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13章 新的工作

奋斗在苏俄 第113章 新的工作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29 16:53:00 来源:ibiquge.com

普洛特尼科沃,加里宁方面军下属第30集团军的进攻正面。

自从苏军将集结在莫斯科城下的德军击溃之后,德军便一路后撤,并最终在勒热夫至瑟乔夫卡一线建立了稳固的防线。原本按照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意图,是打算将停留在萨布利诺至杰尔扎河、亚乌扎河一线的德军部队撤回来,借此进一步巩固勒热夫防线的。

但最高统帅部却下达了死命令,元首严禁莫斯科地域的德军部队向后方撤退,要求他们严防死守,哪怕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允许放弃自己的阵地。而按照这道命令,任何一支部队的撤退行动,都必须得到集团军指挥员的批准,否则就要被送上军事法庭。

于是,大批的德军部队便滞留在了瓦祖扎河、格扎季河以东地域,形成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突出部,在这个突出部的正面,是苏军兵力雄厚的西方面军,而在左右两翼,则是苏军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加里宁方面军。

不过,在进入十二月下旬之后,苏军的进攻部队也遭遇了麻烦,由于莫斯科地区的大量兵工厂东迁,处在进攻状态中的苏军部队出现了弹药补给不足的状况,而且,一些贪功冒进的苏军部队,也在追击中吃了大亏。

其最终形成的局面,就是双方的战事暂时停滞下来,在各个方向上,除了一些小规模的交火之外,双方都没有了太大的动作。

普洛特尼科沃近郊,第30集团军的直属炮兵阵地上,维克托踩着厚厚的积雪,极其艰难的攀上一处矮丘,他站在一棵干枯的白杨树下,举起手中的望远镜,朝着正前方看过去。

如今,加里宁方面军的司令员是科涅夫,在维克托看来,这位司令员同志是个善于打顺风仗,可一旦出现逆境,便会惊慌失措的家伙,而且他的指挥能力并不出色,初次接手方面军级别的指挥权,有很多方面都暴露出了弱点。

这次从莫斯科出来之前,维克托便看到了叶廖缅科发给总参谋部的电文,他认为科涅夫对方面军的部队缺乏足够的掌控,各集团军之间缺乏沟通配合,以至于第30集团军的战线拉的太长,兵力部署非常危险。

另外,急于证明自己的科涅夫同志太过冒进,他试图在德军的防线上找到漏洞,从而实现夺取波卢尼诺,挺进伏尔加河沿岸的战役意图,但现实是,他正面的德军防线很牢固,各部队在进攻过程中蒙受的损失很大。现在的加里宁方面军需要巩固己方的防线,同时对部队展开休整。

为了搞清楚加里宁方面军的具体情况,大本营派出了以布琼尼为首的代表团,维克托便是代表团中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代表——这也是苏军在二战中派出的第一个大本营代表,在随后的诸多战役中,大本营代表制度将成为定制。

望远镜的视界内,远处那片白茫茫的雪原上有人影在晃动,那是苏军的阵地。因为严寒的关系,士兵们要想在冻土上挖掘出往复连通的战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阵地上大部分都是防卫效果不怎么强的散兵坑。别的地方什么样不好说,但至少就这个地段来讲,防御的力量太过薄弱了。

不过,维克托是不会就此提出任何意见的,那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他现在的任务,仅仅是为代表团提供情报咨询服务,等上两天,他就会返回莫斯科,处理他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三天前,国防人民委员部下达了“关于清算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叛逃者的决议”命令,按照这份命令,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未经许可擅自逃离莫斯科的1437名党政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将受到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调查和处罚。

是的,尽管宣传鼓动部门的对外宣传中,整个莫斯科战役期间,莫斯科的党政机关人员,甚至是普通市民,都团结一心的与德国法西斯作斗争,但实际上,逃跑的人还是有的,而且还不少。

有些人是借着公务的借口,将一家人都转移到了大后方;有些人则给出了探亲的理由;更多的人,则是什么借口都没有,直接撇下本职工作,带着一家人逃走了。

在莫斯科的战事紧张的时候,没有人能顾得上这些事情,而现如今城下的德军被击退了,克里姆林宫可以缓口气了,于是,清算的工作立刻就被提上了日程。

想想也是,就连斯大林同志面对紧张的局势,都没有选择向后方撤退,这些家伙怎么敢逃跑?

先期清算的这一千多人,都是没有任何借口便带着家人离开莫斯科的,等到把他们处理完了,就该轮到那些打着各种幌子逃跑的人了。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原则是:既然这些人不愿意同联盟、同莫斯科共患难,那他们就没有资格享受联盟给予的待遇,没有资格继续留在莫斯科。他们赎罪的唯一方式,就是拿起枪,但战斗一线去,而且是去战斗最残酷的地段。

维克托对于清算、处罚这一类的工作,历来都非常的谨慎,所以,在接手了这项工作之后,他对每一个被纳入名单的人,都要做一些基本的了解,以此来确定他们确实不是无辜的。

除了这项繁琐的工作之外,最近维克托也在为敌后游击队遭受的重创而头疼。

就在莫斯科战役进行期间,德军开始对活跃于西乌克兰、白俄罗斯地区的苏军游击队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原本上千支活跃在两地的游击队,在经过了这一轮的围剿之后,还能联系上的仅剩余二百多支。

敌后游击队遭受的惨重损失,不仅令袭扰德军后勤的工作大受影响,同时,也对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情报工作带来了难题,为此,维克托制定了一个新的方案,他决定将潜伏的情报人员与游击队分隔开。情报人员不再参与游击队的军事行动,并断绝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情报人员一律采用内部的单线联系方式,毕竟对于潜伏者来说,相关的联系人越少,他能够越安全。

除此之外,维克托也已经向委员部打了报告,建议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指挥游击作战的司令部,在这份报告中,他以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敌后游击作战的重要性,并强调敌后游击作战是对正面一线战场的有力配合,在某些时候,它甚至会成为某一场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以维克托如今的职务和地位,只要他不像谢罗夫那样的酷爱上前线,就很难有机会亲赴一线了,他也不太可能再亲自负责某一个具体而详实的工作。如今,他主要做的事情,就是从情报分析部门提交的各种情报信息里,挑选出较为重要的部分,再加以分析归纳,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委员部以及国防人民委员部。

他甚至连那份报告都不需要亲自去写,委员部为他安排了六名工作秘书,相应的报告会由相应的工作秘书去起草,然后再由他自己删增修改。

不过即便是这样,维克托的工作也绝对算不上轻松,就拿情报分析这一项工作来说,情报分析部门在进行情报分析的时候,并不一定就能将所有的重要的信息都筛选出来,一些看似无关紧要,但却很要命的情报信息,没准就会被漏过去。

这倒不是说情报分析部门在工作上马虎大意,而是因为情报分析人员在大局情况的掌握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举个例子:维亚济马方向传来了情报,说是最近一段时间,通过索尔兹韦货运站的货运列车突然减少了两列,而减少的这两列列车编号为“1047”和“1093”。专门负责白俄罗斯方向情报分析工作的人员,可能不会重视这样一条信息。

但与此同时,负责乌克兰方向情报工作的人员,却得到了一条切尔卡瑟方向伊拉佐沃货运站,突然增加了几列货运列车的情报,而在新增加的货运列车中,就包括了编号为“1047”和“1093”的列车。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方向的情报人员或许会上报,说是德军增强了对乌克兰方向的物资补给,该方向的德军可能会有所动作。

但在这其中,一些比较关键性的情报就被忽略了,比如说:德军试图在乌克兰方向发动的攻势,是以牺牲白俄罗斯方向的实力为代价的,他们没有能力在发动乌克兰方向进攻的同时,又在白俄罗斯方向给予苏军足够的压力。

在这个时候,苏军就可以根据这个情报,在白俄罗斯方向发动一场进攻,一方面可以尝试着突破德军防线,一方面也可以牵制德军在乌克兰方向的行动。

为了避免这种情报信息上的遗漏缺失,维克托不仅要求情报分析部门将所有的情报信息形成统合目录,并在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他自己每天也会将目录仔细的翻阅一遍,以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被遗漏的重要情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