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72章难共富贵

奋斗在苏俄 第272章难共富贵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阿帕纳先科的死,放大了斯大林同志与军方之间的矛盾,但考虑目前的战争形势,斯大林同志无法做出对他有利的积极调整,因此,他需要一个制衡,而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与内务人民委员部就是可以用来制衡军方的筹码。

对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工作,斯大林同志是有些失望的,因此,他现在更加的看重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他不喜欢谢罗夫,尤其是不喜欢与布尔加宁走的太近的谢罗夫。反过来,他喜欢维克托,并且信任这个与他有些渊源的年轻人,所以,他需要保障维克托能够控制住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不管是谢罗夫调走,还是维克托就任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主席,也不管是让他主导委员部主席团的组建,还是给他一个中央委员的身份,斯大林同志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证维克托对这个要害部门的绝对掌控。

所以,明智的人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向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伸手,毕竟谁也不知道手伸出去之后,是不是还能安全的收回来。

不过,对于维克托本人来说,他现在却是不知道幕后所发生的那些政治纠葛,尽管他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第一副主席,也算是个消息灵通的人物了,但是,类似这种国家政权最顶层的事情,他依旧缺少消息的来源渠道。

但是在事实上,维克托如果敏感的话,他还是应该能够得到一些启示的,如果不是因为斯大林同志对他的印象比较特殊,作为斯大林同志的大秘,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又怎么会对他另眼相看?又怎么会时不时的向他透露一些敏感的信息?

这世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作为斯大林同志的大秘,波斯克列贝舍夫一直以来都很清楚他应该如何站位,因此,如果没有受到斯大林同志的影响,或者说,他没有从斯大林... ...同志那里得到一些暗示的话,是绝对不会与维克托这样一个年轻干部走的太近的。

所以,在与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相处的时候,维克托的判断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他以为对方是需要由他来提供一些信息,但实际上,对方需要的不是他的信息,而是斯大林同志对他的那种好感。

归根结底一句话:斯大林同志的意图,才是决定了维克托命运的关键。

……………………………

浴室中蒸腾着水雾,茫茫然如仙境。

维克托将自己的整个身体都沉浸在水里,只留着脑袋露在水面上。他已经这样躺了十几分钟了,肌肤都泡的起了褶子,可他依旧懒洋洋的不想动。

浴室的房门敞开着,从客厅中传来收音机的声音,广播中的播音员,正在播报着列宁格勒地区最新的战况,包括苏军在卡累利阿地峡区域所展开的反击。

而在离着浴缸不过半米之遥的地方,摆放着一把凳子,凳子上放着一摞文件,从最上面看,这份文件的封面上赫然是德文,只是在德文的下方,标注了俄文的注解。

文件封面的最中央位置,用德文书写着“第五十一号训令”,而在这一行字母的下方,则是另一端德文加数字:“第662656号命令,规格:绝密。”

没错,这是德军最高统帅部四天前才刚刚下发的,由希特勒亲自发布的战争动员命令。

在这份命令中,希特利第一次承认了德军在东线所蒙受的巨大损失,同时,也承认了德军的东线战场出现了崩溃的危机,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过去两年半同布尔什维克进行的艰苦卓绝,损失严重的战斗,耗去了我们的主要军事力量和最大的精力。这就是目前的危险和整个形势……”

就在这份命令中,希特勒不仅承认了德军在东线遭遇的巨大失... ...败和危机,同时,还提到了帝国目前所面临的另一个麻烦,那就是原本还算牢靠的西线,也出现了新的危机。

德军的情报部门已经获得了准确的情报,确定英美及其盟国,将会在明年春季发动登陆作战,在西线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从而威胁德国。

考虑到东西两线都已经陷入了困境,出现了危机,希特勒在命令中要求加强全民动员的力度,征发更多的新兵,同时,对现有部队的后勤人员进行改编,将原本的后勤保障人员、文职人员,改编为所谓的“辅助人员”,从而使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直接投入战斗。

与此同时,命令还要求东线的党卫军,有效的将战俘利用起来,以战俘组成的部队作为占领区的治安维持部队,从而可以将更多的德军部队抽调出来,补充到前线去。

必须承认,对外情报局各个处司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驻柏林情报站,这份希特勒亲自下发的命令,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从柏林转到了莫斯科,所谓的“绝密”不过是一个笑话。

从这份命令中,维克托可以做出三个判断:

首先,德军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这是必然的,否则的话,希特勒也不会做出让后勤人员,甚至是文职人员也投入战斗的训令,这对部队的士气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其次,希特勒在德国的处境估计不是很好了,反对他的声音以及力量,肯定是在迅速增强,否则的话,他不会公开承认德军在东线的巨大失败。尽管这份训令只在国防军高层做有限度的公开,但承认失败这件事,必然也会对希特勒的权威构成重大打击。

另外,英美盟友的反谍报系统肯定是出了问题,否则的话,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情报,不会这么快就被德国人获悉,更何况德国人还很确定的提到,第二战场的开辟将会定... ...在明年春天,而这与英美的计划已经非常接近了。

在库尔斯克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苏军并没有在该地域止步不前,而是迅速向第聂伯河方向推进,按照最新的情报显示,罗科索夫斯基所指挥的中央方面军,已经将兵峰推进到了第聂伯河沿岸地区,随时可以发动渡河作战,并继续向基辅方向推进。

说实话,经过连续的几次战役,罗科索夫斯基的军事指挥才能正在迅速体现出来,他在红军的方面军级指挥员中,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佼佼者,并日益被斯大林同志所看重。

不过,在目前的红军系统内,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人,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因此,罗科索夫斯基作为一个波兰人,只能属于受气包的那种角色。

之前,总参谋部与总政治部有言在先,谁先抵达第聂伯河一线,谁就能获得最先进入基辅的荣耀,而从之前的战况看,这份荣誉显然应该是属于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了。

但事实证明,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指挥着他的部队,向第聂伯河一线迅猛推进的时候,总参谋部的命令到了,他被要求指挥部队转向,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发动攻势,以保障苏军左翼部队的安全。

对于这样的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当然有意见,他认为自己的左翼已经部署了充足的兵力,并对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有了防备,他所指挥的中央方面军,有能力在防守好左翼的同时,以优势兵力突破德军的第聂伯河防线。

但总参谋部可不是吃素的,趁着雨季末尾,总参谋部提交了全新的兵力部署方案,罗科索夫斯基所指挥的中央方面军,被变更部署,他在南线部署的两个集团军,也是最有希望突破第聂伯河防线的两个集团军,被划拨给了拖在他左翼位置的,由瓦图京所指挥... ...的沃罗涅日方面军。

随后,中央方面军改组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换句话说,罗科索夫斯基的进攻任务和进攻方向,应该是在白俄罗斯,而不是乌克兰。

与此同时,瓦图京所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被改组为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人家的进攻方向才是乌克兰,而且,考虑到乌克兰方向上一下组建四个方面军,兵力上已经足够充足了,所以,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没有必要再参与进去了,他应该保障白俄罗斯防线上的战役安全。

说实话,总参谋部的那些人吃相有些太难看了,以至于朱可夫都有些看不过去了,他还专门去了一趟罗科索夫斯基的指挥部,也不知道两人谈了些什么,最终,罗科索夫斯基还是接受了这个方案,憋憋屈屈的盯着白俄罗斯的德军去了。

所以啊,有句话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人就是可以同患难,但是不能同富贵的,在战争爆发初期,到处都是大溃败,当时的军队中可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种争权夺势的局面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毫无疑问,就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获胜之后,逐渐显现出来的。

当然,这种破事与维克托没有关系,他是看戏的,而他现在最关注的事情,还是晚上与贝利亚同志的会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