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游戏 > 重生之逆流十年 > 第288章 微讯红包立项

重生之逆流十年 第288章 微讯红包立项

作者:蜜汁姬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3-27 00:34:06 来源:笔趣阁SO

就在徐行和闵行大学进一步的达成合作关系的时候,同时期的四月份,还发生了许多事情。

群星公司内部,表面上看,最光鲜亮丽的,自然是微讯总注册用户量突破了一亿大关。

但暗藏在这事儿之下的,却是微讯附带的热点新闻栏目,如今的日观看数据已经到了千万量级。

对于微讯用户来说,每天都要打开手机看一眼消息的习惯已经开始逐渐养成。

而看消息的时候,中间穿插着的热点新闻,每每都能切中许多用户的要害。

根据每一位用户的阅读习惯和点开微讯的频率以及时间段,热点新闻背后的大数据推送系统,能够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个人画像。

在此基础之上,依照用户画像,每次推送三条新闻,其中一条最容易吸引用户的新闻作为头版,外放在用户聊天界面的显示页里。

点进去之后,就能看到本次推送的三条新闻。

这样的推送,每天平均三次,有的用户喜欢看,系统就会多推送几次,有的用户不怎么爱看,那就每天一次。

如此慢慢推进下来,热点新闻这边已经积攒了海量的用户画像,成为宣传和推广的又一个重要利器。

在这样的情况下,热点新闻已经基本实现了盈利。

除了为集团内部的产品提供宣传渠道以外,热点新闻早在年初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外部企业申请的广告投放。

以如今微讯和热点新闻的庞大流量,这部分收入会越来越可观。

只不过徐行暂时还不想让广告过度泛滥,所以让戴卓山那边严格控制了接取广告的数量,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盈利即可。

事实上,微讯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肯定不是热点新闻这点广告费,而是来自游戏中心的渠道分成。

哪怕是公司内部的游戏,微讯也是会收取渠道费的。

只不过相比起外部游戏五五分成的标准合同,对内,微讯只收取三成的渠道费。

而随着去年微讯宣布开放游戏中心的渠道后,到目前为止,游戏中心已经陆陆续续引进了国内外上百款新的手游。

虽然这里面大部分手游都折戟沉沙,但也有那么一些小爆款崭露头角,给微讯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如此一来,微讯的游戏中心已然走上了正轨,开始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有一说一,做渠道可比单纯做游戏舒服多了。

辛辛苦苦做一款游戏出来,还不知道能不能火,能不能依靠收入养活团队,就得提前被各种渠道扒一层皮。

微讯这边倒还好,除了外来游戏五五分成之外,对于之前提出的游戏工作室帮扶计划,凡是由微讯和天枢游戏投资的工作室出品的游戏,在分成上面都会有相应的优待。

尤其是一些小游戏,如果总收入没有达到一定的门槛,微讯甚至不会收取分成,超出规定总额后的收入才会进入分成范畴。

这也算是变相的鼓励工作室,把心思都放到做出好游戏上来。

而在天枢游戏内部,《神话降世》的开发已经进入中期,一边是各种卡牌角色在产出,一边是调试卡牌系统确保初期平衡性。

至于立项后的《绝地求生》,目前还在早期阶段,徐行那边不着急,龚奥这边也是第一次带领天枢团队制作端游,大家都需要一个进步和适应的时间。

除此之外,一些早先立项的小型手游,随着五月份的逐渐临近,已经快要进入收尾阶段。

哔站代理的《百万亚瑟王》,正式进入内测阶段后,站内陆续有参与了内测的up主放出一些被审核好后的实机演示视频。

配合着官方放出的先导片,《百万亚瑟王》已经初步在哔站内部掀起了一阵小小的热潮。

同一时间,陈瑞也在业内放出了消息,于是很快,国内的投资机构便得知了消息,哔站将要在近期,开启第一轮的融资计划。

一时之间,不少国际投资机构都发来问询,想要提前占位,表示十分看好哔站的前景。

如果放在上一世,前有爱站的情况下,哔站早期能获得融资,完全是资本看好陈瑞本人,就像早期的小米,大家只是相信雷君这个人而已。

但是现在,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这一世的哔站和爱站合并后,成为了国内目前最大的二次元网站,用户量和粘性,对比其他小众的二次元网站,完全就是碾压的态势。

第二,哔站背后是群星,是庞大的微讯用户在导流。

在群星的全产品统一账号的情况下,凡是在其他产品注册过的用户,都能毫无障碍的直接登录。

群星的微讯,目前看来是没什么染指的机会了。

但是群星旗下的其他子公司,未必不能掺和一手。

既然群星愿意把哔站这种潜力十足的项目放出来,投资机构就不可能放弃咬这口肉。

只不过听了徐行的建议后,陈瑞也只是放出消息试探了一下,暂时还没打算做出进一步的动作。

吃了么外卖那边,扩张速度已经加快。

张农在办理了休学后,将原先的团队带到了远洋国际大厦这边,把手底下业绩最好的三位提拔上来,暂时确立为东西南三个地区的事业部负责人。

三月中旬的时候,几个负责人就已经各自带队前往蓉城和鹏城,以这两座城市为基点,开拓周边大学市场的外卖业务。

东部事业部的负责人则是以沪市为中心,进一步朝着杭城江城等方向拓展大学市场。

张农本人除了督导三个事业部的发展以外,还需要带队展开对白领市场的攻坚。

至少目前来看,虽然阻力比大学市场大了不少,但进展还算顺利。

至少就群星公司周边这一块,远洋国际大厦里不少公司都有员工开始自己点外卖吃饭了。

有微讯和热点新闻的加持,加上早期各种优惠券的烧钱,配合之前大学市场的成功经验,说服商家入驻的成本也在不断减少。

一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那以后就不是吃了么去找商家,而是商家主动找上来寻求入驻了。

与此同时,嘀嘀打车在四月份的时候,再次获得一轮融资,投资方除了群星投资之外,还包括以盛澜国际投资领衔的多家投资机构,都是裴清兰那边的渠道关系。

这一次的融资规模相当庞大,除了群星投资本身的2000万美刀以外,裴清兰领衔的几家投资机构,总计投入了6000万美刀,为嘀嘀打车完成了B轮的8000万融资计划。

嘀嘀打车作为目前国内打车软件的头牌,早在去年就展开了全国性的扩张,这次融资结束后,更是加快了版图扩张的脚步。不过也就在四月份的时候,阿里那边也宣布对杭城的快滴打车融资两千万美刀的事情。

几乎同一时间,腾信那边也传出投资了摇摇招车的决定,融资规模1500万美刀。

这一下子,国内打车市场顿时变得风云诡谲,不少人都嗅到了大战将起的味道。

不过,就在四月中旬的时候,阿里支付通那边,突然传出来一个不利的消息。

上头传来指令,并且明确发出通告,宣布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

这对于阿里的支付通来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虽说这不影响桃宝的业务,但对阿里想要进军线下支付业务的计划,还是有了不小的影响。

不过现在支付通在过年几乎可以说是一家独大,阿里也就没太把这事儿放在心里。

一边派人跟政府沟通二维码支付,一边继续深入研究二维码支付的支付模式和技术模式,并强化其安全性的保障。

但同时,阿里也开始做两手准备,把宝压在了专门的支付通POS机上,作为二维码支付被暂停后的替代品。

但是,当时间来到五月一号劳动节这一天的时候。

阿里和支付通突然发现,一个潜在的威胁似乎诞生了。

……

5月1日,中午12点。

微博上,微讯官方账号,天枢游戏官号,吃了么官号,哔站官号,嘀嘀打车官号……

一时之间,包括群星公司在内的所有软件,以及和群星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的其他企业,都同一时间宣布了微讯支付的诞生。

短短半小时的功夫,微讯支付就登上了热搜榜第一,

一时之间风云变幻。

尤其这一次,除了群星公司内部的产品,还有类似京东这样的合作伙伴,加入了微讯支付的渠道。

如此一来,微讯支付只是刚一上线,就直接涵盖了包括游戏、电商、外卖、打车等各种领域。

凭借着自身微讯的庞大流量加持,瞬间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

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微讯支付的使用率却涨幅缓慢。

虽然微讯花费了大力气去推广,但愿意使用微讯支付的人数,在半个月内,涨幅大约只有几十万人。

几乎许多人都被“绑定银行卡”这一操作拦在了最初的门槛上,这一点,也是网络支付最难推广的一个环节。

早先的时候,阿里和支付通还紧张了半天,以为这会是一头猛虎。

但是半个多月过去后,大家才发现,就像阿里庞大的流量却做不出一款社交软件一样,或许群星也只能做做微讯,走不通网络支付这个路子。

以至于阿里的马总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聊起了群星和微讯支付,马总还笑着说道:“群星的徐总与其想尽办法做支付,还不如跟阿里强强联合。”

“之前我跟徐总见了一面,就觉得这位年轻的徐总前途不可限量,但事业做大后,难免心气过高。”

“如果他真愿意跟阿里达成深度的合作关系,我甚至愿意破格邀请他加入阿里的合伙人团队。”

“以他现在的年纪,等我退休以后,他完全可以接替我的位置,手握阿里和群星。”

这话一出,在网上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方面是马总对群星那位徐总的口头许诺,光是阿里和群星的联合,就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思。

另一方面,马总口中所谓的“年轻的徐总”,到底得有多年轻?

毕竟马雲现在还不到五十岁,未来说不定能干到六七十岁。

如果到那个时候让群星的徐总能接手,那位徐总届时起码也得在五十岁以下吧?

这么算的话,现在的徐总可能才三十岁出头?

这么一分析,不少媒体直接原地**,有关群星公司的神秘徐总,顿时又在互联网上掀起一波浪潮。

只不过在如此热度之下,微讯支付的光芒瞬间就被掩盖了下去,完全没有起到侵占支付通支付市场的作用。

如此一来,马雲的目的其实就基本达到了。

大家都去讨论那位年轻的徐总了,谁还来关心一个刚刚诞生的支付功能。

只要不给微讯支付太多公众注意力,阿里还是有很大把握继续保持支付通的龙头地位。

至于马雲说的那番话,倒也不算是单纯为了一个噱头。

要是徐行真愿意加入阿里,马雲估计会第一个举双手同意。

只不过到时候,究竟是徐行手握阿里和群星,还是阿里吞并了群星,就不好说了。

眼下,面对这个局面,微讯的廖沁宇几乎每天都在熬夜加班,寻找可能的办法进一步推广微讯支付。

但徐行反而不怎么着急,反而私底下偷偷吩咐廖沁宇,找几个信得过的员工,组成一个项目团队,按照他的要求,开发一个微讯的新功能。

原本廖沁宇的精力都放在微讯支付和后续有关公众号的开发上。

一看徐行这么神神秘秘,还说这个新项目是专门为了推广微讯支付的,廖沁宇连忙表示自己会领头开发新项目。

但徐行只是摇头,表示他这个总负责人太显眼了,新项目的功能本身很简单,也不用投入太多精力。

对内就表示是个随手的小项目即可,不要声张。

嗯。

新项目的名称很简单,叫做微讯红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