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 > 第476章 大明不公平的对待

大明皇长孙 第476章 大明不公平的对待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8 03:47:21 来源:笔趣阁SO

五部尚书及翰林学士,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早朝之后来到了华盖殿。

朱英也就把早就定夺好的一些制度拿了出来,让大家查缺补漏。

大明的俸禄制度,严格来说是十八个阶梯。

从九品,正九品,到正一品,从一品。

每一个品级,都有正从两职,九品中正制,也就对应着十八阶。

按照现在朱英定下的,最低品级的从九品每月的宝钞俸禄是五贯钞。

听上去似乎有点少。

正常的三口之家,吃饱饭的情况下,是需要四贯钞,这里面不仅仅是包含了大米,还柴油盐酱醋茶等。

初看到,众人也平常心态,能吃饱就行。

不过看到后面的福利,就有些动容了。

首先是吃饭。

按照新的制度,所有的衙门,不管是哪个类别的,包括宫里头,都会单独开设官员食堂。

并且不是一日两餐,而是一日三餐。

如若遇到加班的情况,更是可以提供宵夜。

单单就这一点,让五部尚书,翰林学士大为动容。

把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可就是解决了大半的问题。

这还不止。

在其后面,每个季度都会有相对应的新衣,包括一些附带。

所谓配送,就是享有一定程度上的津贴,这些就不是实物了,而是柴,油,盐,花椒,之类的作料,数量不算多,但意思到位了。

每个地区的附带并不明确,会根据当地的情况变化,具体的数额是季度的五贯钞内。

也就是说每三个月,相当于发放四个月的俸禄实际。

除此之外,对于地方官员,京师官员马车的配额,使用,也大致的定了一个计划,具体的详细,就是需要五部尚书和翰林学士共同来完成了。

而后便是关于伤病之类的。

首先便是医药全免。

听上去有些夸张了,其实这还真不多,在各项福利待遇里面,反而是最低的。

可不要拿着后世高昂的医药费来对比,如今的大明,现行的中医,大部分的医药都是非常廉价的。

这年头行医,讲究的是一个悬壶济世,医德,名声最为重要。

尤其是对于中医来说,像那笑比较有疗效的土方子,可能患者自己就能去取了。

药店里的药材,几包下来,顶了天就几十文。

大夫的针灸,推拿,包括接骨这些,基本上就包含在看诊费里面。

去药堂看诊,总共就几文钱。

你若是骨头折了,便就当场给你接好,若是哪里不通畅了,来一套针灸,若是得吃药,那就开个方子,便就没有别的费用了。

义诊在大夫这个行列里,是最为常见的现象。

讲究的就是一个药到病除。

若是吃了你的药,三日还不见好转,那可就是砸招牌了。

其实在如今的大明,大夫的地位并不高,对于大夫的划分,是属于百工之中。

也就是说,大夫的地位,是跟工匠对齐的,也就比商人的地位高一点。

当然,这只是说一个普遍的现象,不包括御医,太医,或者说当代名医。

不管是大夫,还是药店,也不存在什么暴利赚钱,因为他们服务的对象,主要还是一些穷苦的百姓。

指望从百姓身上刮出很多油水来,显然是不现实的,一些没钱的,宁可就这么拖着,也不会说花钱治病。

什么偶感风寒,那就自己扛着。

吃饭都吃不起呢,还看啥子病哦。

况且对于许多老人来说,一些普通的病症,都懂得几个老方子。

受了风寒,那就是一碗姜汤搞定,出身汗就好了,哪里需要去看什么大夫。

食疗在百姓这边,才是很普遍的现象。

而大夫这边,面对的病症多是以疑难杂症为主。

而调理身体,主要还是在于一些达官贵人,偶有什么不舒服之类的,便就会请大夫来把脉看看。

大夫这个行业,主要还是传承。

师传徒,父传子。

自小就开始跟着把脉看病,抓药开方。

严谨且便是一辈子的活计。

是以朱英把所有官员的医药全免,还真就是一个非常小的方面。

其实这一条并非是针对朝廷官员的,主要是给地方官员。

朝廷这边,基本上有什么伤痛病症的,宫里头的太医,御医就给治了,费用也是宫里头也出了。

几位尚书还有翰林院的学士讨论了半晌,最后是刑部尚书杨靖开口问道:

“殿下,这按照官职的品级发放俸禄,可有些官员是实权,有些官员是虚职,也按照如此定夺吗。”

但凡是官,就有品级。

不过这个品级也是五花八门的。

像是翰林院的修撰,一些从官,还有副官等等,诸如此类的繁多。

若是按照这般发放的话,就好像没有了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工却同酬。

那边累死累活,手握大权,一个月是这么多。

这边清水衙门,整天无所事事,一个月也是这么多。

如此看上去,好像就有些不公平了。

朱英闻言解释道:“杨尚书说得在理,不过这般核算下去,就显得比较繁琐了。”

“这便是相当于要给每一个官职,都要重新去订立一个俸禄的标准。”

“是以在我和爷爷的商议中,决定把这块的区分,体现在津贴方面。”

“每个月会根据衙门负责事务的不同,总体成立一个数额的津贴,而后自上到下,分别按照官职品阶发放。”

“是以所处之位事务多一些的,自然津贴也就多一些,事少一点的,津贴也就少一些。”

“这一块是个重点,便正是需要几位尚书,学士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制定,往后变动的话,会根据每年的户部赋税营收的情况不同,也有所变化。”

在场的俱是人精,听到太孙殿下的这番话,如何不能理解这津贴的重要性。

简单点说,九品十八阶梯的俸禄,便就是相当于一个基础保障的待遇,而津贴的大小,才是官员区分的关键。

这自然也是催动官员积极性的一方面。

像是犯了过错的官员,自然津贴和奖赏就被全部取消了,只能有基础的保障。

反过来说,若是政绩到位的,津贴自然就会更高,其他的奖赏也会更多。

“太孙殿下果然高明。”

刑部尚书杨靖夸赞道。

显然太孙殿下这边,把很多细节都已经敲定了。

随着讨论的继续,很多问题在朱英的解释下也越发的清晰起来。

不说详细到每一个官员,但是大致的情况基本上都已经开始定夺下来。

具体俸禄改革,尤其是福利待遇这方面,自然不可能说一挥而就,也需要一个过程的酝酿。

包括衙门这边伙房的搭建,厨师的招聘,也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但是这大致的纲要,就要今天必须敲定下来,明日早朝,便就得开始公布。

下个月十五号,就要实行发放了。

次日早朝的时候,京师这边的印刷坊,已经连夜将官员俸禄制度的详细,印刷了上千份。

到了朝会上开始文武官员人手发放一份。

看到这纸上自己对应的俸禄,所有的文武官员高兴得像一个小孩子般痛哭流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