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第一世家无错版 > 第2114章本国主1定要好好会1会那程三郎求票票

    “赞普,快喝药吧,再等下去都要凉了……”那位巫医站在了榻前,端着那碗汤药小声地道。

    松赞干布这才将目光从跟前的公文上移开,接过了那碗苦涩的汤药,皱起了眉头一口吞下。

    接过了一碗蜜水饮了几口,这才感觉嘴里边不再苦得发麻。

    砸了砸嘴,松赞干布沉声问道。“这药我还要喝多久?”

    “赞普,汉人有一句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赞普你虽然已经渐有好转的迹象。”

    “可是这汤药还得继续喝上两三日,另外就是,赞普万万不要受寒,也莫要情绪过度波动,避免此心疾再犯。”

    听到了这位巫医小心翼翼地解释,松赞干布抬手揉了揉心口。

    那张原本就比起一般的吐蕃人更加白净的脸孔,因为之前的病发,又多了一丝病态的白。

    为了身体着想,离开大营之后,他就没再骑马,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那有着从唐国采购来的铁炉子的马车里边。

    不必再承受那寒凉凌冽的高原风雪的肆虐,因为他需要好好的休息。

    而不是强撑,因为巫医已然三番五次的警告了松赞干布,这个时候若是强撑,万一受了风寒,很容易有性命之忧。

    作为高原人,松赞干布自然很明白,在这片高原之上,有些时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疾患,就会导致人失去性命。

    他可不想年纪轻轻的自己就这样英年早逝,毕竟,自己还没有完全一统高原。

    那象雄国还能够威胁得到吐蕃,而佛教的信仰,现如今尚不能与那强大的苯教一较高下。

    自己所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只有活着,好好的经营,才能够看到那一天。

    喝... ...完了汤药的松赞干布正要躺下,好好的休息休息,却在这个时候,一位御前大臣快步进入到了大帐之内。

    #####

    “赞普,多玛城的阿昌千户奉定埃副都元帅之命,特来面见赞普。”

    松赞干布又坐起了身来,活动了下有些发僵的身子。

    不大会的功夫,阿昌千户步入了大帐,朝着松赞干布恭敬地一礼之后,递上了那位副都元帅定埃让自己交给赞普的书信。

    松赞干布接过了书信,随口问道。“副都元帅带回来了多少人马?”

    “赞普,副都元帅带着四百余骑撤回了多玛城。”

    “嗯,嗯?!”松赞干布一脸懵逼地抬起了头来,看向跟前的阿昌千户。

    帐中的几位文武也全都瞪起了眼珠子。

    “什么意思,副都元帅就领着四百余骑回来,剩下的人马呢?”一位大臣当即喝问道。

    “副都元帅被那位唐国兵部尚书率领数万兵马击败,一路且战且退,回到多玛城时,身边只剩下了四百余骑。”

    “数万兵马?!”帐中顿时传来了一声惊呼,一干文武皆尽哗然不已。

    松赞干布脸色大变,差点就想要腾身而起,好在他犹记得那位巫医的叮嘱。

    赶紧抬手轻捂着心口频频深呼吸,不要激动,一定不要激动,活生生被气得心疾复发,自己以后日子还咋过?那岂不是太不给他们这帮饱学之士,博学鸿儒面子了?所以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他们也都多少买上一些。

    或者是拿来赠送友人、弟子,又或者是是搁在家里边生霉起灰,也比卖不出去,要好得多。

    不过他们能够买走的终究只是少数,更多的则是那些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指使... ...着人手,将那些不怎么受长安百姓们欢迎和热捧的《长安文集》买下。

    毕竟大家看好这位魏王殿下,而魏王殿下也很乐意与他们结盟合作,再加上这《长安文集》,本就是双方合作的产物。

    自然不能让这位魏王殿下失去信心,所以,有了别有用心的世家大族出手。

    这六万份《长安文集》,也总算是在一天之内一扫而空。

    已然焦急地在魏王府中等待了整整大半天,就连那猪油酥都顾不上吃的魏王李泰。

    在听到了《长安文集》总算是被销售一空的好消息后,那颗悬了差不多一天的心这才落了回去。

    不过,不论是管家李公公,还是魏王李泰,都没有默契地没有去提加不加印的事。

    毕竟,从上午一直卖到了临近黄昏时分,这才堪堪销售一空。

    这样的成绩,实在是不足以与那每期的销售都在十来万份的《长安旬报》相媲美。

    #####

    长孙无忌稳坐在案几后边,跟前,摆放着那二十八名新科举子的名册。

    此刻,这二十八名新科举子,皆已经进行了吏部铨选,现在,结果已经摆在了他的跟前。

    一干吏部的大大小小官吏都集中在此,小心翼翼地面对着这位这段时间脾气不太好的长孙吏部。

    长孙无忌一脸淡然地将那一份份的结果拿起了,仔细地审阅之后,提笔在上面写下几句,然后搁到了一边。

    一旁的吏部官员恭敬地取过来之后,仔细地看罢长孙吏部给出的批示,再交到相关官吏的手中。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份份地吏部铨选经过官员之后,离开这个房间,发往相关的衙门。

    而一直到了最... ...后那几份,长孙无忌这才看到了辛茂将、任雅相、上官仪以及吴乡寿的铨选结果。

    长孙无忌草草一扫,这四个的铨选结果,想来,吏部的官员们都很有默契,让这四个的铨选结果,显得很是一般。

    而在铨选授官的提议上,吏部侍郎给出的建议,辛茂将可为县令,而任雅相可为县尉,至于上官仪可为士。

    而那位成绩在这四位寒门士子之中最差的吴乡寿,甚至连成为士的资格也没有,直接落选。

    这样的结果,在大唐而言,并不鲜见,但也不是没有。

    大唐的科举,那只是考试,考完试之后,吏部仍旧有着极大的权力来左右最后的结果。就这种,他们顶多上茅房的时候,拿来打发时间的玩意,居然都能够卖得那么的火爆。

    而若是满篇尽是精彩纷呈,代表着大唐文学界最顶级水平的《长安文集》却连卖都卖不掉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