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是缇骑,我怎么会骗人呢?

整个保定府有604处圩寨,就有604家圩主,而林辅成详细的将这604家圩主的情况进行了罗列。

朱翊钧手里有完整版的走访,林辅成写不了官逼民反,只能将这些完全罗列出来,他之所以在小本本上记下,是为了防止自己忘了,而这个小本本,流转到了黄公子手中。

朱翊钧给了内帑太监崔敏,让崔敏进行了一下数据分析,内帑太监本来是管账的,做数据分析也算是分内之事…吧。

在经过几个月缇骑的调查补充后,最终将这604家圩主户进行了分类。

内帑太监崔敏将其分为了四类。

首先是罪大恶极,即便是按照极为宽容的大明律法,也足够堆肥的那种圩主户,就有230家。

而这230家圩主是以什么起家的,又是怎么成为圩主的,有什么样的陋习,如何苛责圩内,还有现状如何,在朱翊钧手中的册子里,都有详细的记录。

而祁州闫氏,只是其中的一家,一件事罢了。

罪大恶极这230家,只有30家左右没有赌坊,或者说缇骑没有调查出隶属于他们家赌坊,剩余的200家,家家都在圩市内经营赌坊,他们经营赌坊,而且本人还特别喜欢赌。

赌钱把家里所有一切输的精光,媳妇孩子都输给别人的圩主,就有两个。

赌坊是整個保定府,最大的兼并手段,而且是彼此互相斗争的工具。

除了赌坊之外,就是放钱的钱庄。

这230家圩主户每家都有放钱的钱庄和米行,乡野主要是借米和借种粮,在这个过程中,大明府衙县衙发下去了薯苗,也成了他们谋利的工具,而且薯苗因为病害退化的关系,需要育种室进行杀青(40°高温钝化)和掐尖儿育苗。

拿着皇帝的善政谋财,这不是等同于把自己的九族放到了阎王爷面前了吗?

大明皇帝朱翊钧,大婚之前还在午门监刑的暴君!四大案的制造者,兖州孔府,都有人都被大明皇帝犬决了!这么暴戾的皇帝,这些个圩主户,根本不在怕的!

是朱翊钧表现的还不够狠厉吗?当然不是,是天高皇帝远,大明皇帝住在九重天上,是天上人,这些个圩主为什么要怕呢?这么多年,他们就一直这样过来的,这么多圩主户,都是这么做的!

赌坊钱庄之外,就是娼馆,娼馆的经营是成体系的,通常都是几家共有一座娼馆,大部分都是在县城里,只有像祁州闫氏这种称得上势要豪右的大家大族,才有资格在府城开设一家青楼,而保定府一共有四座青楼。

娼妓从何处而来?逼良为娼,这罪大恶极的230家,都有人牙子,每家每户都有人牙行,‘货源’来历极为广泛。

从赌坊而来,输红眼的赌徒把自己的妻儿老小输进去的不在少数;

还有就是放钱的钱庄和米行,还不起青稻钱的人只能用家人抵债了;

最后就是天灾**的兼并和买卖了,有的圩主可能没有人牙行,但也养着人牙子,一到灾年,自然有人卖儿卖女,人牙子拉着米车,就去用米换人了。

徐阶最起码还搞个惠善堂的遮羞布,这个惠善堂的弃婴塔人神共愤,可好歹徐阶把那些不是畸形的孩子都养大了,虽然目的是发卖,但也算是找了个活路。

青稻钱就是在稻谷还是青色的时候,百姓家里没了余粮,甚至连种粮都吃光了的前提下,没有办法,只能去大户人家去借,只要是借钱,基本上就逃脱不了从自耕农沦为佃户,从佃户沦为流民的下场。

整个逼良为娼的买卖,它的经营是成体系的,人牙行找到了货源,挑选长相好的,发卖给县城里的娼馆,长相不好的卖给穷人家做媳妇,美鸣其曰相亲,县城里的娼馆把最好的女子,送到府衙的青楼里。

府衙青楼的仙女也不都是保定府人,比如祁州闫氏在万历九年,就从松江府买了三个红毛番,立刻就成了保定府最大的青楼,物以稀为贵,在松江府都比较罕见的红毛番娼妓,在保定府从来没有人见过。

另外一家一看这架势,立刻买了高丽姬回来作为噱头,一时间两家炙手可热。

府衙青楼主要买扬州瘦马、大同婆姨、西湖船娘、泰山姑子,这其中扬州瘦马最贵,也最难得,大同婆姨最多。

借着赌坊、高利贷、人牙行、娼妓青楼等等手段,圩主户完成了兼并,兼并地方田亩能达到超过八成,生产资料的高度集中,带来了强人身依附的关系,所以佃户面对圩主户要求他们把人堆肥的事儿,根本没有任何反对的办法。

除了这230户罪大恶极之外,还有二十八户是在万历维新,确切的说是清田之后,改过自新的,改过自新的理由很多。

有的是怕了,主要是朝廷清丈厘清地籍整个过程,表现出了朝堂行政力量在恢复,再加上俺答汗已经式微,大明军越发强横,总之多方思虑之后,关了自家的赌坊和人牙行,只放钱粮越发小心,甚至有的胆小者,连登门催租也不敢。

比如这薯苗,这二十八户,都如数发给了百姓,这是皇帝给百姓的薯苗,大明皇帝是眦睚必报张居正的学生,传闻里陛下心眼比针还小,江苏溧阳有豪奢户兼并了马一龙垦出的荒田,后来高启愚去了江苏溧阳勒令退还。

朱翊钧证明,这不是谣言。

有的圩主户吃了亏,被山匪杀了儿子无法报复,家里失火看谁都是刁民想害我;有的则是阶级向下滑落,赌坊里输的干净,祖坟都输光了,没有那个能力继续横行霸道了。

除了罪大恶极、改过自新之外,则是230户的日子人。

日子人就是过日子,也不过分苛责,对朝廷的政令虽然有怨言但也执行,只不过执行怎么不到位就是了,清丈的时候瞒报一些,发薯苗的时候,私自扣一些,赌钱也不敢大赌,放钱也是生怕穷民苦力还不上,又没有罪大恶极那帮人那么鲜廉寡耻,不想逼的人,家破人亡,一饮一啄,因果循环。

剩余的114户,就可以称得上是乡贤缙绅了,而且这部分人并不穷,是把自己的圩内当成自己家,自己的家乡搞的一片狼藉,对他们而言是不可接受的,而这114户里有70余户家里的壮丁在京营当锐卒,这就是大明的基本盘,良家子。

看起来114户占604户比例只有18.8%,但大明的人口基数在这里摆着,近两成的比例,再加上摇摆不定的230户日子人,绝对足够江山稳固了。

大明北镇抚司提刑千户陈末,点好了缇骑,打算前往祁州,完成陛下的圣命,将祁州闫氏抄家抄个底朝天的同时,调查清楚其中的案犯。

逍遥逸闻是上午发刊的,陈末是下午出发的,一共六百缇骑,每人三匹马,日夜兼程赶往祁州,得益于道路平整,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陈末带领的缇骑就来到祁州地界。

陈末在官道驿路上的金台马驿休息,一直休息到了第二天清晨,陈末养足了精神,才准备继续前进。

让陈末意外的是,京城都闹翻天了,祁州地面安安静静,就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年头的信息传递速度的确很慢,也是因为朝廷反应的速度太快了,本来就是准备好,才让林辅成发刊的,自然是极其迅速。

陈末在清晨黎明时分出发,赶到了祁州闫氏大院的时候,刚刚中午。

闫家大院在祁州城外三里,这不是闫氏没有本事在城里置地,是祁州城有35万口,鱼龙混杂,住在城里,生活方便,但有些事则不是那么方便了,比如宵禁,明目张胆的违背禁令就是踩着朝廷命官的脸面摩擦,比如瘟疫,一旦城里起了瘟疫,用水都是水窝子打的水,瘟疫一定会蔓延开来。

陈末赶到的时候,没有轻易进攻,更没有拿出圣旨直接上去敲门,而是用千里镜观察着闫氏大院。

陈末跟着林辅成来过保定祁州,当然知道这里的民风彪悍,陈末有五年墩台远侯的经验,而且还参与到了王如龙收复开平卫之战,陈末领命后,就做好了准备打一仗,在他看来这就是平叛。

不尊朝廷号令,不尊陛下圣旨,这已经不是乡贤缙绅了,甚至不是劣绅,甚至不是一般的匪患,而是坐寇!

大院分为了东西两个部分,算上园林山水有五千亩地之广,但圩墙内才是闫氏的建筑物,粗略去看也不过五十亩地,东西两个部分的大院,以中间大门分开,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石狮子后是三间兽头大门,中间是大门,两边是角门。

大门不开,所有人进出都用角门,而圩墙是陈末观察的重点,这种带有军事性质的圩墙,其实不好攻破,很有可能伤亡惨重,缇骑因为出行迅速没有带太多的重火器。

陈末其实可以等一等,等保定巡抚将火炮调过来,但经过细致观察后,陈末决定,偷袭。

带着皇命、领着大明最精锐的缇骑,陈末作为提刑千户,居然决定去偷袭一个祁州地面的乡贤缙绅,这对陈末而言不是什么难以做出的决定。

他在草原做墩台远侯的时候,为了活命,甚至专门偷袭过正在欢愉的狍子。

在草原上偷袭狍子是为了节省体力,现在偷袭闫氏大宅,也是为了减小伤亡,搞正面突袭,对方很容易防备的同时,也有可能亡命一搏,殊死抵抗,为了防备虏入的圩墙,就是陈末必须要考虑的事儿,用偷袭的办法,去控制对方的大门,就是陈末的决定。

虏入已经是嘉靖二十九年的旧事了,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十三年时间,土蛮汗在隆庆元年的入寇,主要是在蓟门、遵化一带,波及到了一点点天津卫,并没有波及到保定府。

承平日久,祁州闫氏的门户大开,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备,门前并不是特别的热闹,这里是大宅,不是赌坊,闫家的生意不在大宅内做,多数都是在祁州城里。

两名缇骑乔装打扮了一番,上衣下裤,吊儿郎当的就向着祁州闫氏大门而去。

这两个缇骑都是来自于墩台远侯,乔装打扮混入虏营探听情报,是必备的技能,两个缇骑这身打扮,显然不配进闫府的大门,很快两名缇骑就和门房发生了一些语言上的冲突,被几个家丁模样的赶了出来。

缇骑就是故意的,门房和家丁骂骂咧咧,他们以为自己赶走了前来讨要赏钱的地痞,就说说笑笑的回到了宅子之内。

而这个时候两队缇骑二十人,在吵闹之中已经从两侧逼近了大门,在门房和家丁回到了宅中后,而这二十名缇骑突然冲了上去,将门房摁在了地上。

之所以要演戏,就是保证家丁不会在短时间内来到门房的位置,发出示警,很显然缇骑们的行动非常成功,大门被顺利控制之后,缇骑开始入府,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陈末带领的缇骑,以三队三十人为一组,分成了二十组,由大门出发,对闫家大宅开始了进攻,带甲的缇骑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整个闫家大院,没有任何的伤亡,就将所有人控制了起来。

“你是谁?去去去,这什么地方也是你能闯的?告诉膳房今天中午晚些吃饭。”闫崇义刚刚抽完了阿片,整个人有点晕头转向,看着陈末陌生的脸,略微有些警惕,但也没放在心上,想杀他的穷民苦力多了去了,从来没有一个成功的。

陈末带着缇骑已经闯到了闫崇义的面前,闫崇义都不知道自己被恶客登门了。

闫家家大业大,但凡是有人图谋闫家,他们都总能提前知道消息,哪怕是山匪,哪怕是朝廷,所以闫崇义只当是下人乱闯闯到了他面前,外面的喧闹,他也当是下人们在吵闹,没当回事儿。

但凡是闫崇义没有抽阿片,就能从穿着和甲胄上,看得出来来的到底是什么人,但他顾不上了,他正在喷云吐雾,醉生梦死。

陈末打量着书房,博物架上放着各种奇石、古玩、茶壶,还有两盆盆栽,倒是非常的别致,书房两侧的书架上,放满了书籍,书房窗明几净,甚至用上了玻璃,但从其整齐程度来看,闫家人,就从来不翻不看这些书。

陈末见过陛下的书房,陛下书房有点杂乱无章。

不是宫婢宦官们没有恭敬之心,而是皇帝不让收拾,在别人眼里乱,但在朱翊钧眼里,就是每一件物品都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一旦收拾,朱翊钧就会找不到需要用到的东西了,哪怕是宦官们在跟前伺候着,也要寻找,所以御书房的御案显得较为凌乱,一些书籍上还贴着浮票,那才是一个正常使用中的书房。

显然这个书房,这些书,只是摆摆样子。

书房里还有一张床,而闫崇义就躺在那张床上,正在喷云吐雾,他很急切,连赶走陈末的时间都等不及,在闫崇义的对面,就是闫有礼,这阿片球是闫有礼在松江府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万历九年闫有礼去松江府购买红毛番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此物。

两个侍女在缇骑的快刀下瑟瑟发抖,她们在等闫家父子抽完了阿片,然后尽心服侍,结果没等到父子俩抽完,缇骑来了。

卖阿片的告诉闫有礼,这玩意儿可以壮阳,闫有礼一听就直接购买了五个阿片球,事实上这玩意儿不能壮阳,就是个噱头而已。

陈末也不着急,细细的打量着书房的陈设,等待着缇骑们对整个大院的控制。

擒贼先擒王,当看到闫崇义和闫有礼聚在一起的时候,陈末知道,这次的皇差已经完成了。

陈末站在书房外,看着父子二人一副享受的样子,就知道,闫家即便是没有这一遭,也要败了,陈末在北镇抚司,也看到过很多的塘报,但凡是接触这东西,没有一家可以善终。

倒是和钱财的关系不大,对于普通人而言,两千两一个的阿片球,的确贵的离谱,但是对于一些势要豪右之间而言,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主要是阿片球这东西是生理性的破坏人的机能,一家之主一旦染上,整个人就跟入了魔一样,易怒易躁没有任何的耐心,对除了阿片球之外的事情漠不关心,这样的人是当不好一家之主的。

缇骑们把大门关上了,把人分门别类的关押了起来,六百人在这个大宅之内也不是很拥挤,在掘地三尺一样的搜检,确定没有漏网之鱼后,缇骑们开始了审讯,一刻也没耽误。

大院有东西两院,分别排列四合院四排,每排均为三进,所有四合院前后贯通,左右相连,由南而北,有东华厅、尚礼堂、尊义堂,西花厅,在最东侧的圩墙之外,则是一个极大的园林。

之所以要关门,是防备祁州知州李安仁。

在缇骑眼里,地方官是不值得信任的,尤其是祁州闫氏造成了堆肥这种烂疮,祁州地方官不闻不问。

这说明祁州地方很有可能已经和闫家沆瀣一气蛇鼠一窝,所以,关上大门,即便是祁州知州领衙役来攻,也能等到保定府的援军。

陈末控制了闫府的时候,大明京营刚刚出发,即便是保定巡抚辛自修也和闫氏一个阵营,陈末也有把握守到大明京营赶到。

陈末等在书房外,他一直等到里面的烟气没那么大之后,才带着两个缇骑,捂着口鼻,把如同死鱼一样的二人,从书房里拖了出来,绑好之后,将他们的袜子塞进了他们的嘴里。

这二人,一直嘟嘟囔囔,不知道在说些什么,陈末听得心烦,就把他们的嘴塞住了。

“千户,可能要千户亲自过去看看。”一个缇骑面色凝重的说道。

审讯已经开始了,根据府中狗腿子们的交待,府上就有缇骑们想要的证据,就在后院的三间耳房内,缇骑们去三间耳房找到了甲胄、弓箭、长短兵、火铳、火药若干,这些都是违禁之物,但当初建圩墙也有旨意:使民筑土为圩,修兵器以自卫。

这些都算是修兵器以自卫的范畴,后来世道太平了,没有及时毁去,也算是能够糊弄过去。

但在三间耳房,缇骑们发现了其他的东西。

陈末赶到的时候,在一个空柜子的后面发现了一个地窖,地窖里暗无天日,地窖门打开就是臭气熏天,腐朽和粪便的味道,老远都能闻到,只有缇骑们的火把火光明灭不定,从明灭的火光中,陈末看到了一个人间炼狱,一共十二间牢房,里面关着几个人,地窖里有尸体,而且已经臭了。

“诫堂。”一个缇骑面色沉重的说道,这里面有男有女,就是府中有人不听话就要扔进去关两天,出来之后自然就很听话了,诫堂就是训诫人的地方。

这是非常确凿的证据,圩主户在滥用私刑。

“把人都带出来吧。”陈末吐了口浊气。

大明北镇抚司衙门都没有这里的刑具齐全,都没有这里阴森恐怖,北镇抚司五毒之刑威震天下,金木水火土五刑过一遍,就没有不张嘴老实交代的。

但是,因为大明皇帝经常去北镇抚司衙门接见案犯,导致北镇抚司经常性迎检,整个北镇抚司那种阴森早就被大扫除给扫的一干二净。

而且,不能用那些五毒之刑了。

搞得血淋淋的就很晦气,陛下又经常去,那自然不能晦气,后来北镇抚司衙门,干脆不动刑了,不老实交待的案犯,一律拉倒解刳院那个屋子里,看看那一屋子的张四维,自然什么都交待了,甚至连六岁的时候偷看邻居洗澡这种事,都会一五一十的说清楚。

一屋这个奇怪而现在存在的计量单位,实在是有点过于恐怖。

“画像拿来。”陈末忽然眉头一皱,让人拿来了画像,经过仔细确认后,陈末肯定了这个人就是祁州堆肥案里的那个义子,就是闫氏狗腿子的头儿,现在这个义子,被关进了诫堂里,看来吃了不少的苦头。

“你是闫至孝?”陈末用手在这个义子面前挥了挥手,闫至孝就是闫家父子给这个义子起的名字。

闫至孝有气无力的说道:“是。”

“你怎么被关进去了?不都是你关别人的吗?”陈末露出了一个残忍的笑容问道,他的眼神看闫至孝不是看活人,而是看肥料的眼神,这可是陛下钦点过的肥料,陈末一定会亲手把闫家人送进堆肥坑里。

陈末出身贫苦,当年背井离乡,也是被这样的恶霸欺辱了,逼不得已远走他乡。

陈末在宣府投了军,做了客兵,后来遴选上了墩台远侯,陈末也曾经想过叛出大明,投奔俺答汗,这是边民最无奈的、也是最后的选择了。

不过陈末最终没有那么选,而是选择跟北虏死磕到底,也不为什么,就是不想给北虏当狗。

很快王崇古狼狈的回到了宣府,堵起了宣大段长城鼎建的窟窿,大明开始蒸蒸日上。

陈末,微末的末。

“我就是因为和少爷房里的丫鬟私通,被少爷知道,才被关进了诫堂内。”闫至孝眉头紧皱,这些人不是山匪,是传说中的锦衣卫!

“那丫鬟呢?”陈末不是很在意的问道。

闫至孝摇头说道:“被拉去给小厮配了,我不知道她处境如何。”

“很好,他闫崇义不仁不义,你何必给他尽孝呢?把他这些年干的事儿,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陈末面色越发的和善说道:“忘了自我介绍了,我是北镇抚司提刑千户陈末,我可以给你保证,你把闫氏父子的情况交代清楚,我保伱无事。”

“此言当真?!”闫至孝听闻是缇骑吓得腿都软了。

平日里欺负欺负穷民苦力的他嚣张跋扈,现在轮到了他面对大明朝廷的暴力时,就是两腿直打摆子,浑身冒虚汗,那绣春刀、飞鱼服、骑铳、长短铳、虎蹲炮做不了假。

当提刑千户承诺交代清楚无事的时候,闫至孝的内心深处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陈末当然是骗他的,怎么可能,堆肥的时候,他一定会用木棍把这些人渣捅到最底部。

“当然,我是缇骑,我怎么会骗人呢?”陈末没有骗人,闫崇义、闫有礼、闫至孝这类东西,根本不是人。

审问是非常顺利的,有了闫至孝这个头号走狗的交待,缇骑们抄家的效率更高了,闫府一共起获了二十七万两现银、一千四百两黄金、祁州州城地契十七张、田亩地契两万四千亩、酒楼三座、青楼一座、钱庄七家、欠条共计折银十一万两白银,各种金石奇物若干,所有东西都会押送到内帑,而不是就地扑买折现。

这都是产业。

让人意外的是,陈末查获了七十二张身契,这些身契都是朝廷废弃了贱奴籍之后,重新签好的,都是崭新的身契,包括了闫至孝在内。

这是非常确凿的证据,圩主户在违抗陛下的圣旨和朝廷的政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