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72章安排

奋斗在苏俄 第172章安排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哈巴罗夫斯克内务人民委员部大楼,顶楼会议室。

维克托一个人坐在主席台上,看着下方密匝匝的人头,面无表情的朝索菲亚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意的站起身,将面前厚厚一摞印刷出来的文件交给勤务兵,由勤务兵下发到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手中。

下发的这份文件,实际上是一个通知,其内容是要求远东各个州、边疆区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立刻开始着手统计过境探亲的人员情况。

这个所谓的“情况”,包括了很多的内容,比如:这些人员的基本信息,他们到伪满洲国探亲的对象,过去两年来一共去过几次等等等等,内容很复杂、繁琐。

随着通知一份份发放到所有人的手里,会场上开始响起嗡嗡的议论声,对于到场的很多人来说,这项命令的执行,关乎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自从国内情报局开始执行线人制度以来,远东各州、各边疆区的部局也开始了这项工作。既然那些越境探亲者可能成为日本人招募间谍的对象,自然也能成为内务人民委员部招募情报人员的目标,也就是说,在那些越境探亲者中,有很多人都是在座者招募的线人。

另外,在如今的苏联,虽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整体氛围是积极向上的,干部队伍也总体保持着向上的风貌,但任何规模庞大的队伍中,总是免不了会出现败类的,因此,不要以为在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干部序列里就没有坏分子的存在。

自从内务人民委员部实行线人制度以来,由于梅尔库洛夫同志在执行这项制度的时候,却没有执行处相应的监督措施,因此,趴在这个制度上吸血的人也是存在的。

远东这地方天高皇帝远,越境探亲者的成分又很复杂,鬼知道在座的这些人中,是不是有谁正在借此揽财,大搞**。#br... ...r# 所以,当这份通知下发到众人手中的时候,有人秉持着抵触的态度也是很自然的了。

会场上的嘈杂令坐在主席台上的维克托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在会场上逡巡了一圈,而后拿过面前的麦克风,屈指在话筒的部位弹了一下。

“嘣!”

一声巨响在会场上炸开,所有人立刻便闭上了嘴。

“你们的纪律性都到哪去了?”感受着会场一瞬间安静下来,维克托对着话筒说道,“谁告诉你们现在是讨论时间的?”

语气顿了顿,他又大声说道:“切里科夫同志!”

“到!”台下坐着的切里科夫急忙起身,大声应道。

“你负责监督会场,有任何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哪怕是交头接耳,你都给我把警卫叫进来,扒了他们的制服,从这儿给我轰出去!”维克托面无表情的下达命令。

“是!”切里科夫应声道。

扒了制服轰出去,那就不仅仅意味着免职了,还包括了开除,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见将在座的所有人都镇住,维克托不再说话,他朝着索菲亚点了点头,示意下面可以开始了。是的,今天这场会议,尽管维克托坐在了主席台上,而且,整个主席台上只有他一个人,但他却不准备亲自主持会议,反倒把这件事交给了索菲亚。

现在,维克托正在走谢罗夫的路子,即在自己的下属面前维持一个强势的姿态。昨晚与贝利亚的通话中,这位曾经的领导同志虽然心思难明,但他的一个建议却是很有道理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是一个比内务人民委员部更加特殊的部门,在这个部门中,从来都不讲究所谓的民主集中制,作为这个部门的领导,必须具备家长式的权威,否则的话,下面的人就免不了会阳奉阴违、偷奸耍滑。

同样考虑到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特殊... ...性,它的容错率也是非常低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个部门提供的情报频繁出错,哪怕维克托给斯大林同志留下的印象再好,他在这个位置上也呆不久的。

为此,在经过慎重的思考之后,维克托准备两手工作,一手就是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且是从现在开始。另一手则是套用前世的“责任到人”的制度,他准备在今后的情报工作中,将相关的任务责任到人,从上往下,一层一层的推行。

所谓的“责任到人”,就是岗位责任制,谁负责什么工作谁承担什么责任,同时,责任与功绩相辅相成,谁出问题谁担责,谁有功绩谁受益,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还是那句话,情报工作说特殊也特殊,说它不特殊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工作无外乎两个字——“认真”,只要主观上谨小慎微、认真细致,客观上的原因总是可以谅解的。

主席台下,索菲亚就站在台边上讲解这次任务的要点,哪个部门负责哪方面工作,任务完成的最终期限是什么时候,如果到了期限而任务没有完成,亦或是完成度不够,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措施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在场的人都听得很仔细,还有不停做着笔录的,对在场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维克托是陌生的,没人知道他的脾气秉性如何,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依照他现在的职务和身份,想要收拾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非常简单。所以,不管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这次任务还是尽可能执行的认真一些为好。

而在主席台上,维克托并没有继续关注会场的情况,他在看自己面前的一份资料。

这份资料是由切里科夫提供的,它反映的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过去两年里越境探亲者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内务人民委员部驻“新京情报站”提供的满铁的相关... ...情报。

所谓的内务人民委员部驻“新京情报站”,其实就是苏联驻新京的领事馆,在过去几年中,情报站在新京的活动,主要就是依托着领事馆来展开的。考虑到日本人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对领事馆的监控非常到位,因此,这个情报站提供的情报其实没有太大的价值,就拿这份针对满铁的情报资料来说,大体只谈到了满铁的一些基本情况,按照维克托的估计,这些东西多半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家伙们从报纸上摘抄下来的。

不过,维克托已经向莫斯科那边提交了申请,要求得到外交人民委员会的支持,尝试着从中国国内方面,获得一些相应的情报资料。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在远东地区、中国大陆,真正与日本死磕的还是中国人,他们才是对付日本人的专家,说的到位一些,那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抗衡,因此,中国国内的国共两党都在针对日本人的情报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维克托有理由相信,在他看来毫无头绪的情报疏漏中,来自中国国内的情报,很可能会提供更多的线索。

再回到越境探亲者的问题上,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是越境探亲者最多的一个地区,在切里科夫提供的资料中,总共涉及到了将近1400人。如今,维克托手中的这份资料,是经过了初步筛选的,而筛选的标准,则是几次泄密的时间点上,曾经越境的那些人。

当然,这样的筛选本身并不科学,因为苏中两国仅仅相隔了一条河,对方的情报人员只需要一部电台,就能解决过境的问题。

作为一种尝试,维克托又申请了12部无线电定位设备,一旦这些设备部署到位,他将会下令执行一次“钓鱼行动”,传递出一个虚假的情报,看看是不是能将这个可能存在的敌方电台找出来。

当然,这些尝试的最终结果,很可能... ...都不会令人满意,所以,维克托还准备向莫斯科提交一份报告作为最终措施,是的,他准备利用报告的形势,终止远东地区长期存在的越境探亲许可,不仅如此,他在报告中还将申请对这些越境探亲者实施住地迁移政策,将他们全都前往内陆的中亚地区,什么时候战争结束了,什么时候再允许他们返回原住地。

没错,这种强制性的家庭迁移政策从感情上来说很残忍,但上升到国家层面,尤其是考虑到战争的威胁,个人的感情实际上是非常渺小,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在刚刚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维克托对这种动辄迁移的政策是很看不过眼的,他对被迁移者抱有同情心,但是现在,他已经不再那样考虑问题的。这倒不是说他的情感冷漠了,而是因为他现在看待问题的角度,已经不再是那个舍普琴科沃小城的小小大士了,他站在了另一个高度,目光所及之处不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整个联盟。

就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一架飞机从梁平机场腾空而起,直飞西北,它将率先飞往乌鲁木齐,然后再去往莫斯科。

而在与哈巴罗夫斯克一河之隔的伪满洲国,吉东地区的茂林中,四名装扮成猎户的年轻人,也开始了背上的征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