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国士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子没法过了

大明国士 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子没法过了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0 20:37:51 来源:ibiquge.com

身为三朝元老的盛庸入狱,朝堂各方势力必然震动。

但目前来说,怎么也轮不到五城兵马司在这里干着急。

因为盛庸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勋贵!

勋贵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与朝堂上的政党不同。

在平日里,大家可以各自争斗打生打死,但是到了某些时候,勋贵又是大明最团结的一群人。

所以现在,最该着急的不是陈堪治下的五城兵马司,而是以李景隆为首一群勋贵。

陈堪现在被钦封为靖海侯,理论上他也属于勋贵的一员。

但大明朝封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论军功封侯,还有一种便是册江山社稷之功封侯。

虽说陈堪的出身带着淮西勋贵的影子,但他却是辅佐社稷之功封侯者。

普定侯一脉也早已断绝,所以陈堪就算对这件事情坐视不管,一干勋贵们也没法来挑他的刺。

而陈堪之所以选择观望,则是料定盛庸不可能死在锦衣卫的诏狱之中,因为现在才永乐元年,而历史上的盛庸一直坚挺到了永乐二年,这才受不了朱棣的猜忌选择在狱中自杀。

许远的智慧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所处的位置让他没办法接收到一些流传范围比较小的信息。

而现在,陈堪只是稍微一提点,他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无声之间交流了一下意见,许远问道:“既然如此,那大人,咱们需不需要先做一些准备。”

许远口中的准备,自然便是关键时候出手抢功。

五城兵马司现在也需要功劳。

北境之事被朱棣交给锦衣卫了,五城兵马司想要功劳,也只能再从锦衣卫的诏狱里想办法。

陈堪稍加思索,沉吟道:“准备自然是需要一些准备的,你先回衙门,本官给你找几个帮手。”

“找帮手?”

许愿一愣,但是也没有多问,既然大人觉得五城兵马司需要帮手,那就肯定是需要。

送走了许远,陈堪也觉得自己该活动一下了。

至于陈堪口中的帮手,便是陈堪去云南之时便准备挖墙脚的都察院三个御史。

一个衙门,只有一群武人是绝对走不长久的。

就像一个正常人没办法用一只脚走路一样。

五城兵马司现在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

其中最大的优点,便是五城兵马司背后站着陈堪,陈堪身后站着朱棣。

有朱棣撑腰,五城兵马司才能够在京师横行霸道,甚至从锦衣卫手里抢人。

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旦陈堪有事情离开五城兵马司,五城兵马司就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这是五城兵马司的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五城兵马司只有执法权,没有监督权。

不像锦衣卫一样,可以毫无顾忌在百官之中安排耳目,随时获知朝堂之上任何风吹草动的第一手消息。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便是五城兵马司里全是丘八,还是地位不怎么高的丘八。

而五城兵马司又是一个随时需要和朝廷各个衙门打交道的人,陈堪不出马的时候,那些丘八很容易被各个衙门卡脖子。

都察院的三个御史虽然只是七品小官,却是常年混迹在朝堂之上的老官油子,如何与官员打交道正是他们的强项。

到时候要钱要人要粮这些事情,便可以让他们去办,该送礼送礼,该走关系走关系。

有了他们第三个去辅助许远,至少可以为陈堪节省至少三分之二的精力。

就比如今天盛庸入狱这种事情。

若是有人提点许远一句,许远根本就不至于跑到陈堪家里来询问对策。

混迹在朝堂之上的官员,谁不知道朱棣是因为张玉之事记恨盛庸。

盛庸入狱,根本就是朱棣示意的。

既然是朱棣示意的事情,五城兵马司贸然出手,那不就是相当于自己把把柄送到了锦衣卫手里嘛。

这才是陈堪示意许远先观望的真正原因。

朱棣因为张玉被盛庸围杀,有心想要惩戒盛庸一番,但以盛庸在南军之中的威望,朱棣还不至于因小失大直接将盛庸弄死。

最多就是吃一段时间的牢饭。

况且勋贵集团也不会坐视不管。

五城兵马司要做的,就是在朱棣的气消了之后,寻个机会将盛庸弄出来,那就是一桩不小的功劳。

现在就和锦衣卫对上,则是完全没必要。

让云程备好车驾,陈堪便钻进了马车之中,朝着洪武门方向而去。

这个时候,大朝会应该也才刚刚结束,陈堪想见陈安,只需要半路来截住他就行。

来到洪武门外,不出陈堪的预料,大朝会恰好结束。

除了六部高官留在皇宫办公之外,其他官员都需要各自回到衙门做事。

而都察院的衙门,则是在北城,与国子监和贡院在一个地方。

都察院的官员很好认,因为朝堂之上百分之九十的官员都是穿红带紫,唯有都察院的官服是一身绿袍。

陈堪一眼便在一群绿油油的七品官当中发现了陈安。

而陈安在看见带有靖海侯标志的马车之后,眼睛不由得一亮。

与身旁的同僚告声罪后,便径直朝陈堪的马车走来。

还未走进马车,陈安便苦着脸道:“侯爷,这日子没法过了。”

“上车说。”

陈堪掀开马车帘子,陈安也不顾忌什么,径直钻进了马车之中。

现在陈堪和他一起在滁州暴揍陈瑛的战友情都已经传遍了京师,朝中更是隐隐有人在他身上打上了陈党的标签,他自然也就无需再掩饰什么。

“去聚德楼。”

吩咐了驾车的马夫一声,马夫颔首调转马头,一鞭子抽在马儿的屁股上,靖海侯府的车驾便朝着秦淮河而去。

陈安在陈堪的对面坐下来,陈堪顺手从马车的暗格里取出一份糕点递到他手上:“先吃点垫垫肚子。”

陈安也不和他客气,伸手接过之后便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

朝会从四更天进行到现在,他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陛下赐食仅限于六部堂官,像他们这样的小官并不在赐食之列。

陈堪问:“日子怎么就过不下去了?”

陈安摇摇头并未说话,只是不时的翻下白眼。

陈堪无奈的从暗格里取出一壶水递给他,陈安接过,咕嘟咕嘟灌了几大口将噎人的糕点送进肚子里。

这才应道:“陈瑛上任之后,整个都察院变成了他的一言堂,我们这些御史,平日里受锦衣卫欺负就算了,现在更是被上官压榨,这日子是真没法过了。”

陈安回来会受到陈瑛的重点照顾,这本身就在陈堪的预料之中。

甚至陈堪还知道,就算整个都察院的御史都联合起来,也不够陈瑛一只手打的。

到底是遗臭万年的酷吏。

能被君王选中成为酷吏的人,不管其能力如何,至少就政治手段这方面,那绝对不是一般的官员能比得上的。

陈安头铁,不相信陈堪的话,非要回去都察院与陈瑛碰一碰。

现在吃了亏,那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陈堪忽略了他的那些屁话,直言道:“怎么说,陈瑛每天打你一顿吗?”

陈安被陈堪的话噎了一下,朝口中灌了几大口水,无奈道:“那倒不至于,但都察院以往的奏折都是直接交到陛下面前的,现在不仅被陈瑛截留,甚至不合他心意的奏折还会被他直接打回来。”

“都察院干的不就是风闻奏事的事情嘛,现在硬是被他变成了打压异己的工具。”

“再这样下去我们这些御史就该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陈安的脸上充满了苦涩,对于自己在都察院的事情却是丝毫不提,只是一个劲儿的控诉陈瑛。

陈堪也不揭穿他。

男人嘛,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有嘴硬的权利。

聚德楼,陈堪作为这里的熟客,自然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雅间。

老掌柜将菜式上齐之后,陈安便开始了风卷残云般的进食。

陈堪就默默的看着他吃饭。

陈安和陈堪太熟了,见陈堪不吃,干脆把陈堪面前的饭菜的也巴拉到自己面前。

但他吃饭似乎有强迫症,只吃一边的菜,每道菜吃掉一半之后,另外一半便留着不动了。

“嗝~”

打了一个长长的饱嗝之后,陈安再次拾起了被他丢弃的斯文和体统,倒了一小杯米酒慢慢的品着。

“小二,给本官送个食盒过来。”

掏出手绢擦了擦嘴,陈安朝守在包间门口的店小二吩咐一声。

随后看着陈堪赧颜道:“侯爷见笑了,这聚德楼的饭菜家中老母念了许久,以下官的俸禄,攒一辈子也没办法带上老母来这里吃上这么一顿饭,如今沾了侯爷的光,便想着带一点回去给家中老母尝尝。”

说完,便自顾自的将剩下的菜式一样一样的装进了食盒。

对于大明官员的厚脸皮,陈堪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

陈安只是打包一些剩菜剩饭,已经非常含蓄了。

更有甚者,去人家家中吃饭把人家银制的餐具都给顺走,还强行将这种行为冠上了雅事一桩的高帽子。

大明的读书人,节操是真的不高。

陈堪倒是不甚在意,一顿饭而已,能挖过来一个七品御史为自己效力,怎么算都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买卖。

没错,只是一顿饭,陈堪便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从陈安愿意在大庭广众治下上了陈堪的马车开始,就代表陈安从此便是陈堪一系的人马。

有些话大家心照不宣,更没必要说出口。

大家都是聪明人,话说透了就没意思了。

不过陈堪的目的可不仅是陈安一人,还有两个御史也参与了当初陈堪殴打陈瑛一事,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俩的日子在都察院同样不好过。

现在吃饱喝足,陈堪便问起了正事。

“盛庸入狱一事,是陈瑛的手笔吧?”

面对陈堪的询问,陈安稍加思索,随后摇摇头道:“下官不建议侯爷插手这件事情,五城兵马司虽然深得陛下的信任,但有些事情它不是有陛下的信任便可以为所欲为的。”

陈安话里的意思陈堪听懂了。

无非就是陈瑛不过是陛下手里的一把刀。

不过,重点不在于这里,重点在于陈安是在隐晦的告诉陈堪他的价值。

他虽然是一个七品小官,但他在的朝堂之上的消息来源却是非常精确。

这也正是陈堪为何如此看重他的原因。

陈堪点点头:“本侯也没打算插手这桩闲事,只是随口问问罢了。”

“你那两位同僚?”

“他们已经申请外放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回京师了。”

陈安给出的消息让陈堪忍不住一愣,下意识问道:“都察院的局势已经如此紧迫了吗?”

陈安苦笑着应道:“大人不知,下官刚才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并不是在诉苦,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都察院现在成了陈瑛的一言堂,依附陈瑛的官员,现在全都变成了应声虫,少数不愿意与陈瑛同流合污的官员,被他以各种借口褫夺了手中的权力,其中也包括下官我。”

“说出来大人或许不相信,下官现在虽然还是每日里上朝,但实际上下官自云南回来之后,便再没有向陛下递上过一封奏折。”

“也就是说,下官现在与傀儡没有任何区别。”

陈安苦笑了一阵,眼中闪过一抹憎恨。

他身为御史,最大的权力便是可以越过百官直接给陛下上书陈述奏事。

而现在,陈瑛干脆直接将他给来了个冷处理。

正所谓毁人前途犹如杀人父母,现在陈安已经不仅是前途被毁那么简单,而是直接被陈瑛断了追求前途的根本。

这样的做法,比将他一刀杀了都要更让人难受。

不然以陈安清贵无比的御史之躯,今日又岂能上陈堪的马车。

听完陈安的抱怨,陈堪幸灾乐祸道:“怎么,我记得陈御史回京师的时候嘴可是硬得很呐。”

“嗐,是下官看走眼了,事到如今下官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还请侯爷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拉下官一把。”

事情到了这一步,陈安肯定自己是没有那个能力斗得过陈瑛了,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陈堪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