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54章庆典

奋斗在苏俄 第254章庆典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倒了一杯水放到维克托面前,阿巴库莫夫在他对面的沙发前坐下,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军装,点头说道:“有这种可能,但如果这种猜测是事实的话,那么沙尔万人那边肯定出了问题,你们手上有相关的情报吗?”

阿巴库莫夫口中所说的“沙尔万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部落,也是东、西阿塞拜疆两个省内,目前最大的部落。

沙尔万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沙阿的密友”,而“沙阿”则是皇帝的头衔,这个部落从十六世纪开始就已经在伊朗北部繁衍生息,且日渐强大起来了,而到了现在,他们的势力依旧庞大。

自从去年苏英两国共同出兵伊朗,赶走了礼萨汗之后,苏英两国就等于是瓜分了伊朗,苏联占据了伊朗北方各省,而英国人则占据了南方的省份。

按照去年初苏英以及伊朗三方签订的和平协议,伊朗全境的一切公路、铁路、江河、机场、港口、输油管道、电话、电报和无线电设施等等等等,全都分别由苏英两国接管了。

在北方的苏占区,联盟的驻军将各省总督都罢免了,换上了立场倾向苏联的傀儡,也是为了保证占领区的平稳,在东、西阿塞拜疆两个省内,联盟任命的总督,都来自于沙尔万部落。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沙尔万部落与联盟驻军配合的还算不错,驻扎在这两个省份的第1山地骑兵师虽然兵力不足,但两个省份却也很安稳,没有闹出什么大动静来。

不过,这份平静的水面下,显然还藏着一些暗涌,否则的话,以沙尔万部落在边境地区的影响力,是不可能有人避开他们的视线,将英国人的武器装备输送到苏联境内的。

“对外情报局没有获得任何相关方面的情报信息,而就我所知,阿塞拜疆群众党那边,也没有任何反馈,”维克托摇摇头,说道,“我想...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是我们工作中忽视了的,因此,我准备要求局里在这方面加大监控力度,看看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阿塞拜疆群众党”是伊朗北部各省,阿塞拜疆人组建起来的一个左翼政党,当然,它也是在苏联的支持下组建起来的。

就维克托所知,莫斯科对伊朗北部地区有一个长期的占领策略,联盟在北部阿塞拜疆人中组建了一个阿塞拜疆群众党,而在库尔德人中,则组建了一个库尔德群众党,目的,是将来有机会的话,策动伊朗北部地区的独立,并分裂成阿塞拜疆人与库尔德人分别统治的两个国家。

“伊朗那边的事务,我不好插手,”阿巴库莫夫点头说道,“不过,我会向莫斯科打一份报告,提出这个问题,另外,在未来两大三个月内,我会要求边防军加大对边境地区的巡逻。”

维克托认可对方的说法,自从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与内务人民委员部分家以来,后者便失去了涉外事务中的职权,阿巴库莫夫即便是想要插手伊朗那边的事情,也没有那么权限。

如今,维克托倒不是担心那个所谓的“巴伊拉莫夫游击队”,按照阿巴库莫夫所说的,这支游击队只有四五百人,哪怕他们的武器弹药充足,在边防军的围剿下,也坚持不了多久,覆灭只是早晚的事情。

维克托现在真正担心的,是伊朗的局势出现变化,而且是出人意料的大变故。

就目前来说,联盟在伊朗境内的驻军并不算很多,加在一块,只有第402步兵师、第1山地骑兵师、第23骑兵师以及装备并不完备的两个摩托化独立团。

这些部队摊在整个伊朗北境地区,看上去似乎不少,但实际上控制能力有限。

而相对比来说,英国人和美国人在伊朗驻扎的军队则要庞大的多。

在斯大林格勒战... ...役爆发之前,英国人在伊朗驻扎了一个所谓的“第10军团”,其主要从事的工作,还是运输以及防御,发动进攻以及地缘渗透的能力并不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莫斯科与伦敦之间存在着协议,为了在战争期间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南线安全,英苏共同进入伊朗之前,两国之间便确定了驻军的数量,苏联不能接受英国人在伊朗南部大规模驻军。

但是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爆发,尤其是德军在高加索地区的迅猛推进,英国人找到了向伊朗增调兵力的借口,他们甚至提出一旦德军进入高加索,英美双方就以伊朗为基地,在高加索方向开辟一个战场。

为此,从去年岁末开始,英国人就开始大举向伊朗境内增调兵力,到了现在,英国人在伊朗南部一共部署了两个军团,共有两个英国师和1个英国装甲旅,3个印度师和1个印度装甲旅,另外还有2个波兰师。

尽管苏美英三国现在是同盟国,但英国人在伊朗境内保持的庞大兵力,依旧给莫斯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毕竟谁都知道,所谓的同盟国关系其实是靠不住的,更何况苏联在中东地区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莫斯科可不希望等到德国人战败之后,英国佬和美国佬顺势留在伊朗。

现在的形势是,活跃在阿塞拜疆的分裂组织游击队有了英国人的武器,在抗德的情势下,英国人或许不会选在这个时候与苏联开战,但如果他们包藏祸心,以提供武器援助的形势,在南高加索地区搞风搞雨,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如今,英美联军已经在北非的作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且正在计划向意大利进军。一方面在伊朗驻留重兵,一方面在意大利半岛寻求登陆,另外,美国人还在远东地区同日本人作战,如果再加上英国本土发动的攻势,那么英美试图在战后建立的基本地缘政治... ...格局,也就能够清晰的看出来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涉及到东、南、西三个方向上的包围圈,他们想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封锁在俄罗斯旧有的势力范围内,不给联盟向外拓展影响力的机会。

所以,目前莫斯科的外交政策,应该就是打破英美的这种地缘政治企图,至少在南高加索地区,绝对不能允许英美在土耳其、伊朗占据政治优势,以此,在联盟的家门口上,保留一个缓冲地区。

维克托认为,这次斯大林同志前往德黑兰参加会议的时候,肯定会谈及第二战场的开辟以及英美联军在意大利半岛的进军问题。限制英美在意大利半岛的军事推进,确保联盟战后在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

推动英美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促使他们将部署在意大利半岛以及伊朗地区的兵力调走,均衡双方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

这两个问题对于斯大林同志来说肯定很重要,他不仅肯定会谈到,而且一定会要求谈出一个结果来。

而这次“巴伊拉莫夫游击队”的手中发现了英国人的武器,维克托认为这件事很重要,就算不考虑伊朗局势中存在的风险,这个问题也可以用来指责英国人在伊朗的驻军,从而为德黑兰的谈判提供一份筹码。

在维克托看来,阿巴库莫夫现在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他所说的话里能够感觉出来,这家伙现在更多的,还是在想办法撇清他自己。

这样也好,没有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参与,维克托才更容易将相关的主动权抓到手里。

南高加索也好,伊朗也罢,的确是问题复杂,很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危机,但能够把控住的危机就是机遇,只有把控不住的危机才是危险。

又与阿巴库莫夫就高加索地区的安全形势做了些交流,沟通了一下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 ...合作问题,维克托选在三点之前离开了巴库内务人民委员部,回了自己的住所。

到今天,他这趟出来的巡视工作算是全部完成了,没打算继续留在巴库休息一晚,维克托回住所收拾了一下东西,赶在下午四点便登上了送他返回莫斯科的专机。

………………………

莫斯科,晨曦还没有来得及从城市的上空退却,昨夜胜利狂欢的气氛,似乎还弥漫在城市的街道上。

庆祝库尔斯克会战胜利的条幅,红色的传单,街道边相拥热吻的青年男女,似乎随处可见。街道边的高音喇叭里播放着红旗歌舞团合唱的《红军最强大》,令人振奋的乐曲声响彻整个城市。

维克托乘坐的伏尔加轿车驶入红场,随着乐曲声摇头晃脑的瓦连卡放慢了车速,几名政治保卫局的士兵拦在了道路前方。

从车前窗看过去,可以看到此时的红场上,黑压压的到处都是簇拥的人头,无数的红旗、斯大林同志画像、写有各种口号的条幅,在人群中轻轻晃动。

维克托推门从车上下来,绕过车子,不紧不慢的朝红场方向走过去。

在道路前方设置了隔离带的士兵显然认识他,见他走过来,慌忙将隔离障挪开,以便他从路上通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