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七百六十章 奇迹

国潮1980 第七百六十章 奇迹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18 23:19: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提不提工资,分不分房子,称不称先生,皆无所谓,我心无所求。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矣,士为知己者死嘛。可惜者, 于无言中,拒你于五服之外,让你隐隐约约感觉到,但不便说,让你影影绰绰意识到,但苦于言传……”

这个除夕,知识份子阶层过得其实并不如意。

譬如蓝岚的父亲蓝教授,就在家里止不住的大发牢骚。

不为别的, 主要是因为知识越来越不值钱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同时也是广泛流传的话题。

今年的年初,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就让知识份子们万分悲凉。

京郊有一个村支书,居然对一个工作二十年的教师说,“你是知识分子,每月工资58元,可你的婆娘小学文化水平成了养鸡专业户,半年挣3800元,合着你这个教师干的没什么意思呵!”

这则消息,不但引发了上万人的大讨论,也由此社会上开始流传一句话——“手术刀不如杀猪刀,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就连大城市的情景也不容乐观,据统计, 这一年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239 元。

而知识分子最多的科技文卫部门只有1182 元, 比最高部门低374 元。

尤其是在国家几次三番为国企和服务行业的收入松绑之后, 知识分子工资增长明显低于其它阶层。

所以如今在一些年轻人眼里, 考上宾馆服务生岗位,都远比考上大学更荣耀。

别的不说,京城人如今就以自己孩子成为坛宫饭庄,或者是马克西姆餐厅的职工为荣。

因为这两处的职工收入,哪怕比起京城饭店、长城饭店、建国饭店,这样真正的涉外酒店还要高呢。

几乎是毕业大学生收入的好几倍。

这种收入上的实际差距,就更让这种现象成为一种共识,烧得知识分子们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何况蓝教授是谁啊?

他不担是搞古建的专家,而且也知道宁卫民是打哪儿块石头里蹦出来的。

他打一开始就反对,宁卫民占据天坛公园的古建,用于商业用途。

于是谈及坛宫饭庄,也就越发没个好气儿,认为宁卫民是无耻之徒,是低价贱卖民族文化、唯利是图的小人。

然而他的子女们,却与他的意见大相径庭。

像蓝岚就极为反感父亲偏激的看法,以致于中午饭草草吃过,就躲进了房间。

而她的哥哥蓝峥也尾随进来, 宽慰妹妹。

“怎么了?咱爸的话就让你那么反感啊?”

“爸也太偏激了,就只看到不利因素的一面。可实际上, 老百姓的看法可不是这样。在民众的心中, 改革的最大获利者就是知识分子。平冤案,定职称,评先进,发奖状,入党,什么都以知识份子为先,升官的也不少。而且二十年来丑化知识分子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

“可你也得承认,知识分子的生活窘况仍然是大量存在的吧?住房困难,两地分居,经济收入少,这都是实实在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你没看报社上的调查结果吗?说因为这些事而影响科研工作的知识份子有51%。在全国知识分子中,较合理发挥作用的仅占20 至30%,未尽其才的占50%以上。”

“难得这些困难不是人人都需要面对吗?除了知识份子,其他阶层就能幸免了?我觉着知识份子们只关注自己阶层的不幸,未免有些矫情。难怪现在老百姓都说,‘知识分子翘尾巴了’、‘九路军压倒了八路军’……”

“好好好,我说不过你。谁让你是你们系的大才女呢。可我还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你躲进来,到底是因为单纯不满爸爸的言论,还是因为爸爸看不惯那个姓宁的?”

“你怎么又来了,无聊不无聊?我和宁卫民早就没联系了,可我也不能昧着良心就赞成爸爸的偏见吧?难道人家修复了古建不是事实?人家把坛宫饭庄搞得有声有色不是事实?人家赚了外汇难道不是支持国家建设?我就不明白了,人家替天坛公园解决了过去没法解决的问题,怎么就成罪过了?爸爸这样,和那些老气横秋的官僚主义有什么区别?”

“哎,这你就过分了啊。子不言父过,你这大学不能白念了吧。得得,也赖我多事儿,我就不该再提他。不过,我还是得老生常谈一句,赶紧找个男朋友吧。千万别耽搁自己,姑娘家可不比小伙子,等不起……”

“去你的吧,我的事儿不用你操心。校内校外,好几个人追我呢,我发愁得倒是该选谁。反倒是你,就会傻等,你单恋玥玥姐都多少年了,还不够让我替你着急的……”

“哎,你这个小东西,居然冒充感情专家,教训起你哥哥来了?你那点感情经历还跟我卖弄,我那是傻等吗?我那是单恋吗?我那叫爱的深切,爱的仔细,才不愿意贸然行事……”

“呕……”蓝岚故意夸张,做出一副呕吐状,气得蓝峥都想揪她小辫儿了。

然而蓝岚随后的一句话,却像明灯一样点亮了蓝峥的心田。

“哥,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你这么拖下去才不是事儿呢。我觉得你作为男人,应该主动点儿了,就比如现在,你就应该赶紧去玥玥姐家看看。别忘了,玥玥姐的父亲去年11月份已经离休了,不是有那么句话嘛,人一走茶就凉,现在肯定是玥玥姐最需要关心和温暖的时候……”

“你你你……”

蓝峥指着蓝岚,眼珠子瞪得溜圆,随后一拍巴掌,举起了大拇指来。

“太棒了你!”

跟着,如同一股小旋风一样从蓝岚的屋里消失了。

而蓝岚望着蓝峥的背影,小大人儿一样摇了摇头。

然后蜷在床上用两只手托起了腮帮子。

望着窗外大朵大朵的雪花,又想起了自己的心事。

我到底该选谁好呢?

同校的周骁,身上有他的傲骨,模样也像他,可就是性格冲动,思想幼稚。

外校的张文中容貌一般,可偏偏又有他的随和,像他一样无所不知。

还有好朋友的哥哥,开解、关心自己样子就像他当初一样……

哎呀,怎么就没有完全和他一模一样的人呢?哪怕是百分之八十近似也好啊。

这真是太让人苦恼了……

不管蓝教授家父女两代人的意见是如何相悖,总有一点是他们都无法否认的。

那就是这年代的知识份子,他们的工作并不能仅仅用微薄的工资来衡量。

这其中还包含了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

尤其是中年知识份子,“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积劳成疾”的苦行僧形象,那是相当的深入民心,也是符合事实的。

就如同远在pds市宝丰县做调研的陶瓷史专家叶赫民。

这一天,他就在清凉寺村的一户村民偏房的炕上,独自苦忍森森寒气。

只捧着一碗热水,嚼着两个水煮土豆,用煤油灯看着资料,这么苦挨着过年。

就这副清寒的样子,就连他寄宿人家的老乡都看不过去了。

男主人特意给端去了一大盘刚出锅的炖猪肉,送来一瓶散打的白酒。

“叶专家啊,来来,大过年的,恁就别啃那山药蛋了。快趁热叨啊,这是俺们家早上刚杀的猪。”

“哎哟,谢谢谢谢,老乡,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是啥话啊?有啥麻烦的。恁住俺家又不白住,还给俺钱呢。不过俺倒是不明白,跟恁来的人都走了,咋就恁一人留下来?恁咋不回京城过年?家里……家里不会就恁一个人吧?”

“不是不是,我也有老婆孩子,兄弟姐妹。可要是回去,过几天不是还得回来嘛。这一去一回不但折腾,还得买两回火车票。我们这经费紧张啊,钱都得用在刀刃上。别人我不能拦着人家回去过年,但我自己总可以省一点啊……”

“啊?恁这么大一专家,还是在大学里教大学生的。这也太苦自己了。恁要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收房钱了……”

“老乡,误会,误会了。我可没有那个意思。你们这儿连电都没通呢,你天天还能给我两个灌满油的煤油灯用,我真的不知怎么感激你呢。房钱必须收,必须收!哎呀,你是厚道人,可真不用为我难过,我省钱,那是我自愿的事。其实我一点都不苦,只要我能找着想找的东西,怎么都是值得的……”

正说着呢,外面就传来了“轰隆”一声垮塌的声音。

跟着院儿里的狗和女主人就先后叫嚷了起来。

敢情是雪下的太大了,主人家挖的地窖受不了积雪,塌了。

这下男主人和叶赫民全在屋里待不住了,都拿起镐头锄头,赶过去刨哧。

没辙啊,这一家人的过年物资,差不多全在里面呢。

要不赶紧不挖出来,别说过年了,正常吃饭都成问题。

可要说这世上的事儿就是这么绝,或许是“诚心所致,金石为开”,或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叶赫民终于感动了老天爷吧。

反正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刨了有一个小时,叶赫民竟然看到大土坑里露出一只笔洗来!

一看这土里的东西,他就不由得吃了一惊。

乍一看,这件笔洗颜色发黄,品质不佳。

可懂行的人知道,这是在土里埋藏太久、被土色沁染的结果。

没别的,他赶紧跑回自己的屋里,拿出头几年,他在清凉寺附近发现的那块天青釉瓷片。

这一比对可了不得,答案立刻明了。

这个笔洗的釉色原本就是天青釉,和汝窑传世品一模一样!

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喜出望外下,叶赫民也豁然开朗!

他忍不住手舞足蹈,大叫大笑起来。

“应该是找着了,应该是找着了!”

这直接把屋主一家给看懵了,狗更是狂吠不止。

不为别的,事实果然如叶赫民怀疑的一样,清凉寺附近很可能就是汝窑遗址真正所在地。

如果说一个瓷片是偶然,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器就不大可能再是偶然了。

宝丰县位于汝州市以南,北宋时属于汝州地界。

原来汝窑真的不在汝州首府啊!

就像国家科技大学不在首都一样!

这或许就是揭开这个历史谜团的答案!

仰望苍天,叶赫民兴奋的把这个笔洗紧抱在怀里,眼里竟然有了泪。

此时此刻,他身上再无半点寒意。

这三个月在清凉寺吃的苦,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