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发

国潮1980 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发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18 23:19: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比起宁卫民只拿好听的填乎人,康术德要实在很多。

刚收了这个徒弟,就送东西,甚至这东西还是早早儿就开始筹措的。

老爷子取出了一个两尺长一尺多宽,红褐色的小木箱子摆在了宁卫民面前,笑吟吟的告诉他。

“这个箱子,是我早就托信托商店的老朋友帮忙找的。原本就是要送你的。也巧了,今儿个刚给我送来。不贵,六块多钱。眼下应了景儿,就权当你拜师的见面儿礼吧。”

宁卫民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出,很意外的被感动了一下。

“这……这是给我的?”

他对木头其实不是很了解。

但仅凭木箱上精巧的铜件和花纹,也能知道,这箱子日后必定得值几个。

为什么?这年头可没假东西,能做出这模样的箱子就差不了。

而这还不是全部呢,就在他喜滋滋的摸着箱子,又打开箱子去看的时候。

发现箱子里面居然还另有一个小玩意。

“对了,还有这把锁呢,也给你了。”

康术德伸手进去,也给拿了出来,摆在了桌上。

那是一个鲤鱼形状的小铜锁,做的惟妙惟肖。

但这锁最有意思的地方还不在于外观,而是有钥匙却找不着锁眼。

直到康术德亲自演示了一下,从鲤鱼后背的一个地方把钥匙插了进去。

宁卫民才恍然大悟。

跟着就兴致勃勃的摆弄起来,连酒肉饭菜也顾不上吃了。

“老爷子,这是什么锁啊?也太牛了,您要不教我,我都不会开,巧夺天工啊。”

但他的由衷喝彩,换来的却是老爷子的不屑一顾。

“切,少见多怪。这叫花旗锁。‘花者花式,旗哉标志’,懂吗?”

“这种锁什么样儿的都有,不求锁技之奇,只求精工之美,民间玩物罢了。你玩儿过一次不就会了吗?”

“至于我为什么送你这个鲤鱼啊?只为图个吉利,希望你有朝一日能鱼跃龙门,过得比我强……”

宁卫民赶紧说好听的。

“谢谢师父,我一定给您争气,不坠您的江湖名头。”

但老爷子可没这么好糊弄。

何况刚才那些的话,也不是平白无故讲的。

“别光拿嘴说,也甭只顾着好玩儿。告诉你,给你这俩样东西,锁不重要,重点还在箱子上。好好看看,知道这箱子是什么木头做的吗?”

宁卫民意识到老爷子话里有话,赶紧认真地观察起来。

但里外都摆弄了一遍,却看不出所以然来,摇了摇头。

康术德又说,“闻闻。”

宁卫民便仔细闻了闻。

这回确实发现异常了,箱子里面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而就在他诧异到底什么味儿的时候,师父已经主动给出了答案。

“记住了,这个味儿就是香樟木的味道。这种木头做的箱子,好处就在于它的味道能防虫蚀鼠咬,还能驱霉隔潮。”

“所以过去多是女人用来收嫁妆的,又叫女儿箱。也正因为这个,我才会把它送给你。”

“听着,作为师父,今儿我教给你第一个事儿。就是收东西千万别只顾着收,还要注重保存方式。”

宁卫民情不自禁一个愣怔。

本来他还以为师父要他记住香樟木呢,没想到仍然不是重点。

“您是说……”

“还没明白呢?你的邮票啊。”

老爷子有点不耐的哼了一声。

“尽管那东西我是看不上眼,可毕竟是你拿辛苦钱换回来的,你自己当成宝贝疙瘩啊。所以你就理应用最妥贴的方式收好。”

“可你自己呢?倒是真省心,一塞抽屉就完了。”

“我说你也不看看咱们住的房子。墙皮爱反潮,到处是蜘蛛,房顶儿闹耗子,雨天还滴答水。”“嘿,真等有一天,你从抽屉里再拿出你那些邮票。却发现是长了毛,粘在一起的残纸,我看你怎么哭吧。”

别说,还真是。

康术德的寥寥几句就把宁卫民说了个大红脸。

他赶紧给老爷子斟酒夹菜,既是谢老爷子提醒,也是谢老爷子替自己想得周到。

可这没用。

康术德的教训并没有就此打住。

“不要你谢我,也不要你唯唯诺诺,我要你真真儿的往心里去。”

“再给你说个真事儿吧。当年,曾有一个主顾从我手里买了幅王时敏的山水。这位先生最爱‘四王’的山水,那是非常高兴,出门叫了辆洋车就着急往家赶。”

“可惜乐极生悲,就因为车上点燃烟斗一个没留神,烧着的烟丝掉落在了包画轴的布上,把画儿给烧了。”

“整整三百大洋啊,当时都够买个小院儿了。就这回家的路上,不过三四条街的距离,一个粗心大意的疏忽,全完!即使再捶胸顿足、追悔莫及也没用啊。”

“所以你要做我徒弟,就得记住前人的惨痛教训,永远不许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否则,你也甭说是我徒弟了,我都没脸认你。”

什么叫孺子可教啊?

宁卫民此刻就做的挺好。

他能感受到康术德的良苦用心。

因此对这样的训诫没半点反感,简直是虚心极了。

他连连说老爷子教训的是。

并以郑重其事的向师父再三保证,自己是绝对不会再犯了。

如此,康术德觉着自己的吐沫没白费,也就愿意再提点几句。

他喝了宁卫民刚才给满上的酒,又吃了宁卫民给布在碗里的菜,之后满意地胡撸着嘴说。

“再跟你说个事儿啊,可能更不受听,那你也得听着。就是你的言行举止有毛病,得改。”

“首先,你说话市井腔调太重,是标准的京油子味儿,难登大雅之堂。过去,只有太监才这么说话。那些真正有身份的人,一听就厌恶、肉麻。你这么一开口,就暴露了你出身于社会底层。”

“真正的京城话,其实是京白,也叫官话。那是一种京腔京韵,端正大方的国语。不见得非得咬文嚼字,出口就是成语典故。但也绝不该带有贫气、痞气和油滑气。”

“其次,你说话太爱调侃,俏皮话儿一类零碎太多。日常聊聊天儿挺好,但谈正事儿就显得你心眼儿多,轻佻。”

“懂什么叫精明外露,过犹不及吗?老实人是不会愿意和你打交道的。人家担心自己吃亏。那别人都绕着你走,你还鼓捣什么生意啊?”

“你这就叫,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啊。”

应该说,这些话是宁卫民从未想过的。

不过他仔细一琢磨,好像又是这么回事。

他的前世,并没人教过他应该怎么说话。

由于受电视剧的影响,他误以为吃收藏这碗饭,越是嘴花花大忽悠,装出京大爷的范儿来,才越好。

结果吃它这套的都是平头老百姓,或是初入行里的雏儿。

还有几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主儿能被他唬住。

但他的交际圈里,真没几个上档次的人物。

以至于后来他由行商改坐商,在邮币卡市场里终于有了自己的铺子。

营业额也始终都比不了旁边几个看着买卖冷清不少的商家。

他本以为那是自己道行尚欠,大客户、老客户还需要时间和运气去积累。

这会儿琢磨琢磨,弄不好还真就被他自己的毛病给局限住了……

“……再说你的举止,一样的道理……”

康术德的话,可还没完呢,哪怕在宁卫民沉思的时候,也依然在继续。

“你小子,平日逮哪儿靠哪儿,坐着就跷二郎腿,没事还爱打哆嗦。对不对?看着挺自在挺舒服,可一样惹人烦啊。”

“常言道,手不扶碗穷一世,抖腿耸肩霉三代啊。你就这么自在下去,这辈子也不会结交到什么贵人的,都得被你自己给抖跑了不可。”

“总之,别人和你初次见面,是不会清楚你里头的瓤儿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你外在带给别人的感受就非常重要。你必须得装得像那么回事,才能让人觉得你靠得住,愿意和你打交道。”

“这就叫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如果你只满足于小打小闹,混个温饱,也罢了,算我没说。可你要想日后往社会上头走,折腾出点儿彩儿来。就必须好好说话,变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毫无疑问,这些又是直戳肺管子的话。

即便是脸厚如斯的宁卫民,这面皮也觉着跟火烧似的。

可也得说,这些话对他堪称醍醐灌顶啊。

对他以后的路,有着莫大的好处。

宁卫民真服,发自内心的服。

说白了,他是当局者迷。

要不是老爷子眼光卓著,把他的毛病给戳了个底儿掉。

他又上哪儿明白去呢?

所以被训得丧眉耷眼的他,当场仍举起了酒杯,诚心诚意的又谢了师父一次。

“老爷子,谢谢您。您的话,我都记住了。这杯不敢说是敬您的,就算徒弟认罚吧。我再干一个,您随意。从今往后还请您继续直言不讳的教我。”

“好,你小子这态度是真对我心路。”

康术德很喜欢宁卫民这股子劲儿,于是也乐呵呵的端起了酒杯。

就这样,这一老一少借着一桌子稍显简陋的拜师宴聊了多半宿的体己话。

康术德是吃饱喝足,谈兴空前浓厚。

宁卫民也是大快朵颐,没少跟着长见识啊。

总之,师徒二人的心越聊越近。

至于去看什么《归心似箭》的电影,宁卫民已经完全顾不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