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68章如何破局

奋斗在苏俄 第168章如何破局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不过,在切里舍夫少校口中,维克托却听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按照少校的说法,远东的实际情况要比维克托听到的那些更加复杂,按照切里舍夫的说法,至少在哈巴罗夫斯克,阿帕纳先科将军的一系列政策,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至于博尔科夫,少校对他的评价不太高,因为这位边疆区第一书记就是哈巴罗夫斯克本地人,在阿帕纳先科将军前来远东之前,他才是这里真正的“沙皇”,不说别的,就连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些工作,他都要插手过问。

在远东地区,类似博尔科夫这样的存在并不是特殊现象,这里距离莫斯科太远了,以至于有些事情并不像莫斯科的官员们想象的那般简单。

切里舍夫把话说的很隐晦,但维克托还是能从他那种隐晦的暗示中,听出一些问题来。

“看起来,这位少校同志对我们还是有所隐瞒,”送走了切里舍夫,索菲亚先指挥着随同前来的两名技术人员,对整栋楼的各个房间,做了一遍无线电波的侦测,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回到维克托的书房。

作为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高级指挥人员,最基本的警惕性肯定是有的,虽然切里舍夫少校属于维克托的下属,也是委员部成员,但初来乍到的维克托绝不会轻易的相信任何人。索菲亚组织的侦测,是为了确定房间里没有安装窃听装置。

“或许,远东的情况要比咱们所了解到的更加复杂,”维克托坐在办公桌后面,给自己点了一支烟,他那张脸就藏在烟雾缭绕中,“不过,那与咱们没有任何关系,咱们也没有必要参与其中。”

索菲亚点点头,将书房的房门关上,径直走到办公桌前面,拖过旁边的一把椅子坐下,说道:“我想,切里舍夫的三次请调背后,肯定有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只是他现在对咱们心存疑虑... ...不愿意把他的故事说出来,这对于咱们后续工作的展开,或许会是一个隐患。”

维克托没有说话,前世的经验告诉他,地方工作与中央工作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很多时候,在中央工作中看起来应该是令行禁止的事情,在地方工作中却有可能是一种常态,明知故犯甚至是顶风作案都是常有的。

不过,维克托并不是监察委员会的人,地方工作中的问题不归他管,远东的情况再复杂,他也不想插手介入,对他来说,这次远东之行的任务,就是将那个可能存在的日本潜伏情报网揪出来,仅此而已。

反谍工作永远不会像刑事破案工作那般的精彩,什么各种寻找证据,追查线索之类的,反谍没有那么复杂,对于间谍人员来说,就是要把自己装扮成普通人,不被任何人察觉出异常。一旦这种装扮出现问题,被人发现了可疑的地方,那他的使命就结束了,因为反谍的人即便不会立刻将他抓捕,也会安排大量的人力来死死盯住他。

尤其是在如今的苏联,正处在艰难的战争时期,在这里,只要有谁被怀疑成间谍、破坏分子,那么哪怕是没有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反谍局也会首先将他抓起来,然后再去寻找证据。

所以,维克托现在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可疑的人找出来。

“你准备从哪方面着手?”见他不愿意谈远东的局势问题,索菲亚便岔开话题,问道。

维克托没有说话,他将面前的书桌抽屉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份文件,直接丢到索菲亚面前,说道:“就从这里开始,当然,工作要做的隐蔽一些,毕竟这涉及到了太多的人。”

索菲亚将文件拿过来,翻开看了看。

文件是一份由对外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其中记录了目前定居在哈尔滨、奉天等伪满境内的“白俄分子”名单。

... ...所谓的“白俄”与白俄罗斯没有任何关系,它指代的是苏联十月革命之后,尤其是在内战结束后,由苏联国内流亡到中国东北地区的白卫军成员及其家属,或立场倾向白卫军的地主、富农成员。

在如今的伪满境内,类似这样的白俄有很多,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不再想着回归苏联了,但也有一部分人还在梦想着反攻苏联,其中有一些甚至在与日本人合作,期盼有朝一日能够在日本的支持下打回苏联国内。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情报组织,都在对这些白俄实施监控,因此手中掌握的情报比较多。

文件中除了涉及到这些白俄分子的名单之外,还涉及到了利用这些白俄分子从事情报工作的日本情报机构。

实际上,内务人民委员部对日本的情报机关了解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情报机关太多了,五花八门的,仅仅是在满蒙地区比较活跃的,就有十几个,其中规模最大的,当然还是关东军下辖的“土肥原机关”,以及借着商会名头搞情报工作的“昭和通商”。

作为穿越者,维克托前来远东也有一点优势,那就是他虽然对苏联的历史不太了解,但对国内的某些历史还是知道一些的,至少,他知道一些潜藏很深,但是在前世抗战结束之后,又被揪出来的日本间谍。比如说这份名单没有的“满映”以及“满铁”,这两个同样从事着情报工作的存在,显然是被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情报人员给忽略掉了。

满映就是指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而满铁就是指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尤其是后者,其所为的“满铁大调查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情报机构,专门负责对苏情报侦查工作。

就目前来说,维克托其实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他准备将起步工作定在那些定... ...期的“探亲者”身上,所谓的探亲者,就是那些有亲戚滞留在中国境内的苏联人,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穿越边境进入满洲,前往所为的“新京”,也就是长春探亲。

这种定期的探亲活动,实际上涉及到了苏日之间的一桩交易,关于铁路的交易。

在日俄战争之后,当时帝俄政府被迫将中东铁路在长春以南至旅顺的路段,交给了日本政府,不过,长春以北至满洲里的路段,依旧归由俄国控制。

苏联成立之后,莫斯科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这段铁路又成为了中苏共管的资产,但实际上还是由苏联负责管理的。

在此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苏联安排的负责管理这段铁路的工作人员、驻军,等于是在中国国内定居了,他们的家属也大都迁了过来,沿铁路一线的几个城市,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定居区。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1935年,由于铁路处在伪满洲国和日本驻军的包围之中,长期受到各种骚扰,再加上这段铁路对于苏联政府来说有点鸡肋,于是莫斯科就将铁路以1亿4千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了伪满政府。

铁路是卖出去了,但是长期在中国定居的一些苏联人,却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出于种种原因,不想回来了,于是,当时苏联便与伪满洲国签订了一项补充协议,每月两次,允许有亲属在伪满境内的苏联人过去探亲。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莫斯科考虑到苏日关系的问题,实际上是计划禁止这种探亲活动的,但各种实际问题的存在,令这项规定未能得到执行,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与那些私自越境者不同,这些长期以来在边境穿梭探亲的人,并不是内务人民委员部关注的重点对象,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工作上的疏漏,而在维克托看来,相比起步兵第88旅的成员... ...这些探亲者中存在潜伏间谍的可能性要高的多。

不过,类似这样的怀疑,他还不能堂而皇之的说出来,只能按照中去调查,毕竟探亲者的问题牵涉到的人太多了,其中伴随的利益纠葛也很复杂。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些探亲者利用过境的机会,以各种夹带的方式从事走私活动,这在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记录中都是存在的,而远东各地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之所以从未采取过行动,肯定不是因为他们看不见,天知道里面参杂着一些什么破事。

对于现在的维克托来说,他首先需要的一个破局的机会或是借口,这个破局的方式,必须不会引发太大的反弹,从而引起潜伏分子的警觉,同时,又能将那些与探亲者没有利益纠葛的人分辨出来。

维克托前来远东执行任务,只带了那么十几个人,这其中还包括了十多个警卫,所以,他办案就需要动用远东地方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人手,在摸不清状况的情况下,如果冒冒失失的动手调查,最终可能会徒劳无功。

“具体从哪方面着手,我已经有了些想法,”维克托说道,“明天叫上叶格罗维奇他们,一起开个短会,确定一下工作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