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48章斗争

奋斗在苏俄 第148章斗争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为人也好,为官也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得耳清目明,得识得分寸进退,在某些比较关键得时候,要知道怎么做才能讨人喜欢,才能让别人满意。这与性格是否软弱无关,而是与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

起草一份报告,维克托竟然在贝利亚面前说什么自己恐怕不能按时完成,还要求贝利亚同志安排他的大秘帮忙,这是推脱责任吗?是在偷懒吗?是在作死吗?当然不是,相反,他这是在向贝利亚同志示好。

在安排基辅暴动这件事上,维克托并没有向贝利亚提前做汇报,当然,更没有提及这件事与科托夫有关,因此,事先在这件事上,贝利亚同志是毫不知情的。

那么维克托在这件事上做错了吗?当然没有,他是对内情报局的局长,掌控着对内情报局的各种情报工作,尽管贝利亚是他的顶头上司,但他也不可能将自己手头的工作事无巨细的向贝利亚汇报。何况他即便是事事汇报,贝利亚也不一定有那个闲心去听。

好吧,工作细节上的事情没有必要让贝利亚同志全都了解,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工作取得了成绩了,而且成绩很显著,可以预见,一旦确定了科托夫已经被控制,且顺利的押解回莫斯科,到时候斯大林同志将会如何的高兴。

作为贝利亚同志的下属,必须有一个很到位的觉悟,那就是让斯大林同志不高兴的事,绝对不会与贝利亚同志有关,贝利亚同志事先绝对不知情,而所有令斯大林同志高兴的事,贝利亚同志绝对都是知情的,而且他绝对参与了整个计划的每一寸细节。

这条规则是什么?维克托可以告诉你,这就是目前内务人民委员部在职人员的第一条工作守则,哪怕他与谢罗夫更加的亲近,且并不以贝利亚派自诩,他也得这么去做。

所以,这份报告必须由贝利亚同志信任的人参与... ...起草,在起草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放大贝利亚同志在行动方案制定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这份报告按照程序起草下来,应该是这样的:斯大林同志给出指导性意见,贝利亚同志主导行动方案的制订,对内情报局负责行动的实施,最终,在各级同志的努力下,行动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完美的结果。

什么?你问一线人员的功绩?当然,他们的确是有功绩的,在最终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们或许会赢得一个苏联英雄的称号,或许会得到军衔上的晋升,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斯大林同志以及贝利亚同志,绝对不会关心那些一线人员的名字,那是维克托需要去关心的问题。这件事最终在斯大林同志以及贝利亚同志的脑子里,只会留下一个印象: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同志工作出色,而且很会做人,仅此而已。

从贝利亚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将近凌晨三点的时候,对于报告的起草工作,维克托并没有过多参与,他只是将当初制定计划的一些细节,对塔拉哈德兹叙述了一遍,又将方案的备忘录给了他一份。

对于贝利亚秘书办公室的大秘同志来说,有了这些材料,再弄一份花团锦簇的报告出来,简直不要太容易,而且,他绝对能够将贝利亚同志的重要性,在这份报告中潜移默化的凸显出来,让人读上去丝毫不会感觉尴尬和突兀。

虽然离开了贝利亚同志的办公室,但维克托却没有离开2号楼,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今天晚上,包括明天,甚至是后天,他都要在2号楼等着了,什么时候普罗皮亚季河游击区的情报反馈回来,确定了科托夫的行踪,他才能回去休息。他可不想如此重要的一个消息,又被别人抢先一步汇报上去了。

是的,如今是战争时期,但残酷的战争并不能阻止内务人民委员部中的勾心斗角、... ...争权夺利,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的世界级情报部门,就是在外部的重压以及内部的权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雅各达、叶若夫时期的一言堂,到贝利亚时期的丛林规则,这个充满了黑暗与血腥的部门,算是找到了一条最适合它发展的路线。

维克托从两年前进入这个部门,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在谢罗夫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当初在乌克兰的时候,如果不是谢罗夫将他调到了莫斯科,估计他早就坟头长草了。

现如今,随着地位的提升,再加上谢罗夫长时间的不在莫斯科,在整个内务人民委员部中,已经没有人再能为他提供庇护了,就像梅希克,即便是谢罗夫就在眼前,他也不一定会给这位第一副内务人民委员什么面子。

套用一句很俗气的话: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在仕途上,成长同样是必须付出代价的,这份代价就是随着地位的提升,危险系数也会一步步的放大。正所谓:高处不胜寒,高高在上的位置就那么几个,下方无数人都在觊觎着它,凭什么你就能在那里安稳的坐着?在那种笑意盈盈的虚假奉承中,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你的屁眼准备狠狠戳上一钎子呢。

……………………………

黑海沿岸,刻赤半岛,塔曼。

德军的战机如同凶残的猎鹰一般,在靠近海港的码头上空往来盘旋,而在距离码头不远的海湾里,“赤色职工国际”号轻巡洋舰上,已经冒起了滚滚的浓烟,但舰船上的防空火炮依旧在疯狂的喷射着火蛇。

浑身湿透的谢罗夫,从一艘即将沉没的皮划艇上跳进海里,在两名警卫的拖拽下,艰难的爬上海堤,才刚刚朝堤岸上攀爬了几步,就被一名警卫扑倒在地上。

身后不远处响起巨大的爆炸声,溅射的水花劈头盖脸的打... ...在他的后背上,竟然让他感觉到明显的疼痛。等到再爬起身的时候,回头看一眼,那艘皮划艇已经被炸的支离破碎了,负责驾驶皮划艇的海军士兵,已经完全没有了影子。

挣扎着推开警卫的搀扶,谢罗夫加快脚步,迅速登上了海岸边的防浪堤,而后看都不看头顶盘旋的德军战机,径直朝着正前方3号炮台所在的方向狂奔。

从谢罗夫到3号海防炮台所在的位置,有一道倾角比较大的斜坡,攀爬起来有些艰难,有些坡度很陡的地方,他不得不手脚并用,才能稳住身子。

好不容易爬上3号炮台的顶部,谢罗夫放眼朝城区的方向看去,触目可及的地方,全都是滚滚的浓烟,整个塔曼城区都变成了浓烟中的一道轮廓,根本看不清楚了。

这是一场灾难,至少对塔曼这个黑海沿岸的小城来说是一场灾难,当然,它对驻守在这里的第47集团军所部来说,也是一场灾难。

目测一下,从塔曼城区到港口,最大宽度不到三公里,而在塔曼以东的阿纳帕,德军的步兵第五军已经攻占了市区,等于是切断了塔曼地区苏军部队撤退的通道。换句话说,目前塔曼地区苏军第47集团军的两个半师,一万余人,已经被德军合围在了这片常不足7公里,宽不到3公里的狭窄地域内,他们的西面、北面是德军第42步兵军,东面是德军第5步兵军,南面是一望无际的黑海。现在,能为这支部队提供增援的,只有来自亚速海舰队的那点有些支撑了。

这是谢罗夫第一次直面德军的大规模进攻,过去,他一直都想着上一线,亲自指挥一场战斗,但是现在他终于体会到了,这种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般容易。

就拿被合围的这一部分苏军来说,现在就完全处在各自为战的境地,在德军迅猛的攻势下,所有的部队都被打散了,集团军指... ...挥部只知道有部队在抵抗,因为那里的战斗还没有平息,但他们联系不上这些作战的部队,甚至不知道是哪支部队在哪个位置战斗。

在3号海防炮台,谢罗夫找到了负责炮台战斗的边防军指挥部,结果,他所看到的现实就是,整个3号炮台仅剩余24名炮兵在战斗,炮台指挥部在此前德军的轰炸中被毁,一个幸存的人都没有。这剩余的24名士兵,一直都在一名下士的指挥下作战。

炮台指挥部被炸毁,与上级联系的电台自然也完蛋了,谢罗夫不甘心,他还想前往市区,在他看来,那里应该还有边防军的部队在作战,因为他还能听到市区传来的激烈枪声。

但他这个疯狂想法被随同而来的警卫否决了,警卫的使命是保障他的安全,不能让他去冒险,最终,他就在警卫的拖拽下,重新登上一艘舰队的布雷舰,近乎是狼狈的逃离了即将沦陷的塔曼。

就在维克托焦急等待着来自普罗皮亚季河游击区的消息时,南方面军与北高加索方面军在亚速海沿岸相继遭遇遭遇惨败,随后,德军强渡库班河,沿黑海沿岸一路南下,直逼高加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