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03章专业

奋斗在苏俄 第203章专业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第一批转交给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设备,都存放在无线电工业总局的仓库里,负责守卫仓库的,也是来自于委员部的政治保卫局警卫。

不过,无线电工业总局的仓库并不在莫斯科市区内,而是在谢尔宾卡,距离市区有一段路程。

作为国防人民委员部中专门负责电讯工作的副人民委员,佩雷西普金对无线电台的生产工作非常关注,毕竟他的前任就是倒在了这件事上。

自从六月份联盟接收到来自英美援助的第一批电子管之后,曾经那种不稳定且复杂的“tk”系列无线电台已经被彻底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p”系列的电台。

而专门提供给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这一批电台,都是专门设计并制造的,调频范围在1.5到之间,如果加上一个简单的辅助设备,可以提高到35.5,分12个频段,而且是话、报两用的。从技术参数上说,这一款电台已经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了,足以同英美所采用的的无线电台相媲美。

也正因为如此,佩雷西普金才会对这些电台如此重视,别说是这么大的量,即便是流出一台,也必须由他本人签字才行。

维克托乘车赶到谢尔宾卡仓库的时候,佩雷西普金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简单的寒暄之后,维克托在接受设备的备忘录上签了字,这才将带来的那些新建交给佩雷西普金。

“这是过去一周,反间谍局在常规通信中挑选出来的,可能存在问题的信件,”看着佩雷西普金将信件接过去,维克托又递给他一份清单,说道,“出问题的原因,都在这份对应的清单上。”

佩雷西普金作为主管通讯事宜的副人民委员,军队中的通信工作,也是由他来负责的,而为了保障红军系统内的通信不会出现泄密问题,反间谍局在通信委员会驻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他们... ...专门负责信件的审查工作。

因为如今的信件都没有信封,就是将信件折成三角状,因此,审查起来倒是方便的很。

其实,有很多在通信中涉及到的泄密,都是写信人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而且这种情况非常的多,往往防不胜防。

比如说运输兵很可能会在信件中写上,他们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运输了什么东西,这就是泄密。同样是运输兵,他们经常会在信里写上,自己开的车跑了多少公里,以至于轮胎都报废了。这里面泄露出去的信息,就非常多了,谍报人员不仅能够从中推断出苏军的某些动向,还能推断出军用车辆轮胎的耐用度。

而维克托交给佩雷西普金的这些信,都是审查后存在问题,同时,又确定写信人属于非故意泄密的那种,之所以将它们交给佩雷西普金,是需要由他以通讯副人民委员的身份,在全军范围内发布新的通信守则,严禁再有类似的泄密情况出现。

作为一名曾经差点死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手里的将领,佩雷西普金可不仅仅是与菲京存在矛盾,他对任何来自这个部门的人都没有好感,因此,在对待维克托的时候,他的态度也非常的冷淡。

在维克托看来,在如今的苏联,尤其是在苏联的红军系统内,与佩雷西普金持有同样态度的人绝对占着大多数,对此,他也非常的无奈。

说到底,这种反感,甚至可以说是仇视,主要来自于35年到38年之间的那场大清洗,作为主导方,内务人民委员部受到所有人的仇视是自然而然的。

但问题在于,那场清洗与维克托无关,他那时候只是个小小的士官,别说是干预这种国家性质的运动,他甚至连参与其中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人的憎恨情绪是带有地图炮特性的,它们不崇尚精准打击,而是喜欢溅射甚至是... ...范围伤害,所以,作为曾经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员,如今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主要负责人,维克托自然应该承受这种仇视。

既然不受人待见,维克托也没有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喜好,处理完相应的手续,领了全部的设备,他便直接走人,返回莫斯科市区。

莫斯科,科佩谢尔街,情报侦察学院。

维克托所乘坐的黑色伏尔加缓缓驶入校园,在他的车后面,还跟着十几辆军用卡车,所有的卡车后斗都用帆布盖着,而最后一辆卡车上,则是十几名荷枪实弹的内卫士兵。

情报侦察学院是隶属于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一所学校,它是专门用来培训高级情报人员以及情报组织管理干部的,与此同时,它也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在职情报人员提供培训。

维克托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这所学院就是用来招募无线电特别通讯营成员的,到目前为止,短时间内挑选出来的近五十名通讯营基干人员,都被击中在这里。

在谢罗夫同志的定义中,无线电特别通讯营并不是为军队提供无线电通讯服务的,他们都是独立的作战单位,专司负责战场范围内的无线电信号截听、干扰等工作,从性质上来说,多少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电子对抗部队。

在无线电通讯方面,苏联的起步比较晚,这个比较晚不仅仅是硬件上的,还包括软件上的,说白了,就是不仅无线电技术不行,精通于无线电工作的人员也不行。

尽管自六月份以来,随着电子管短缺的问题得以解决,无线电器材的生产规模、产量以及技术,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在无线电应用人才方面,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在这里,不得不夸赞一番佩雷西普金同志,正是这位副人民委员会,将航空爱好者协会的制度,引入了无线电通讯领域,联盟各地在短... ...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相继成立了大量的无线电爱好者协会。

这种半军方性质的专业协会,正在为联盟培养大量的无电线专业人才。

什么叫爱好者协会?它与后世人们理解的那种协会不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带有半强迫性质的。具体的运作方式,就是共青团中央发出号召,要求年轻人在正常的学业之外,还要学习一两种专业性比较强的技术,就像是拿学分一样。

现在,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就是年轻人可以选择的项目之一,学好了是有奖励的,甚至可以拿到勋章。

随着战争的爆发,类似的协会涌现出来很多,比如说拖拉机手爱好者协会,他们就为军队中培养了大量的坦克手。

在来学院之前,维克托并没有下发任何的通知,因此,当他出现在学院内的时候,倒是把整个学院的领导层都给惊动了,尽管与培训学校相关的工作,是由菲京同志负责的,但他怎么说也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四位委员之一,而且还是第一副人民委员,这在级别上,要比学院的院长还高三级呢。

因此,当他的车停在学院仓库门前,随行的士兵们还没有来得及卸车的时候,以伊帕里托夫为首的学院领导们,便纷纷赶了过来。

安季普?格里戈里耶维奇?伊帕里托夫,中校军衔,在担任情报侦察学院的院长之前,他曾经是西部特别军区的通讯干部。

在战争爆发之初,西部特别军区遭遇惨败,包括巴甫洛夫在内的方面军高级将领,几乎全都被清算了,而伊帕里托夫虽然没有被判刑,但却也被调离了前线,弄到后方来从事教育工作了。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段黑历史,伊帕里托夫对现在的工作非常上心,自从筹建无线电特别通讯营的任务命令下达以来,他就在亲自抓这件事,那几十名挑选出来的通讯... ...营基干人员中,倒是有一半多都是由他推荐的。

趁着设备入库的机会,维克托在伊帕里托夫的盛情邀请下,在学院内四处转了转,还参观了一堂学员们技术实训课。另外维克托多少有些刮目相看的是,这位还不到四十岁的院长同志,在业务上的能力非常强。实训课堂上,学员们在做什么,谁的操作有误,谁的操作比较到位,他都能说的上来,而且说的头头是道。

在参观结束之后,介绍无线电特别通讯营基干成员的时候,这位伊帕里托夫同志,甚至连名单都不用拿,就那么直接给维克托口述,将近五十名基干成员的基本情况、技术特点、为什么推荐他们之类的事情,都说了个清清楚楚。

伊帕里托夫这样的表现,不仅仅令维克托感觉满意,同时,也有一个想法,他准备向谢罗夫同志推荐这个人,由他来担任无线电特别通讯营的负责人,全权负责指挥所有通讯营的日常工作。

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嘛,在维克托看来,这个伊帕里托夫就是专业的人才。至于说他过去履历中的那个污点,维克托认为无关紧要,毕竟西部特别军区的溃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通讯不畅只是其中一点。而且,即便是这一点,也不应该由伊帕里托夫这样的人来承担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