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第一世家无错版 > 第1699章爷爷吩咐了程3哥哥让他去抓知了猴求票

管家李公公顿时一个激灵,赶紧将报纸揉成一团,扔到了一边,然后转过了身来。

就看到了魏王李泰一边抹着汗水一边走了过来。“怎么样了?”

“殿下,奴婢让人已经收罗来了差不多三千多份。”

魏王李泰目光扫过那些报纸,面色蕴怒地沉声道。

“程处弼那小子,不过是区区一个粗鄙武夫。

借着父皇的恩宠,让那些寒门士子得以登临殿试魁首。”

“他居然还给那些家伙大造声势,他这是要做什么,这岂不是让我舅父难堪吗?”

听到了这话,管家李公公垂低脑袋。“殿下放心,奴婢这就去交待他们多收一些报纸回来。

只是,奴婢担心此番又会如上一期《长安旬报》般……”

“怕什么,他程处弼都不怕亏血本,难道本王还怕花那点小钱不成?”魏王李泰不乐意地喝了一声。

看着那些报纸,想到了之前读到了上面的内容,看到了那些令人头皮发麻,厚颜无耻的马屁话。

实在是让魏王李泰心头不爽到了极点,舅父所举荐之才俊,居然比不过他程处弼举荐的才俊。

这叫什么事?若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事涉国家大政,魏王李泰都想亲自去问一问父皇,这是想要干嘛。

毕竟老师王珪一直都告诉自己,大唐王朝立国根基已固,如今治理天下,自然用人当重其德行,其次才是才华学识。

而作为天下诸多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有着无数的才俊,可偏偏,父皇用这些人的时候,总是举棋不定。

反倒像马周这样寒门出身的臣子,又或者是孙伏伽这样科举入仕的寒门臣子,却深得其信任与重用。

要么,就是那些随着父皇打天下的老臣子,这样的做法,魏王李泰则有... ...不同的想法。

“唉,可惜,本王不是太子……若本王是太子,当会劝说父皇,将世家贤才,尽纳入朝,方才上善之策。”

#####

来到了甘露殿前,长孙无忌拭了拭额角的油汗撩起前襟拾阶而上。

面对着那位朝着自己恭敬行礼的陛下心腹侍卫头子赵昆。

长孙无忌只是矜持地淡淡一笑,稍微动了动下巴算是还礼之后,径直步入了甘露殿。

就看到了陛下正在那里愣愣地看着某处,似乎在想事情,又像是在发呆。

长孙无忌收住了脚步,由着那赵昆快步到得陛下身边提醒了声,这才上前恭敬地行礼致意。

“臣参见陛下。”

“无忌来了,快快坐下吧……”李世民这才回过了神来,目光落在了长孙无忌身上,笑着抬手一引。

听到了陛下如此称谓自己,长孙无忌心中不禁一暖,一种陛下其实还是爱我的感觉瞬间溢满胸怀。

长孙无忌来到了跟前,正襟危坐,一旁的宦官给这位长孙吏部满上了一杯茶水之后,这才退到了一旁侍立。

李世民也抿了一口清肝明目又养生的菊花茶,这才笑眯眯地朝着长孙无忌道。

“无忌,科举殿试至今,也有些日子了吧?”

“是的陛下。”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却对于李世民的这句问话有些摸不着头脑。

然后,就看到了大唐皇帝陛下从案几上抄起了一份《长安旬报》朝着自己递了过来。

“???”长孙无忌一脸懵逼地看着陛下递到跟前的报纸。

整个人都不好了,嘛意思?莫非市井八卦已经传到了陛下的耳中。

这位年轻的时候性格比较顽劣的皇帝大佬,莫非又想整妖蛾子嘲笑自己人?

“今日这份《长安旬... ...报》你可有看过?”李世民看到了长孙无忌的表情,有些莫明其妙,不过还是指了指那份报纸问道。

“臣……臣是看了一些。”长孙无忌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勉强一笑言道。

“朕觉得今科的这四位进士,都是难得的才俊,不知吏部那边的铨选准备何时开始?”

听得此言,长孙无忌心中顿时一沉,表面倒是不动声色地道。

“陛下,臣打算这个月底开始进行铨选。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看到长孙无忌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李世民微微颔首。

手指头轻轻地敲击在案几上,仔细地思量了半天,这才言道。

“今科状元辛茂将,此人秉性刚正不阿,书法中正平和,可为起居郎。

榜眼任雅相有勇有谋,可入职兵部职方司,探花上官仪文采菲然,风姿儒雅,可入职礼部主客司……”

听到了陛下那笃定的语气,长孙无忌垂低了头,可是眼皮却直跳不停。

怎么也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直接插手到吏部铨选,这可是极为罕见的。

等到李世民将四个人的安置尽数言皆之后,这才朝着长孙无忌道。

“朕的安排,无忌你可有什么话说?”

“陛下,骤然委以重托,会不会让他们……”

“无妨,既是才俊,就要委以重任,方才能够显出他们的本事。”

“既然无忌你不反对,那便这么定了。”

“……”长孙无忌张了张嘴,最终却只能恭敬地朝着李世民一礼。

心里边却直呵呵。陛下你都已经有了定论,难道我还能反驳你不成?

“臣明白了,陛下放心。”

“此事,也唯有交给无忌你来办,朕才能够安心。”

李世民笑眯眯地点了... ...点头,然后拿起了那本《氏族志》又递了过去。

“对了,朕这里刚刚收到了此物,你且来看看……”

#####

长孙无忌不禁一愣,旋及朝着李世民恭贺道。

“陛下,贞观六年朝中诸多臣工奉陛下旨意刊正姓氏,至今已有四载,能有成果实乃我朝大喜之事也。”

“呵呵……你且先看了再说。”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落在长孙无忌的眼中,则透着一股子冷厉。

长孙无忌接到了手中之后,只翻了几眼,顿时醒悟了过来是什么意思。

位列《氏族志》榜首的,或者说第一等的,却是山东氏族的博陵崔氏,而这博陵崔氏的族长,如今正是朝中任职幽州刺史的崔干。

人臣的氏族,居然位列一等,居于皇族之前,这样的做法。

饶是长孙无忌这位刻意结交世家大族,经营势力的重臣,此刻也不禁两颊直冒冷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