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74章线索浮现

奋斗在苏俄 第174章线索浮现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按照女兵的说法,这份资料是由中国政府提供的,而就目前的局势来说,她指的是资料是由重庆送过来的。这些材料显然已经在莫斯科完成了翻译工作,现在呈现到维克托面前的,都是俄文版的复印件。

办公桌后,维克托翻看着这份厚厚的资料,真心有些头疼。

这些材料并不系统,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凌乱,总体看上去,就像是将很多情报资料简单按照时间的顺序堆叠到了一块,前一份材料还在讲述哈尔滨的事情,后一份材料可能就转到了东宁。上一份材料还在将一个怀疑对象,下一份材料就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

只看了四五页,维克托就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将材料推到一边,伸手拿过桌上的内部电话,摇动机柄,对着话筒内传来的接线生声音,说道:“让贝索诺夫同志到我办公室来。”

贝索诺夫,少校,哈巴罗夫斯克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情报工作负责人。

不一会,一名身材瘦高的中年人出现在维克托的办公室门口,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敲响了敞开的房门。

“进来吧,贝索诺夫同志,”维克托抬头看了对方一眼,说道,“现在有一份新的工作需要交给你去处理。”

他伸手按住桌上那份文件,接着说道:“这是从中国转过来的一些情报资料,你让情报分析室的同志们整理一下,看看其中有没有具备一定价值的东西。”

“是,委员同志,”贝索诺夫走到办公桌边,他先将桌上那份文件拿过去,这才将自己手中的那份放在桌上,说道,“另外,委员同志,这是我们整理的有关越境探亲者的相关资料,其中,在泄密事件发生时,有过过境记录的人,一共是52人。”

“有值得怀疑的对象吗?”维克托将文件拿过去,没有直接去看,而是提问道。

“有,”贝索... ...诺夫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说道,“我和情报分析室的同志们,结合这些人的情况,再对比情报局过去对满洲白俄的监视记录,的确发现了三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哦?”维克托有点失望,他对白俄不感兴趣,但远东这边的情报机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几乎所有的工作重点都放在了对白俄的监控上,直到最近两年,随着日本人威胁的提高,这种状况才有所转变。

贝索诺夫伸手替维克托将文件翻开,掀到其中一页,说道:“首先是这个利托夫琴科,乌克兰人,按照登记的情况,他是两年前从敖德萨搬迁到这里的,原本他并没有过境探亲的许可,他申报的理由,是他的叔叔在新京定居,而他叔叔唯一的儿子在三年前病逝了。”

语气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由于他的叔叔年迈,且没有人照顾,因此,最终获得了批准。”

维克托看着面前的那一页材料,上面正是这个利托夫琴科的基本情况,而按照材料中记录,他的叔叔原本就在铁路上工作,而他的叔叔在五年前亡妻,随后又娶了一个比他小九岁的妻子,是个白俄家庭出身的女人。

“你怀疑他的依据,仅仅是因为他有一个白俄婶婶吗?”维克托皱眉问道。

“这只是一方面,委员同志,”贝索诺夫说道,“我之所以怀疑他,还因为他现在的工作是专门为方面军司令部检修电话线路,逻辑上,有机会接触到一般人接触不到的情报信息。”

维克托目光一凝,下意识的抬头看了对方一眼,问道:“方面军司令部在雇佣这类人员的时候,没有做过人事审查吗?”

贝索诺夫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这种事情不归人家贝索诺夫负责,维克托也没有再多问,他将文件朝后翻了翻,把所有有关这个利托夫琴科的资料全部选出来,暂... ...时放到一边。

“继续,”拿起自己手边的香烟,丢到贝索诺夫面前,维克托说道。

“第二个怀疑目标名叫巴塔查,是个犹太人,”贝索诺夫也不客气,他给自己点上一支烟,继续说道,“九年前从立陶宛移居到这里,他与方面军司令部的参谋扎瓦洛夫中校往来密切。他也是两年前获得越境探亲许可的,按照我们获取的情报显示,他哥哥一家人现在就定居新京。”

“主要的疑点是什么?”维克托翻着文件,试图将这个人的资料找出来。

“他与一个名叫山本直树的日本人往来非常密切,”贝索诺夫伸手过来,替他翻到巴塔查的那一页,说道,“此前,我们的反谍部门就调查过他,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与那个日本往来密切,是因为他哥哥一家人之所以能够从立陶宛逃到新京,都是因为有这个山本直树帮忙,对方是他的恩人。”

维克托点点头,这种理由说得通,因为两年前的时候,德国人在波兰大肆屠杀犹太人,当时有很多犹太人涌入了波罗的海三国,那一段时间里,日本驻立陶宛的大使签发了不少的签证,帮助那些犹太人逃到了远东。

不过,有说得通的理由,并不意味着没有嫌疑,贝索诺夫将这个人划为重点怀疑对象是正确的。

“第三个怀疑对象名叫维希内夫斯基,之所以将他定为怀疑对象,似乎有些牵强,”贝索诺夫继续说道。

“哦?为什么这么说?”维克托好奇的问道。

“委员同志在之前的会议上提到过,要加强对无线电的管控工作,”贝索诺夫说道,“所以,我就查阅了一下过去两年里,我们内务人民委员部开展无线电侦测的情况。按照记录显示,在过去两年中,我们一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无线电侦测行动,分别是41年的3月和9月,以及今年的4月... ...份。”

贝索诺夫说到这里,再次把手伸过来,替维克托将文件翻到这个维希内夫斯基所在的一页,这才继续说道:“根据这三次侦测的记录显示,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区内,的确有不明身份的无线电台在活动,第一次是在列宁大街附近检测到的信号,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在斯奥尔卓尼基得耶炼油厂附近检测到的信号。但这些电台的警觉性很高,在我们利用三角定位将他们找出来以前,他们便进入了静默状态,所以,我们始终没能将这个电台抓出来。”

“然后呢?”维克托问道。

“然后……”贝索诺夫耸了耸肩,很显然,没有然后了。

维克托皱了皱眉,岔开话题说道:“那这与你所怀疑的这个维希内夫斯基有什么关系?”

“我对比了这三次突击检测时期,越境探亲者的过境情况,”贝索诺夫说道,“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规律,那就是每次的突击检测期间,这个维希内夫斯基都会频繁越境。去年三月份,他越境探亲四次,都集中在一个月内,去年九月份,他越境探亲三次,也是集中在一个月内。而今年四月份,他越境探亲三次,还是集中在一个月内。更有意思的是,除了这些越境记录之外,他在其他的所有时间段内,都没有过任何越境记录。”

“非常好!”维克托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掩饰不住对眼前这位少校同志的欣赏了,“贝索诺夫同志,你的警觉性和发散性的思维令人赞赏。”

是的,贝索诺夫发现的这个规律,在他说出来的时候似乎没什么值得夸赞的,但是在现实中,要将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联系在一块,并从中找出联系,却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而这种能力,又恰恰是情报分析人员最应该具备的素质。

“谢谢委员同志,”贝索诺夫的脸上也禁不住露出激... ...动的表情,但他还是尽可能平静的说道,“我也是在得到您的提醒之后,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维克托摆摆手,将话题扯回来,说道:“所以,我们可以有理由怀疑一点,那就是在哈巴罗夫斯克,长期潜伏着一个敌方的电台,而这个维希内夫斯基,很可能就是专门为这个电台运送‘包裹’的。在平时,他不会出动,只有在电台运转不灵的时候,他才会采取行动,是这样吗?”

“如果这个人真的有问题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是这种情况,”贝索诺夫点头说道。

“这非常好,”维克托从椅子上站起来,说道,“如果我们能够顺着这条线索,将这个潜伏的电台揪出来,那么很可能就会顺便将那个潜伏的情报站找出来。”

这种想法有点太完美,但却不能否认其存在的高概率。

看了看手上的腕表,确定了一下时间,维克托伸手拿过内部电话的听筒,摇了摇机柄,在等着线路接通的时候,对贝索诺夫说道:“贝索诺夫同志,你先整理一下相关的资料,十分钟后,到二楼会议室参加行动会议。”

他这话说完,电话正好接通,维克托对着话筒说道:“切里科夫同志,召集行动组的负责人,十分钟后二楼会议室开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