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一百八十章 南黄陈绍

国潮1980 第一百八十章 南黄陈绍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18 23:19: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1981年的9月份,实在是个美好的月份。

这个月,气温开始有了明显下降,霍欣的脚伤彻底痊愈。

米晓冉和刘炜敬都因为英语比赛成绩优秀,以及“举报宁卫民”的功劳,工资待遇正式提了一级。

而且正如宁卫民所预言的一样,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开始破冰。

9月底,叶帅通过国家新闻通讯总社正式发表了著名的“叶九点”,以体恤同胞血脉亲情的积极态度将了海峡对面一军。

这让海峡对面民声鼎沸,倒逼着宝岛当局不得不放开口子,允许宝岛同胞回大陆探亲。

就这样,两岸贯彻了三十余年,彼此严防死守的敌对政策,终于开始松动。

行动是迅速的,或许几十年的相隔实在是每个人难以承受之痛。

共和国国庆过后不久,京城的街头,就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从海峡对面回京探亲的人。

这些人尽管乡音已改,京城话已经说不利索了,但他们满含着热泪寻根之举,却仍然能证明他们的血脉依旧和这个古都,这片土地相连在一起。

不用说,为这样的局势变化,康术德简直高兴极了。

老爷子专门找了一天弄了一小坛子绍兴老酒,还弄了点五芳斋的卤味。乐呵呵的和宁卫民一起开怀畅饮。

既算是庆祝,也算是奖励他料事如神。

而宁卫民是属于得便宜卖乖的主儿,坐下白吃他不说好。

酒刚一打开,就讪脸跟师父来劲。

说老爷子抠门,请客还不舍得买点好酒。您就是不买瓶茅台吧,哪怕来瓶通州老窖或者华都呢,也比弄这点儿料酒来喝强啊。

嘿,哪儿知道刚说完就惨遭打脸。

康术德对他的话鄙夷极了,说“你懂个屁。好菜得配好酒,这南味菜肴,就得喝南黄酒才对味儿。”

“还茅台呢?告诉你,烧酒之所以在建国后盛行,只是因为价廉,省粮食。”

“要倒退几十年年,上等宴席必须配黄酒。因为只有黄酒的醇柔口感,才能品出菜肴的精致。”

“什么茅台和汾酒都上不了筵席。你呀,真没见识。”

“我这可是女贞陈绍,顶好的南黄酒。你知道我费多大力气搞来的。就这一坛子,过去能换五十斤茅台。”

别说,宁卫民一尝才知道,果不其然啊。

这酒色泽红得发亮,酒味闻着浓郁芬芳,喝在嘴里鲜美醇厚。

把他对黄酒的固有印象完全打破了,和什么料酒绝对是两回事。

为此,他就有点不好意思了,很诚恳地表示出自己的欣赏。

“哎,老爷子,没说的,您才是喝酒的行家啊。这酒是不赖啊,不苦不涩挺香啊,没半点辛辣,喝着简直是和东洋清酒差不多啊。”

可这夸还不如不夸呢。

一是他无知,二是他忘了师父是个老愤青,结果挨骂就成了必然。

老爷子一听,当场就是个“呸”!

“还清酒?那是小鬼子学咱们的东西。无非就是多了道磨皮和沉淀的工艺罢了。你别用那破玩意跟咱们这正宗的陈绍相提并论啊。宋先生就曾经说过,东洋清酒虽盗我酿酒古法,但贫瘠之地,没有好糯米,没有好水,养不出好酒曲来,一样白搭……”

好嘛,宁卫民是又被教训了一个面上无光啊。

不过也得说,跟老爷子在一起是越挨数落,是越长见识。

就这一顿饭下来,宁卫民逐渐摸着老爷子的脉了,逗着师父的话虫儿聊。

结果就知道了过去的京城黄酒,有南黄酒、内黄酒、京黄酒、仿黄酒和西黄酒之别。

知道了南黄酒里远年女贞和陈年花雕是上品。

知道了宫里的内务府黄酒已经自清帝逊位而绝迹。

知道了京黄酒以柳泉居的玉泉佳酿为第一。

知道了“山东黄”和“山西黄”是最提不上趟的。

知道了陈绍上头什么滋味,知道了什么叫饮得南黄酒,醉后也清香……

总之,宁卫民不但吃痛快了,喝痛快了,也聊痛快了,还长学问了。

不能不说,陪着老爷子喝酒真是一种享受。

佳肴和佳酿的好滋好味倒是其次的。

关键就是他能从老爷子的嘴里,体味到许多难以再体验到的人生的滋味。

从而便懂得了自己应该怎么去活。

当然,对老爷子的撅脾气,宁卫民是更得服气的。

好嘛,体恤到老爷子为了紧盯两岸关系的进展和消息,现在已经离不开每天电视台播出的相关新闻节目了。

他主动想孝敬老爷子一台彩电。

可饶是说破了嘴皮子,怎么解释,怎么掰开了揉碎了的说。

老爷子却死活不要性价比最合适的东洋货,坚决要抵制日货到底。

最后没办法,为了让老爷子气儿顺,宁卫民只好咬着牙给买了一台昆仑牌的十八寸国产彩电回来。

那可是实实在在当了一回冤大头,亏到姥姥家了。

敢情这国产货不但颜色不好,信号不好,为了弄这彩电票也真是够费劲的。

宁卫民是花了六百块,从东城区北河沿大街77号“东风电视机厂”的工人手里买的。

要知道,本身国产彩电的标价就在一千三百五,这加上彩电票的成本都两千了,比他弄日本原装的彩电可贵太多了。

相反的,他为了还米晓冉人情,按原价给米婶儿弄了台进口彩电,倒是让米婶儿得着大实惠了。

不用说,这位大婶儿那是相当满意啊。

于是背后里见谁跟谁说,宁卫民自己看国产的,给别人进口的。

把他都夸成了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道德模范了。

而宁卫民知道了,对这份夸奖那只有臊得慌和冤得慌。

其实他是真有心想跟康术德说上一句啊。

“您土不土啊?既然老把宋先生挂嘴边上。那您怎么就不跟宋先生学学?爱国归爱国,东洋老婆还照娶不误呢?”

当然,以他的胆量,这话也就是心里想想罢了。

他要敢说出来,老爷子就敢用鞋底子扇他的嘴。

不过话说回来了,土也有土的好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绝对的真理。

这不,模特训练临近尾声,皮尔·卡顿的发布会日期临近的时候。

就多亏了康术德,宁卫民很顺利的帮着他的洋老板又过了一关。

并且因此获得了皮尔·卡顿和宋华桂共同的赞赏。

敢情因为演出在即,宋华桂接到了经贸部和纺织部的同志,得知有许多重要的领导会出席在京城饭店举行的服装发布会。

她就建议皮尔·卡顿,最好安排些领导们喜欢的节目开场。

好做一下铺垫,为这些对服装模特一无所知的领导过渡情绪用。

否则直接看到这么开放的模特走台,她怕领导们一下感到难以适应和接受。

要是产生什么负面情绪可就不好了。

皮尔·卡顿很尊重宋华桂的这个意见,认为十分中肯,可却又为安排什么节目都犯了难。

因为面对的实际情况就是,这个节目既不能和服装展示的主题太违和,而且准备时间也不多了,最好能直接就上的那种。

后来,他们就要宁卫民也帮着一起想。

最后仨人碰头的时候,皮尔·卡顿完全是西方人思维,建议是魔术表演。

宋华桂的主意是猴儿戏,想弄个美猴儿王上台去翻跟头带蹦跶。

而宁卫民的意见其实跟宋华桂差不多,也是京剧。

但更高一筹的地方就在于,他因为有康术德的参赞,得了老爷子的建议,说的是“跳灵官”和“净台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