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35章科托夫事件

奋斗在苏俄 第135章科托夫事件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总参谋部大楼三楼的会议室里,维克托坐在靠门的一把椅子上,他垂着头,收着胸,似乎是想尽可能的将自己蜷缩起来,好让任何人都发现不了他。

在会议室正中央的椭圆形会议桌边上,靠右侧的唯一主座上,自莫斯科战役获胜以来首次离开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同志,正在暴怒的咒骂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是的,此时的斯大林同志怒不可遏,他刚刚把穿着便装出席这场会议的贝利亚骂了个狗血淋头,按照他的说法,负责国内情报工作的梅尔库洛夫就应该被枪毙,因为哈尔科夫所发生的一切都证明了一件事:这家伙是个叛国者,是德国人的间谍,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葬送红军,葬送联盟。

在乌克兰的哈尔科夫,总参谋部制订的目的在于夺回哈尔科夫的进攻战役,在发起的短短一周内便彻底崩坏了,整个南方面军损失惨重,在巴拉克利亚以北地域,整个在巴尔文科沃突出部负责防御的苏军部队被德军合围,这其中包括了整个第6、第57集团军,以及第9、第38集团军大部。

什么是难以接受的?毫无疑问,是失败是难以接受的,而比失败更难以接受的,便是这场失败原本在所有人的眼里都应该是一场成功,结果,当结局节目的时候,人们才赫然发现,每个人所期盼的成功,竟然是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哈尔科夫方向注定的失败,将苏联红军好不容易赢得的大好局面一把葬送,整个南方向、西南方向的局面彻底糜烂化,由于装备和人员的巨大损失,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甚至连一道像样的防线都组织不起来了。

斯大林同志都快要气疯了,他甚至想要将身为西南方面军的铁木辛哥送上军事法庭,如果不是被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联名劝阻,铁木辛哥同志就要倒霉了。#br... ...r# 处在暴怒状态下的斯大林同志总是要找人出来承担责任的,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而在这一场战役中,要想找一个替罪羊、背锅贼还是很容易的。于是,一份由总参谋部起草的报告,在今天的会议上提交给了斯大林同志,红军系统的头头们众口一词,将这口黑锅甩到了内务人民委员部对内情报局的头上。

一场失败的战役与内务人民委员部有什么关系?嘿,还真是有点关系,因为在战役发起之前,梅尔库洛夫同志提交过一份情报,这份情报由哈尔科夫敌后情报网负责人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科托夫提交,按照这份情报的显示,哈尔科夫地域的德军,在北顿涅茨河以北的米兹约夫至梅列法一线,部署有装甲重兵集团。

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据此判断,这支集结在米兹约夫的德军装甲重兵集团,必然就是德军的第1装甲集团军,而他们之所以部署在那个位置,肯定是为了后续向丘古耶夫方向推进。

为此,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在丘古耶夫正面部署了重兵,同时,将主要的进攻方向,放在了巴尔文科沃一线。

结果,这个错误的情报为苏军的部署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当第9集团军在巴尔文科沃方向发动攻势的时候,几乎是第一时间就遭受到了德军强大的反突击,与此同时,德军的第1装甲集团军迅速出现在第9集团军与第57集团军的结合部位置。在第二天的战斗中,德军便突破了两个集团军之间薄弱的结合部,并迅速向两个集团军的后方迂回渗透。到了战役发起的第三天,身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的铁木辛哥反应过来的时候,第9集团军实际上已经被打崩溃了。

所以,看看吧,这次失败的主要责任应该由谁承担?难道不应该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对内情报部门吗?

事实上,面对这样的局面,任谁都是无话可... ...说的,更何况梅尔库洛夫根本得不到解释的机会,因为他现在还面临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在哈尔科夫遭遇惨败的同时,负责该方向情报工作的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科托夫少校......叛变了,他投降了德国人,并且出卖了整个哈尔科夫情报网。就在战役进行的过程中,整个哈尔科夫情报网被德军情报部门连根拔起,从哈尔科夫到斯大林诺,甚至是敖德萨,内务人民委员部总计有27个情报小组覆灭,损失电台63部,损失潜伏情报人员近240人。

现在,谁也不知道科托夫少校究竟是早就投向了德军,还是说因为害怕被追究责任,而在战役后选择了投降,但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作为直接领导的梅尔库洛夫,都是需要站出来承担责任的。

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维克托的心里真是一阵阵的后怕,幸亏他早早地调往了总参情报局,没有继续负责内务人民委员部对内情报部门的工作,否则的话,这个锅就得由他来背了。

自从年初开始,内务人民委员部开始按照他提供的方案布置对内情报网络,科托夫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提拔上来的。几个月的工作证明了他的能力,在乌克兰的顿涅茨地区,整个繁复的情报网络都是在他的努力建立起来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甚至都在准备着为他请功了。即便是换了维克托来负责对内情报工作,类似这样的人才,他也会重用的,可谁又能知道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按照维克托的揣测,科托夫应该是很久以前便已经投向德国人了,甚至他本身就是德国人安插在内务人民委员部中的间谍,而他为德国人带去的价值,就是这一场大胜。

不管怎么说吧,内务人民委员部在科托夫叛变这件事上,真的被搞了个灰头土脸,颜面无存,梅尔库洛夫将面对什么样的命运,现在还不得而知,但贝利亚... ...同志已经被要求在国防人民委员部的会议上作检讨了。

今天的会议上,梅尔库洛夫已经被暂时解除了全部职务,负责领导内务人民委员部重大案件侦查局的列夫·叶梅利亚诺维奇·弗洛德济米尔斯基同志,将亲自对他展开调查,以确定这家伙没有叛国投敌。在维克托看来,不管这样的调查最终是什么结果,也不管梅尔库洛夫同志是不是能恢复原职,这次的事件都将是他履历上的一个巨大污点,他的任何野心与前途都将泡在这个污点里,被染得漆黑如墨。

按道理来说,今天的会议应该是与维克托无关的,毕竟他并不负责对内情报工作了,而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斯大林同志亲自下的命令。

不管科托夫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投向的德军,这家伙都是一个叛国者,他出卖了联盟,出卖了他的祖国,并给联盟带来了惨重的损失,最重要的是,他的行为险些将斯大林同志气到吐血,所以,类似这样的家伙,必须为他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

科托夫的家人早在两天前便被内务人民委员部控制住了,尽管如何处理还没有确定,但估计他们的命运不会太好,而针对科托夫本人,斯大林同志也没有打算放过,按照他的命令,情报组织必须对这个家伙展开追杀,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血的代价。

追杀叛徒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由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对外情报部门负责的,但如今在斯大林同志的眼里,内务人民委员部就像臭狗屎一样,不仅臭不可闻,而且不值得信任,所以,他将维克托叫过来,就是要将这个任务交给总参情报局来执行。对于这项任务,斯大林同志给了一个期限——两个月。

两个月内,斯大林同志就要看到科托夫脑袋,不然他就会睡不好觉,而他睡不好觉的后果,就是脾气暴躁,到时候,为了平息怒... ...火,维克托就得滚到西伯利亚去伐木。

维克托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

现在的情况是,他都不知道科托夫这家伙人在哪儿,两眼一抹黑,怎么制定刺杀计划?另外,总参情报局在乌克兰可没有什么情报网,也没有执行刺杀任务的经验,所以,这个任务对他来说几乎是无法执行的。

幸运的是,斯大林同志并没有彻底失去理智,他在下达这个命令的同时,撇开贝利亚同志,直接给出了一个临时的任命决定: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新任的对内情报工作负责人确定之前,该职务由维克托兼任。

维克托需要做的事情,一方面是制定一个刺杀科托夫的详尽计划,一方面也要对整个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对内情报部门展开整顿。他需要严格审查对内情报部门每一个方向、地区的负责人,确定这些负责人中不会出现另一个科托夫。

不要以为斯大林同志眼瞎耳聋,他对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情况一清二楚,自然也知道什么人是完全忠于贝利亚的,而在科托夫事件上,他显然是对贝利亚的工作失望之极,这个安排未尝不是在给贝利亚提个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