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屠龙宝刀

国潮1980 第四百九十六章 屠龙宝刀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18 23:19: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什么叫好人中的好人?

那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的人。

什么人才是真心想帮你的人?

那就是主动扶你上马,还要再送你一程的人。

“张大勺”就是这样的人,别看性情乖张,可那是对他看不上眼的人。

真要对了脾气,他答应的事儿,绝对给你能办得滴水不漏。

就这老爷子,不但给了宁卫民两样独门的赚钱法宝,把什么才是真正的宫廷菜给他全讲明白了,独具特色的宫廷菜单也给他鼓捣出来了。

最后,甚至还不惜搭上自己的人情面子,把能做这些菜的人,会做这些菜的人给宁卫民找着了。

老爷子介绍给宁卫民的厨师一共是三位。

头一位就是他在“北极熊”的同事,职工大食堂拿一级工资的正职炊事长,五十来岁的庞增泰庞师傅。

别看这位庞师傅出身是“口子厨”,师承“榄杆市口子孟”。

五七年公私合营后转业的正式工作又是干大食堂的,可他并非只会做应付红白喜事的粗糙菜。

就因为和“张大勺”有旧交,当初又是他引荐“张大勺”进的“北极熊”。

这么多年下来,他通过日常工作和讨教,早已经从“张大勺”那儿学到了不少活儿。

其中就有适合正式宴席的宫廷猪肉大菜。

再加上他为大伙儿谋福利,近年来一直带着手下众多厨师在外接“跑大棚”的活儿挣外快。

那么无论从经验上,还是人手调配上看,宁卫民找他相助都是再稳妥不过的了。

说白了,庞师傅的人手充裕,掌握的业务很全面,全是立刻能提枪上马打实战的伙头军,绝对出不了篓子。

而且有了他们的参与,还能非常有效的防止从仿膳和听鹂馆派来的那些厨师一门独大。

杜绝厨师架空宁卫民,不给他好好耍活的情况。

尤其再考虑到日后北神厨修缮好之后,宁卫民打算按冷庄子的方式运营。

他们之间也就有了更为长期的,广泛合作空间。

那么对宁卫民而言,能有这位帮衬,还真是怎么着都合适。

反过来对于庞师傅来说也一样的大好事。

还别说宁卫民为了成全“张大勺”的面子,在钱上出手大方得很。

主动提出每次八个人一天忙两顿饭,能给他一百块钱,远比跑大棚实惠得多。

就说真给的少点,甚至比跑大棚挣得还低一些,那他也乐意得很啊。

因为替宁卫民耍活儿,那可是在室内厨房。

环境好,家什齐,不用砌灶和提前准备,比临时搭建的土灶大棚耍大勺,可省事舒服多了。

而且最关键的就是不再只有周末才有外快挣了。

几乎天天都能有进账,这就让他手下的兄弟们雨露均沾,更多的人得着更多的实惠。

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因为狼多肉少,他带谁不带谁的,惹得内部小矛盾不断了。

所以说,无论对宁卫民还是庞师傅来讲,“张大勺”把他们拉合在一起,都是一件相得益彰的好事。

这个中间人当的,绝对没挑了。

至于“张大勺”介绍给宁卫民的第二位,是在清真馆子“又一顺”上班,清真烤鸭创始人“鸭胡”胡宝珍唯一的亲传弟子艾师傅。

说起这清真烤鸭和普通烤鸭的区别,其实还是挺大的。

一,那就是清真烤鸭的鸭子大,滋味足。

清真烤鸭选用的是标准的一百二十天出栏的“京城白鸭”。每只鸭胚足足有三斤多。

片出的肉得有三大盘,至少一斤半。

肉是瘦点,没那么嫩,可有鸭味儿。

二,清真烤法独特的绝招,是鸭子讲究先要去淋巴结(即肉枣)的。

并且还得在鸭肚子里封上特殊香料,如此烤出来的鸭子才能半点不腥。

清真嘛,就得干净。

三,清真烤鸭非常守传统规矩。

烤制是按传统办法在烤制前把鸭坯吹了气,这为的是使脂肪泡沫化,让皮肉分离。

如此入炉烤十五分钟左右,油就从毛眼往外冒,相当于自炸,这样才能保证酥脆。

另外吃的时候,也先把鸭脯上的皮片下来,给每位客人一片,尝一下。

因为它很酥脆,必须趁热吃,否则凉了,油就出来了。

而且“清真烤鸭”的荷叶饼也是现烙的,虽然不能透过它看报纸,可是绵软。

用这样的饼卷,才能吃出烤鸭的脆劲儿来。

总之,必不可少的工序环节,清真烤鸭绝对不凑合。

甚至在用枣木烧烤的时候,唯恐香味不够,还要扔进去饱满的红干枣助燃。

可以说在细节和口味上,清真烤鸭比起“便宜坊”和“聚德全”有着更为精致的追求。

所以也只有这样青出于蓝的烤鸭技术,才配得上宫廷大菜应有的档次和排场。

否则,“张大勺”何苦专程推荐给宁卫民呢?

那不如就让他直接通过区里请调“便宜坊”的烤鸭师傅省心。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位艾师傅也是冲着“张大勺”的人情面子,才会答应干个半年,给宁卫民教出两个烤鸭过关的人手的。

要知道,这位艾师傅可是即将在八月份退休,已经接着了联合国组织出具的出国邀请函了。

如果愿意,人家办好退休手续,大可以直接出国去挣美金去。

根本没任何必要跟宁卫民打什么连连。

那不用说啊,就冲真格,宁卫民也不可能给少了啊。

再怎么样,酬劳上也得表示出诚意来,于是开口就是每月五百块。

没想到艾师傅脾气和“张大勺”一样,这老头一样认死理儿,不把钱当事儿。

说什么也不肯接受,还说拿这么多,那就不是过人情了,而是变成金钱交易的雇请了。

如果帮忙的性质变了,那他可就不去了。

所以在“张大勺”的说合下,最终才商定了二百块每月的价钱。

不过因为年岁大了,艾师傅对休息的时间要求多一点。

宁卫民对此很体谅,便答应周末之外,老师傅可干一天休一天。

如此,此事便彻底敲定,再无争议。

说到最后一位请来的厨师,比前两位的来头更大。

因为那是京城餐饮届赫赫有名的女大厨常静。

作为京城唯一荣获了“全国十佳厨师”称号的女大厨,这位今年已经年过六十的老太太,根本就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传奇。

宁卫民只是粗略了解一下,就感到惊诧不已。

十二岁的时候,常静为生计进入勤行,根本就没有正式拜师学艺的资格,只被安排去做一些切菜、洗、刷之类的杂活。

结果靠着厨房里悄悄观察各位大师傅们做菜的方法,下班以后再自己买些原料、调料,在家里孜孜不倦地练习。

渐渐地,居然靠这么偷师,她已经能把菜做得不错了。

甚至还能加入自己的想法,换出些新花样来。

共和国建立后,常静干脆几个没有工作的妇女合伙开设了康乐餐馆,主要由自己“掌勺”。当时,康乐餐馆门面很小,只有三张桌子。

可是凭着自己创制的“桃花泛”、“翡翠羹”等“八大名菜”,常静硬是打出了名声,让康乐成为了京城闻名的“三桌饭店”。

甚至还因为菜色的出色,被国内外多家著名媒体发表文章盛赞,而闻名海外。

继而做大做强,没几年就让康乐扩大发展,成为京城知名的特色餐厅。

从“偷师”的小杂工,到名闻遐迩的女名厨,这样自尊、自强、自立的人生,本身就值得让人尊敬。

更别说这位老太太今年上半年刚刚赴日,捧回了烹饪大赛的金奖。

说实话,能请到这样的人物相助,宁卫民连想都不敢想。

这可是真正走向国际的名厨啊。

更何况人家在康乐餐厅都已经不掌勺了,早被返聘成了技术部经理,就负责专职培养厨师骨干了。

人家又凭什么给他掌勺?他有何德何能啊?

结果没想到,又是“张大勺”的一句话,常静大厨居然连推辞都没有,就一口答应来。

说等饭庄开业后,会替宁卫民撑起花果菜来,并且把桃花泛和翡翠羹相授。

而且报酬上,同样让他亏心的很。

因为尽管这位常静大厨只能过来帮忙三个月,而且每天也只能帮忙操持一餐。

可对比二百元一月的价钱,那可太划算了。

而这就是人家肯接受的限度。

告诉他的还是如同艾师傅一样的话,帮他不是为了挣钱。

如果再往高了给,人家就不来了。

没辙,宁卫民不是傻蛋,他明白这一切实惠和好处都是“张大勺”带给他的。

所以归根结底,他要想还人情,还是在“张大勺”的身上动脑筋才行。

可问题是,这老爷子脾气既撅,又看似什么都不缺。他又该怎么还呢?

而且最蹊跷的是,这老爷子以一个食堂炊事员的身份,为什么在勤行里能有这么大的面子?

这越发透着神秘感和不一般啦!

就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谱儿,比周星驰演得食神可牛多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老爷子每天手拿的不是菜刀,而是屠龙宝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