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28章计划

奋斗在苏俄 第228章计划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会议室内的窗帘被拉开了,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驱散了房间内的黑暗,而幻灯机也已经被关闭,众人关注的目标不再是幻灯片幕布上显示的图像,而是沙发前茶几上摆放的一个密码机。

对于谢罗夫、菲京以及艾廷戈来说,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见德军所采用的这种“谜语”密码机,这玩意按照德国人的叫法,应该名为“恩尼格”密码机。

密码机就像个箱子,正上方是一个个圆形的按键,和打字机一模一样,而在密码机的正面,则是一方接线板,接线板上标注着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与之相匹配的,便是二十六个插线孔。

密码机设定的“四维”,便是通过接线板来实现的,每次破译电文的时候,需要将两根双头连接线,插到对应的插线孔里,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次占用四个字母所代表的的插线孔。

如果插线孔占用的字母不同,那么通过上方的打字机打出来的字母便不一样。

举个例子,如果两根连接线占用的正面插孔是“a”、“w”、“c”、“f”,那么按动上方的打字机“a”键,它打出来的字母可能就是“s”,如果把插线槽换一个孔,把“w”换到“d”,上,那么同样按下打字机的“a”键,它打出来的字母可能就是“b”。

这还不算,密码机还要配合着密钥来使用,而这个密钥就是所谓的“转子”,转子类似于密码箱上的密码锁,一共有三个旋转齿轮,每个齿轮对应着从1到26这么26个数字,对应的是26个字母。如此一来,三个旋转齿轮分别对应不同数字的时候,密码机上同一个键打出来的字母,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要想确定一份德军加密电报的内容,就需要确定至少五个条件:两根双头连接线所占用的字母插槽,转子上三个齿轮所对应的数字排序。

... ...如果这些信息不确定的话,单纯依靠排列组合去碰,那么就得在数以亿计的可能性中,去选出其中的一种,其难度可想而知,别说是依靠人工去演算了,即便是使用计算机去演算,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负责为在场众人做解说的,是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头,别看老头穿的土气,满脸的胡子也邋邋遢遢的,但却不是一般人。

老头名叫亨瑞尔?贝雷辛斯基,波兰人,原波兰著名数学家、密码破译专家,二战爆发前,他是所谓“波兰三杰”中马里安?雷耶夫斯基的老师,一直都在从事破译德国无线电密码的工作。

作为一名犹太人,他在波兰被德军占领的时候,滞留在了立陶宛,随后被内务人民委员部抓捕,关进了监狱,如今,也属于那种一边服刑,一边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服务的科学工作者。

为在场众人介绍了密码机的操作原理,亨瑞尔最后说道:“在转子和插线板的配合下,这些按键所能呈现出来的字母组合,可能多达一点五亿种,单纯靠逻辑破解是存在极高难度的。”

说到这儿,他将手提包拿起来,从中抽出一张纸放在茶几上,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从情报中心拿到的近12万份加密通讯中,仅仅破获了一份。”

维克托将那张纸拿起来,看到纸张的最上面,是两行由大写字母组成的乱码,这些乱码中,五个字母形成一组,一共是十六组。

而在这些乱码的下面,则有一段俄文:“与敌接触的最后方位为:0830haj9863;220度;8节;正在尾随。”

看内容,这应该是一段由德军舰船发出的密电。

“不过,这是前年三月份的一份电文,”亨瑞克继续说道,“我们对比了同时期的一系列密电文,最终确定,在前年三月份到六月份之间,德国人使用了... ...同一套的四维参数和密钥,但在当年的七月二号之后,这些参数就做了变更。”

说到这儿,他停了一会儿,似乎是在犹豫下面的话要不要说,最终,他还是小心翼翼的说道:“密电码的破解,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逻辑破解,一种是暴力手段破解,考虑到这种密码机的复杂性,我认为,选择逻辑破解的方式是不科学的。”

“什么叫做暴力手段破解?”菲京有些疑惑的插嘴问道。

“就是……”亨瑞克抬头看了看维克托,说道,“最好能掌握到德国人的密电员,当然,是需要在德国人未察觉的情况下。”

“好啦,你出去吧,”听他这么说,谢罗夫点点头,说道,“我们会考虑你的建议的。”

亨瑞克闻言急忙站起身,拎着自己的公文包,畏畏缩缩的离开了会议室。

“艾廷戈,”等到亨瑞克离开房间,谢罗夫才从沙发上坐直身子,说道,“按照维克托提出的建议,执行吧。”

维克托提出的建议,就是以卡贝绍娃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向她泄露一条有关联盟火箭技术研发项目的情报。

最初,维克托的想法是,类似这种有“泄密”行为,可以多来几次,而在泄露的情报中,要反复出现某个关键性的词汇,如此一来,当德军的密报员将这些情报发送出去的时候,反间谍局可以将它们截获,再将这些密电文提供给密码破译专家,由他们来破译电文。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密电破译方式才是最常用的,也是最省力的。

比如说,反间谍局可以频繁向潜伏的德国情报组织,泄露有关火箭发动机的情报,而得到了情报的德军密电员,总是要将这些情报信息发送出去的,而在他们发送的情报中,“火箭发动机”或是“发动机”这类字眼,必然会频繁出现。

在一定周期内,... ...这种频繁出现的密电文是可以拿来作对比的,由此,密码专家们可以根据这些频繁出现的密电码,找到其所对应的响应字母。

德语与英语一样,都是属于日耳曼语系,它的字母表里也就只有二十六个字母,只要能够确定出密电码所对应的一部分字母,那么后续的破译工作就会变得简单了。

为了了解这种方法是否可行,维克托还专门找来了亨瑞克。

作为密码破译专家,亨瑞克表示维克托的这种想法可行,但是有效性太低了。

首先,德国人的密电员不可能频繁发报,毕竟他们需要潜伏隐藏,过于频繁的发报,会给他们带去风险。

既然他们不会频繁发报,那么密码的破译工作就会存在一个周期,这个周期短的话,可能是三到四周,长的话,可能就需要几个月。

就算在这个过程中,德国人不生疑,完全按照反间谍局的思路去走,那么两三个月后,德国人很可能就会更换四维参数和密钥,到时候好不容易破译出来的密码就作废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真不如采取暴力手段,直接将密电员控制住,从她口中将四维参数与密钥掏出来,这样的话,至少在德国人察觉到出现了问题之前,相应的密电码还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面对这样的结果,维克托只能修改计划,不再试图尝试直接破译密电码,而是想办法先将德国人的那个密电员找出来,最好的结果,就是在不惊动德国潜伏情报组织的情况下,将这个密电员控制住,让她为联盟一方服务。

不过,如此一来,行动的压力就全都搁在艾廷戈的肩膀上了,别说是他了,就连维克托都替他感觉头疼。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旦这个任务实现了,反间谍局真的控制住了这个潜伏的密电员,那么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或者说是在... ...德国人察觉到异常之前,情报部门的工作效率将得到一个跃升式的提高,在情报领域,德国人将再无秘密可言。

不说别的,就单单是做成了这么一个任务,至少拿一个苏联英雄是不成问题的。

在谢罗夫的拍板下,这项任务就算是确定了,尽管反间谍局是由艾廷戈负责的,但维克托也不能置身事外,他还要给艾廷戈提供“情报”,那些可以泄露给德国人的情报。

一场委员会的会议,开了足足三个多小时,从会议室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将近十一点钟了,连着两晚上没睡的维克托,只感觉看什么东西都那么亮,脑子昏沉的像是灌了铅一般,走路的时候,脚底下都跟垫了海绵似的。

直接放弃了回家的念头,午饭也不打算吃了,维克托直接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告诉索菲亚不要让人来打扰他,随后便在休息室里蒙头大睡。

这一觉真是睡的酣畅淋漓,甚至连梦都没做,当被一阵儿轰鸣的爆炸声惊醒的时候,休息室里已经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

平躺在床上,刚刚醒过来的维克托还有点懵,他揉揉酸涩的眼睛,正想着从床上爬起来,眼前骤然一亮,一道青色的电光照亮了整个休息室。

紧接着,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滚过窗口,敞开的玻璃窗都被震的嗡嗡作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