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八百七十章 命里该着

国潮1980 第八百七十章 命里该着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07 20:47:07 来源:总裁文学

如果按常规来说,一项新产品的从开发到上市,从来就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从一个想法到最终的成品,中间还需要经历许多个步骤。

正常情况下,新产品开发的第一步,首先是原理的设计。

就拿拉杆旅行箱来说,在产生这样的灵感或启发之后,发明者得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模拟。

要先从力学的角度,来充分证实这种拉杆旅行箱,的确具有比市面上已知的所有产品具有更好的省力效果才行。

做好这一步,接下来,才能到把原理转化为设计图纸。

比如说,拉杆安装的位置和样式,是单只,还是双只?

拉杆要多少尺寸才符合人体工程学?

比方说,拉杆是安装在旅行箱短的一边,还是长的一边?又或者是侧边?

应当如何与旅行箱连接加以固定?

等这些问题确定下来后,还需要精确到箱体、拉杆的每一个零件的尺寸材质。

不但所有的结构细节最终都要落实到图纸上,而且除了图形之外,发明者还需要确定每一个零件的各方面性能。

拉杆要承担多大的压力,一个零件要满足多少次使用而不损坏?

这其中的过程里,随着设计图纸的不断改进,需要试制的模型那就海了去了。

总之,永远是不停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

如果几十次迭代的试验就能得到成形设计,去申请专利,那就算效率极高,速度极快的了。

就算经历上百次,上千次的迭代,也不新鲜。

所以说,一项发明从有了想法开始,往往会历时几月甚至几年,才能最终结束研发工作,得出一个相对完美的成形产品。

然后才能量产,正式推向市场。

历史上,真正的拉杆旅行箱发明者——美国飞行员Robert Plath,也是这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起初,Robert Plath有了灵感,只是为了自己方便,在一个普通的旅行箱上加了个简单的支架,进行了纯粹的功能性改进。

后来其他空乘人员,尤其是空姐们,看到他的小发明也觉得非常实用,就邀请Robert Plath也为她们制作行李箱,并且提出是否能改进一下外观。

于是从此,Robert Plath在飞行之余就做起了拉杆箱,先是卖给空乘人员,后来扩大到其他同事,甚至旅客。

从1987年到1989年,差不多花费了两年的时光,Robert Plath才因为自己小副业越来越火爆,逐渐意识到这个发明的真正价值。

他便辞掉了飞行员的工作,创办了以铁塔形状为商标,专门售卖拉杆行李箱的品牌Travelpro。这家公司也就是咱们共和国老百姓俗称的“美国铁塔”。

此后,伴随着拉杆旅行箱风靡全世界,很多电影中都出现了Travelpro拉杆行李箱的身影,Travelpro也自此成为了欧美商务人士钟爱的旅行箱品牌。

只是公司好开,产品研发迭代和专利的申请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实际上一直等到了1991年,Robert Plath才正式申请到手拉杆箱的专利。

那么可想而知,要说有谁能在个把月内就把拉杆旅行箱这项发明原理论证阶段完成。

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整体款式的科学设计,材料的选择认定,那真的已经算是神速了。

远在港城的曾宪梓就做出了这样的奇迹,并且他自己为此深以为傲。

说起来宁卫民还真是没猜错,敢情就在当初他拜托曾宪梓为其寻找拉杆旅行箱的时候,曾宪梓还真的因此受到了强烈的神经触动。

说实话,要不是宁卫民求着帮忙,曾宪梓压根就没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一种安装着轱辘,能让人轻松拉着走的旅行箱。

尽管他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也只是为宁卫民找到了一种美国新秀丽(Samsonite)公司生产的带牵引绳的旅行箱,而且售价还高达六百美元一只。

并不是像宁卫民所描述的样子,有个可伸缩拉杆。

可别忘了,他自己就是个经常带着行李箱四处跑的旅客,新秀丽的旅行箱好用不好用,他一目了然。

何况他的公司也是有皮革制品业务的,不久前又刚刚和皮尔卡顿公司达成了战略同盟。

如今他在港城箱包和皮具工厂的代工业务量正在急速扩大,正在考虑扩充生产线和开发一款拳头产品的问题。

他自然而然的就立刻意识到,这种能够省力的旅行箱可是大有可为啊。

太适合经常需要出差的旅客了。

尤其当下国际经济繁荣,跨境商务活动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这种旅行箱的需求绝不会少。

起码在亚洲,一定市场广阔。

因为东方人的身体素质不比西方人,对这种行李箱的渴求,当然也比西方人要大的多。

更别说他还大概估算了一下生产成本。

他发现如果做到和新秀丽公司相同的质地,在港城生产也就二百港元一只,在内地建厂的话成本会更低,一百元港币就足够了。

这样的东西,哪怕他花钱买专利,做出来卖三百美金一只也是暴利啊。

更别说宁卫民还无意中给他出了个更好的主意,大概率可以绕开新秀丽公司的专利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就是这样,曾宪梓表面未动声色,内心却欣喜若狂。

都没等宁卫民出国呢,他就派出专人去调查世界范围行李箱专利注册的情况。

结果最后更为惊喜地发现,世界范围内注册记录在案的,除了1970年,美国人Bernard D. Sadow申请了用一个软绳拖行的带轮子的皮箱的专利。

就是1982年新秀丽(Samsonite)公司在此基础上加宽了行李箱,并成功将把手上的牵引皮绳收纳在行李箱内,使行李箱的外观更加简洁的相关专利。

至于其他形式的,任何有关拖拽式滚动旅行箱的相关专利,就再没有了。

到了这一步,曾宪梓毫不怀疑自己运气绝佳,竟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商机。

他以为宁卫民可能是出差过程里,无意中看到有哪个外国人在使用那种拉杆旅行箱才提出来的。

但事实很可能那种拉杆旅行箱是外国人自己发明的,却没有申请相关专利。

于是雄心勃勃,打算自己马上研发拉杆旅行箱,把从宁卫民口中得到的天才想法变为实物。

为这个,他连大陆正蒸蒸日上的市场都顾不上了,草草安排的了一下,就火速赶回了港城。

然后把自己手下所有设计和制作箱包皮具的技术人才都招揽在一起,不计代价和成本的全力开始研发拉杆旅行箱,光研发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就调拨了二百万港币。

就这样,从8月初到了9月初,历时一个月,虽然钱如流水一样花了出去。

但在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拉杆旅行箱这个项目不但得到了数据和试验的证实,而且基础模型也建立起来了。

拉杆的骨架和连接方式基本确定,攻关方向开始集中在零件细节和外观,以及具体尺寸方面。

这个时候,不但曾宪梓自己心中欢喜无限,私下里这么跟自己的老婆说。

“等到我这个拉杆旅行箱专利到手。我们家就可以安枕无忧了。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可惜呀,托我买这种行李箱的那个年轻人没有这个福气喽。他聪明是聪明,可没想到利用这个主意来搞开发,偏偏要跑到东京开餐厅。结果错失良机,我想到了,当然能挣大钱了。我今天才发现自己的命真的好,这就是该我发达啊。”

甚至就连参与这个项目研发的技术人员们也很兴奋,主动加班加点赶进度。

这些人无不认为公司找到了千载难逢的拳头产品,未来一定能凭借这款旅行箱在世界舞台上闪亮登场,让金利来真正成为世界名牌。

甚至很有可能打败凭着牵引绳旅行箱赚钱的新秀丽公司,独霸旅行箱的主流市场。

到时候,为人厚道的老板一定会予以重赏,大家的前程更是一片光明啊。

但偏偏就在港城这边所有人都在用灵魂高歌“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的时候,9月10日上午,一份来自东京的传真,把他们一下子就从美梦中惊醒过来。

“老板老板,不好意思,打扰到你。可东京有人发来一份传真啊。上面居然是我们的拉杆旅行箱的图纸哎?!”

秘书面带慌张的敲开了曾宪梓办公室的门,然后当面把一份传真放在了曾宪梓的办公桌上。

房间里,正在和两个技术负责人,头碰头看着图纸,共同讨论拉杆旅行箱的曾宪梓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默默的拿起那张传真看了起来,良久无语。

最终一声叹息,把传真又放下了,垂头丧气发布了最新命令。

“你们去把拉杆旅行箱的项目停下吧,不用赶工了……”

而那两个技术人员听见秘书的话,早就心慌意乱,在旁边等的火急火燎了。

一听这话,差点没原地蹦起来。

他们登时不顾尊卑,一起上手把传真抢到手里,脑袋挨着脑袋看了起来。

结果就一眼看到纸张的内容,全傻了。

因为那是宁卫民从东京发来的传真,上面是他申请专利的大概外观和尺寸图纸。

这封传真的目的有三。

一是宁卫民告知曾宪梓,自己已经在日本递交专利申请了拉杆旅行箱的专利。

二就是宁卫民还想请曾宪梓帮忙在港城和英国办理跨境注册。

正式的相关资料,他随后会用国际邮件的方式邮寄过来。

三是顺便给曾宪梓提议,他应该下决心在内地建厂了。

不妨考虑一下相关成本和选址问题,以便进一步就具体合作条件进行洽谈。

说白了,这就是摆明了给曾宪梓发通告了。

告诉他,拉杆旅行箱老子已经研发成功。

如果想挣这份钱,就好好准备着把好处交过来吧。

“老板,这封传真是谁发来的?他怎么会和我们一样在研发这个产品?而且已经成型了?”

“曾生啊,你快想想办法呀,我们可不能束手待毙呀!这个家伙居然动作这么快?这可怎么是好?”

两个技术负责人全慌神了,惊恐莫名下,忍不住一起喊叫起来。

他们的情绪其实很正常,谁愿意自己一月的努力白费啊?

然而曾宪梓虽然也是欲哭无泪,但他毕竟是个白手起家的老板,却拥有能够准确判断形势的理智和学识。

“没用了。当今的世界是**律的。我也没有办法的。如果人家抢先注册了专利,那么你再用就是侵权。谁让咱们没有早点研发出来,抢先一步去注册专利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等等,老板,你再好好看一看啊。发传真的人好像只是提交了申请,不是已经完成手续了呀我。那我们还有机会的呀……”一个技术负责人犹不甘心的提醒。

然而曾宪梓再叹一口气。

“是你没搞懂。是的,专利的批准没有那么快,专利获批的时间是需要一两年的。但根据《巴黎公约》,只要各国的专利机构接受了专利申请,这项技术就算是得到保护了。你再去递交,哪怕你能证明你是真正的发明人也没用,还是会被驳回的……”

“还有这样的事情?这不是等于我们的孩子被别人光明正大的偷走了吗!”另一个技术人员更不甘心,非常愤怒地喊,“老板,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哪怕我们在越南、老挝、文莱,注册也行啊。东南亚,总会有些国家没加入那什么公约的吧?咱们之前的这些投入,总不能白白浪费掉啊……”

然而他却没想到,这一番话反倒让曾宪梓有点尴尬脸红。

“这个……这个,话不能这么说。‘偷’就太难听了。我也不瞒你们了,说实话,这个主意,其实是对方先提出来的。我是误会他无力开发,才自己试着搞一搞的。原本打算,搞出来也是要给他一笔钱的。那现在,既然人家先搞出来了。我们除了认账还能怎么样呢?这确实是人家的本事,技高一筹。”

眼瞅着两个技术负责人闻言,都变得呆若木鸡,不敢置信。

曾宪梓有点不好意思的咳嗽了一下,又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继续解释。

“至于你说那些没加入公约的国家,从理论上讲,我们确实是可以这么去做。可以去注册。可做了得不偿失啊。第一,没加入公约的国家,经济体量都太小了。即便我们能够生产,甚至独霸市场,也赚不了几个钱。”

“第二,我们华人做事是要讲情面的嘛,有些时候,人情比法律还重要。我真这么做了,就等于和对方撕破了脸。原有的合作基础会动摇,日后的合作也不会再有了,就是同行也会认为我人品有问题。值得吗?”

“何况反过来再看一看,对方第一时间就联系我。这是摆明了要跟我合作的嘛。人家也是讲交情的,这是希望有钱一起赚的嘛。到时候一定不会提出太苛刻的要求的。反倒是提醒了我们现在马上叫停,还为我们节省了资金呢。这也是件好事嘛。”

“这样吧,等对方的资料邮寄到,咱们再好好研究一下,会不会有什么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你们也不要担心自己百忙一场。我知道最近大家很辛苦,我会包个大红包给大家。你们替我安抚一下大家。”

跟着曾宪梓就果断的吩咐秘书,“安妮啊,你去马上回复东京的宁生,说他的要求,我都答应了,会全部照办。并且预祝他尽快成功取得专利。期待与他进一步合作,大家一起发财。还有,告诉他不要客气,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请随时联系我们。”

就这样,几个下属面面相觑了一番后,都满怀着对曾宪梓的崇敬,走出了办公室。

在他们的心里,自己的老板实在是有风度。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尤其是放得下,想得开,心胸太广阔了,也太善良了。

然而,事实上,他们的想法也只对了一半。

因为就在办公室的大门关上的一刹那,曾宪梓甚至来不及给自己倒一杯白水。

就开始手忙脚乱,从抽屉里拿出降压药,就着杯子里的咖啡吞了下去。

闭着眼睛靠在宽厚的皮质座椅上好一会儿,才自怨自艾的猛力一拍椅子扶手。

“这才叫命里该着啊。我原以为聪明人也会糊涂一时,想要贪天之功。看来这个糊涂虫还是我自己啊。这个贪念,真是动得无谓,咳咳……算是花钱买个教训吧!”

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国潮1980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