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 第五十四章 垂帘听政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五十四章 垂帘听政

作者:木工米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5-07 14:14:37 来源:笔趣阁SO

秋风秋雨。

肃水。

河面水雾迷蒙,乌篷船迅速向岸边驶去。

周易站在船头,轻轻撑着长篙,脸上掩不住的失望之色。

前些日从锦衣卫得了消息,肃水沿岸有白玉灵龟现世,这可是传说中的瑞兽,距离神京又不远,周易便请假去查探。

好不容易将白玉灵龟抓到手,结果又是个人造祥瑞!

“不知哪个人才出的主意,白玉薄片镶嵌在龟壳上,还特意雕了八卦纹。”

周易承认作假的人雕工了得,玉石与龟壳浑然一体,寻常人根本认不出破绽。

祥瑞制造者还在散播传言,为白玉灵龟出世造势,现在周易提前截胡,将灵龟捞出来炖了,也不知后续会不会再造一只。

肃水码头。

雨天没了往日喧嚣。

周易将船靠岸,见到有甲胄齐全的精壮兵卒,逐个核查大小船只。

“禁军!神京发生了什么变故?”

禁军与京营、府兵不同,直属于皇帝调遣,一般情况不会做这种苦活累活。

周易出示了天牢腰牌,这些年小周爷的名号,在神京也算得上响亮,并未受到禁军刁难。

神京城门处,又遭遇了禁军查验。

城中商铺门窗紧闭,街道上时不时有军卒巡逻,任何可疑行人都会再三盘问。

“我闻到了熟悉的气息!”

周易历经四朝,唯有朝局剧变时,才有这般紧张气氛。

……

天牢。

乱乱哄哄,喊冤声不绝于耳。

卢校尉胡子花白,指挥狱卒将犯官分门别类关押。

诸如哪位是世家子弟,哪位是出身寒门,谁朝中有人可能起复,亦或者家中银子多……

周易低声问道:“老卢,朝中发生了什么事?”

“你这厮运气也忒好,前些日没在神京,具体什么事,你去问他们。”卢校尉年岁老了,没几年就告老,说话愈发谨慎小心。

“好什么?费了天大力气,就喝了锅王八汤!”

周易去伙房拎了木桶,按照牢门序号区别对待。

乙字狱前十间,都是有背景、有靠山的犯官,粥多也稠。之后十间牢房,是有银子的犯官,不过并没有都买饭食。

周易按照狱卒落下的暗记,送银子的多一勺稀粥,没送的只有稀粥汤。

同牢房的不同待遇,挨饿的犯官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潜规则不能说出来,那就成了索贿,得让人自己琢磨领悟!

末尾。

乙二十号狱。

孤零零关着个老头,周易觉得身影眼熟,待离近了看清楚。

“呦,老于,怎么又进来了!”

于肃面上闪过尴尬,随后又高兴道:“立哥儿可算是回来了,给老夫温壶酒,要两只张记猪蹄。”

周易笑道:“我懂了,老于是又来静候天时罢?”

“你这厮怎么这样揶揄老夫……”

于肃顿时涨红了脸,争辩道:“你也曾说过,失败乃成功之母,老夫一时的失败,怎么能算输呢?”

“那你现在有两个母亲了。”

周易调笑几声,眼见着于肃面色发黑,便从小伙房寻来酒肉。

于肃似是三五天没吃饱饭,埋头狼吞虎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毫无名传凤阳的“治国能臣”模样。

片刻之后。“嗝。”

于肃打了个饱嗝,精神恢复了许多,忽得颓然道:“看在这餐饭上,你愿嘲笑就嘲笑罢,老夫自愧不如张相深谋。”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周易隐约能猜到,宫中发生了政变,目前看来是张家胜了。

于肃说道:“过几日,陛下会宣布龙体欠安,于上阳宫静养,禅位于太子……”

周易微微颔首:“听起来也不错,老于你不就是坚持嫡长子继承?”

“老夫不在乎谁继位,本就是借此机会,获得陛下支持革新军备吏治。且自崇明朝以来,连续三代非嫡长子继承,于国本有大碍,如今太子继位确是好事。”

于肃缓缓说道:“然而,张皇后以陛下年幼为由,垂帘听政!”

“……”

周易算了下太子年岁,不是四十三便是四十四,年幼之说实属扯淡。

“张家这么做,岂不是把自己逼上绝路?”

“哼!张相算到了陛下心思,提前布置手段,引陛下以武力行宫变之事。”

于肃说道:“偏偏算漏了张党人心,或者说无能为力,张皇后不得不垂帘听政!”

“张党!”

周易喃喃自语,明白于肃所说,张皇后为大势所携裹。

张家不再是一家一姓,而是无数人利益纽带,一旦断了就难再维系。

张相谋划推外孙太子上位,随后张家不断放权,新君或因血脉亲情,或因收获权势,大可能不会对张家赶尽杀绝。

如今张皇后垂帘听政,维系“张党”在朝廷的利益,而张家仅剩下谋反一条路!

周易好奇道:“老于,张相已经去世二十一年,究竟怎么算计的陛下?”

“在老夫看来,非是张相算计,实属陛下自投罗网!”

于肃说道:“当年张相得了一卷魔功,可吞人内气,批量修成先天宗师。临终前予以陛下,再三叮嘱,有此魔功可稳固超纲,再无人敢谋反作乱。”

“听着有些道理。”

周易知晓宗师实力,虽不能正面力敌万军,却能轻易奔袭千里取敌将首级。

“如果完整功法,自是如此。”

于肃冷声道:“张相早就算准陛下性格,给予的功法有巨大缺陷,遇上修行完整功法之人,一身功力尽数让人吞噬。”

周易诧异道:“张相能算到陛下铲除张家,怎么料定陛下以先天宗师为倚仗?”

“张相临终前,还留下一卷治国奏疏,上面九成九的内容确实是治国良策。”

于肃解释道:“陛下这些年按照奏疏,重启锦衣卫,扶持勋贵、宗族,皇位坐的极稳,自认为悟透了奏疏内容。”

周易啧啧道:“余下那一分是什么?”

“奏疏中反复提到,得先天宗师者得天下,唯先天宗师可肆意等等谏言。”

于肃说道:“陛下执政二十余年,对奏疏早已深信不疑,所以此番宫变,底气就是八位先天宗师,结果不言而喻。”

周易疑惑道:“张相就不怕陛下想别的法子?”

“无需陛下去想,老夫早有抽丝剥茧之法,张家定然无反抗之力!”

于肃指了指自己,旋即叹息道:“奈何陛下幼时倚仗中宗,中年倚仗张相,多有平庸愚钝的评价,所以一直想要证明自己。”

景隆帝或许知晓,通过于肃扳倒张家,才是更加稳妥的手段,然而他想要证明自己。

偏偏景隆帝证明的办法,是从张相奏疏中学来,输赢实则一开始就定下了!

“张相,实属……厉害!”

周易一时间不知怎么形容,老奸巨猾,老谋深算,诡计多端,等等词汇似乎不能尽数形容。

毕竟,景隆帝不辜负张家,太子顺顺利利登基,也就没有如今剧变。

文忠公之名,定能流传青史。

周易又问道:“这些年,百官勋贵日日夸赞陛下,怎么就轻易认了禅位、垂帘之举?”

于肃摇头道:“百官称颂陛下,只因为陛下符合他们所需,如今,新君更加适合!”

周易恍然,颇为可怜景隆帝。

百官需要他时,将景隆帝夸成上古圣君转世,如今不需要了,恨不得景隆帝早些投胎转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