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05章战俘

奋斗在苏俄 第205章战俘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短暂甚至是有些简陋的车站迎接仪式之后,在一群将军们的陪同下,斯大林同志乘坐一艘渡轮横跨伏尔加河,从河对面的码头上岸,进入了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斯大林格勒市区。

从码头上岸,爬上足有十多米高的岸堤,第一个映入所有眼睑的,便是一栋四层尖顶的建筑,那曾经是一栋市民公寓,如今,这栋公寓楼的尖顶已经完全被炸塌了,只剩下三道残破的三角形竖墙还立在楼顶上。

这是斯大林同志这次来斯大林格勒所要参观的第一个地方,这栋建筑就是后世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楼”,从九月份到十一月份,二十三名苏军士兵以及藏身在这里的三十位平民,抵挡住了数以百倍计的德军进攻,成功坚守五十八天,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当然,以一个不满编排的苏军兵力,能够防守住这栋大楼,其中原因是很多的。

比如说,这里的地势易守难攻,大楼正好处在“1月9日”广场与苏维埃大街的交汇处,因此视野开阔,三个方向上都有将近一千米的视野,适合打阻击。

比如说,这里靠近河岸,随时可以得到来自河对岸苏军炮兵部队的集中火力支援,从火力配备上来说,这里的防御并不弱于德军的进攻力量。

再比如说,这栋大楼防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邻近的面粉厂、码头等防御点,构成了一道较为完整的防线,向伏尔加河岸边发动进攻的德军,不可能将全部的进攻力量,都集中到这一栋大楼上。

但不管怎么说,这栋大楼的有效防御,都将成为战争史上的一个经典,用一个不太厚道的对比来形容,就是德国人在同样的时间里,连巴黎都打下来了,却没有能够打下这栋楼。

斯大林同志在这个几乎被炸平的城市里,先后参观了河畔大楼、中央火车站、红星拖拉机制造厂、... ...马马耶夫岗这四个重要的防御据点,又前方休整中的第13步兵师营地,慰问了受伤的官兵,并在该师的营地内,发表了要求苏联红军战事誓死不屈、万众一心,继续给与德国法西斯重创,并向柏林挺进的公开演说。

旁听这场演说的,除了第13步兵师的官兵之外,还有来自共计49个国家的记者以及来自13国家的驻苏联外交官员,而在这场演说结束之后,总政治部以及内务部,又向各国记者开放了战俘营,允许他们进入战俘营去采访那些被俘的德军将领、军官。

对于云集到斯大林格勒的各国记者来说,这一场采访绝对是一席盛宴,仅仅一场战役,被俘的德军将军就超过了二十人,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样的战果还从未出现过呢。

位于斯大林格勒南部别克托夫卡区,因为地处伏尔加河东岸,这个区在几个月残酷的战争中保存完好,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如今,被俘德军的战俘营就设立在这里,包括保卢斯在内的德军将领,还能分配到单独的房间。

十月礼堂,维克托乘坐的吉普车停在礼堂外的阶梯处,车子刚刚停稳,一名穿着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制服的少校便快步赶上来,替他将车门拉开的同时,挺直身子行军礼。

少校很年轻,看上去三十岁出头的样子,容貌端正,浓眉大眼。维克托不知道这位少校的全名,只知道他姓亚沃罗宁,此前曾经是内务人民委员部斯大林格勒局的负责人,现在则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斯大林格勒局局长。

“里面情况怎么样?”从车上下来,维克托向少校还了军礼,一边抬头朝礼堂的入口看过去,一边问道。

“气氛很热烈,”亚沃罗宁少校笑了笑,说道,“不过,那些德国人倒是自己先吵起来了,相互指责,都认为这场战败的原因是对方的责任,当然,... ...受到指责最多的就是保卢斯。”

维克托点点头,迈步朝台阶上方走去。

十月礼堂就是专门为各国记者们安排的采访现场,今天,被送到这里接受采访的,就是在整场战役中被俘的二十余名德军将领,这既是莫斯科对全世界的一种炫耀,也是对德国人的一种羞辱。

从正门进入礼堂,甫一进门,维克托就听到了咔嚓咔嚓的镁光灯频闪声,而在正对着礼堂入口的方向上,则是坐着两排依旧身穿德军军服的将帅,坐在这些人正中央的,便是面色憔悴、胡子拉碴的保卢斯。

被俘这么多天,这些养尊处优的将军们,甚至没有得到洗澡和换衣服的机会,他们的狼狈,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此时,一名记者正在向保卢斯提问,提问的大致内容,是在战役进行的过程中,他为什么没有命令他的部队直接向中央渡口发动进攻,反倒分兵去进攻苏军防守坚固的北部工厂区与南部的谷仓区。

这个问题提的看似很“在行”,实际上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外行,即便是维克托都能给他一个答案。

斯大林格勒的市区地貌,是个南北狭长的带状结构,战役中,苏军一直在利用中央渡口向市区内作战的部队提供物资补给,甚至还有大量兵员从这个渡口源源不断的补充上来。

因此,按照外行人的看法,德军似乎只要集中兵力,向中央渡口的方向实施突击,截断了苏军的后勤补给,这场战役便结束了。

但现实是,德军不是不想这么干,而是他们根本推进不过去,因为在没有拿下南北两个苏军控制区的情况下,德军仅从中路实施推进,整个推进的道路,都将被来自东、南、北三个方向的苏军炮火所覆盖。

那样的进攻将轻易演变为苏军炮兵对德军进攻部队的屠杀,即便是机械化兵团都承受不住那样的... ...打击。

德军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去攻打马马耶夫岗?不就是因为那里是一个最重要的高地嘛,如果夺取了这个高地,德军就可以将炮兵部署在坡顶,从而对整个市区内的所有死角实施炮击,从而消灭那些隐藏在北部工厂区和南部谷仓区的苏军营属炮兵。

可惜的是,他们始终没能将马马耶夫岗打下来,至少,苏军的抵抗使他们没能将炮兵部署到最佳位置。

维克托在最后排的位置上找了个地方坐下,亚沃罗宁很快将一份文件送到他面前。

维克托点上一支烟,这才开始翻看文件。

这份文件是由亚沃罗宁亲自书写并提交的,其中涉及到了两项内容。

第一项是关于这些被俘德军将领的安全问题,按照亚沃罗宁的说法,仅仅是在最近四天内,他所指挥的内卫营便已经遭到了六股德军渗透小分队的袭击。

这些德军的渗透小分队应该都是在夜间空降而来的,他们的任务,肯定是解决或是解决这些被俘的德军将领。

为此,亚沃罗宁建议尽快将这些重要的俘虏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因为他担心德军应该已经掌握了这些人的所在位置,下一步,他们说不定就会对这里展开一次大规模的轰炸。

至于报告中的第二项内容,则是这些德军被俘将领提出来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要求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的;有要求提供干白葡萄酒的;有要求每天可以看到报纸的;更有甚者,还提出每天要吃两顿早餐,因为他们德国人已经习惯了吃两顿早餐。

“亚沃罗宁少侠同志,”将文件看了一遍,维克托抬起头,他皱眉看了看正在前方应对记者们提问的那些德军将领,说道,“对于你所提出的第一个建议,最高统帅部已经有了明确的指示,最近两天,这些人将会被转移到莫斯... ...科,由内务人民委员部战俘管理局负责接手。”

语气顿了顿,维克托那手指在文件上轻轻戳着,说道:“至于这些要求,那些乱七八糟的不用理会,必须让这些家伙明白,他们现在是俘虏,他们是在试图摧毁、奴役苏联人民的过程中,成为了我们的战俘,而不是以旅游者的身份来这里度假的。”

“是,委员同志,”亚沃罗宁恭敬的说道。

“洗澡的权力,他们可以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换洗的衣服,”维克托继续说道,“但不要想着每天都能洗到热水澡,那是在浪费资源。干白葡萄酒我们没有,告诉他们,我们可以生产干白葡萄酒的地方,是在克里米亚,而那里现在还被法西斯侵略者占领着,而那些侵略者,就是他们的同伙。”

语气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报纸可以给他们,但我们只提供苏联报纸,如果他们喜欢看的话,我们甚至可以为他们提供翻译。至于两顿早餐,你可以明确的告诉他们,我们苏联红军战士,就是依靠着每天一顿早餐所提供的营养打败他们的,这个事实证明,他们吃一顿早餐所吸收的营养,更利于身体健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