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第一世家无错版 > 第2930章毕竟他金毗昙已经成为了王的男人求票票

迎着那金文颖的目光,牛大掌柜一脸语重心长地解释道。

“那是自然,我汉唐商行是做生意的,又不是做慈善的。”

“这些物资,可是我汉唐商行半卖半送给你们新罗国的,你们想想,一石大米,按照市场价格,怎么也得两百钱。”

“可是我们给你们什么价?居然才八十钱,这价格,可是赔本。”

“还不是因为我们董事长的要求,不然,谁会这么做,另外,像这样令屋子里边温暖如春的铁炉子。

一个才不到一百钱,还有这些成套的冬装,一套才要你们不到一百五十钱。

要知道,之前在你们新罗国王都金城,那可是这个价格还得往上再翻上一番……”

“不过你们放心,这些东西,都不用你们掏钱,毕竟签下这份大合同的是我们董事长,和你们国主。”

听到牛大掌柜这话,金文颖与那廉宗不禁相视苦笑,的确不用自己等人掏钱。

毕竟现如今的新罗流亡政府,就是一穷二白的主,就连现如今那些汉唐商行帮他们赎回来的战俘,花的也都是汉唐商行的钱粮。

这让廉宗想起了双方即将签约的那些日子,大上等金毗昙可真是愁白了不少的头发。

但是好在,新罗流亡政府中的所有文武官员都很清楚,以如今之新罗,想要光复,必然要借助大唐。

可是大唐朝廷什么时候能够帮得上忙,那还真不好说,而汉唐商行看在程三郎的面上,愿意出手相助。

而且愿意无偿地提供无息贷款,帮助新罗流亡政府在那库衣岛上建立城邦,以作复国之用,就已经算得上是仁义尽了。

所以,背负上沉重的债务,就背负吧,好歹无息,不会增加。

#####

金文颖打量着这厚厚的帐册,抬起了头来看向... ...跟前的廉宗,忍不住道。

“也不知道我新罗光复成功之后,需要多少年才能够偿还清楚……”

“这谁能知道,不过,这位牛大掌柜,可真是给咱们新罗留下了好东西,你看这张库衣岛矿藏图。”

“这里不但有煤矿,还有铁矿,甚至还有铜矿……单凭这些矿产,只要咱们有了足够的人手,怕是最多也就十年光景,便可还清所欠贷款。”

“十年,那岂不是说,咱们新罗国民,需要在此落地生根。”

“金将军,不管怎么样,呆在这里落地生根,好歹能以我新罗国主为尊。

总比留在那大唐境内,处处受唐国律令约束,连个唐国子民都不如要好吧?”

“这我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我有些担心,一旦我新罗在此时间一久。

唐国不愿意我新罗重归故土,我新罗又当如何自处?”

金文颖这话一出口,廉宗看了一眼金文颖,沉默了良久之后,脸上浮现出了苦涩之极的笑容。

“如今能渡过眼前的难关再说吧,这样的大事,自有国主还有大上等他们操心。”

听到了这话,金文颖张了张嘴,亦是颓然一叹,的确,就凭着现如今的流亡政府,能干点啥?

“你我二人最好尽快地把大事给办妥,如今,第一批由着汉唐商行赎买归来的新罗遗民,已经从耽罗岛出发了,预计用不了太久,就会到达库衣岛。”

“……”

#####

新罗国国主真德女王,已经在去岁之后,就已经下嫁给了那金毗昙这位大上等。

金毗昙这位昔日的新罗一品官,已经变成了新罗女王的王夫。

虽然有人提议,女王既然已经下嫁了金毗昙,那么就应该将王位交给她的夫君金毗昙。

只不过这个提议,几乎遭到了所有非金毗昙嫡系大臣... ...的强烈反对,当然犹以那金毗罗和金庾信反对最为强硬。

哪怕是那位昏庸老迈的阏川,这一回也站到了反对方去。

毕竟按照新罗的王位继承制度,唯有圣骨血脉,方可成为新罗国的王。

而且,就连大唐与那新罗所签下的《新罗二十一条》里边,也写得十分的明确。

这让金毗昙无比的蛋疼,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代表着新罗国主与大唐所签下的那份《新罗二十一条》。

居然会成为自己登临王位的重大障碍,偏偏那位原本一直作为自己靠山的程三将军也表示无能为力。

毕竟这是你们新罗国的内部政治,他不适合掺和,再加上他帮忙金毗昙为新罗国之主,那么就代表着两国所签下的《新罗二十一条》是堆废纸。

面对着这样的局面,金毗昙这位新罗女王的王夫,只能继续尴尬地呆在他大上等的位置上参政议政。

并且还要跟其他的新罗国大臣们一样,奏事的时候还必须要向自己的新婚妻子行礼。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尴尬事,但好歹,与真德女王成亲之后,夫妻二人自然是同心一体。

至少大权不会再旁落到其他人身上去,毕竟他金毗昙,已经成为了王的男人。

他现在做的,不仅仅是需要在朝堂之上耗费大量的心力,而且还得耗费大量的体力在某些事情之上。

每天夜晚,这位年过四旬的金毗昙也不得不硬起头皮,把自己当成一头干劲很足的老黄牛,努力耕耘。

毕竟,《新罗二十一条》上确定规定,一旦新罗国圣骨断绝,那么新罗将会再没有国主。

新罗将会自动成为大唐的羁縻藩属,大唐有权指派大臣设立都督府以治之。

这上面可是盖着新罗国王印,以及大唐国鸿胪寺少卿大印的正式公文。

当然,鸿... ...胪寺少卿的大印必须是正经的,不是程三郎习惯用的白萝卜,或者红萝卜章。

而是李恪这位兼职性质的鸿胪寺少卿,李恪极力表示不妥当,但考虑到程三郎同意黑锅他背之后。

最终化装失忆丢失印章,被程三郎捡到,自己盖完之后,又送还了李恪。

这里边,就有证人英国公李绩,登州水师主帅吴中郎将等一干人。

至于为何这份条约,没有谁来搭理,自然也跟大唐皇帝陛下当初的那道旨意有关。

那就是将辽东诸国以及倭岛,也就是现如今的扶桑岛诸国蕃事,皆委予李恪这位兼职鸿胪寺少卿。

所以,备桉的国书,传到了鸿胪寺那边,也只会直接被鸿胪寺的官员直接归档保存。

毕竟这是程三郎与齐王李恪那两只妖蛾子的事情,惹又惹不起,谁会乐意去搭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