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298章 拓爷的策略

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298章 拓爷的策略

作者:苍山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8-09 03:11:10 来源:大家读

这个话题在唐小奕的愤愤咒骂之中乍然而止。

之后,大伙儿也知道有点过于沉重,于是默契地聊了些轻松的生活闲话,缓解了一下气氛。

拓爷在这儿呆了一下午,临走前又把齐磊叫出去。两人又嘀咕了一阵,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唐小奕隐约听了几句,好像还是因为之前聊的那个话题。

临近下班的时间,拓爷回单位,在单位门口正好遇到老秦。

服装的事儿还剩一点尾巴,最后一步就是让羽绒服以点带面,拉动全国的服装产业附加值,用中国配色和中国审美来给行业赋能。

但用不到齐磊,也用不着拓爷,后面的活傻子都会干,拓爷把路已经铺好了。

要说拓爷的鸡贼和阴险,远不止看到的那些。之所非要用联名款的形式,一方面就是为了后面引出代工概念。等拉格斐的秋季发布会一开始,那下一步的宣传就可以启动。

中国给外贸做代工的服装企业一抓一大把,就看他们能不能抓住机会,开上快车道了。

到时候,会是又一波铺天盖地的传播攻势,借机给国内的服装品牌创造机会。

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齐磊和拓爷做的再好,也无法完成服装产业的升级,无法给普通服装工人带来太多的好处。

03年的中国还是底气不足,靠廉价劳动力来扮演好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工人的用工成本上去了,那外资也就走了,损失反而更大。

一想到这些,拓爷就不由想起齐磊当下的困境,其实根儿上是同一个问题。

底气不足啊!!

而半导体行业不是服装,可以借一个点来实现突破,在这个行业不行。

不打好基础,一切都是空谈。

收回心思,笑着和老秦打招呼。

拓爷不像齐磊,齐磊是心思深,但是性情中人,对自己人喜怒都写在脸上,所以容易给人错觉,乖乖大男孩。

可是拓爷性子偏稳,不管对谁,不太表露心声。

尽管心里有点憋得慌,可也不会带入到与别人的交流中,永远是不咸不淡的样子。

“李哥。”

老秦锁上车,看是马拓,主动关心起来:“怎么样?还适应吧?”

自打拓爷来了老秦这儿,老秦还没给他安排具体的工作,怕他不适应。

好不容易拉进来一个“脏”的,这可是处里将来的大脑啊,得好好供着。

拓爷笑着回道,“都挺好的。”

老秦一听,“挺好就行!”

看了眼表,“快到点了,你下班回家吧!年轻人别跟我们学,得有点私人空间。”

随之又加了一句,“没事儿,咱们处不忙的时候,时间弹性还是有的,没有那么多讲究。”

说完,自己往楼里进,意思是马拓就可以走了。

拓爷却是依旧笑了笑,“李哥,有空吗?”

老秦脚步一缓,“怎么?有事儿?”

拓爷,“有点事儿,想和您沟通一下。”

老秦一招手,“那来我办公室吧!”

到了老秦办公室,让马拓随便坐,老秦倒了两杯水,递给他一杯,“什么事儿?说吧!”

突然佯装严肃,半开玩笑:“可是丑话说在前头,你现在要是想跑,我可不同意哈!”

虽然是玩笑,可也反应了老秦的真实心境。

对于马拓,老秦也不是接触一天两天了,以他的能力,到哪不是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偏偏让他忽悠来了,心里不踏实啊,生怕马拓哪天反悔了。

不得不说,老秦也挺拧巴的。没忽悠来的时候吧,抓耳挠腮的想拉入伙。忽悠来了吧,还是抓耳挠腮。

反正怎么都不踏实。

对此,马拓只是微微一笑,也不解释,“李哥,我想和您谈谈小齐老师的事儿。”

老秦一挑眉头,心安不少,只要不是呆不下去,一切好说。

“石头?石头怎么了?”

当下,马拓把和齐磊聊的那些事儿,以及齐磊现在正在苦恼的问题,和老秦说了一遍。

最后又总结道,“小齐老师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顶尖的技术有了,但这些技术都是孤岛,没法串联起来。”

“然后投入非常巨大,而他又要考虑国家的整体战略,不能放手用商业思维去解决问题。”

老秦认真地听着,等拓爷讲完,“那你的意思是?”

马拓,“我的意思是,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帮忙呢?”

“这个嘛……”只见老秦犹豫起来,喝了口水缓缓,随之又很痛快的就点头了,“要帮!肯定要帮!”

笑道,“咱们处,这几年就围着他转了,都到这一步了,哪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可问题在于……”话锋一转,“怎么帮?”

拓爷,“??”

老秦,“说白了,咱们不是不想帮,而是暂时帮不上!”

拓爷,“为什么?”

老秦苦笑,“你以为他琢磨的这些事儿,咱们就没琢磨过?可这个事儿它就……”

有些扭曲,“怎么说呢?他要是让咱们帮他使阴招,抢哪个国外技术,那他老北叔责无旁贷,一百多斤随便他使唤。”

“可眼前的这个事儿,和以前是两码子事儿,不好弄啊!”

齐磊在担心的这些问题,老秦和他处里的人,包括上级大领导,早就想到了。甚至提前一两年就在预演当下的情况,在寻找解题方案。

诺大个中国,不是就齐磊一个能人,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为这个国家奋斗,很多事儿老秦这边已经想在齐磊前面了。

包括,先进的技术拿回来要怎么利用,怎么发挥作用。

但是,正如齐磊现在苦恼的,这个事儿太复杂,不太好弄。

“小马啊!”老秦长长一叹,“你知道吗?不光他齐石头一个人窝在北广找答案,实际上,多个部委一直在组织专家讨论,几百个人在想方案。”

“可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摸黑在走路,而现在还没摸到正道儿上。”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齐磊在做的事儿,从很早以前开始就完全脱离了“经验”这两个字。

大概就是从“洞察模型”开始吧,他的行为轨迹就已经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以至于后来他空手套白狼一样,弄回来了ARM,和鲍尔森成立北美三石,再到现在阿斯麦、tokki,完全就是意料之外,完全搞不清楚他是怎么弄回来了。

着实打了自己人一个措手不及。

以至于到现在还有上层的人感觉不真实,怎么ARM就成咱们的了?

外人,或者用二十年后的眼光来看,他一个重生的,能做到这一步不是很正常吗?

可是,以这个时代的人的角度来看,一点都不正常。

这就和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淘气儿子,突然从海外军火商那里不花钱忽悠来一台坦克一样荒谬,而且是最先进的那一种。

你问老爸这玩意怎么开?老爸也没开过,他见都没见过,怎么搞?

所以,老秦也想知道,现在手握这些技术顶峰、技术孤岛之后,应该怎么办,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可问题在于,可着中外仔细找找,没找到参照物。

没有经验,那就不得不谨慎了。弄不好朝自己家开一炮,那就不是占便宜,而是吃大亏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暂时还没有一个结果。”

拓爷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又沉吟了半晌,突然来了一句,“李哥,我能试试吗?”

“嗯?”

老秦一怔,随之喜上眉梢,“好啊!你有想法?”

只见拓爷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后来我和小齐老师又沟通过,我当时有一些想法,和他的一点想法正好对上了。”

“怎么说呢?比较复杂,而且小齐老师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实现这个想法。”

“回来的时候我想了一路,也许咱们可以试试。”

“正好我也闲着,要不让我试试?”

老秦,“行啊!”

拓爷都能自己找事儿干了,这是好事儿啊,暂时跑不了了!

况且,死马当活马医呗!反正那么多专家也还在挠头,只要不是实施阶段,那就搞不好也搞不坏。

“你先说说,怎么个想法?”

马拓见老秦这么支持,也是来了心气儿,“具体的细节我现在还说不出来,小齐老师也仅仅只是一个想法,概括来说的话就是…….”

老秦,“你别扭扭捏捏的!尽管大胆的说!”

马拓,“好吧!我认为,问题其实没有想像的那么严重,我们既然不能从西方找到经验借鉴,那还不如从国情出发,利用我们本国的资源和优势打一场攻坚战。”

老秦一滞,“你是说,不求人,自己干了?全产业链国产化?”

马拓眼神坚定,“对!不求人,自己干了!”

“这……”老秦犹豫了。

之前说过,像是光刻机、蒸镀机这种,属于“小而精”的范畴。

也就是说,规模不大,但是需要的技术基础以及投入却一点也不少。

几千亿扔进去,砸到世界第一,生意都让你做了,也就一年几十亿的回报。

其实,这才是齐磊,包括老秦和他身后的专家们犹豫的原因,投进去的钱根本就回不了本儿。

而且,国情也不允许你这么挥霍。

就有点像后世炒的很火的圆珠笔滚珠,所有人都在骂,“连个笔尖滚珠都要进口,还谈什么科技发展?”可那玩意就不是那么个逻辑好吧!

全世界一年就用那么几吨的量,你研发它干什么?

就是个赔钱买卖。

现在如果全国产化光刻机、蒸镀机,其实就有一点那个味道了。(03年和19年两回事儿)

马拓此时却道,“这事儿也许没有咱们想像的那么悲观。”

老秦,“怎么讲?”

拓爷,“也许可以用结构优化来抵消一部分成本,可能最后实现国产化也不一定是赔钱买卖,而且还可以帮我们完成一部分基础建设和人才储备。”

老秦听到这儿兴致更高了,“快说说!”

拓爷组织了一下语言,“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哈,您帮我把把关。”

“就拿光刻机来说吧,总装,也就是关键环节,还是得阿斯麦来完成,让小齐老师自己想办法实现。到底是亏还是赚,那就是商业问题了。不管怎么样,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老秦点点头,“那上下游产业和原材料呢?”

光刻机需要的很多特种材料,高科技含量的元器件,那些基本是“0”,全要依赖进口。

要是搞自研,投入大了,可以说这才是大头儿。

马拓,“我的建议是,把光刻机的上下游产业,材料科技拆分成若干个项目。”

“然后,就是一个统筹调度的问题了。”

“把这些项目分类分级,大致分成,高商业附加值、低商业附加值和没有商业附加值。同时再区分出高风险项目和低风险项目,再把上面区分的再分一级,高敏感项目和低敏感项目。”

“把几乎没有商业价值的项目分派给各个高校、研究所、政府实验室,利用教育经费和研究经费来抵消成本。”

“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同时也能培养一批定向人才,完成才人储备和基础建设。”

老秦点了点头,是这么个道理。

拓爷,“低商业附加值项目,由国企承担,利用国企机制来分摊成本,优化结构。”

至于高商业价值的项目就简单了,“社会招标,交给私营企业。利用商业获利来吸引民间资本加入攻坚战,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老秦听的津津有味,但表情依旧严肃,“继续,不是还有高风险和低风险吗?”

马拓,“这就需要政府力量的全面介入了。对于低风险项目,我们可以放手不管,任由发挥。”

“而高风险项目,可以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来抵消一部分风险,增加企业、院校的抗风险能力和积极性。”

老秦,“那高敏感和低敏感呢?”

马拓,“高敏感,也就是可能会引发外部势力的敏感应对,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贸易层面的,要预防上下游配套、设备禁运和封锁,这没什么好说的,只能靠我们自己!”

“而低敏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便东西方发生贸易冲突也不太可能受到影响的项目,那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自己搞了。”

“可以用低商业价值和没有商业价值的项目做为引资条件,寻求国际合作。”

“这就好比汽车行业,完全可以用全资的形式,或者市场换技术的形式,从外部获得。”

把自己的想法阐述完,马拓有点不好意思,“我没算过,毕竟只是一个想法。但是我认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研发风险和成本,应该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自己搞,也不是不可行!”

老秦,“……”

……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