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局面

国潮1980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局面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18 23:19: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快餐业便兴旺发达。

这是早已注定的发展趋势,无人可以改变的未来方向。

所以多亏汪大东,津门才一下子成了全国首开先河之地。

并为这个城市的人们增添了一种新奇,一种时尚,一种象征。

与之相比,远距津门二百公里外的京城,未能夺得这个先筹,真的是件很遗憾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共和国的首都,作为当之无愧的政治中心。

京城在外交范畴的地位,与外面大千世界的连接沟通作用,却也是国内其他城市无法取代,或与之相提并论的。

尤其是最近这一时期,几乎国家高层和外交部门要应对的每一件事,都是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情感的重大问题。

比方说,促进两岸缓和关系,恢复交流的问题……

又比方说,要求美方尊重我方主权,发表联合公报的问题……

再比方说,督促东洋岛国尊重历史事实,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恢复历史真面目的问题……

甚至还有我们与英方达成初步共识,准备双方开展谈判,讨论港城归属问题……

这一切的一切,都把京城推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让共和国的首都成为国际社会万众瞩目的焦点。

为此,许多长期住在外交公寓的外国记者,甚至心有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

他们索性把这一年称之为共和国的“外交年”。

当然,从宁卫民和张士慧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升斗小民,他们个人生活与这些国家大事牵扯并不大。

这些新闻焦点顶多能为他们的闲暇时光提供一种聊天的话题而已。

尤其是宁卫民。

哪怕出于爱国心理和民族自豪感,他也没有张士慧谈起这些事儿反应那么激动。

毕竟他早已经知道答案了,这些问题的结果和解决方式对他再无半点悬念。

他当然就很踏实,不是那么在乎。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或许是出于某种巧合。

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和共和国的处境极为类似。

是的,他们的事业进展相当顺利,确实都成功挣到了大钱。

就像共和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一样,越来越闪耀。

但另一方面,因为自身条件的改变。

他们也免不了像共和国那样,需要适应新的局面,应付来自四面八方,越来越多的麻烦事。

而且许多问题是很难一蹴而就获得妥善解决的,相当琐碎,牵扯精力。

想要不出乱子,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耐性和细心。

所以如果总结一下他们的当下的体会,就是“分身乏术,应接不暇”八个字。

在他们风光得意的背后,还充满了焦虑与不安,迷惑与疲惫。

先拿张士慧来说吧,他和宁卫民的烟酒店打开张的第一天起。

就凭借着物美价廉、服务亲切,树立起了一个“货真价实,诚信经营”良好形象。

以至于没多久,黄化门大街附近的居民全都知道这家小店了。

渐渐的,街坊邻居们买烟酒几乎全奔这儿来,给予了他们比国营副食店更多的信任和眷顾。

但无论是成批量的进货、批发,还是高档烟酒回购、销售,都得靠张士慧亲力亲为。

那他每天都得在外头跑,又哪儿有那么多工夫待店里,应付这些零散的顾客啊?

没别的辙,就只能花钱雇人,把店铺托付给旁人照应。

可偏偏作为个体工商户而言,“雇工难”却是个实实在在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这里得声明一点,绝对不是舍不得给钱啊。

哪怕每个月一百块的工资呢,张士慧都舍得掏,而且他还想至少雇俩人呢。

但话说回来了,这就不是钱的事儿,而是社会观念的苦恼。

还别看社会上没着没落的待业青年那么多。

可一般人即便在家闲着,或者是去掏大粪、扫大街,都不愿意跟着他们干。

即使有些人觉得活儿轻省挣钱还多,自己动心想来,可他们家里的爹妈还不干呢。

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铁饭碗的向往和敬仰,也因为这年头干个体的人大多身上有“褶”,多数“进去”过,几乎可以和劳改犯划等号。

社会上普遍认为,这个特殊群体的成员,都是因为受过处罚才找不到固定工作的。

那若不是走投无路,犯过错误的人,绝不会这么朝不保夕的混饭吃。

谁要与他们为伍,肯定极其的没前途,绝对混不出个好来。

然而反过来,烟酒店这边选人的条件也不低呢。

毕竟前面得维持的场面,后院还得充当库房,把大批量的烟酒存放在这儿呢。

招来的人是否值得信赖,办事是否周到至关重要。

肯定不能随便凑合事,招个人就用啊。

所以脾气不好的不要,不三不四的不要,好逸恶劳的不要,偷奸耍滑的不要。

甚至就连不会说话,过于实在的都不能要。

因为别忘了,“张大勺”时不常的还得回来。

就那老爷子的葛脾气,也不是一般人能轻松应付的。

还有呢,备不住工商、税务、派出所、街道办,也会因公事来店里。

传达通知、下发要求什么的。

那必须得有点灵活性才能应付这些外场上的事儿啊。

所以说啊,两边的条件和要求都对不上趟,这事儿自然就让人发愁。

那么暂时就得靠刘炜敬和罗广亮轮流帮忙兼顾这么撑着,这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般都是白天罗广亮顶着,等到刘炜敬下了早班,再来接替他。

罗广亮这才能再奔秀水忙他自己那一摊。

张士慧每天晚上再跟媳妇一起收摊、算账、回家。

说实话,这么这么周而复始的干,累倒是不累。

可几个人的时间却因此不大够用了。

等于仨人全被根看不见的绳子给拴在这店里了。

心态自然就难以轻松,束缚感很强。

此外,在出货问题上,张士慧也遇到了困难。

像丙级烟和二锅头酒还好说,可没嘴的丁级烟、戊级烟却真是个烫手的山芋。

这些东西就跟城里老百姓饭桌上已经快绝迹的窝头差不多,已经很少有人消费了。

真不大好往外走货,可偏偏还就这些玩意货量最大。

为此,张士慧只能趁着刘炜敬休息的日子,专门和罗广亮拉着一车着赶到赵公口去。

想要遵循着宁卫民给指点的办法,在这里把这些烟低价倒手给私人的烟草贩子们,往城外面卖。

为什么要去赵公口呢?

因为此时的赵公口有个南城特别有名烟草发散市场,属于自发形成的,极不正规。

这里倒腾的香烟,很大一部分是跑长途的司机夹带的过来。

像京城大街上,那些私人烟摊上摆的全是外国字儿的外烟,几乎全是打这儿来的。

说白了,这儿吃香的是外烟,大家玩儿的全是水货。

那不用说啊,像张士慧和罗广亮弄来的这些东西,自然就显得跟破烂似的,没多少人感兴趣。

好不容易张士慧才找这个主儿,用低于批发价两成的价钱,亏本卖了五十箱。

可正当他和罗广亮揣着货款想离开的时候,居然又在市场外围遭遇劫道的了。

合着早就有几个人,在市场里盯上了他们。

看出他们是第一次来的生人,所以在外头专等他们出来,惦记着抢他们的钱。

不过幸亏罗广亮练过,他不是一般人啊。

这位曾经是摔跤冠军的种子选手,是个真有能耐的好保镖。

一个人揍了四个,最终安全地护着张士慧平安离开。

否则要换成别人,八成就得为兜儿里这一千多块挨上一刀啦。

但这还不算完呢,过了几天,张士慧又打听到高碑店也有个市场,打算再跟罗广亮去探探路。

结果这次可好还不如上次呢。

才半路上,他们就碰上好几个地痞流氓用木头杆子拦路设岗,雁过拔毛的勒索往来的农民大车和拉货的汽车。

按规矩,他们也得交出来两箱烟才能过去。

所以再次依靠罗广亮拳头脱身之后,张士慧就彻底死了通过批发市场卖烟的心思了。

很显然,郊区的批发市场太混乱,太没规矩了。

就为了这些丁级烟、戊级烟,他怎么可能愿意冒这么大的危险呢?

他真要是这么干,那就是个傻子,是个天大的笑话啊!

所以必须想别的辙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