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八百零四章 三老板

国潮1980 第八百零四章 三老板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8-02 17:28:50 来源:大家读

实话实说,这百分之五的股份虽然看着不多,但含金量可是实打实的。

皮尔卡顿和宋华桂对宁卫民可没耍花招。

他们绝不是像民国时期专营汽车的美国华懋洋行那样,为欺骗华夏买办,只给虚头股权。

既看不了账目,无法充任董事,更没有任何凭据,只到时候拿红利而已。

尤其按如今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的业绩来估算,这百分之五的股权,经济价值更是不菲。

要知道,这一年下来,恐怕光京城一地的零售毛利就在一千五百万以上。

这还是按公司没正式提价之前的营收数据来算的。

要再加上京城工厂代工出口的大宗外贸业务和全国新开辟的沪海和花城的市场,怕三千万也有的。

这样算下来,一百万的股本一年就能给宁卫民带来一百五十万的利润啊。

放高利贷都没这么赚啊。

关键是沪海和花城的市场还具有很大成长性,未来两地的专营店系统性铺开,很可能会追上京城的销售额。

所以这样的股权激励,绝对是两位大老板为了留住宁卫民这个人才,以最大诚意给出的奖赏了。

要按理说,宁卫民绝对应该感恩戴德,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才对。

因为除了这份巨大的经济收益可期,这份荣誉和认可更加重要。

想想看,在这样一个最早进入大陆市场,在官方民间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知名跨国公司里,短短几年内,他打工居然打成股东,谁能说不是一种职场奇迹呢?

这足够为今后所有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们树立起一个事业上值得效彷的标杆了。

也足以成为一种令宁卫民自己慰藉平生的事业成就了。

相比较下,恐怕日后那头上嘴里喊着“我不是在为别人打工,是为自己打工”的唐骏,都不敢再承认自己是什么“打工皇帝”了。

但最重要的是,股东和打工仔完全是不一样的。

皮尔卡顿公司的股东身份还能提升宁卫民社交层次,让他真正登堂入室。

只要手里有了公司的股权,宁卫民对于皮尔卡顿公司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人,自然就具有了和官场中的大人物打交道的资格。

怕就是日后霍司长再想动他,也得考虑考虑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了。

不夸张的说,这绝对是属于能够让一个人化蛇成龙,一飞冲天的重大机遇。

足够让全公司的人对宁卫民羡慕嫉妒恨,或者是把他当成偶像崇拜的。

可问题是,这份股权除了会把宁卫民那一百万法郎的专利补偿吸干之外,还另有一个附加条件呢。

那就是皮尔卡顿也希望宁卫民能改变原定计划,放弃“不务正业”,去东京办坛宫分店。

而是留在京城安心帮助宋华桂经营华夏皮尔卡顿公司,专心于服装主业的开拓。

这可是满心惦记着“跨海征东”的宁卫民万万无法接受的。

于是权衡利弊之下,他也只能在熊掌和鱼之间做出了取舍,对此敬谢不敏了。

而这样的选择令平生见多识广的大师也懵了。

为此,皮尔卡顿先生头一次变得沉默不语。

倒不是因为感到伤了面子,是因为在他看来,宁卫民不会是拎不清利害关系的人。

怎么也不可能为了去东京开个小小的餐厅,就放弃成为公司合伙人的机会。

这只能说明宁卫民,压根就没打算在“PC”公司长干。

或许一直在等五年合约期满,另有打算。

大师的骨子里并非全然以利益为上的商人,也是个以发现人才,提携人才为荣的艺术家。

自然是不好强人所难,再不舍也只能成全。

然而宋华桂却不相信宁卫民有了这样的心思,私下里专门找宁卫民谈了一次。

开诚布公的问他对未来到底怎么规划打算的,是不是五年期满后一定要离开公司。

这让宁卫民简直哭笑不得。

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

他太自我了,忙起来完全疏忽了旁人的看法,才导致这样一个原本不该发生的误会。

如今还没人能看到日本的泡沫时代一触即发,更不会了解这泡沫会吹得多么梦幻。

自然也就没有人会理解他的动机和用意,这对任何人都一样,难怪大师会这么想。

不过他也是嘴甜会哄人的主儿,赶紧对宋华桂表露了一番诚恳至极的心愿。

“大姐,我真的没有这样的心思,更别提这样的打算了。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有任何一个老板能像皮尔卡顿先生和您这样,对我这样的信任,这样的提携。那我为什么要离开呢?咱们皮尔卡顿公司是国内最棒的公司了。能遇到你们是我最大的运气,我恐怕永远都需要你们的支持。”

“说到我拒绝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我手里的钱原本是打算全用在日本的,我真的没办法放弃去日本开坛宫分店的计划。这件事儿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那不但意味着我能亲眼看看和我们文化最近似的发达国家是个什么样子的,能近距离观察他们商业运营的优点,及时把流行信息反馈回来。更意味着我们终于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的第一步,意味着我们迈出了把华夏文化对海外输出的第一步。”

“大姐,这件事皮尔卡顿先生或许不会理解我,他毕竟是外国人嘛,无论法国还是意大利,多年来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早已经占据了世界文化高点。而且皮尔卡顿先生在日本建立了分公司。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没有这方面的迫切要求。可对咱们来说就不一样了,您应该是最懂我的呀。您不是常说,第一步要把欧洲文化带进国内,第二步,就要把我们华夏的文化也带到欧洲去吗?您不是说,我们历朝历代的服装也很美,一点也不逊色于西方吗?我认为在这一观点上,尽管您的愿望更纯粹,更高尚。我更市侩,更功利。可我们俩仍然是不谋而合。”

“实话实说,在我看来,任何商品要想买出高价,都必须在理性的功能性价值上,再开发出感性的附加价值才行。否则就只能沦为廉价商品。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品牌意义。那么借用文化手段无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美食也是一种文化,就像皮尔卡顿先生在我们京城开办马克西姆的做法。而这方面,我们华夏底蕴也同样很雄厚,是最有希望占据胜算的。”

“想想吧,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那是经历了五千年磨砺的,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相比吗?凭什么不能风靡世界呢?所以我现在期待的,就是能用宫廷菜先在日本打下一块小小的美食阵地,获得海外顾客的认可。然后再借此当做桥头堡,根据情况,把我们其他蕴含艺术和文化属性的产品推广出去。包括我们具有民族属性和历史文化属性的服装。”

“所以大姐,请您务必体谅我的苦衷,也请您帮我跟大老板好好解释一下。我不是不想留在国内辅助您,也不是不想专注于公司主业。可问题是,我们公司的产品让国人买账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代表了前卫时尚的高端品味,具有引导国际潮流的能力啊。如果我们只甘心于闭门造车,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了。也会逐渐在国人心里失去这个品牌定位的。因为从长远看,未来国内的服装市场一样少不了竞争,而且终将会迎来国有品牌,民族服装绽放光彩的一天。难道您不想始终做个市场的引领者?不想拥有服装款式的自我创新,主动出击的能力吗?”

“我甚至不怕跟您表达一下我事业上的野心。在我看来,不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未来将迎来全面复苏。基于国内庞大的市场和逐渐放开的经济政策,我们华夏公司未来的发展动力也十足。不出十年,沾国家的光,我们公司的的业务体量绝对是亚洲最大的,很可能会超出日本分公司几倍,十几倍。这样的话,难道我们不该提前布局海外吗?您就愿意永远把业务边际限于国内?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华夏总公司,扩大到亚洲总公司呢?日本公司为什么不能成为我们的从属公司?这也利于皮尔卡顿先生对他的商业帝国进行统治啊。为实现这一点,我甘心做个马前卒。”

这一番话彻底打动了宋华桂。

因为宋华桂是学美术的出身,她也兼具皮尔卡顿身上的艺术家特质。

在和丈夫万曼曾经共同研究壁挂艺术的时候,她就发现了华夏历朝历代华服的独特美感。

就像宁卫民所说的,她一直在寻找在世界舞台,展现华夏民族服饰之美的契机。

所以这一次,得知皮尔卡顿要选拔华夏模特,并且介绍她们登上世界舞台,她比模特本身还激动,认为距离自己实现理想迈进了一大步。

更何况宁卫民还给她描述了,如何扩大华夏公司规模和她个人权势的有效方法。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她都应该支持宁卫民,更别说还为宁卫民“默默付出”,为实现理想“牺牲个人利益”的行为所感动了。

所以当她作为中间人,为皮尔卡顿详细解释了一番宁卫民的想法后。

这件事得到了相对比较完满的解决方式。

尽管宁卫民获得的股权比例大缩水,从百分之五降到了百分之一。

但他除了可以照常进行东渡计划,获得公司的全力支持,也无需为此付出一分钱。

这是皮尔卡顿从个人股份里作为奖励赠送给他的。

说白了,每年能白捞三十万,多了一份铁杆儿庄稼。

而这对于皮尔卡顿公司的内部团结和宁卫民的个人声誉显然也有好处。

既不至于为宁卫民招来过多的眼红和嫉妒,也让他凭借股东的身份获得了应有的荣誉和身份的提升。

甚至还对公司高管们的工作态度有了促进效果。

试问,看到老板居然会分股份给员工,又有谁不想成为第二个宁卫民吗?

于是,宁卫民就此成了皮尔卡顿公司全体职工眼里红的发亮的“三老板”,参与三人小会也有了正当名分。

而公司高管们也对他越发友好,普通员工更加的顺从听话。

不但沙经理他们对宁卫民越发惟命是从,邹国栋也从沪海打来电话祝贺。

这小子越发活得自在得意。

心里不禁由衷的感慨,从此咱也是有砂锅的人了。谁都别招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