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三百二十章 正式收徒

大唐极品纨绔 第三百二十章 正式收徒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1-23 13:57:44 来源:奇书网

帝国皇子拜师,值得起这个排场。张拯默默的看着李世民的銮驾走近,第一次没有上前相迎。

今天他的身份与往日不同。今日,李世民只是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而张拯,则将会成为李世民

“望子成龙”之中这个

“子”的老师。李世民的銮驾在张拯身前不远处停了下来。待李世民下了步撵,张拯才起身迎了上去。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拜见太子殿下……”

“慎之,平身。”李世民虚扶了张拯一下,然后朝身后的宫卫一招手。便有宫人上前,先给老李纲的墓前摆上贡品,然后开始设置香案等物。

张拯静静的看着宫卫们忙碌,也将今日来人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李世民面色温和,长孙笑意吟吟,李承乾脸上露出一丝志得意满,小胖子李泰躲在长孙身后古灵精怪的朝张拯做了一个鬼脸。

帝国的二位宰相,看着老李纲的墓地依旧如刚下葬之时一般无二,不由得欣慰的朝张拯点点头。

“孝”之一字,张拯可谓做到了极致。扫视了一圈众人的表情,张拯转身进入孝堂之中搬出来一个小马扎,又端出一碗清水。

来到李世民身前说道:“陛下,孝堂简陋,唯有清水一碗聊表敬意。”李世民微微一笑,伸手接过张拯端来的那碗水,在众人担忧的神情之中一饮而尽。

“甘甜清列。”李世民抬起袖子擦了擦嘴笑着回了一句,然后将碗还给张拯。

一屁股坐在了张拯搬出来的小马扎上,朝张拯问道:“慎之,你今年才十七岁吧,这就要收徒了,感觉如何?”嗯,要说感觉嘛,张拯没什么感觉,毕竟这都已经教了一年多的学生,给个名分合情合理。

而且相处一年多,两人太熟了。所以张拯老老实实的拱手答道:“回陛下,臣没什么感觉,不过臣的恩师若是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特别欣慰吧。”

“哦,哈哈哈哈,这倒也是,老李纲有徒若斯,也该瞑目了。”李世民大笑了一阵,对张拯的回答很满意。

连带着对张拯这个人也更加满意了几分。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对朋友有情有义,对长辈至纯至孝,对弟子尽心尽力,对国家忠心耿耿。

就是这性子偶尔混账起来令人头疼不已。不过在李世民看来,这都不是什么大毛病。

他年轻的时候性子比张拯也好不在哪里去,现在不一样成为了这个庞大帝国的主宰,人人敬仰的天可汗陛下。

李世民相信自己的手段,也相信张拯的能力。不出二十年,这小子一定会被自己打磨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张拯回应了李世民一个笑脸,然后静默不语。如今两人的关系很微妙,因为老李纲之死而盘桓在两人之间的隔阂还未消散。

自己却即将成为他二儿子的老师,最后还要娶他的女儿。嗯,这个关系可真够复杂的,以后该怎么论呢?

张拯突然很想坐摇摇车,两块钱一次的那种。随着宫人将香案等物摆放好,今天的拜师礼也就正式开始了。

拜师礼乃是吉礼,古人讲究尊师重道,本该有宏大礼乐相伴。但考虑到张拯的孝期未满,是以李世民并未携带宫廷乐师。

不过场面上虽然看起来寒酸一些,但也要看观礼的的人什么人。一国帝后,太子,宰相皆在此地。

就算什么步骤也没有,这一场拜师礼也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在礼官的赞唱之下,李世民便拉着李泰上前一步,来到了香案前。

张拯也跪坐在香案旁设好的坐垫上。李世民身为李泰的父亲,此刻便不是君王。

只见李世民神色肃穆的从怀中掏出来拜师贴,对着张拯说道:“吾今有一子,岁至总角之年,有殷殷向学之心……”待李世民说完来意,张拯伸手接过拜师贴。

待张拯接过拜师贴后,李世民便退了下去。张拯起身拉住李泰的手,将他带到了老李纲的墓前。

李泰拜的是李纲一脉,是以还需要先拜祖师爷。九叩之后,李泰起身。

又回到香案前,张拯继续跪坐下去。这一次李泰跪到了张拯面前,三叩之后,宫人递上了六礼束修。

所谓六礼束修,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腊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其中

“束修”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修、一犬赐人。”郑玄注:“束修,十脡脯也。”束修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待李泰献上了六礼,张拯抚摸着他的头顶,谆谆教诲道:“青雀,尔既入我门下,首要知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二要明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三要懂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如此,方不负你我师徒一场。”张拯训完话,李泰再拜,回道:“谨遵老师教诲,泰必不负师恩。”张拯训完话之后,拜师礼其实已经算是完成了,两人正式有了师徒之名。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两道小程序,随着李世民的示意,便有宫人在香案上放上一个铜盆。

这一步叫净手净心。学生行过拜师礼后,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

“净手”。

“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李泰按照张拯的要求,洗完了手便跪坐在香案前。又有宫人端上了朱砂与朱笔,张拯便取过朱笔,在朱砂之上轻轻一抹,然后朝李泰的眉心点去。

李泰的眉心上便多出一枚红点。这一步叫朱砂开智,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拜师礼中最后一程序。

因为

“痣”与

“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

“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