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妙计安出

大唐极品纨绔 第三百九十三章 妙计安出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0:22:02 来源:繁體文學源三

房玄龄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别说属于文官阵营的长孙无忌和魏徵等人了,就连程咬金李绩这些跳着脚喊打喊杀的人都被房玄龄的话给惊住了。

大唐如今的财政支出,大殿之上的人都非常清楚。想要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事,满殿君臣勒着裤腰带不是支撑不起,但想要打一场灭国之战,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正如魏徵所说,要进行国内的民生建设,兴修水利和道路,还要发展民间经济。

最主要的是大唐皇家书院的二期工程,也在刘方和理学院学子的带领下正如火如荼的开工建设中。

另外就是还有一个超级大的吞金兽,给太上皇李渊居住的大明宫。李二陛下为表自己的孝心,于去年开始修建大明宫,以此来作为太上皇李渊的寝宫。

大明宫占地东西约三里有余,南北约五里有余。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三十余所。

其规模之宏大,工程之繁杂,堪称古往今来除了阿房宫之外的第一大宫殿建筑群。

而且大明宫与书院不同,书院的建设不必依照皇家规格,很多建筑随便修建起来就可以用。

大明宫是皇家宫廷,一砖一瓦皆有法度。夸张一点说,修一座大明宫的财政支出,完全可以建起来三座皇家书院。

这么多地方都需要用钱,所以国库的财政支出实在是入不敷出啊。

“哦?”李世民轻咦一声,他都已经做好这个事情被房玄龄驳回来的心里准备了,却没料到房玄龄竟然会同意这个提议。

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将探寻的目光盯住了房玄龄的老脸,饶有兴趣的问道:“房卿同意北征薛延陀,为何?”见满殿臣工尽皆失声,房玄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先是递给长孙无忌一个我办事你放心的眼神,这才对李世民拱手回道:“回陛下,臣以为这一战可以打,其原因有三……”

“哦,房卿速速道来……”房玄龄这一句话直接给李世民整兴奋了,本以为要被政事堂否决掉的事情,竟然在这一刻峰回路转,差点让李世民一张老脸笑出褶子。

“其一,目前国库的财政虽说不足以支撑一场灭国之战,但如今已是六月,再过月旬便是秋收,若此时发兵,国库的粮秣也能勉强支撑到新粮入库。其二,卫公的大军已经班师回朝了,但转运岭南试种的三季稻的船只可没有停止运粮,冯公处运送而来的稻米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能支撑一段时间。”房玄龄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响,三言两语便将粮秣的问题给解决了。

虽然说是寅吃卯粮,但多少也算是一个思路。随着房玄龄的话音落下,满殿君臣也是忍不住频频点头。

但是这还不够,打仗打的可不仅仅是粮食。兵刃,铠甲,战马……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只要大军一开拔,就得一样不落的发到士卒手上。

而这些东西,全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进去。钱从哪里来?这是个大问题。

所以房玄龄说完了可以打的两个理由之后,魏徵便跳出来砸场子了。

“即便如房相所言,可就算能解决粮秣的问题,难道让我大唐的健卒背着粮食去上战场吗,这仗如何能打得下去?”面对房玄龄,魏徵的态度一改常态,虽说语气带有质问的意思,但对比他对待李世民和程咬金的态度,那好上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房玄龄知晓魏徵的脾性,也理解他的苦衷,自然不会去计较魏徵的态度。

骤然听得魏徵发问,笑呵呵的回道:“玄成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而后转身背对着李世民,正面迎上了满殿君臣疑惑,惊诧,不解的目光。

“想必诸位同僚家中近来应该采买了不少东西吧,诸如琉璃,热气球之类的。不知诸位家中采买琉璃一类的物品,作价几何呀?”房玄龄接着开口,却不是解释可以北征的第三个原因,而是问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问题。

但身为一国宰相的房玄龄开口,哪怕明显跑题了,附和的人依旧不少。

“这,下官家中最近确实采买了不少精美的琉璃制品……”

“下官家中也是……”

“唔,本官好像也记得家中妇人采买了不少精美绝伦的琉璃,至于热气球嘛,倒是未曾听闻。”大殿之上,一些人回忆了一下,开始回答房玄龄的问题。

但一些人却是低头开始沉思起来,如李世民,如李绩,如长孙无忌……

“俺昨天才买了一个劳什子马踏飞燕,花了两百贯。怎地,老房你是惦记上了俺老程家中那点资财?”程咬金的大嗓门一出,房玄龄顿时哑然失笑,对着程咬金笑骂了一句:“老杀才,老夫惦记你那点家资作甚。”两人对骂间,李世民若有所思,忽然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

房玄龄这是打上了书院的主意啊。书院如今经营着好几桩日进斗金的营生,但国库对书院的财政拨款却从未停止过。

既然书院自己能赚钱,那岂不是说……李世民在心中暗自叹了一声妙,姜终究还是老的辣。

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地方,偏偏房玄龄注意到了,也难怪辅机总是比玄龄矮一头。

李世民在心中其实已经认可了房玄龄的主意,但有些话还是得由房玄龄这个帝国宰相来说出来才行。

毕竟书院的前缀带着皇家二字,若是由自己来表这个态,那书院那方必然对自己这个校长心生怨愤。

但是由房玄龄说出来就不一样了,帝国财政如何分配本身就是房玄龄这位帝国宰相应该处理的事情。

哪一处多,哪一处少,哪一处缩减,哪一处增加,理所应当都是宰相站在全盘的立场上来做出安排。

所以李世民便假装听不出房玄龄的话中之意,顺着他的话出言催促道:“呵呵,玄龄,朕的后宫前些日子也进了一批精美的琉璃盏,但这和北征有何关联?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妙计安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