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四百一十二章 驭人之术

国潮1980 第四百一十二章 驭人之术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18 23:19: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眼瞅宁卫民又要开口争辩,康术德眼一瞪,阻止了他。

“你先让我把话说完了。我知道,你又想拿我来说事,或者是提那些做学问的名人,搞艺术的名家。什么陈景润、钱学森啊,什么齐白石、徐悲鸿啊,想用他们这些人举例是不是?”

“我承认,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的本事都是好的,少了谁也不行。要往大了说,有些知识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相当大,能够强国富民。往小了说,世上几乎的每门学科知识或行业技术,都能成就自我,让人养家糊口。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可是啊,你同时也得明白一点,贡献大并不代表得到的收益就多。社会分配的方式可不按这个来的。有本事的人,终身不得志,饿死的多了。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千百年下来,这个规律从来没有变过。什么是劳心者?那就是贵族。”

“在这儿,咱们必须得说清楚了,劳心者和脑力劳动者完全是两回事。脑力劳动也是劳力。劳心仅仅指驭人之术。也就是一个行业里专门管人的人。如此一来,如果从利益分配上看,哪怕是社会精英,国家栋梁,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也会有层次高低的区别。大致可分为清贵、富贵和权贵。”

“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个人把一般意义上的学问研究到了一定水平。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艺术。获取名声和别人的尊重是可能的,但获取财富和其他资源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叫清贵。也就是知识份子的处境。”

“如果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别人不知道的赚钱门路,掌握了别人难及的商业窍门,或者懂得怎么制造出独家经营的好产品来。那么他很快就会赚到金山银海,当个暴发户也不是很难。这叫富贵。这种人里面大多数是商人,有时候也有可能是一个顶好的手艺人。”

“但如果就凭这点本事,还想得到更多,却不可能了。天下间能同时拥有权势、财富和名望的只有一种人,就是权贵。而且无论清贵还是富贵,最大的问题在于基础不稳定,得到的很容易失去,不可传代。在安全性上,也是永远无法权贵阶层相比的。”

“说到这里,我还要指出一点的是,我口中的权贵阶层并不是指掌握权力的人,而是指所有善于掌控人心,懂得运用权术之道的人。政与商向来就有共通之处。所以这个阶层并不仅仅限于官员。还包括那些历史上曾经生意遍及天下,财力资本、人脉资源特别雄厚的大商家。”

“这些人共同点在于,都是精通人性,善于笼络人心,能让旁人效死力以成就自我的人。而他们的本事,往往也可以传代。很大程度上,甚至不怕一时遭遇不测,极具翻身的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也很简单,一般意义上的学问和知识很容易过时,也容易失效。专业技术一旦被别人超越,赚钱的门道一旦被别人效仿,往往就不吃香了,而且多半再也翻身无望。甚至一个行业没落,彻底消亡都是可能的。”

“然而到了权贵阶层就大大不同了。他们研究人性,琢磨人心的本事。永远都有用。而且这门本事很少有人懂,也就更少会有人教。但偏偏这是不可获缺的学问。因为所有的行当都算上,越是要办大事,就需要越多的人来协作才能完成。如果缺少负责主事的人才,真正的大事根本无从实现。所以哪怕驭人之术,只是学个半吊子的人,往往过得也比一点不懂的普通人要强得多。”

“说白了,这就是为什么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的原因。穷人家的孩子之所以难有大成就,寒门之所以难出真正的贵子。主要就因为大多数的人,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太多的人,从一开始就选错道路了。书念得再好,学的是死知识,傻知识。是人人都能通过书本学到的大路货。今后糊口,自然也是投入大,收获少。真等明白过来,往往已经晚了。”

“何况话说回来,即便能早点明白过来也没用。那还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天赋,有没有好的老师传授其中的窍门,才能奋起直追。要知道,越有用,越值钱的本事就越难学到啊。”

“试想一下,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或许连最基本的应酬方式,待人接物都得靠后天自己慢慢摸索。他又怎么能那些从小就把交际当成日常,天天泡在名利场,耳濡目染的世家子弟相比?”

“真正的贵族,待人接物,一句话,一个举动,早就因为从小培养成了自然反应。真遇到如何处理关系上的难题,也许其长辈点拨的一句话,就比普通人琢磨一辈子的办法都高明。”

“这才是‘三代人才能培养一个贵族’的真正含义。而且这还只是单纯从能力上去考量,根本不涉及人脉、权力资源……”

康术德说到这儿已经有些口干舌燥。

但他眼见宁卫民已经彻底迷了进去。

别说忘了辩驳,也忘了还在播放的春节晚会,只是低头沉思自己的话,又不禁得意地暗暗一笑。

于是老爷子拿起酒杯嘬了一口,润润嗓子,这才又继续说道。

“今儿个你既然拿我举例,那好,咱就索性拿古玩这行里的事儿再说说好了。鉴别古董字画,珠宝首饰,我是后天学的。说实话,哪怕有宋先生这样的好老师教我。可在眼力上,再怎么样,我也比不上那些从小就耍玛瑙,玩金瓜子,屋里摆的全是紫檀木家具的人。”

“因为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是在这些好东西堆儿里长大的,那他自然就会生出一双辨识古玩的慧眼。如果说遇到件东西,搁人家是一目了然的事,搁我,兴许就是一辈子钻不完的学问。谁让人家家里曾经有过,打小就当玩具一样摆弄过的呢?这就是本质上的差距。”

“所以与此同理,也就满可以给贵气下个定义了。我告诉你,必须得有个绝对闲适的环境,取得充沛安全感,人才能体现出高雅沉着的气度,那就是贵气。都说贵人处变不惊,这话是真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种人安全感太强了,他们所掌握的驭人之术,他们的人脉资源,都让他们几乎没有受穷的可能性。”

“反过来,无论是做学问的,还是暴发户,都很可能是从小穷过来的,对赤贫的惊骇和自卑先天就写进了骨子里。这样的人,刚一乍富,肯定会露出马脚。”

“首件事就是显摆,他哪怕有个金表,金笔,生怕你看不见,都恨不能挂你眼皮子底下让你看清楚。一旦有点小成就,就会乐得忘乎所以,天天挺胸叠肚臭嘚瑟。知道过去有句老话吗?树小房新画不古,此人必定内务府……”

宁卫民,骤然间醒悟过来。

一抬头,他就看见康术德用颇为玩味的眼神望着自己。

于是不禁老脸一红,尴尬地露出了难言的苦笑。

“师父啊,合着您说了这么多,就为了等在这儿骂我啊。得得,今儿是我不对,我给您道歉好不好?我暴发户,我臭显摆,我内务府。我再不敢得意忘形了,就夹着尾巴老实做人行吗?谢谢您点醒我,我今后一定还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能早日摆脱‘廉价’的档次,稍微也能‘贵’上那么一点……”

见他这么灵性的低头认错,这么孺子可教,倒把康术德给逗乐了。

“小子,你这嘴啊,就是能贫。现在知道姜是老的辣啦?就你,刚才还想造反哪。不是我说你啊,就凭你一个当徒弟的,还敢教训师父哪?不自量力。”

“哎,要不是看你现在走得太快,已经到了一个算是紧要的关头,自己还惘然不知其中风险。我才懒得点你呢。”

“这些道理都是我过了半生才明白的,我跟你说这么多干嘛呀,非得成就你啊?老话讲,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我由着你掉炭火堆里不就完了,等你烤熟了再找我哭鼻子多好……”

这些话可是更为耸人听闻。

但熟知康术德为人的宁卫民,却已经充分相信老爷子绝不会无的放矢,后面必定有更重要的正经话要说。

于是打铁趁热,他再不敢有丝毫挣蹦,而是继续想办法讨好。

“老爷子,别的也不说了。您对我的好全在心里呢。有什么要指教的,您就别拿着我了,直言吧。”

跟着他就站起身来,径自去大衣兜拿了一个锦盒回来。

“您看看,这是我给您准备的新年礼物。本来想到吃饺子时候再拿出的,现在我就算借此给您赔罪了,您大人有大量,总不能因为刚才那点小事跟我一般见识,是不是?”

宁卫民一边说着,一边先把锦盒先推了过去。

跟着他又主动拿过桌上的小酒坛子给康术德满满斟上一杯黄酒。

似乎唯恐师父忘记了似的,又刻意提醒着。

“哪怕您就冲我专门给您弄来的这坛老绍呢,也不能再跟我置气吧?咱爷俩什么关系?那可是相依为命的师徒啊。您得多想想我的好处啊……”

像他这种耍赖似的告饶,其实就相当于一条小狗躺地上打滚儿卖乖了。

康术德强忍着笑意打开锦盒再一看。

嚯!一块六面的田黄平章大料,至少也得四五十克。

按商店里的行情,这就是五百多块啊。

虽然老爷子已经是把钱财看淡的人了,可内行人就是内行人。

他知道田黄这东西过去只有文人雅士才用得起。

这玩意既雅致,价格又贵重,这就足以代表宁卫民对自己多么尊重。

再想想,这徒弟还想方设法弄到了自己爱喝的黄酒,也确实可见是把自己当亲人了。

礼这东西,不就是表达心意用的吗?

他心里承情,自然就不好再装腔作势,拿捏姿态了。

“好吧,看你把电视机都关了,端端正正坐我面前给我倒酒。确实是诚心诚意想求教的意思。那我就教你个乖。”

“小子,你在你们公司悬了知道吗?你就快要成杀鸡骇猴的那只鸡了。别看你立下的功不少,那叫烈火烹油。你在自己的小王国里过的美吧?我告诉你,你美不了几天了。跑不出今年,你就得挨你领导的收拾。”

“你呢,要是肯低头能忍一时之气呢,还能继续打着洋人的名号在外狐假虎威。你要不肯忍,我劝你早早想好自己的后路吧……”

康术德的所宣告的预言,立刻让宁卫民皱起了眉头。

然而他认真琢磨了一下,却又摇头。

“您是说我……功高盖主。不能吧?我就没想着跟我们总经理争功啊,我拍她马屁拍得好着呢。又送礼又听话,还出谋划策帮她提升公司业绩,要不是我,这公司今年绝不能扭亏为盈啊?而且恰恰相反,她可对我好着呢,有功必奖,还都是重赏啊,我可是我们公司除了总经理唯一配车的人啊。而且昨天我还刚给她又送了一趟年礼,她对我就跟亲弟弟似的。您说她要对我下手,我真是没法相信……”

康术德立刻不屑一顾的哼了一声。

“要不说你该呢。傻到家了,无知啊!你怎么连最基本的道理都忘了。想想我当初怎么教你的?”

“与人交往,吃亏是福。你付出的多一些,拿回来的少一些,关键时候,你才有拒绝的权力啊。受人好处太多不是好事。你今天拿多少,迟早要连本带利还回去的。”

“你们领导逢功必赏,还都是重赏。要照我看,只能证明一条,没拿你真当自己人。这样做,对你们领导自己倒是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拿你当样板,更好的来激励别人好好干。二就是不欠你的情,等治你罪的时候才能果断公事公办,不拖泥带水啊。”

宁卫民听到这儿又坐不住了,对康术德的话相当费解啊。

“我就不明白了,即使真像您说的这样。可她凭什么非要针对我呢?我这样的人,明明是对她有用啊。她干嘛要整我呢?那总得有个理由吧?有这个必要吗?”

而这时康术德表情严肃,语重心长地告诉了宁卫民八个字——“因人成事,因人废事”。

跟着康术德又详细地解释起来。

“你是有用,可你再有用,也比不上你们公司其他所有人吧?你们领导总不能就靠你这一个人就把这么公司经营下去。赖谁啊?只能赖你自己和其他的人的关系这么对立。”

“要知道,人出来做事,不能一厢情愿,急于求成,必须有进有退,有所迂回。一方面要找机会施展所学,展现才华。另一方面也得交好别人,尽量降低相关副作用。不能强硬到底,制造对立,否则,物极必反,终会有一天,当你对旁人的益处已经少于坏处的时候,你会被废弃掉。”

“我告诉你这些,并不是让你怨天尤人,感觉卸磨杀驴不公道的。而是为了让你明白,驴为什么会死掉。其实包括你内,任何一个人,要想当成为能管人,善用人的权贵阶层。那么面对相似的情况,也必须得这么办。”

“你必须得懂得,一个合格的掌舵人,最起码要掌握三种本事。第一就是画饼。你看刘备,他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要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一开始大家都笑,后来听多了就信了。所以他就能招来比他厉害的人。”

“管理下属,其实跟成就霸业很相似。当头儿的人,到底有没有本事,有多大本事。主要就看他有没有能力找到出色的手下来辅佐。这个世界,创立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并不是同一个人。你吹牛,有多少人信,就有多少人帮你实现。普通人的死穴就是不敢吹牛。所以一辈子就只能给别人的目标效力。”

“第二种本事是舍得分好处。吹牛是有保鲜期的,要通过利益分配来兑现。否则就没人信了。当然,这种好处可不能人人均分。要分给重要的得力的下属,让能力弱的人连汤都没的喝。要拉大贫富差距,产生庞大落差,否则人就没动力。”

“第三个本事就是要狠的下心去。强者肉吃多了会膨胀。这时候要打压,就要制衡。做老板心要善。但手段也一定要狠。任何公司初期的功臣和能臣都会成为后期的障碍。因为资格老,收入高,本事大,人头又熟,会越来越放肆。想让老臣和能臣越来越有动力。就拿最刺头的开刀。杀一儆百。成大事者,要打破情感枷锁。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当然,你们那个领导毕竟是女人。这里有个性别问题,在我人生经验里还从没遇到过女人身居高位的。她到底会不会心慈手软,我并不能完全肯定。那无非就是几个结果。”

“第一,她是个合格的总经理,如我所料,那该斩马谡的时候一点不犹豫。第二,就是她并不合格,由着你性子胡来,放纵你而不管,最后不是你们公司上下离心离德,就是她被你们那个洋人老板开掉。第三,就是你们两个一起把这家公司给搞乱,要么把其他人都开掉,要么你们一起滚蛋走人。”

宁卫民老半天没言语,默默消化着康术德教授的道理。

别说,这些话确实管用,可以说千金不换的宝贵知识啊。

如果真论价值至少顶得上两块田黄,他一点不亏。

要知道,过去他好些不明白的事儿,直到今天,才似乎有些弄明白了。

比如说上辈子,他的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无法做大。

成天他得为了公司内部的矛盾耗费心力。

为化解几名得力大将之间的矛盾,为安抚他们的脾气发愁。

现在他明白过来了,这是他自找的,也是他纵容的结果。

他只看到了一些人能为他挣钱,却忽视了他们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

以至于他的职工,业绩一好起来,就个个都跟大爷似的。

而一些素质特别好,有见识的人,却说什么也不肯留下来。

宁可去其他待遇和提成都不如他这里的公司,人家是看明白了他管理上的无章法,早就笃定了跟着他干,发展有限啊。

再比如,他现在也明白过来了。

宋华桂对他毫不吝惜的给车给钱给职务,恐怕还真的是防了他一道。

大约与他和江浩、吴深、李仲那些人交往类似,一笔一结清的,信奉当用得用,不用作废。

这当然不能说人家存着什么坏心,大约还真像老爷子的说的这样。

是他太把自己这点本事当回事了,以为就自己对公司最有用。

让公司其他人没法不敌视,不嫉妒。

宋华桂只能把他当成临时性的亲信和助手。

否则那纯属是给她自己找麻烦,非得把自己也孤立起来不可。

而最后还有一条,就算是额外收获了。

宁卫民忽然发现,上辈子自己一直看不上的那美国总统“特没谱”,好像有两把刷子啊。

至少在画饼上这老小子挺能吹,那老黄毛是真敢许诺好处,号召大伙儿一块分。

只可惜啊,还是穿越的早了点,就没能看到这位美国总统参加竞选的下半场。

宁卫民全然不知这老小子的最终结果如何,还挺好奇的。

嗯,不过再怎么说,他也认为这“特没谱”毕竟还是比不了二战时期的“小胡子”啊。

那位大佬,才属于真是靠吹起家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