆除,搬迁到了乌拉尔地区,而在库尔斯克会战结束之后,在萨拉托夫州委副书记、萨拉托夫重建委员会主席彼得?叶菲莫维奇?谢列斯特的提一下,这家专门生产“雅克”飞机的举行飞机制造企业,又搬回了萨拉托夫。

整个浩大且繁杂的搬迁工作,在短短两个月内便完成了,而整个搬迁工作,都是由谢列斯特同志亲自监督完成的,从这种高效的工作效率就能看出来,这位同样属于技术型官员的副书记同志,还是很有能力的。

新的萨拉托夫飞机制造厂就建设在伏尔加河畔,现在,整个飞机场的厂房只建成了大概三分之二,还有一定数量的车床,只能在露天地里工作运转,为了防止风水雨淋,工厂内构建了大量的帐篷。

今天早上,斯大林同志乘坐的专列抵达萨拉托夫,心血来潮的领袖同志突发奇想,要亲自来飞机制造厂看了一看。

按照原计划,斯大林同志今天上午应该会面刚从莫斯科赶来的阿尔维德?雅诺维奇?佩尔谢同志,后者是现任的拉脱维亚中央书记,主管宣传工作,同时,还兼任着联盟国营农场人民委员部政治部副处长的职务。

随着苏军在乌克兰的快速进军,赫鲁晓夫同志提出应当在正面战场进军的同时,恢复乌克兰境内的国营农场建设工作,考虑到战争对乌克兰农业的巨大破坏,重新恢复的国营农场应该取消“自留地”的政策,将全部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都归为国营农场所有。

过去,在全联盟推行国营农场制度的时候,农场的农民是享有一定“自留地”的,这个所谓的“自留地”,实际上就是房前屋后的一小块土地,不适合拿出来搞机械... ...化耕作,所以就留给了农户自己经营。

除此之外,国营农场内也允许农户自己养一些鸡、鸭什么的,以此来稍稍改善一下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国营农场这种公有制的经济体系下,其实也是保留了一定私有制经济成分的。

而这一次,赫鲁晓夫同志提出的建议,显然更加的激进了,取消“自留地”的政策,等于是将所有的私有制经济成分,一股脑的全部消除了。

考虑到一些现实的问题,赫鲁晓夫同志的意见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比如说主管计委工作的沃兹涅先斯基,再比如说马林科夫同志也对此表示了反对意见。而在这其中,沃兹涅先斯基的反对态度是最明确的。

实际上,维克托也不赞成赫鲁晓夫同志的提议,原因很简单,这项提议纯粹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同时,完全忽视了经济效益的问题。

各个国营农场的所谓“自留地”,根本就是一些鸡肋般的地方,大的或许有个一两亩,小的甚至只有两三分。在这种碎块化的土地上,肯定是无法进行机械化耕种的,过去农庄方面也不是公开允许农户私自垦用这些土地,只是不去干涉罢了。

现在,赫鲁晓夫同志的意见,就是明确禁止农户私自垦用这些边角地块了,说的更明确一些,就是这些地宁可慌着,也不允许私人开垦经营。

沃兹涅先斯基之所以反对这个提议,就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虑的,而赫鲁晓夫提出这个交易,则是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考虑的。至于说马林科夫同志之所以反对这个提议,是因为他担心取消了“自留地”的政策之后,很可能会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弹,毕竟农民们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骤然取消“自留地”,铁定会招来农民们的抵触。

到目前为止,斯大林同志还没有在这件事上做出... ...最终的表态,他此前召见佩尔谢,估计也是想要听听这位同志的意见。

佩尔谢应该算是专家型的官员了,不过,他专精的领域并不是农业,也不是经济,而是政治,此人毕业于红色教授学院,还是这所学院的研究生,长期以来所从事的工作,也是涉及政治理论方面的,因此,维克托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此人的立场肯定是倾向于赫鲁晓夫同志的。

十一月中旬的萨拉托夫,天气已经有些冷了,而站在宽阔的伏尔加河河岸上,吹着从河面上送过来的秋风,将这份冷意又平白增添了几分。

站在岸堤上向远处眺望,由铁丝网阻隔的工厂厂区内,正有一行人在一处帐篷旁边站着,那是斯大林同志与陪同他参观的萨拉托夫地方人员。

斯大林同志在飞机制造厂的参观流程是固定的,维克托之前专门审查过行程,确定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只有河岸岸堤这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安保边缘地带。

此时,维克托的脑子里还在考虑着赫鲁晓夫同志提出的那个建议,他很想知道斯大林同志最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一旦赫鲁晓夫同志的提议获得通过,那么,今后的乌克兰地区,肯定不会很安稳的。

不过,尽管维克托不认同赫鲁晓夫的建议,却也知道放在国家层面上,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单纯用经济效益这个角度来考虑的,很多时候,政治因素也是必须考虑到的。

“主席同志,”就在沉思中,一名穿着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制服的少尉快步走过来,将一份文件送到维克托面前,说道,“莫斯科发来的会议纪要。”

维克托点点头,伸手将文件接过来。

在他随同斯大林同志离开莫斯科,前往德黑兰参加国际会议期间,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主席团会议先后召开了两次,因为他... ...的缺席,两次会议都是由菲京同志主持召开的。

在这两次会议上,主席团成员商讨了各位副主席的工作分工问题,随后,又确定了今后一年中,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重点工作安排等问题。

尽管维克托没有参加会议,但他的意志还是在这两次会议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虽然主席团成员来自诸多不同势力方,但初来乍到,再加上分权平衡的因素,所以,每个人都表现的很收敛。

此前确定的分工原则,通过两次会议最终确定下来,没有人试图去挑战维克托的权威,更没有人试图把手伸到对外情报局的工作中去,所有人都很克制的回避了有关对外情报局的问题。

而且,每次会议结束之后,主席团都会将会议纪要送来一份,让维克托了解到会议召开的情况。

总体来说,维克托对目前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主席团的工作局面是满意的,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少一些争吵,少一些争权夺势,不管彼此间的纠葛多么复杂,至少在表面上能够维持一团和气的局面,这样就挺好的。

将这一份会议纪要粗略的看了看,维克托将文件重新装回文件袋里,递还到少尉面前,说道:“保存好,等回到莫斯科后存档。”

“是,主席同志!”少尉应了一声,接过文件,随后,他又从军装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三角形的信封,递到维克托面前,说道,“这是菲京同志专门给您送来的。”

“哦?”维克托一愣,他蹙了蹙眉,伸手将信件接过来。

信封是密封的,不过不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专用的封签,而是用胶水粘起来的,很显然,这不是一份保密性很高的东西。

维克托将信封撕开,将封口朝下倒了倒,结果却什么都没倒出来。

他将信封重新翻过来,撑开封口,朝里面看了一眼,... ...这才发现信封内只有一张拇指宽的小纸条,或许是因为太轻的缘故,所以之前才没能倒出来。

将这张小的有点可怜的纸条取出来,维克托看了看上面写的简单一行俄文字母,原本平静的表情顿时浮现出一丝波澜。

纸条上书写的内容真的很简单,还就是一行俄文字母,至于内容,则是告诉了维克托一个人的信息。

维克托很早以前就托菲京去寻找了,毕竟菲京在主持对内情报局的工作,要想在联盟内部找一个人,自然是托他去办最为稳妥便利。

不过,自从与谢罗夫的关系恶化之后,维克托对此就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菲京到底还是把这件事给他办好了。

“卡梅申线缆厂”,这是菲京在纸条上所提供的地址,尽管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地址,但维克托却是什么都明白了。

卡梅申离着萨拉托夫太近了,昨天他才经过那里,没想到……

如果可能的话,维克托倒是想现在就过去,但他还是按耐住了自己的这份冲动。

还是那句话,他现在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如果他选择在这个时候前往卡梅申,即便斯大林同志不会当面责怪他,恐怕心里也不会太高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