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285俘虏

奋斗在苏俄 285俘虏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就好像人的天性里原本就有好斗的基因一般。

作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现任主席,维克托要在他的层面上与很多人争斗,而在他的下面,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着争斗,当然,各个部门内部,同样会存有争斗的,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一名重生者,维克托并不是特别喜欢争斗,尤其是不喜欢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如果可行的话,他更愿意与人和平相处,但是很可惜,有些事情,能不能与人和平相处,并不是某个人自己能够决定的了的。

将针对古琴科的处理文件签了,让安娜拿到秘书处去做备档,维克托随即便给主管外交人民委员部的莫洛托夫同志打了个电话,通报了这件事——还是那句话,古琴科是外交人民委员部的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虽然迫于形势,对他采取了紧急措施,但必要的招呼还是要打一个的,免得没头没脑的得罪人。

维克托现在得罪的人已经不少了,他实在不想将政治局所有的委员都得罪个遍。

……………………………

斯大林同志与军方的矛盾毕竟不是公开化的,所以,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谁都不知道瓦图京所处的局面有多么危险,或许是因为感受到了危机,又或许是因为作战方案得到了调整,放弃了一举吞并德军南线重兵集团的计划,乌克兰第1方面军很快便在基辅地域取得了突破。

十月上旬,乌克兰第1方面军最终突破了德军重兵设防的基辅南部地域,随即,苏德双方在初秋的泥泞中展开了长达半个月的反复拉锯,最终,德军被迫在十月下旬选择了撤退,苏军旋即解放包括基辅、日托米尔、法斯托夫等重要城市。

至此,苏军在长达两个月的作战中,解放了几乎整个东乌克兰地区,并夺回了... ...乌克兰的首府,同时,苏德战场的整体形势,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朗化。

而随着乌克兰四大方面军在乌克兰地区的迅猛推进,德军在整个东线战场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的缺漏,其中央集团军群所固守的白俄罗斯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

这个突出部与乌克兰溃退的防线,形成了一个阶梯形的结构,乌克兰一线是第一级台阶,而白俄罗斯地域便是第二级台阶,用一个更形象的表述,德军在白俄罗斯的防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阳台,在这个阳台的下方,便是已经被苏军光复的乌克兰。

战争进行到这一步,苏军的高层指挥员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信心,总参谋部敏锐的察觉到了白俄罗斯所存在的巨大机会,因此,有意在白俄罗斯方向上,发动一次旨在光复白俄罗斯,同时寻机围歼德军重兵集团的大规模战役。

这一场战役,与旨在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反攻战役相配合,都是新一轮冬季攻势的组成部分。

最初,按照总参谋部的规划,白俄罗斯方向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将交由朱可夫同志来指挥,换句话说,就是将之前由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交给朱可夫,而罗科索夫斯基将调任到列宁格勒,负责指挥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战役。

不过,这一次斯大林同志没有接受总参谋部的意见,他将苏军几个方面军的司令员都召到了莫斯科,包括托尔布欣、科涅夫、马利诺夫斯基等人,一个不少的全都召了回来。

按照斯大林同志的说法,就是既然一线的指挥工作要听取方面军一级指挥员们的意见,那么就要广泛的讨论,总参谋部代表不了一线的指挥员。

结果,经过不到一上午的短暂讨论,总参谋部的决议被推翻,罗科索夫斯基继续留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员,并与总参谋部共同... ...负责起草白俄罗斯战役的相关作战方案。

尽管不知道整件事的细节,但维克托还是能稍稍得到一点风声的,他知道,如今的联盟军方,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既得利益群体,军队中的派系斗争也很激烈。就像斯大林同志所说的,总参谋部代表不了所有的一线方面军指挥员,那些指挥员们,也不全都愿意听总参谋部的招呼。

与此同时,被屡屡排挤的罗科索夫斯基,估计也是被这一次的风波恶心到了,他做了一件足以激怒总参谋部的事情:在总参谋部的白俄罗斯战役作战方案制定出来之后,他自己又弄了一份,并在斯大林同志面前推翻了总参谋部的那套方案,强硬的要求采用他自己制定的那份方案。

最终,斯大林同志在经过反复确认之后,真的采用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方案,而否定了总参谋部的方案。

整个十月份,尽管苏德战场的前线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但在莫斯科,很多事情却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一些因为战争而被暂时掩盖起来的矛盾,正在愈演愈烈的暴露出来,并在诸多方面引发连锁反应。

……………………………………

昨夜的一场雨,将莫斯科的气温又拉低了几分。

清晨,在树影间穿梭的晨风,已经带上了几许明显的寒冷,半枯半绿的树叶,随着晨风簌簌而落,如同失控的扁舟一般,晃晃荡荡的落到地上。

地面上铺了薄薄的一层枯叶,厚重的靴底踩上去,发出咔嚓咔嚓的轻响。

林荫路上,维克托穿着一袭宝蓝色的风衣,胸前两排带有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徽章的金色纽扣,在晨曦的照射下灼灼生辉。

在维克托的主导下,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制服最终还是更换了,秋冬装包括了两件风衣、两件大衣以及必要的制服、军靴、军帽等等。

随着... ...战争局势的彻底逆转,苏联的国力开始在战争中得以缓慢复苏,物资紧缺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扭转,否则的话,委员部的换装计划,也不会得到如此迅速的施行。

维克托的卖相原本就不错,如今换上这身制服,穿上这件风衣,整个人更显精神,也更能吸引女人的目光,毕竟制服诱惑这种玩意,不仅对男人有效果,对女人同样也有效果。

如今的林荫路已经成为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直管区域,这条街道不再允许普通人通行,道路右侧的树林外围,也设立了铁丝网的隔离带,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委员会总部的绝对安全。

此时,漫步在林荫道上的维克托面色严肃,眉头微微皱着,显然是在思考什么问题。

随着十一月份的临近,斯大林同志前往德黑兰参加同盟国首脑会议的期限也是越来越近,按照此前的工作安排,维克托明天就将离开莫斯科,前往德黑兰做一些事先的安排部署。

这一次,他同样也不会乘坐飞机过去,而是要乘坐火车前往,将三天后斯大林同志将要走的路,提前走上一遍,以确定路上的各项安保工作都能做到位。

不过,现在维克托脑子里所考虑的问题,却不是与这次出行相关的问题,而是由内务人民委员部昨天晚上转交过来的一份外交照会,说具体一点,就是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转过来的,关于交换战俘与谍报人员的公函照会。

不管背地里的相互关系如何龌龊,至少在对外的公共宣传上,如今的苏日关系还是友好的,因此,遵循惯例,双方在将要处决的战俘、间谍中,存在对方国籍的人时,都会实现发一份这样的照会过去,看看对方有没有交换战俘、间谍的兴趣。

过去几年中,苏联在远东地区抓获了不少的日本间谍,尤其是在维克托前往远东调整反谍工作之后,... ...日本设立在远东的谍报网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由此被苏军反谍机构抓捕的人自然也不少。

与此同时,日本人在过去几年中,同样也抓捕了不少的苏联间谍,这其中有在中国境内抓获的,也有在日本本土抓获的,在这其中,主要的还是在中国境内抓获的那一部分,他们人数最多。

过去,在内务人民委员部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时候,交换被俘谍报人员根本不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可选项之一,莫斯科的态度,是不承认一切被俘的间谍。

但是,目前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人是维克托,他不仅仅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主席,还是对外情报局的局长,因此,他的主张,是有一部分被俘获或是暴露的情报人员,是有必要通过交换的形势挽救回来的。

过去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对待被俘间谍的问题上,态度太过冷漠了,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利于对外情报工作的展开。

的确,身份暴露的间谍本身就失去价值了,即便是交换回来,也没办法再从事相关工作了,但问题是,如果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对这类人弃如敝履的话,其政策对那些潜伏情报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