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三百七十章 惊秋

国潮1980 第三百七十章 惊秋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18 23:19: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自打立秋之后,京城副食店的黄瓜、西红柿,就开始一律摆成堆儿来卖了。

堆儿大的,十几条,十几个不等。

堆儿小的,也得七八根黄瓜,五六个西红柿。

人们买菜的时候,往往打大老远处就能听见副食店的人吆喝,“搓啊!搓来卖了!”

要么就是,“黄瓜、洋柿子,老大个儿一堆儿啊”。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两样夏季当家菜要下季,告别饭桌了。

于是价钱上就会便宜很多,而且会越来越贱。

往往几分钱、一毛钱就能买一堆。

到最后拉秧的时候,甚至都可以论筐买了。

所以很多老太太带着孙男娣女的,手里提着筐子、笸箩,或者是推着小竹车,一买就是一搓堆儿,最少也得几十斤。

然后弄回去做西红柿酱。

这样一来,漫漫寒冬也就有口新鲜蔬菜当做调剂了。

而与之相对的是,市面上应季的秋季瓜果、市场上的零食小吃却拉开了丰富多彩的序幕。

尽管这个年代物流、冷藏水平尚属低下。

京城能上市的果品,大多只出于远郊区县和河北、河南、山东等土产。

可由于这年头还不是大面积只种植经济品种的年代,极具特色的地方小种类果子不少。

所以仍旧算是琳琅满目的果子大展览。

甚至兴许比三四十年之后,种类还要丰富一些呢。

京城秋天最早出现的水果,就是夏末初秋上市的“虎拉车”,也称“虎拉槟”。

这种水果味道介于苹果和沙果之间,很像青香蕉苹果,味淡而脆。

但香味极为浓烈,家里要是摆上一盘,满室盈香,经久不散,因此又有“闻香果”之称。

过去一直是高门大户最爱摆的东西。

而继虎拉车之后,碧绿未黄的鸭梨,艳如少女面颊的沙果,紫而泛霜的槟子,牙黄扁圆的白梨,紫黄相间的李子,陆续上市。

此外还有树熟的海棠果和蟠桃、水蜜桃。

紧跟着,伴随着“约葡萄来!脆枣儿来!”的惊秋之声而来的,是京城人称的“山里红”和津门人俗称的“红果”。

再接下来就是地里初秋二茬的老玉米,新芋头、生白薯了……

所以这段时间,满京城不但街上是人,到处吆喝声。

就是家家户户也在为了做西红柿酱是大忙特忙。

因为做西红柿酱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先得四处求人弄来点医院装葡萄糖的玻璃瓶儿。

然后就要全家一起动手,要把瓶子里里外外刷干净了,再把买来的这些西红柿,切成条,然后塞在玻璃瓶子里,接着放入蒸锅蒸。

蒸好以后不盖盖子,而是用橡胶瓶塞密封。

如果要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找针头把瓶子里的气体抽干净,这样可以达到真空保存的目的。

总之,这种民间的生活景象就两个字儿——热闹!

与之相似,这段时间以来宁卫民的状态也是越过越热闹。

因为身为举办雕塑艺术展的主导者,经常要和美协的人和组委会成员,以及天坛公园领导开会磋商。

他不得不再次给自己包了辆出租车,又过上了马不停蹄,长期不着家的日子。

但可惜的是,占据了宁卫民大部分精力的,都是些需要应酬的场面事儿。

实际上工作进展其实挺慢的,而且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儿。

比如销售人员奖金制度的事儿,还有烟酒店雇人的事儿,他都没有想出好办法来。

所以他早就腻了这种处于风口浪尖儿上,身价高涨的滋味。

在这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里,所感受到的快乐越来越少,焦躁与不耐烦却与日增多。

就像9月24的这一天,哪怕宁卫民忙里偷闲不用在往外跑了,能好好歇上一天。

可躺在重文门饭店客房里的床上,他还得不停地打电话。

那都是对一些曾经来电找他的人,礼貌性的回复。

有些人电话打到了斋宫,有些人打到了公司。

他不在的时候,都有专人为他记录了下来。

偏偏电话打过去也多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为名利场就是那么虚伪,人人都像舞台上的演员在演戏。

宁卫民得到的信息反馈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几乎所有找他的人都不愿意痛快直接的表明意图,只是说想请他找个地方一起“坐坐”。

而这一句“坐坐”就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

甚至就连模特队里的老朋友都会来这一套了。

比如说,已经在外头办上了模特培训班的宫海滨,同样也是这么跟宁卫民兜圈子的。

“卫民啊,哎,可算等着你电话了,最近有空吗?出来聚聚吧?咱哥们儿可好久没见了,出来好好坐一坐……”

“别别别,咱还用来这套吗?有事你就直说。说实话,现在天天一堆人为了雕塑艺术展的事儿要跟我‘坐坐’,我一听这话,脑门就疼。你不会也是受谁所托吧……”

宫海滨在电话里乐了。

“别误会。我跟你说的这事儿可没关系。为别的事儿找你,对你完全是举手之劳。正好我最近挣着钱了。咱一起吃顿饭怎么样?你挑地儿……”

没错,这小子自打登上T台之后就心野了,不愿意再安分守己的过以前中规中矩的生活。

所以他就和另外两个男模耿平、吴国庆一起合计后,全都义无反顾辞了职。

最近刚刚面对社会招生,办起了模特培训班。

据说五毛钱的报名费,涌来至少两三千人,还推我搡地挤坏了办公室的铁门。

说起来他们还真算得上改革道路中,时尚界中的先行者。

虽然在宁卫民看来,已经当了一部电影的男主角的宫海滨,属于三个人里,最不值当的那个。

他在京影厂当演员工作其实不错,这无疑是走了一步错棋。

“海滨,你这主意听起来不坏。可我最近净跟饭馆打交道了。你应该知道,咱们国家的特色就是老爱在饭桌上谈正事,为的是给自己糟践公款找个好借口。不瞒你说,我最近应酬太多了。肠胃极其不适,就想喝口热乎的豆儿粥,要不你给我熬一锅吧,我这去你家里喝去……”

宁卫民的主意让宫海滨明显“勃然大怒”。

“拉倒吧,算我惹不起你行了吧。让我给你熬豆儿粥?想什么哪你。这都几点了,哪儿来得及啊。再说我现在多忙,你又不是不知道?给学生上课还抽不开身呢,哪儿有这个空啊。既然你已经腐化堕落到这种地步了,那我也就不白花钱搭工夫,再落你埋怨了。我直接说事儿了啊,找你弄几身衣服,要特时尚,特牛的那种女装,最好成本价给我……”

宁卫民这下占着理了。

“对嘛,早这么直截了当多好。白白浪费电话费。怎么着?这是给那位仙女准备的?你交女朋友了?”

“什么啊?帮朋友一忙,拍电影用的。虽然我辞职走了,可当初我只能啃馒头过日子的时候,可是厂里把我从印染厂救出来的。人不能忘本不是?”

“什么电影啊?”

“哦,《夕照街》”

“《夕照街》?”

“怎么?你知道?”

“这电影是不是有迟志强,还有培斯?”

“嘿,对啊!怎么着?京影厂你还认识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行了,咱也甭废话了,这事儿我帮你办了。不就是几声衣服嘛。明儿下午你去建国饭店找我。对了,你不是说他们缺经费吗?要不你跟剧组说说,他们肯在片尾给我们公司再加个鸣谢单位的话,我还能给他们出点赞助费。”

“那敢情好啊。哎,你这也太让我惊喜了,我真应该早点找你来。哥们儿,不来虚的。你要真能给我壮这个面儿,我还真得好好请你喝顿酒才行……”

“干嘛呀,帮你忙你还惦记灌我啊?我就要你给我熬豆粥,这是你欠我的!”

“你小子……行行,我也服你了。红豆粥、绿豆粥,算我欠你两顿行了吧。你等着的,等我模特培训班上了正规,我一定给你熬,你不喝都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