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第一世家无错版 > 第2080章敢问程长史使用的那种卡片式法器是啥求票票

加措上师看到了这位笑容亲和,亲自过来拜访自己的大唐亲王殿下,不禁有些受宠若惊。

赶紧上前,率领着十二位弟子齐刷刷拜倒在地。“参加上国吴王殿下。”

声音之大,生生把李恪一行人给吓了一跳,不过为作大唐最优秀的皇室交际花。

当然不会因为对方的过度激动而心生不悦,李恪赶紧大步上前搀起了这位加措上师,和颜悦色地道。

“加措上师快快请起,诸位也快快请起。”

加措上师一脸懵逼地看着跟前嘴巴开合不停的李恪,忍不住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有些赫然地言道。

“殿下你说什么?还请殿下大点声,贫僧(不论怎么搞都查找不到苯教的自称,只能以贫僧代之,望诸位读者大能体谅)两耳受了伤听不清楚。”

李恪眨巴眨巴眼,只能一咬牙,扯起嗓子嗷嚎一声道。

“请加措上师快快请起!”

顺便加上了一个搀扶的动作,加措上师这才明白是什么意思,赶紧起身。

好在,加措上师赶紧回到了案后后边,抄起了毛笔,流利的汉书,很快就落于笔下。

“殿下能亲来探望贫僧师徒,实在是令贫僧师徒诚惶诚恐……”

看到了这位加措上师抖机灵的跟自己玩笔墨交流,正愁不知道应该怎么跟这种半聋人士沟通的李恪也是松了口气。

笑眯眯地与那位加措上师对案而坐,抄起了笔,一手比加措上师更加流利也很漂亮的书法跃然于纸上。

只不过,论科耳虽然是吐蕃国主的王叔,但是他只通晓在高原上流行的象雄文字。

对于汉语,他能够沟通与交流,但是根本不会写,也就能够看得懂少量的汉字,不禁有些傻了眼。

#####

至于... ...一旁的赤桂玛本,倒是蜀地官话说的比那论科耳更流利,但问题是他斗大的汉字认不识几个。

于是,文盲赤桂玛本与半文盲论科耳呆呆地看着那些字句,半天作声不色。

好在长袖善舞的吴王李恪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二位的窘态。

使了个眼神之后,一旁的心腹侍卫头子李德充当起了翻译官。

不但读出了自家殿下所写的内容,还将加措上师所写也一并告之这二位。

李恪亲切地关怀了加措上师师徒的身体情况,并且对他们表达了慰问之情。

也告诉了这位加措上师,他很敬重这些宗教人士,认为高原能够得认蓬勃发展,离不开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苯教。

甚至还声称,自己的亲爹,也就是大唐皇帝陛下,也在跟那位前吐蕃宰相噶尔东赞吹牛打屁的时候。

对于苯教在高原上的兢兢业业,呕心泣血地为了广大的高原民众作出的贡献,也表达了肯定与嘉许之意。

听得那位加措上师两眼发红,激动得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便是他左右的那十二位弟子也好不到哪儿。“程三哥哥,好了吗?我觉得都这么香了,是不是可以吃了?”

“好好好,殿下稍等,我再洒点芝麻,可以了……殿下先吹吹,小心烫。”

“媚娘这几串你拿着,赶紧吃。”

“处弼兄,我们的呢?”两个背景板顿时不乐意的开始叽歪起来。

程处弼不乐意地翻了个白眼,这才一人两串,递了过去。

“就这么点?”李恪看到自家妹妹,还有武媚娘一人三四串,再看自己手上可怜兮兮的两串,不乐意地鼓起了眼珠子。

“吃那么多干嘛,一会吃不吃火锅了?”程处弼不乐意的怼了一句。

抄起了两串来到了不远处递给... ...了胡尚宫。“还请胡尚宫你也尝尝……”

早就已经习惯了程三郎大方的胡尚宫照例谦让了两句之后,接到了手中。

一口咬下去,一时之间,都分辨不清楚,自己吃到的是羊肉,还是面筋,只有一个评价,那就是香……

“哇,好好吃啊,程三哥哥,这个面筋的味道好像羊肉呀。”

“哈,那当然了,因为它里边吸满了羊肉的香味和油脂,所以吃起来就跟羊肉似的。”

“而且还有一股子特有的面筋的香味,好吃吧?”

“处弼兄,再烤点吧,根本连牙缝都不够填。”房俊已经把签子扔到了一边,开始催促起来。

还能咋办,程处弼只能无可奈何地继续抄起已经处理好的一把串串又架到了火上。

“最后一把了,一会咱们要吃涮羊肉了。”

“我也要吃涮羊肉。”李明达嚼着香喷喷的面筋,大声地道。

这个时候,一位闻香而来的,不讲武德的黑脸老头再一次鬼鬼祟祟地出现在了清幽阁外。

吸了吸鼻子,一脸不出老夫所料的表情。

“老夫就知道,这小子只要不闹妖蛾子,那不是因为在打牌,就是在鼓捣美食。”

然后背负着双手,一脸理所当然地大步朝着阁内行去,身后边的忠宝公公亦深深地吸了两口漂荡过来的香味。

继续维持着一张没有表情波动的脸,跟着大唐太上皇陛下朝着清幽阁而去。

不大会的功夫,李渊大马金刀地坐在小马扎上,一口酒中精华,一口烤面筋,吃得不亦乐呼……

#####

涮羊肉,这是北方人的吃法,程处弼更喜欢涮牛肉。

但有个问题,老程家在长安,好歹有牛可以经常因意外导致牛阵亡。

但这是九成宫,... ...九成宫既不搞耕耘,也不搞放牧,程处弼总不能去偷买老百姓的耕牛来制造意外。

所以,只能涮羊肉,不过既然是涮羊肉,那就得有仪式感。

铜锅是必备的,而且必须是鸳鸯锅,这是一位来自大西南的美食家最后的倔强。

一半是清汤,另外一半嘛,虽然没有辣椒,但是用了大量的茱萸,好歹也能够感受到辛辣的滋味。

还应用了大量的花椒以及程处弼搞出来的豆瓣酱,没有辣椒,只能用茱萸替代,好歹也能搞出点似是而非的红油。

一旁吃货,都揣着手,看着蹲在那个小铁炉子跟前忙碌不已的程三郎。

李渊看着程处弼奢侈无比地一个劲往锅里边扔各种香料,光是花椒,至少得扔进锅中得有二两。

不禁有些嫌弃地摇了摇头。“程三郎,你这是不太浪费了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