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09章卡普斯京亚尔

奋斗在苏俄 第209章卡普斯京亚尔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对于第一个火箭工程建设基地的选址问题,是经过了苏联科学院的慎重研究,并在国防人民委员部出台了指导意见之后,最终确定下来的。

卡普斯京亚尔这个地方,不仅仅是处在沙漠边缘上,人迹罕至,同时,这里公路、铁路都有,距离目前联盟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几个工业基地,比如喀山、古比雪夫等地都不远,可以得到来自工业上的支撑。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由工业委员会、国防工业委员会、运输建设部等十二个部委联合牵头,优先提供各类资源、设备,由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劳动营管理局提供人力,卡普斯京亚尔的第一个实验区,科罗廖夫区已经完成了建设。

包括发射场司令部、燃料库、拼装厂房等主要设施,已经全部完工,两枚分别由氢、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的火箭,也在众多专家的努力下完成了一期设计,相关的零部件生产任务,下发到了喀山、萨拉托夫等地的十六家工厂。

苏联的体量无疑是超级庞大的,当整个联盟决定集中全国之力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无论是效率还是能力,都是极其惊人的,用无法想象来形容它,丝毫都不过分。

对于如今的维克托而言,情报工作当然是重中之重,毕竟这是他的本职工作,成绩如何,关乎到了他地位的稳固与职务的升迁。

而在情报工作之外,他最关注的两个方面,便是核武器的研发与火箭技术的研发。这两项工作做的如何,不仅仅关乎到了成绩,甚至关乎到了功绩。

如今,不管是核武器也好,火箭导弹技术也罢,都还没有拿出实物来,所以缺乏说服力,也很难让人感受到它们的重要之处,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它们最终被研发出来,肯定将会震动全世界的。

核技术、火箭技术,这是被世人称之为“战略性”的两项技术,... ...可以负责任的说,在这个星球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两样技术,更能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了。

所以,维克托需要在两项技术的研发中保证自己的存在感,这都是资本,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资本。

为了保障卡普斯京亚尔的绝对安全,边防军在通往该区域的公路上,设置了三处检查站,最远的一处检查站,在距离该地区15公里的边界上。此后,每五公里一道检查站,一直到最终的边防军驻地为止。

而在公路线以外的地区,则设置了高达两米的铁丝网隔离带,隔离带每隔五十米,原设有一个警示牌,黄色底、红色图案的警示牌上,有地雷区以及闯入者将被射杀的警告。

维克托的车队经过三道检查站,最终进入科罗廖夫区的时候,已经到了黄昏时分,而在专门用来停放车辆的发射场司令部停车场上,依旧有很多人在等着他的到来。

这些等候他到来的众人里,有穿着军装的边防军,有穿着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制服的安全人员,也有穿着便装的科研人员——整个科罗廖夫区内,只允许这三类人进入,至于相关的家属们,则都被安排在镇上,不能进入试验场区域。

整个科罗廖夫区,就建设在丛林与半沙漠化的荒原结合处,如今,这里依旧像是个超级大的工地,大量的工厂正在紧急建设中,这些工厂主要是用来生产高精度部件的,比如说陀螺仪,比如说专门用于火箭的时间控制机构。

而在更远一些的地方,林地外围的东北方向上,还有几个大型的燃料库正在建设中,那是专门用来存放液态氢、氧以及高纯度煤油的仓库。

陪同维克托视察试验场的,是格鲁什科与科罗廖夫,他们现在是整个卡普斯京亚尔地区的技术负责人,而行政负责人则是由别尔乌辛兼任的,军事上的负责人是来自于...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恩格尔?斯梅托夫少校。

斯梅托夫少校,原内务人民委员部哈萨克斯坦对内情报总局负责人,后随情报机构转入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两个月前,在确定了卡普斯京亚尔的选址之后,他就被调到这里,担负起整个试验场的安全负责人。

在格鲁什科与科罗廖夫的陪同下,维克托参观了建设中的陀螺仪生产厂、高纯度煤油储备仓库、液态氢生产中心等建筑,又去看了正处在组装中的两枚实验型导弹。

这两枚正在组装中的实验型导弹,有一枚是完全采用的德国人的相关技术,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柏林情报部门陆陆续续又拿到了一些数据资料。由于德国人在以液氢、氧为推进剂的火箭研发项目上,取得了先发性优势,且其实验完成度非常高,因此,在德国人研究的基础上,苏联专家组采用自研发动机构建的第一枚火箭弹,完成的速度是比较快的。

按照科罗廖夫的说法,这枚采用液氢、氧为推进剂的火箭,有望在两个月后进行正式发射试验。

而另一枚火箭,则是采用高纯度煤油作为推进剂的,在这方面,因为是由苏联专家组完全自主研发并设计的,因此,实验完成度不是很高,进行第一次发射试验的时间,可能要推到年中的时候,具体的说,就是需要六到七个月的时间。

按照格鲁什科的说法,他更希望能够暂时将主要的研发精力,投入到德国人所采用的技术上,因为那样的话,专家组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个足够亮眼的成绩来。

而科罗廖夫则坚持认为以高纯度煤油为推进剂的自研技术,才是他们应该选择的正确方向,这不仅仅是因为相比起液氢、氧,以煤油为推进剂的火箭成本更低,还因为煤油在反应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因为两人之间在意见上的分歧... ...导致整个专家组内也出现了两个阵营,一方支持格鲁什科,一方支持科罗廖夫。

尽管目前这个专家组的人员规模庞大,但在真正的研发过程中,人力上的不足还是很明显的,因此,他们注定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同时关注两个方向上的研究。

在这个问题上,维克托的立场一贯都是明智的,之前,他甚至已经有言在先了,那就是他需要专家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个具备说服力的成绩来。

所以,他不管哪个方案更合理、更廉价,只要哪个能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成绩来,他就支持哪个。

为了压住有点刺头的科罗廖夫,这次急匆匆赶过来的维克托,不仅与整个专家组召开了一个长达近一小时的谈话会,还专门与科罗廖夫谈了大半夜,以统一专家组内的意见。

实际上,维克托也知道科罗廖夫所选择的方案是最合适的,但正如他之前所说的那样,这不仅仅是一项研究,也不仅仅是一项军事技术,它还是一个政治问题。

虽然目前战争形势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就总体而言,整个联盟在资源上还是相当稀缺的,而不管是核武器的研发,还是火箭技术的研发,都需要挤占大量宝贵的资源。

作为这两个研发项目的支持者,尤其是作为火箭技术研发的最主要推动者,维克托是承受了很大压力的。如果他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拿出具有足够说服力的成果,不能让国防人民委员部的诸多委员们,实际的看到这项技术研发的前景,很难说国防人民委员部不会改变立场,取消对这个项目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目前火箭技术研发项目的实际负责人,是主管航空工业的马林科夫同志,但这位专注于战斗机生产的人民委员同志,实际上并不支持这个项目的开展。

用马林科夫同志的话说,就是制... ...造一枚火箭的成本,并不低于制造一架飞机的成本,且不说这项研发能不能成功,即便是成功了,一个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火箭,难道能比一架战斗机更有价值吗?

试想一下,就连名义上主导着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都对这个项目秉持着不支持的态度,维克托的身上会有多么大的压力?

当然,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在选择以哪个研发方向为主的问题上,维克托的确是有私心的,他讲究政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寻求个人功绩的过程。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罗廖夫同志坚持自己的立场,未尝没有私心夹杂其中,他的顽固,可不仅仅是基于科学立场的,同样也有个人利益的考量参杂其中。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采用别人的技术,与证明自己的技术,其最终获得的成果,具备完全不同的性质。

最终,在无法说服科罗廖夫的情况下,维克托不得不动用了他的行政权力,他在离开卡普斯京亚尔之前,召集全体专家组成员,组织了第二次谈话会。

在这次谈话会上,他明确表达了对格鲁什科的支持,并且当众警告科罗廖夫,要嘛服从组织上的意见,要嘛就回到他原来的岗位上去,两者二选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