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50章高加索

奋斗在苏俄 第250章高加索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雨后的山地草木如新,山脚下方,缓缓流淌的捷列克河水质浑浊,十余米宽的河面上,漂浮着一些被泥石流席卷来的枯木草卷,间中还能看到一些动物的尸体。

浑浊的河水以及河面上的漂浮物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上游的某个地方肯定是发生了洪灾,甚至是泥石流,而这又说明了雨季对卡兹别克山的影响还在延续。

这里就是卡兹别克山的余脉,从地理上说,它应该属于北高加索山系的一部分,它从黑海沿岸地区一直延伸到里海沿岸的低地,在整个北高加索方向上,形成了一片多山的地形,也正因为如此,达吉斯坦共和国才会被称为“山国”。

在十几名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军官的陪同下,维克托有些艰难的爬上山丘,单手掐腰,站在山脊线上,俯瞰下方以河岸为基,一直向南蜿蜒延伸的铁路线。

这条铁路是在二五计划期间修建的,与格鲁吉亚境内的铁路线相连通,据说当初因为这里的施工环境复杂,修建这条铁路的施工部门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当初联盟修筑这条铁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实现对北高加索地区的有效控制,以铁路为基准实现的经济、政治辐射是很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就目前来说,运行在这条铁路线上的列车班次并不多,尤其是客运列车,每三天才有一列,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离着这里并不远,因此,这条铁路承担的还主要是军事任务,而不是用于民生。

卡兹别克山离着达吉斯坦与阿塞拜疆的边境线不远,这条铁路顺着里海海岸线一直向南,下一站就是巴库。

自从与斯大林同志夜谈过后,维克托第二天便离开了莫斯科,他乘坐火车一路向南,将火车沿途经过的地区逐一走了一遍。

每到一地,他都会与当地的国家安全部门协调沟... ...通,布置相关的安全保障工作。

在火车经过斯大林格勒之前,这项工作相对来说还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在过了斯大林格勒,进入北高加索地区之后,随着地理环境变得复杂,相关的工作就变得困难起来。

卡兹别克山植被茂盛,铁路在山峦峡谷中穿行,可以说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作为伏击点,要想在这样的地方实施全面布控,其所需要投入的人力将是巨大的,可实施性不高。

维克托站在山脊线上,俯瞰下方的火车道。

这一段的山脊,海拔高度大概在二百米左右,但是山势平缓,就像是个土台子,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在火车开过来的时候,山顶埋伏有人的话,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能从坡顶冲下去,对行驶中的火车实施攻击。

还是那句话,安保工作需要做到的是预防,而不是等到敌人出现了再想办法,只要将所有可能的危险掐灭在萌芽状态中,才能算是一份出色的工作成绩。

维克托可忘不了斯大林同志对他所说的那番话,在离开莫斯科之前的那个晚上,斯大林同志已经把话说的很透彻了,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了,他就不会去计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而将这句话反过来看,那无疑就是说,如果他的本职工作没做好,那么……

当然,斯大林同志的那番话还可以往更深里去想,这次是有人拿着男女关系的问题打他的小报告,那么除了这次之外,在别的事情上,还有没有人打他的小报告?

很显然,这些都说不好,所以,维克托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位,至少需要让斯大林同志感觉满意。

对于自己在对外情报局方面的工作,维克托并不担心,因为有着前世记忆的这一点,就是他做情报工作的最大优势。作为对外情报局的负责人,他不用具体... ...安排情报网如何运作的事情,他只需要指明一个方向就够了,而在如今这个世界里,还能有谁比他更清楚某项科技的发展前景吗?

不说别的,在维克托的情报工作安排中,就连英国的皮尔金顿公司,都是他计划安排渗透的目标,目的只是为了获取对方正在研究的浮法玻璃工艺。

也是因为有着这样一个优势,维克托才有信心可以牢牢掌控住对外情报局的主导权。

但这一次的安保工作,对他来说显然是一个挑战,如果做不好的话,斯大林同志肯定饶不了他。

“地图,”站在山脊线上俯瞰了一会儿,维克托头也不回的说道。

很快,不远处的一名女兵快步赶过来,将背在肩上的一个铁皮桶摘下来,拧开盖子,从里面倒出一份卷成卷的地图。

维克托帮了把手,将整份地图展开,低头皱眉细看。

片刻后,他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支铅笔,一边朝四周眺望,一边用铅笔在地图上的两个位置画上圈。

跟随他一块上山的诸多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尉官们,全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只能在远处默默的看着。他们的级别与维克托差的太多,因此,尽管心里存在疑惑,却也不敢上前来询问。

为了达到保密的目的,维克托这次出来巡视,跟任何人都没有谈及目的性,其间,与各个地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官员虽然有接触,但也没有透露任何内情,具体的相关命令,只会在斯大林同志出行前一周,下达到各地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负责人手里。

在地图上标注了几个重要的坐标,维克托示意女兵将它收起来,随即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取出一支点上,面无表情的俯瞰着山下的铁路线。

一支烟抽了半截,耳边开始隐约出现火车行进的声音,扭头朝大河北侧看过去,就见山谷远... ...处,一列火车在滚滚的白烟中疾驰而来。

维克托看了看手表,确定了一下时间,随后就安静的等着火车从山下方开过去,一直到车尾看不见了,这才再次看了看手表。

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一番,他什么都没说,转了个身,顺着山脊线朝南继续走,后方的十几名尉官面面相觑,但还是很快跟了上去。

在地势复杂的卡兹别克山转了一圈,下午的时候,维克托又乘车去往第比利斯。

作为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的情况与格鲁吉亚其它地区相同,一直以来都比较的复杂,不管是当年的奥尔仲尼启泽,还是后续的贝利亚,乃至于今天的阿巴库莫夫,虽然都在该地区采取了高压统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平息这里长期存在的离心动荡。

幸运的是,随着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溃败,尤其是在高加索方向的撤退,使得那些藏身于丛林中的游击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信心,过去几个月里,大批的民族主义游击队成员从山林间走出来,向负责围剿工作的内卫部队、边防军投降。

但归根结底,内务人民委员部并没有将全部的抵抗组织肃清,直到今天,仍旧有小股的游击队在崇山峻岭中隐藏,时不时跳出来打个冷枪。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后一个游击队员将直到七十年代才走出藏身的丛林,向当时的苏联政府投降。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高加索地区的民族矛盾有多么尖锐复杂。

维克图的车进了第比利斯,并没有去往当地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所在地,而是直接去了委员部为他安排的临时住所,他会在这里休息一晚,第二天便前往巴库。

尽管是格鲁吉亚的首都,但第比利斯的城市建设并不怎么强,别说是与莫斯科相比,即便是与远东的一些大城市比起来,这里也显得极端落后。

...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这里的局势始终没有稳定过,奥尔仲尼启泽在这里实施高压统治,随后的贝利亚同样在这里实施高压统治,而莫斯科的政策,也是一直都在削弱,甚至可以说是盘剥这里,它能发展的起来才怪呢。

维克托在第比利斯的临时住所,就在风景如画的利斯湖畔,一栋如同农舍般的小房子,完全就是木质结构,整个房子都是由一根根的圆木搭建起来的。

尽管维克托有言在先,要求地方委员会这边不要搞的兴师动众的,但他毕竟是整个委员部的第二号人物,格鲁吉亚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这边,又怎么可能真的将他丢在这里不管。且不说第比利斯的安全形势还不太好,即便是安全形势良好,该有的警卫也是不能少的。

因此,为了保障他在这里的绝对安全,格鲁吉亚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专门在这里安排了一个警卫连,将通往农舍的全部通道都给封锁了。

此时天色入夜,尽管早上的时候下了雨,但下午天气便放晴了,入夜的时候,一轮圆月挂在当空,将银波荡漾的利斯湖照的波光粼粼,宛如仙境。

不过,维克托却没有心思欣赏窗外的美景,他还在整理着报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