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37章马林科夫1

奋斗在苏俄 第237章马林科夫1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簌簌而落的小雨中,平静的莫斯科河上荡漾着涟漪。

在莫斯科河与谢通河交汇的地方,一艘挖沙船撞到了桥下的立柱,导致船身侧翻,之前好不容易从河底挖掘出来的淤泥,又一股脑的送进了河里。

此时正是清晨,负责河务的政府工作人员已经赶了过来,正在桥头的位置处,训斥那几名惹出祸端的挖沙船船员,并要求疏通河道的工人们,尽快将底朝天的挖沙船反过来,或者是把它拖走。

过了桥就是电影制片厂街,这条大街上有包括中国、英国、印度等诸多国家的大使馆,翻在河里的挖沙船,无疑会对联盟的形象造成影响,一旦被那些外国记者们拍到,天知道他们又会弄出什么样的新闻来。

维克托乘坐的车子从桥上通过的时候,因为这件事引发的麻烦还没有得到解决,河务部门的人暂时将桥封锁了,一直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得以疏通。

不过,维克托并不着急,他坐在车后翻看着平摊在膝盖上的那份文件。

文件是黑色封皮的,这表明该文件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它来自于对外情报局派驻在伦敦的情报网。

按照这份情报的显示,英国的情报部门目前正在策划着一次行动,其针对的目标是身在瑞典的一名丹麦人,此人名叫尼尔斯?波尔,原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这个人曾经在维克托要求渗透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担任过职务,他所提出的液滴模型,很好的解释了重核的裂变过程,是原子弹研发领域的前沿专家。

根据情报部门从英国人那里获取的情报,波尔这个人在科研上是非常牛的,但是个人的情商却是低的可怕。他因为是犹太人,所以在德军占领丹麦的时候逃到了瑞典,可在瑞典,他也不消停,整天在报纸上抨击核武器的巨大... ...破坏作用。

如果只是一般的批评还没什么,关键是他解释的很详细,文章中引用了大量数据不说,还加入了他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就这样,他成功的引起了多方势力的关注。

此前,英国人曾经做过他的工作,希望他能到英国去继续从事他的研究,还给他开出了一系列的条件,但却被这个顽固的家伙给拒绝了。

但是现在,德国人似乎也注意到了他,英国人从德国人那里获得情报,显示盖世太保正在策划一场行动,准备把这个人绑架到德国去。于是,英国人准备抢先下手,如果不能将这个人弄到英国,那就得在德国人把他绑走之前,干掉他。

驻伦敦情报站的建议是,莫斯科可以适当的采取行动,确保这个人不会落到德国亦或是英国人的手里。

就在将这一份情报看完的时候,车子的车身颤了一下,随后缓缓开动起来,朝大桥的另一端开过去。

维克托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文件的最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再标注上:“转发驻斯德哥尔摩情报站博罗夫斯基斯同志,英国人的目标既是我们的目标,需酌情安排行动计划。”

“博罗夫斯基斯”这名字实际上是个代号,它代表的是对外情报局驻斯德哥尔摩情报站负责人康斯坦丁?鲍里索维奇?诺维科瓦斯,原内务人民委员部自身情报员。他所负责的斯德哥尔摩情报站,统管着北欧三国的全部情报工作。

将这份批示完的文件合起来,递给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索菲亚,维克托又开始翻看下一份。

那同样是一份黑色封皮的文件,也是绝密情报,它来自于对外情报局驻纽约情报站。

这份文件就比较厚实了,足有数百页的样子。文件起头的内容,是说纽约情报站在针对辉瑞公司的渗透上,非常的顺利,这家公司半点反谍报的意识都... ...没有,而且其在涉及盘尼西林药用技术方面,没有丝毫的保密意识。

纽约情报站方面只动用了两名外围人员,花费了不到两千五百美元,便搞到了这家公司的盘尼西林发酵工艺和提纯、量产的技术资料。

这份文件之所以那么厚,就是因为后续的内容里,提供了他们搞到的那些工艺技术资料以及相关数据。

维克托不得不承认,在现如今的美国,其情报领域内的保密意识真的很差劲,尤其是类似辉瑞这样的大公司,他们似乎不依靠保密来保护自己的技术,而是依靠专利权。

好吧,在市场竞争领域内,专利是很可靠的保障,但是在国家竞争的领域内,专利连狗屁都不是。

将文件后面附载的相关技术资料粗略的翻了翻,说实话,那些复杂的分子式什么的,维克托是有看没有懂,当然,那也不是他所需要了解的东西,他真正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资料提交给马林科夫同志,再由他所负责的科技情报委员会去论证、评估。

此刻,维克托就是在去往马林科夫同志办公室的路上。

过了桥那条笔直的大道,就是39年才定名的电影制片厂街,这条街的1号就是著名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后世所有那些苏联影片中,凡是开头有一男一女两座雕像举着镰刀和锤子,背景里有克里姆林宫“大红星”的片头,就是这个电影制片厂的作品。

当然,那个片头是在1947才正式出现的,现在的片头只是一篇大字幕。

车子从电影制片厂门前开过的时候,维克托让瓦连卡放慢了车速。

在电影制片厂的大门外,竖立着巨大的宣传栏,此时,宣传栏上粘贴的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电影海报,难得的是,海报竟然是彩色的。

维克托看了看大海报,在那巨幅的海报上,是一名大胡子的... ...中年军官,站在五名女兵的中间。仔细看看影片的主创人员介绍,导演是弗雷德里克?艾莫里尔,嗯,这是隶属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大导演,《她在保卫祖国》就是这个人指导的作品。

至于演员,则是阿列依尼科夫,此人是艾莫里尔的御用男演员了,而在他的后面,还有卓雅?费多罗娃和塔马拉?阿廖申,再加一个“等”。

毫无疑问,整部电影里,这三个人演员算是主演,也都是现在联盟内很有名的演员,至于其他的,就都是配角了。

按照宣传鼓动部那边的说法,他提供素材并由梁娜主笔的《永不消失的电波》,也已经排上了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拍摄名单,而且是在优先拍摄的系列内。

算上出版以及影视改编,维克托这个原作者也不算白干,他拿到了将近七千卢布的报酬,看着似乎是很多,但实际上却是少的可怜,因为宣传鼓动部把全部的版权都拿走了。说白了,就是这个与他再没有一毛钱关系了,日丹诺夫同志就是这么不讲理……

不过……

看着海报,维克托一边揉搓着下巴,一边想到:费多罗娃同志就算了,自从出演了《来自列宁格勒的女孩》之后,这小妞明显是胖了不少,显得过于丰满了。倒是阿廖申,啧啧啧,真是不错啊,不仅人长的漂亮,而且青春靓丽,浑身上下都透着那么一股子诱人的清纯味,有机会的一定要好好认识一下。

回头把《爱和战争的故事》也搞出来,到时候跟宣传鼓动部的同志们好好谈谈,也让阿廖申来出演。

“走吧,”心里胡思乱想着,维克托将视线从窗外收回来,语气淡淡的说道。

车子很快重新开动起来,奔着街道的尽头疾驰而去。

总的来说,马林科夫同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这一点从他对办公室的选择上就能看出来... ...与大多数的干部不一样,他选择办公地点并不是离着克里姆林宫越近越好,而是选在了这么个偏僻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他选择那栋二层小楼并不是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的所在地,就单纯是他自己的办公地点。

在这栋旧俄时期的小楼里,一共只有三个部门,人民委员办公室、秘书处、总务办公室。

这栋小楼俨然成了马林科夫同志的避风港,他在这里,既可以躲避家中那个强势的悍妇,也可以躲避来自其它部门的骚扰,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这对维克托来说就有点烦恼了,他现在头上有两个老大,一个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内的谢罗夫同志,另一个就是主管着科技情报委员会的马林科夫同志。

幸运的是,马林科夫这里虽然离得远,但却不用总是往这里跑,只有在重要情报资料需要提交的时候,他才会过来一趟。

车子在下楼前的道路边停下,维克托从车里出来,带着怀抱文件的索菲亚走到小楼入口处,先向警卫出示了证件,这才将雨伞收起来,走进楼门。

陈旧的小楼里有些阴凉,不像是开了冷气的缘故。维克托穿过前厅,直接上了二楼,在正对着楼梯口的那扇门边站住。

房门敞开着,从门口就可以看到正在办公桌前看着什么文件的马林科夫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