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44章清晨

奋斗在苏俄 第144章清晨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对于维克托来说,这是他第一次与马林科夫接触,而马林科夫,也是他重生到这个时代之后,除了斯大林同志之外,他所接触到的级别最高的苏联领导人,同时,也是他所接触到的,前世耳熟能详的几名苏联领导人之一。

通过这第一次的初步接触,维克托对马林科夫同志的观感还算不错,在他眼里,这位中央委员同志的脾气还挺不错的,为人和蔼,言辞恳切,还很能理解人。

当然,这只是第一印象,而人们在结识一个人的时候,第一印象往往是不怎么准确的。

三位专家的论证一直持续到凌晨时分才结束,当然,这个结束并不是说论证工作结束了,相反,对于相关数据的论证才只进行了非常少的一部分,主要是苏联科学院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主要的研究项目还没有推进到英国人现在的进度,因此,对于相关数据的论证,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一步步开展。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些数据的出现也足以证明核武器的实现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了。

凌晨一点,随着三位专家得出初步的论证结果,马林科夫一分钟都不耽搁,直接带着一行人去了克里姆林宫,向斯大林同志汇报论证结果——斯大林同志喜欢熬夜,除非特殊情况,他是很少在白天工作的。

而在克里姆林宫内,听了初步汇报的斯大林同志,直接下达了召开国防人民委员部紧急会议的通知,要求委员部身在莫斯科的全体委员连夜赶到克里姆林宫,召开会议,以确定一项新的国防人民委员部决议。

虽然斯大林同志的说法,是这项草案要由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全体委员讨论通过,但草案的起草工作却是交给约费院士来搞定的,而参与草案起草的人,还包括了马林科夫、贝利亚以及主持“爆炸铀”研究工作的别尔乌辛同志。

... ...# 对于维克托来说,以他目前的职务等级,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种草案的起草工作的,不过,作为总参情报局的局长,他获得了列席会议的机会。

这份草案的主旨,是重启关于通过铀核裂变使用原子能可行性的研究工作,而研究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铀弹或铀燃料,使铀核裂变武器化。

草案的实施部分,涉及到了全联盟几乎所有的组织部门,比如说:情报部门需要密切关注英、美、德等国在相关研究项目上的进度,争取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数据情报与相关技术资料;国土部门需要在全联盟范围内,寻找可供开采的铀矿,从而为研究工作提供基础原材料;工业部门必须为研究项目提供充足的设备、设施支持等等等等。

同样也是在这次草案的起草过程中,由马林科夫同志率先提出了保密行政区的概念,按照他的计划,为了保密性,联盟应该设立若干个保密行政区,并将相关的研究所、工厂,设立在各个具备不同职能的保密行政区内。

有意思的是,为了迷惑很可能存在的境外情报人员,马林科夫提出了对保密行政区实施编号制的建议,但相应的编号要杂乱无章。举个例子:车里雅宾斯克保密行政区,可以给一个40的编号,结合到一块,就是保密行政区“车里雅宾斯克-40”。如此一来,即便是境外的情报人员截获了相关信息,他们也将花费大把的力气,去寻找诸如39、38、37这些编号所代表的的地区,但实际上,这些编号的地区并不存在,至少短期内不会出现。

就在一干人起草草案的时候,维克托则在斯大林同志的办公室内,做了有关伦敦谍报网的详细介绍,包括这个谍报网是如何创建的,能够接触到英国人如何核心机密的间谍是如何找到的,他是什么身份等等等等。

这是维克托第一次... ...在斯大林同志面前汇报自己的工作,毫无疑问,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而在利用共产国际原有成员,并利用他们身份的复杂性展开间谍工作这件事上,维克托做的也的确漂亮。

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在过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总参情报局设立在海外的情报网络,得以迅速铺开,其情报来源不仅仅在英、美、德等国家获得了扩张,还在十余个不同的国家里,第一次设立了情报站。

毫无疑问,这样的工作成绩,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亮眼的。

对于一个一线的情报人员来说,他的功绩就是其所获取的有价值的情报,这样的情报越多,他的功绩就越大。而对于维克托这样的角色来说,他身为总参情报局的局长,自然不可能跑到一线上去搞情报,因此,他的功绩就体现在情报网的建设上,总参情报局的运转越高效,情报人员的工作越出色,他的功绩就越能得到凸显。现如今,过去几个月总参情报局的发展,无疑就证明了他的能力,也显示了他的功绩。

………………………………

清晨,浓浓的阴云笼罩在整个莫斯科的城市上空,虽然昨晚令人担忧的暴雨已经停了,但晴朗的天气显然还没有回来的意思,或许下一场雨还在酝酿之中。

维克托所乘坐的黑色轿车从克里姆林宫中驶出来,绕过冷冷清清的红场时,一夜没睡的维克托拍拍瓦连卡的肩膀,让他靠边将车停住,自己推门从车上下来。

他向下车好好走走,让昏沉的脑子清醒一点。

瓦连卡哪敢让他一个人独行,只能找个地方把车停好,然后陪着他沿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一路往东走。

因为整夜暴雨的缘故,红场的青石板上积存了一些雨水,高筒军靴踩在上面,会发出噼啪噼啪的轻响,溅起一蓬蓬的水花。#br... ...r# 维克托昏沉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想,只是顺着宫墙一路东行,最后在宫墙东头的斜坡走下去,一直走到横跨莫斯科河的波修瓦莫斯柯弗奈斯基桥。

穿过近百米长的拱桥,步行到奥尔丁卡大街的入口处,头脑清醒了一些的维克托停下脚步,他被道路边上围聚的一群人吸引住了。

在这群人的中间,有蒸腾的雾气飘散,仔细看,那是一个售卖早餐的临时摊位,一个身材肥胖走形的老太太,正在忙碌着兜售她的鸡蛋煎饼。

远远看着摊位上那些被煎的金黄的俄式煎饼,维克托没来由的感觉有些饿了,他摸摸口袋,却发现身上连钱包都没带。

走在他身侧的瓦连卡凑上来,将一包香烟递到他面前,这个没眼力劲的年轻人显然会错了意,他以为维克托是在找烟抽呢。

“去给我买两个煎饼,”维克托将香烟接过来,随手朝那个煎饼摊位指了指,说道。

“是,局长同志,”瓦连卡应了一声,一边摸着口袋,一边朝那群人所在的位置跑过去。

今天的瓦连卡没有穿便装,他穿了一身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尉官制服,标志性的蓝帽子、蓝色带有红色裤线的长裤,都是那么的醒目,于是,当他靠近那个围满了人的摊位时,令维克托惊愕的一幕出现了。

就在瓦连卡离着摊位还有十几步远的时候,一名刚刚买到煎饼的食客发现了他,随着一声惊呼,原本围聚在摊位前的食客们轰然而散,而那位身材胖到走形的煎饼老太,则直接推起她的餐车,以一种与她身形完全不符的速度,飞快的朝大街对面那一条小巷狂奔而去。

在煎饼老太的身后,刚刚煎熟的煎饼、乘着调料的瓶瓶罐罐,甚至是滚落的鸡蛋,零零散散的落了一地,可即便是这样,煎饼老太都没有回头看一眼。

瓦连卡停在了... ...原地,好半晌才扭过脸来,一脸哭丧表情的看向维克托,至于维克托,他还处在失神的状态里,没有恢复过来,在这一刻,他的脑子里想的是前世的……城管,毫无疑问,瓦连卡的那一身制服比城管更有威慑力。

直到这一刻,维克托才想起来,这个煎饼老太的小摊子是违法的,在斯大林同志的时代,这种个体经营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无奈的迈动步子,维克托顺着煎饼老太逃走的方向走过去,在桥基与公路的汇合处,捡起一个掉落在的石板上的煎饼——很幸运,桥基的石板上没有雨水,金黄的煎饼上虽然沾了一些土屑,但并不是很脏。

吹掉煎饼上的土屑,维克托将它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嗯,还别说,味道非常不错,煎饼外焦里嫩,酥脆爽口,口感很好。

朝着煎饼老太逃走的方向看了一眼,维克托又扭头四下看看,最后选了一张靠近街边灯柱的排椅坐下,一边吃着酥脆的煎饼,一边看着奥尔丁卡大街上往来的行人。而瓦连卡则站到排椅后方,目光警惕的打量着四周任何一个试图靠近的行人。

在这个天气阴沉的早晨,奥尔丁卡大街的便道上,一个吃着煎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上校坐在排椅上,一个面无表情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尉官站在排椅后,那副画面,对于任何一个往来的行人来说,都是很不和谐的,所以,绕着他们走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正是从这一天开始,除了那些有明确要求的场合,维克托再也没有穿着制服出行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